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天命
作者:白到发光      更新:2022-05-13 00:49      字数:2526
  地球有一句话楚宣觉得说的非常好。

  那就是——

  “火器出现后,游牧民族都变得能歌善舞了!”

  火药和火器,是改变世界战争历史与进程的里程碑。

  从此之后,冷兵器就会彻底退出战争舞台,曾经作为战争决胜根本的铁骑刀枪,在火器这种热武器面前,完全不堪一击!

  在面对蒙兀人这种游牧民族巅峰战力的情况下,楚宣唯一觉得能翻盘甚至反杀的可能,就是通过火器来逆天改命了!

  甚至可以通过火器,

  让这些能征善战的蒙兀人也变得能歌善舞起来,变得如同绵羊一般温顺。

  当然,

  楚宣是绝对不会这样浪费蒙兀人的战斗天赋的。

  把他们简单武装起来,作为炮灰去为大周、为周人汉人去打仗流血,征服那些各色蛮夷不香吗?

  什么白夷黑夷岛夷,通通都要征服为我大周服务!

  让这些蛮夷狗咬狗才好玩。

  所以!

  火器是重中之重。

  楚宣一是要保证这件事绝对保密,二是要让这些道士和工匠拼命上心,尽快尽可能多的造出强大的火药火器。

  “你们的家人亲族,朕会统一安排,一应吃喝拉撒都无须你们担忧,朝廷会保证他们衣食无忧,富贵平安。”

  “现在你们就去着手去做这件事吧,朕会安排人跟着保护你们,有什么事情也可随时吩咐他们。”

  “之后你们就到那原来的北郊大营先临时安顿。”

  楚宣说完,

  便摆手让这些人离开了。

  他知道这些人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他们的生死,现在就掌握在楚宣的手上。

  无用有没有价值的人,又知道了秘密,结果向来只有一个。

  ....

  ....

  ....

  又是十余天过去,

  在瞬息万变的镐京之中,一件一件由楚宣主导的事情,闪花了众人的眼睛。

  大清洗运动,如火如荼。

  在镐京延伸至帝都之外。

  抓捕的罪名从小到徇私枉法,大到叛国谋逆。

  一应具有,只要被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上门,几乎就没有不是家破人亡的。

  这两个被世家大族称为朝廷鹰犬、昏君走狗的厂卫机构,似乎是彼此较劲,双方的抓捕范围和速度越演越烈,从一天几起抓捕抄家,到现在双方一天都能高达三十几起抓捕抄家灭族,速度越来越快。

  很多时候都是抓完这家,然后马不停蹄接着下家。

  审问都只是过个形式,不管有没有认罪都要被抄家。

  抓捕的范围也是从帝都镐京延展到了周围数个大州,最靠近帝都的司隶州和直隶州,此刻也人心惶惶起来。

  当然,

  这个人心惶惶大多是指世家门阀们的人心惶惶。

  底层老百姓们似乎是在看一场大戏,置身事外却又极为兴奋。

  特别是朝廷随即组织的,对各个抄家的家族实行公审大会,则是让老百姓们对这些高高在上的士族世家同仇敌忾起来,觉得大快人心。

  还有让原本的大老爷们做底层一些最下贱的活计,各种脏活累活,都让这些两手不沾阳春水,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世家百官们去做,时不时还当这百姓的面当场去做,让围观的百姓大呼过瘾。

  至于那些被楚宣下旨特赐恢复身份的佃户和奴隶,不仅翻身做主人,更是从这场世家门阀的灾难之中分得了田地和一些钱财,对于朝廷此举当然是无比拥护,对楚宣更是一口一个“圣天子”“圣人”的叫着。

  也是这些人,对朝廷的募军令极为支持,踊跃报名,他们都知道他们参军保卫的是也是他们自己的家园。

  一些怀才不遇、遭受世家门阀和官员排挤不得志之人,也通过招贤令,踊跃向楚宣投书谏言。

  一时间,

  好像除了世家门阀和朝廷官员倒霉之外,其他人都挺开心。

  各大世家门阀和朝廷百官心里都憋着一团火,只是不论他们怎么求见楚宣,怎么上书哭诉,楚宣就是不见他们,不回应他们。

  没办法的世家百官只能等朝会之时,再将此事提出来。

  终于,

  等到了今天的大朝会。

  大周的朝会分为小朝会和大朝会。

  小朝会并不是一定要举行,很多时候都是看皇帝心情和当时是否国中有事,而且参与的官员并不是很多,品阶较低的官员没有召见是不得参与的。

  而大朝会就不一样了,大朝会是一个月一次,没有特殊情况所有百官必须都得参加,很多大事都会在这场大朝会上,被拿出来公开讨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百官山呼万岁之后,楚宣的第一场正式的大朝会就即将开始了。

  目光威严扫视了跪拜在脚下的众臣,

  坐在龙椅上的楚宣心中也不由涌起一股豪情。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他现在,就是这个世间最接近神明的人。

  生杀予夺,可以说在他一念之间。

  “起来吧。”

  楚宣声音平淡,让众臣起身。

  “朕继位数月,尚未宣告天下年号,实不应该,诸位爱卿不知有何建议?”没等底下百官开口,楚宣就幽幽一句说道。

  年号,是一个皇帝的象征。

  特别是新皇帝继位,肯定是要重新颁布新年号的。

  底下百官闻言,皆心里暗自吐槽,之前谁以为你会真正的做稳帝位,只以为你是过渡的、替死鬼罢了。

  “臣,上书年号宣仁!”

  “臣,上书年号宣义!”

  “臣,上书年号开德!”

  “臣,上书年号景明!”

  不过话虽这么说一个个却还是开口上书建言道。

  但是楚宣一听这些所谓的年号就知道这些百官安的什么心,

  要么仁要么义的,要么德要么明的,不就是在暗戳戳想要让他“仁德”一点吗。

  “诸位爱卿建言虽好,却太过儒雅,有失天子威严霸气。”

  “臣上书年号崇祯!”听到楚宣的话,百官中立即有人开口。

  “不如叫宣统!”

  “靖康也不错!”

  涉及到年号,百官都来劲了,一个个都想要楚宣采纳他的建言,这样可以让自己名声更加响亮。

  楚宣摸了摸额头,这些人起的是什么东西?怎么都像是地球记忆中亡国之君的年号!

  不过他虽然知道像什么贞观、洪武、永乐这种地球上霸气的年号,但是却并不想和其一样。

  “就叫天命吧。”

  “以示朕天命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