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作者:白到发光      更新:2022-05-13 00:49      字数:2457
  求法台上。

  楚宣静默上台,面容深沉。

  原本,

  楚宣他在狼烟大本营中,一心练军。

  即便听闻外界对他修建天雷观的种种非议也并不在乎,反正已经有那什么暴君昏君的名头了,他再多一个道士皇帝的名头也无所谓了。

  当然,三教论法的事情楚宣是知道的。

  毕竟那佛教高僧真如法师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东厂和锦衣卫的番子怎么可能不向他汇报。

  当时对于宗教,

  楚宣向来是不太感兴趣的,不过也谈不上厌弃。

  至于信仰?

  那是绝不可能的。

  笑话,如果这些宗教有用,前世大周国破家亡之际,又怎么会让大周百姓遭受如此劫难!

  皇室也供奉礼佛数百年,结局还不是被异族凌辱灭绝。

  所以求神拜佛又有何用?

  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向楚宣汇报之时,

  楚宣本是想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对于任何宗教都不发表意见。

  结果刚好在他身边的来俊臣听到这个事情,而来俊臣因曾想去寺庙混口吃的,遭当地诸僧的诮谤,常感“痛切心骨,何日忘之”,对佛教很是痛恨。

  来俊臣又想到楚宣正为朝廷无钱而头疼,于是他立刻向楚宣谏言:“陛下可知,前朝唐、虞不奉佛教而国祚绵长;而前朝的齐国梁国,却深信佛意,大造寺庙,国家只能偏安一隅,很快就灭亡了!

  只要陛下利民益国,便胜过所谓佛陀多矣。那些满口仁义佛心的僧侣,却为非作歹不奉王事。苦役黎民供养己身。”

  来俊臣接着道:“臣亦听闻,有些佛教寺院的规模比皇宫还要大。

  这些寺院不纳税,十分的天下财富,而佛有七八,对国家财务是一个重大损失。同时僧人过多亦会影响生产活动,造成田荒民饥等后果,影响国家稳定。”

  来俊臣的话,当然也有夸张的成分。

  不过他这番话,确实让楚宣改变了想法。

  本来你就没用,结果你为什么还能占据这么多财富土地?占用这么多人力?

  “僧尼是游食之民,不向国家交纳租税,浪费了朝廷许多钱财,减少了朝廷税收。

  大量的百姓出家为僧或者投靠寺院为寺户、佃户,寺院拥有了许多土地和劳动力,寺院经济发展起来,而朝廷的纳税户却大为减少。”

  “综上臣言。

  佛者,非中国之教,蠹耗生灵,尽宜除去。

  臣请陛下圣意灭佛!如此可得百万钱百万民!”

  等听到来俊臣这话,楚宣精神一振。

  钱财和人力,是他急需的。可以短时间内提高国力。

  楚宣立刻叫来魏忠贤和张奉孝两人,让他们去彻底调查佛教现状,顺便再听听他们意见。

  很快,魏忠贤和张奉孝就从朝廷现有记录和派人查探的情况,告知给了楚宣。

  现如今整个大周的佛寺竟有4万之多,僧、尼数目则有250万之巨,占整个大周人口四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每四十人中就有一个是佛教徒!其中不少原属国家的编户民众,为避苛役重赋,相继投入空门;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弊端:

  僧徒滥杂,寺庙多币,蛊害百姓社会。

  佛徒侵占农田,不劳而获,又可逃避租税力役。

  前几年帝都中州荒旱,朝廷命当户拿口粮出来卖,而寺僧却借荒年放高利贷。奸人亦有匿於僧法之下,图谋造反。

  因此,魏忠贤和张奉孝也建议楚宣灭佛:

  “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从那一刻开始,

  楚宣心底就对佛教判了死刑。

  不知是否是因为心底有了偏见,楚宣之后再看一些佛教经典,竟愈发厌恶。

  佛者,胡妖也!

  这句话便是楚宣真实想法。

  天竺之国,蛮夷也,何德何能配流传在华夏大周之内!

  所以论法会上,当听到郑经和朝廷官员宣布道教负于佛教时,楚宣便直接开口定性。

  佛教为夷教也!

  楚宣一句话就肯定了道教经典《老君八十一化图》和《老子化胡经》,自然也就说明论法之中,道教所说的没有错。

  楚宣当众这么说,原本自信满满的真如法师坐不住了。

  “陛下何其偏见,今我大乘佛教四海传扬,早非一地之法也。

  像日.本和海外皆有求法之人远道而来,只为习得上等佛法,此乃我佛之德威。”

  真如法师想用其他国家都来学习佛法这件事,淡化掉楚宣口中佛教来源所谓蛮夷之事。

  “来我华夏诸多外国之人,大多别有心思,学习佛法之际殊不知会不会窃取我大周其他机密,帮助他们自己国家强大起来!”

  “当与佛者,尽驱除之!”

  看见楚宣态度坚决,真如心中也不由对楚宣怨恨起来。

  他最后说道:“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怖?!”意思是说,陛下现在依靠权力毁灭佛教,是邪恶的行为。等死后,地狱是不分贵贱的,难得陛下不害怕受到惩罚吗?!

  这就是在赤裸裸威胁楚宣这样对佛,怕不怕日后下地狱不得好死了。

  “哈哈哈哈。”

  听完慧远的话,楚宣大笑。

  竟然敢威胁他。

  他声音冰冷,直视真如说出他灭佛的真正原因:“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

  拂袖而去的楚宣回去后,立刻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侣人数。

  由此被后世称为天命佛厄的“灭佛”正式开始。

  楚宣第一个命令就是以蛊惑人心罪名,诛杀真如等高僧法师,诛戮数百人。

  接着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僧侣,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

  三日后,楚宣又下旨帝都只留二寺,每寺僧各三十人。

  天下诸州各留一寺,寺分三等,上寺二十人,中寺十人,下寺五人。

  八日后,楚宣严令天下诸寺限期拆毁;

  括天下寺四千六百余所,兰若(私立的僧居)四万所。

  拆下来的寺院材料用来修缮朝廷廨驿,金银佛像上交朝廷国库,铁像用来铸造农器,铜像及钟、磬用来铸钱。

  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僧尼迫令还俗者共二十六万零五百人,释放供寺院役使的良人五十万以上。

  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