第三十一章 赵魏联军
作者:也曾踏山巅      更新:2022-05-11 22:34      字数:2321
  三十日后。

  西川城外,巨大的烟尘下,一队铁骑正朝着西川城前进。

  “城上的人听着,我们乃是奉王贲上将军的军令,特来西川城调兵,快快打开城门!”

  “请稍等,我先汇报将军!”

  守城士兵高声回应,随后快速跑到城主府前。

  “报,赵将军,白将军。城外来了大约百来人,说是奉王贲上将军的命令,前来西川城调兵。”

  “王贲上将军?他调兵为何要来西川城?”

  赵明疑惑道,白灼却是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从西川城调兵有一个好处,那便是更靠近楼兰国,“难道王贲上将军是想支援其父,攻取楼兰?”

  “让他们进来。”赵明道。

  “喏!”

  一百余人便这样进入西川城,城主府,一手中托着竹简,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近。

  “百将此番前来所谓何事?”身为西川城的负责人,赵明迅速问道。

  兹事体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启禀赵将军,王贲上将军此番调兵于西川城,是为了扩充兵力。”那名负责传令的百将单膝跪地,将竹简置于头顶。

  “扩充兵力?这是为何?”赵明询问道,上将军王贲此刻本应该在朝中,而现在却出现在这边塞之地。

  更是要调动三万大军,作为兵力补充,而楼兰国总共兵力才几万人,根本用不着这么多的兵力。

  “回禀赵将军,根据探子来报,魏赵两国联军共十万之众,欲从后方夹击王翦上将军,王贲上将军奉王上之命特意带五万大军驰援王翦上将军。”

  白灼一惊,又发生了一件不符合历史的事情。“魏赵联军?莫非是唇亡齿寒?有趣,有趣。”

  此刻白灼的心里对战争的到来竟然有了一丝期待,管你们是不是唇亡齿寒,只要你敢驱兵前来,我白灼定和你血战到底!

  “什么时候出兵?”赵明又问道,对于这件事他还是极其重视。

  “具体内容在竹简之上,还请二位将军站立听调。”那名百将严肃道,上将军的调令,即便是左庶长的爵位也只能站着听宣。

  “好。”

  白灼和赵明皆是站立听宣,那百将也站起身,鞠了一躬,随后打开竹简。

  “因前线告急,特命孙弦为使者,领吾之调令,以白灼为将,带两万大军奔赴前线,随吾出征抗敌!”

  王贲写的很简短,但是里面的讯息也全部交代完毕。不过根本没有提及赵明,让赵明感觉到莫名的羞耻感。

  到西川城调兵居然没有提及他赵明,而是点名让白灼带兵驰援,这是有多么看不起他赵明,亦或者说,白灼到底有多耀眼,连王贲上将军都对他有所耳闻。

  亲自下诏,让白灼带兵与他汇合驰援王翦上将军。

  “喏!”白灼单膝跪地,双手置于头顶,那百将也换换走向白灼,将手中竹简移交给白灼。

  西川城守军加上大月氏族的参军者,共计3万五千余人。

  而白灼就要带走两万余人,前往前线抗击魏赵联军,而敌军佣兵十万之众,更是有可能由李牧亲率大军,这一仗绝对是个硬仗。

  “传我军令,两万士卒中,必须有5000是大月氏族士卒。”

  白灼高声道,留在西川城的大月氏士兵,绝对不能超过留守秦军的三分之一,否则一旦发生政变,西川城危已!

  “喏!”外面的士卒随即应和道,一时间鼓声阵阵,犹如一道道闷雷在西川城中炸开。

  城墙之下,三万大军快速集结,白灼站在城楼之上,俯瞰下方的大军。

  三万大军,想要所有人都听到他的声音还是极其困难的。因此站位的时候,爵位越高者,便会站在越前方。

  防止错过重要讯息,延误战机。

  “今日,我奉上将军之命,率两万大军驰援前线战场,江小鱼何在?”

  “喏!”江小鱼站在最前面,严肃道,作为白灼的得力助手,他的爵位也达到了第五级的大夫,如今也是一名统兵五百的五百主了。

  “你负责挑选人员,切记要选购五千大月氏族士兵。”

  “喏!”江小鱼双手抱拳,随后朝着军队后方跑去。

  “叶良辰,吴越何在!”

  “喏!”叶良辰和吴越也是大夫的爵位,因为二人这一身的力气,白灼欲让二人率3000铁骑,在前方开路。

  “你们二人率3000铁骑,为开路先锋,确保大军通行无阻!”

  “喏!”

  叶良辰吴越二人瞬间乐开了花,作为开路先锋,势必第一个遇上敌人,加上他们二人对自己的实力无比自信,自然认为这是一件美差事。

  “张大力,李牧阳何在?”

  “喏!”

  “你们二人,率领五千精兵,押运粮草,不得有误,若粮草有半点闪失,斩立决!”

  兵者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草兹事体大,如果有半点闪失,那对两万人大军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喏!”

  “即今日起,大军出征!”白灼语调激昂,慷慨淋漓道。手中的战戟更是被他紧紧攥住。

  他身上的伤势都已经痊愈,战斗经验更是空前的成长,至于战戟的运用熟练度更是远超寻常将领,直逼沙场老将,就连力量也是变得更加霸道。

  他相信,在这次战役中,他定能建立更加卓越的功勋。

  一个时辰后,在江小鱼的整理下,两万人的大队伍已经整理完毕。

  叶良辰吴越作为先行官率领3000精兵走在了最前方为大军开路,而江小鱼和白灼则是指挥着一万四千名士卒挺进,后方的张大力,李牧阳率领三千士卒押运粮草。

  而王贲的大军则在一百里外的大峡谷安营扎寨等待着白灼大军的到来。

  贸然驰援只会打草惊蛇,只能等待集结完毕,随后一口气将敌军歼灭。

  再加上做为战国四大名将的王翦,用兵之稳,纵观上下几千年,少有人能与之比拟。

  作为驰援者的王贲,自然是清楚自己老爹的军事才能,选择最佳的方式来驰援王翦,并且找机会对赵国进行一次有力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