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楚纪
作者:白到发光      更新:2022-05-13 00:51      字数:2498
  镐京。

  “四哥和皇祖母马上就到京了?”

  天雷观之中,接到近卫的汇报,楚宣眉头一挑。

  这速度真是快啊,比他之前预料的最早时间还要快上那么两天。

  “这么着急,真是有趣。”

  “罢了罢了,既然朕已经答应要为皇祖母办寿,也不能让四哥和诸位大臣久等啊。”

  楚宣放下手中的诸葛连弩和火铳,准备在镐京一里地外迎接他的四哥楚纪和皇祖母。

  “这诸葛连弩和火铳便先配备在白袍军,务必每人一把诸葛连弩和火铳。”

  有了这火铳和连弩,再加上白袍军本来的强大,楚宣很好奇之后的白袍军会有多么可怕的战力。

  楚宣接着对天雷观中的工匠和负责制造火药的道士吩咐,“之后加快生产,朕之后至少要有十万人的量。一应物资银子,有什么缺的都与朕讲。”

  “一句话,不管什么要求朕都满足你们,朕只要结果。”

  “结果达不到,你们知道后果的。”

  陪在楚宣周围的道士和工匠,闻言立刻点头称是。

  他们对于自己制造的东西,是亲眼见过其威力的。

  对于这等利器出于自己手中,也是极为自豪。

  他们都明白这等东西一旦现世,必然会改变大周现有的局面,至少不会像之前被蒙元人入侵时,难以抵挡了。

  同样,他们也清楚,皇帝楚宣对这事的重视程度。

  如果达不到皇帝的要求,可是真的会掉脑袋的。

  之前因为不上心,偷奸耍滑或者想要带着秘方逃出去,都被外面的士兵抓回来严正典刑了。

  这天雷观之中内处都是甲士,他们即便想逃也根本没有机会。

  “将火药火铳的配方和图纸看管好,任何图纸都不能带出去,任何人也不能进出此地。”

  临走之前,楚宣对负责看守天雷观附近的将领说道。

  这将领原来也是先登死士,对楚宣拥有绝对忠诚。

  .....

  .....

  .....

  正午。

  楚宣便率领文武百官,车马仪仗护卫浩浩荡荡,于镐京一里地之外迎接即将到来的太皇太后和庆王楚纪。

  同行的还有帝宫之中的武媚娘和不少宫女太监,百姓也半自发半强迫站在路两边“迎驾”。

  那庆王楚纪,便是楚宣的四哥,王位是前不久刚被太上皇泰安帝封的,和楚宣被立为皇帝同一天。

  楚宣到现在还记得,当楚纪知道自己被封为庆王,而他一向最不屑的九弟被禅位为帝之后的表情。

  比出门踩到狗屎还要不爽!

  也对,

  毕竟之前谁都没有想到九皇子楚宣会登上皇位。

  呼声最大,希望最大的一直只有四皇子楚纪和八皇子楚仁。

  虽然楚纪也明白,楚宣只是父皇为了有个人背锅而立的皇帝,真正宠爱的皇子都随他南下了。

  但是毕竟这皇位是他心心念念许久的,见到最后落入个自己原先绝对看不上的人手里,心中自然不是味。

  就在楚宣听着东厂和锦衣卫的番子,对于庆王楚纪和太皇太后一路上发生的事情时。

  距离镐京最近的一小城之中,大队人马也正在赶往镐京。

  正是太皇太后和四皇子楚纪回銮的队伍。

  皇室返京在当时是一件轰动大事,特别是像太皇太后和庆王这种皇族之中也绝对尊贵的存在。

  沿途各地官府都按照朝廷礼制要求,凡是銮驾经过的道路,一律拓宽为三丈六尺宽的御道。

  御道上轧平、洒水,上面盖上黄土,路两旁每十余步设一水缸,贮满清水,表示龙不行干道之意。

  沿途还设多处大小行宫,大约每隔六十里地设一大行宫,以备住宿,叫做“宿站”,两大行宫之间设一小行宫,以供休息,叫做“尖站”。

  大小行宫皆要有一定标准,不能辱没皇家威严,如果实在来不及的就直接征用当地富商或者大族的府邸,为临时行宫。

  由于老百姓日常没有见到皇室出行场面,因此銮驾经过附近的老百姓争相前来围观,一般皇驾在城中都前行的不会很快。

  “..........回陛下,除了这些之外就没了。”

  “呵呵,倒是排场大得很,一共花了多少白银?”楚宣坐在龙辇之上,听完厂卫的汇报后,问道。

  厂卫的番子想了想道:“一共花了几十万两银子,主要还有跟随太皇太后和庆王众多随行的人员,这些人花费也不低。”

  就在楚宣问话的时候,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大群身影。

  “銮驾到!”

  只见两宫銮驾未到,一宦官乘马为前导,指挥两边百姓,统统跪下迎接。

  接着是护卫骑兵,龙旗飘扬,伞扇护卫,随行大臣和侍卫并马而行,在一对香烟缭绕的檀木香炉后,便是太皇太后、庆王楚纪所乘的八抬大轿。

  其中太皇太后承载的轿子在前,庆王楚纪的在后。

  在辇轿经过的路两旁,护卫列队警戒,老百姓跪迎。

  等到了近处,楚宣这才起身上前。

  “孙儿来迎皇祖母圣驾了。”

  楚宣来到太皇太后辇轿前,跪下恭敬说道。

  辇轿停下,里面走出一个华服身影,接着一道不急不缓的声音响起:“起来吧。”

  楚宣这才抬头看向这如今大周皇室辈分最高的人,也是他名义上的祖母、泰安帝的母亲——孙太皇太后。

  孙太后雍容华贵,虽然满头白发,但看起来精神还不错。

  楚宣正准备上前搀扶,孙太后却转身没有看他。

  这时从后面的辇轿走出一个面若青云的年轻男子,笑盈盈的搀扶着孙太后。

  “九弟,祖母还是由我来搀扶吧。”

  这年轻男子似笑非笑看了一眼楚宣,确正是楚宣的四哥、庆王楚纪。

  看到楚纪没有以君臣之礼参拜,依然称呼自己为九弟,楚宣眸中闪过一道寒芒。

  孙太后却眼神宠溺的看着楚纪,给楚纪擦了擦头上的汗,“你看你,一路上在轿子可是坐闷坏了,头上都是汗,让祖母给你擦擦。”

  看到这一副祖孙相亲相爱的场面,

  楚宣伸到半空的手,缓缓收回。

  “也好。”

  楚宣点点头,脸色平静。

  “臣等拜见太皇太后、拜见庆王!”

  人群中百官也跪见参拜,特别是以郑经为首的文官对庆王楚纪格外热情。

  楚纪也微笑着与百官互相交谈,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另一边的楚宣,目光幽幽看着这一幕,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