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上谷郡靖远庙,军功贵族震惊
作者:落星梧桐      更新:2022-05-12 16:20      字数:2259
  当扶苏来到上谷郡时,看到有些荒无人烟的上谷郡,还是有些感叹,如果没有战争,这里就算不繁荣,但至少不会这么凄凉。

  可统一诸夏的战争又势在必行,只有统一才能真正意义上避免战争。

  扶苏的车驾刚到上谷郡,上谷郡郡守宋显已经在城外等候,公子扶苏要来上谷郡的消息,望芝早早便派人去通知了。

  他看到公子车驾接近后,急忙上前问候道:“下官见过长公子!”

  拉开车帘,扶苏下车搀扶宋显起来,便询问道:“宋显郡守,靖远庙建筑情况如何?”

  虽然扶苏来这里除了靖远庙,还有许多东西要查看,不过靖远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至少不会让宋显起疑心。

  听到公子扶苏的询问,宋显恭敬的说道:“靖远庙已经建筑得差不多了,正等待公子来查看!”

  于是扶苏便跟随宋显前去靖远庙的位置,上谷郡靖远庙直接建在上谷郡郡城城北位置,城中位置空旷,建一座靖远庙绰绰有余。

  上谷郡的靖远庙看起来和代郡的很相似,都是按照秦国祭祀的庙宇来搭建的,扶苏看着里面供奉的雕像也点了点头。

  这雕像也没有偷工减料,至少五官和身材比例都是正确的,这个时代的雕刻艺术已经成熟,可离后世的鼎盛毕竟还有一定差距。

  “宋显郡守,这靖远庙建筑花了多少钱?”扶苏按照自己建筑的靖远庙衡量价格。

  不过扶苏知道自己是有墨家弟子协助,又因为代郡百业待兴,建筑工人基本上是以工代赈,没有花费太多钱,宋显郡守只要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就行了。

  宋显郡守思考了一下,比出来五根手指头。

  “五金?”扶苏看着对面的宋显,毕竟他给出来的这个金额多少有些太低了。

  扶苏在代郡用了七金,已经算是相当低得价格,没想到宋显还能用五金就完成了。

  “回长公子,确实只用了五金。”宋显点了点头,承认公子扶苏说的数字。

  “宋显郡守,你做得很好,”扶苏原来还以为上谷郡的靖远庙会比自己建的靖远庙花的钱更多,没想到反而更少了。

  “长公子谬赞,”宋显连忙推辞道:“下官原来预计是在十金到十五金之间。”

  “可没想到,百姓们一听到是为了给李牧、秦开两位将军建庙,便直接过来帮忙,并没有要工钱,所以到最后只花费了材料所需要的五金。”

  其实完成这个成就,宋显是有些得意的,这节省开支,怎么说也是他的功绩。

  听到这句话,扶苏大概理解了什么,之前上谷郡作为秦国统一燕国的前线,这里的百姓自然经历过战争。

  也自然怀念之前带领各自国家取得胜利,赢得和平时间的两位将军,即使一位是赵国将军,一位是燕国将军。

  上谷郡毕竟是之前赵燕两个交界处,甚至上谷郡靠东边的一部分县原来也是赵燕两国相互执政的。

  扶苏点了点头,夸奖了一下宋显,并且告诉他,今年只要上谷郡百姓能够安稳度日,宋显郡守的评价至少也是中上。

  中上这个评价已经很高了,尤其是在上上这个评价根本没人能达到的时候,中上已经是前三等的评价了。

  听到这句话,宋显立马对公子表示感谢,即使长公子扶苏并不是唯一评分的人,但有长公子扶苏的背书,今年自己的考核评价肯定能有个好结果。

  扶苏负责的三个边郡,靖远庙都建的差不多了,扶苏靖远庙的想法也终于到了咸阳城。

  传令兵把信件一步步上交到宦者令手上,宦者令在检查信件是否真的是公子扶苏的,然后再交给秦王政。

  “这扶苏,居然也用人代笔了,”秦王政拆开信件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个。

  虽然上面有扶苏的公子印章,可字迹怎么看都是别人书写的。而且这人书法还不错,可惜并不能和廷尉李斯相媲美。

  而秦王政看着信件,越看越觉得这个想法很是精妙,并且这是以一个统治者的视角来看待。

  后世辛弃疾那两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后面半句不看的话,这前两句是多少将士、大臣的心愿。

  尤其是‘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是不少人一辈子的目标,可是这何其难也?

  君不见夏商周多少将军到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姓名?身后名这一词,除了少数几位天下苍生都知道的圣贤,又有多少人做到了。

  可现在,公子扶苏把这个机会放在这些武将面前,他们怎么可能不心动?怎么可能对这个提议视若无睹?

  秦王政轻轻摇了摇头,看来雏鹰终于有长大的一天,扶苏也在向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所前进。

  于是第二天,秦王政毫不犹豫的让宦者令公子扶苏的提案读给下面的大臣们听。

  文臣的反应还好,可军功贵族一听便坐不住了,就如扶苏所料想的一样。

  试问哪一个人不想自己的先祖或者自己能立庙,可一个人立庙有多难?要像姜太公那个级别的存在才有可能。

  这断绝了几乎所有人的想法,可现在公子扶苏的思路是,立一个为诸夏抗击过异族的所有将领,都能被祭祀的庙宇。

  那这个条件一下子便被放宽了许多,我们一个人立庙功绩远远不够,可我们一群人总能达到姜太公的标准了吧!

  于是所有军功贵族都不由自主的看向了现在军方的领头羊,王翦老将军。

  他也是现在最有可能被抬进靖远庙的存在,别忘了公子扶苏也是他的女婿,而王翦老将军的功绩怎么说也足够了。

  至于抗击异族,以王翦老将军这么长的军龄,别说北方的匈奴,南方的越人,东方的夷人都交手过不少。

  而众目睽睽之下的王翦自然也没出头拒绝这个提议,以他的年龄、功绩、地位还有家室,可以说一切都已经心满意足了。

  只有这个立庙,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也可能变为事实,这让王翦如何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