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利弊
作者:默溪      更新:2022-05-12 08:47      字数:2056
  “不如让我试试?”她拍了拍南瓜,虽说品相不怎么好看,但味道应该大差不差的。

  梁伯没在意,反正搁着也是搁着,这丑东西又没毒,就让她随意折腾着玩儿吧!

  回头不行就拿去喂猪,也不浪费。

  崔九贞忙活起来,她娴熟地劈开南瓜,这时候也不知叫什么,约摸该是番瓜之类的?

  清洗干净,掏了种子,留下瓤子,将一部分切成一块一块的,和着小米熬成一大锅粥。

  又清蒸了一些。

  过了会儿,南瓜的香甜味儿便散发出来了,梁伯起初没在意,可这会儿一闻啧啧称奇。

  “这是什么味儿,这样香甜?”他头一回见这还没番椒可爱喜人的丑东西还能发出这样的味道。

  不禁咽了咽唾沫。

  崔九贞笑道“就是那玩意儿,我随意折腾的,也不知味道如何,今晚尝尝。”

  说完,她又做了其他几个菜,等忙活完,天早就黑了。

  现下昼短夜长起来,外头也都亮起了烛火。

  晚膳时,老太爷看着端上来的一大盆橙黄米粥,加了一块块不知什么东西,皱眉道“这是何物?”

  闻着倒是不错。

  “这是我用祖父种出来的那个长圆的瓜做的,瞧搁在那儿浪费,便试着做了些,您尝尝?”

  说着,她给老太爷盛了碗。

  原本听她说是自己折腾出来的番瓜做的还有些惊奇。

  他原本是囤着打算拉回去喂他的小猪崽儿。

  这会儿竟是被做了吃,到底有些怪怪的。

  “嗯?甜的?”太子先喝了口。

  谢丕也尝过,眸色亮起,他似乎很是喜爱这味儿,默默地吃着也不说话。

  老太爷见着两人都用了,终是没将这原本的用途说出来,自己也吃了口。

  眉头微松,甘甜软糯,竟是这样好吃?

  一顿饭用完,那盆番瓜小米粥已经被吃得不剩,就连谢丕也连着吃了好几碗。

  那清蒸的更是一点儿没留。

  崔九贞满意起来,吃茶间,她问道“祖父,这番瓜您种了多少?”

  老太爷见他问起,摇摇头,“也没多少,拢共也就一小块儿地,长成了十来个。”

  折腾他不少时间摸索这玩意儿。

  崔九贞看着品相不是太好,由此可见,老太爷也不太熟识。

  不过想到老太爷平日最喜倒腾这些,她也不担心,早晚有一日,这番瓜会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一种在粮食不多时,不可或缺的食物。

  到那时候,番薯,马铃薯玉米这类的东西还会少吗?

  时下都是武将们天天儿地屯田种地,老太爷一个文官,倒是比武将还会折腾。

  晚些时候,崔九贞离开,跟随她出来的是谢丕。

  并肩走在月色下,谢丕提着灯笼,两人慢慢消着食。

  崔九贞侧目,“你喜欢吃番瓜?”

  她晚间瞧他吃了不少,一点儿没让太子。

  “嗯,甘甜,甚好!”他颔首道,嘴角弯起。

  崔九贞明白了,原来是个甜食党,也是,余杭人一般吃的都清淡。

  他会喜欢这味道也不稀奇。

  “那我明儿个还给你做可好?”她今儿个做了一大口锅的粥,估摸着好些人都蹲在不知哪儿吃着呢!

  谢丕却是摇头,“明晚我们在外露宿,三日后才会回来。”

  “又露宿?”她皱眉,“都这个天儿了,也不怕冻着,尤其是山间,更是比旁的地方冷不少。”

  “行军打仗若遇风雪难道还能先回了家里窝炕,等暖和了再出行?”他扬眉笑道。

  崔九贞噘嘴,好吧!她就是担心下嘛!

  “那我为你们多备几床被子?”

  谢丕没再拒绝。

  到了院前,他看着崔九贞进去,自己才转身去了隔壁。

  另一边,老太爷坐在书房里,梁伯立在一旁,恭敬地汇报着府里的情况。

  “……温氏似是又活络了起来,前几日听说老爷不慎摔伤胳膊,那正院便日日差人不是送去汤药,就是送去滋补的饭食。”

  老太爷写着信,闻言稍稍顿了顿,“送吃的?可都验过了?”

  “验过的,都是活血止痛之物,虽也有些小毒的,但配在一起却是无异。”

  他那儿子自然不会在这上出错,府里主子用的东西,自然都得盯紧,尤其还是如今这情形,又是出自温氏之手。

  老太爷写完了书信,这才道“将药照着配一份……”

  说着,他想起来周嬷嬷,“我记得,她那两个儿子不学无术,常与三教九流之辈为伍,甚至与盗匪有所勾结。”

  梁伯听他提起这个,顿了下,“您是想?”

  “抓个过来,往后配出的药就给他灌下去。”

  “是!”

  “文山那头,你让你梁正看好了,万不可让他吃了不干不净的东西。”

  他想到大和尚所说,至亲尽失,是不是也表明,不仅崔恂,就连他自己也有危险。

  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倒不是怕死,只是却不能死的不明不白。

  梁伯一一应下。

  老太爷将写好的信入封,唤了个锦衣卫递出去。

  做好后,他慢慢吃了口茶,看着闪烁不定的烛火,突然道“九贞生母当年临盆,真没什么可疑之处?”

  这不是许久之前的事么,前头也被重新提及过,确实没问题才是。

  “老太爷,当初老夫人着手查过好一段时日,着实没查出什么来,接生的人也是老夫人安排的。”

  “我总觉着这温氏不像个干净的,你将此事引到大小姐跟前,让她再查下去。”

  梁伯沉吟了会儿,道“年岁太久,恐怕难以摸索出什么。”

  “无碍!”老太爷淡淡地拂袖,“届时没有,也可以有,年岁久了,是利也是弊。”

  闻言,梁伯大惊,老太爷清瘦的面容在烛火下隐隐透出了当年还在官场时的杀伐之气。

  这是,要动温氏了。

  虽说他也不明白为何如此突然,但主子的命令,他只管遵从便好。

  领了命,他立即下去安排。

  老太爷坐在案前,良久,眯起眼轻笑一声。

  这便坐不住了,若还按捺着,他还真寻不着机会。

  与此同时,崔家,正院里头,周嬷嬷在窗子的细缝后偷偷观察着院里看守的几人。

  这么些日子,她们也算摸清了这些人的性子和弱点。

  无需全部收买,只一两个便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