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凤仙村阿宝
作者:间歇性抽疯      更新:2022-05-13 08:07      字数:3424
  从前有座大山横鸣山,大山周边环绕着无数小山,小山脚下又有个平地村庄——凤仙村。

  凤仙村坐落在横鸣山区东边山脚下,村子里的庄家人家依赖着横鸣山上流落下的横鸣河水精耕细作,努力生活着。

  凤仙村是大村,有着上百户人家,上千号百姓,根据村子位置,又细分了几个小地名,分别是凤头、中村、凤尾、岔山脚。

  凤头即是凤仙村的村头最前面十户人家,接着中村,既是村子最中心区域,也算是一个小小繁华的村中心,有着几十户人家。后边跟着的是凤尾,凤尾包含了半山脚区域。

  而岔山脚,则是中村往南的一个岔路山脚,也是在小山脚下的一片平地,有着几十户人家。

  由于凤仙村是几经迁徙后重组的村庄,所以村子里姓氏杂乱,有着十来种姓氏,但主要是钟、李、王的后人,这三姓庄户人家居多。

  大村人多,忙的时候就各自忙活各自的,但农闲时候,庄家人家,嘴碎了些,东家长西家短的,热热闹闹,总的来说和和睦睦。

  天边鸿雁飞过,一阵阵凉风刮起,田地里的稻谷金穗都摇头摆脑,象征秋天的气息终于来了。

  “秋风了,秋收到了!”

  “你家今年的够黄灿灿的,肯定丰收。”

  “哪有,你家田多,能干活的男人多......”

  “赶紧的,趁着天还亮着,快点收割……”

  ……

  村里庄稼人家看着田地里成片金黄的稻谷,各个都老实憨憨的笑着乐呵着,互相吹捧着。每户庄家能手开心的行走在田野间,收割着粮食。

  整个凤仙村田野里,都是洋溢着欢喜笑容的老百姓。落叶、秋风、稻穗,这些都是秋天的气息,也是老百姓最喜欢的季节。

  村里稻田间都是喜悦的情怀,然而那岔山脚下靠东的一户赵姓人家,此时却满是愁云,两夫妻都担忧着。

  凤仙村岔山脚东边唯一一户赵姓人家,就住着这坐拥三间泥土房的院子里边。

  赵姓人家院子靠右边的屋子内,一对夫妻紧紧围在床边上。

  再一瞧,那屋子内的木板床上,躺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她脸色苍白、眉头紧皱,一张小脸瑟瑟颤栗着,怪惹人怜惜的。

  小女孩小名唤阿宝,此时她正极力挣扎着睁开一丝缝隙,隐隐约约似乎看见一个娇弱的约二十七八的妇女,以及她旁边站着一个白面书生。

  那妇人细看着,貌似比书生大个一两岁的样子。但重点是,古装!

  阿宝难以置信,几度昏睡着又极力睁眼一看,还是古装。

  整个脑子都浑浑噩噩,由于实在是倦意十足,好似有一股药力驱使着她闭上眼睛,根本没有精力容她多想着。

  书生脸色苍白,发型杂乱,一双紧促的眉头无不显示着一种心累和痛惜。但是这些都没有令他那帅气减弱半分,反而在旁人看来,多了几分柔弱忧郁之美。

  “庭郎,阿宝不会出事吧!”说着,妇人纪氏纪容已经嘤嘤哭泣起来了,那双纤细的手抓住阿宝的手,整个人都想贴着阿宝。

  “阿容,别多想,阿宝刚刚醒了一下,大体已经往着好转的方向去了,我阿宝坚强着了。”赵父开劝道,那双眼里闪过一束光:

  我是一家之主,不能倒下,阿容阿宝还有坤哥儿,都依赖着我。我不可以有所闪失。

  他们互相安慰着彼此,坚定着阿宝不会有事的信念。

  赵阿宝是这对夫妇的女儿,今年七岁,她父亲赵庭宁是凤仙村的教书先生,母亲纪容由于身体虚弱,干不得重活,是个顾家的家庭妇女。

  阿宝上头还有一个哥哥赵启坤,今年十岁,被赵父送去镇的华庭书院读书。

  而这四口之家的生活,都依靠着赵父的教书收入。他平均下来每月约有二三两银子,一般维持四口之家是搓搓有余。只是纪氏身子羸弱,常年喝药,那点点教书收入就有点不够看。

  经过一夜的休息,阿宝的精神已经好转了。她看着那泥土的小屋小院,这背靠着的山头,心中郁闷至极:我怎么就来了古代?

  阿宝不是原生古人,她来自于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努力奋斗进取的女青年。熟料,一朝酒醉,发烧人不知醒,怎么就在古代了!

  阿宝深深哀叹着,这使得她那白皙的脸褶皱一起,有点儿十分可爱的样子。

  “我们阿宝怎么了,你可令阿娘担心怕了。”纪氏抱紧了她,揉捏着她的头发。她柔散着阿宝的褶皱脸,“小孩子,不用想那么多,有娘和你爹爹在啦。”

  阿宝柠着眉头,怀疑其实是纪氏想要揉捏她脸,果然纪氏随后就继续捏捏她脸。

  阿宝精神还是一般子,她曾经想过要不要再来发烧下,也许那样就回到现代里。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纪氏十分亲切,莫名不忍心看她哭泣的样子。

  好吧,认命吧!即使发烧,也只是拖累这个“家”,回不去的。

  阿宝日渐精神好了后,常搬着小板凳,坐在门前望呀。

  下午时候,她拉拽着纪氏的手,朝着凤头和凤尾连贯着走去,仔细点的熟悉着村子。

  路过见到的叔叔婶娘等的,都会上前摸一下她的额头,拍拍她。期间还劝纪氏不要听自己的,阿宝需要的是休息。

  阿宝每次被揩一次油,就皱一次眉,然而那些叔叔婶娘笑得更加欢快了。但是由于田里要收割,所以都简单几句,就匆匆而过。

  阿宝想说话:我不开心,别捏我!

  但是没有人听到她的心声。若问阿宝为啥不开口说,只因为她发烧后遗症,咽炎还未好全,说话沙哑难听且咽喉痛,她就更不想说了。

  “阿宝,我们回去吧!这都走遍整个村子了。”纪氏已经感觉有些疲劳,身体越来越熬不住呀!

  且在她看来,这村子就那么大点,农家院子,没什么特别的。

  也不知道阿宝一直望着什么,好像对什么都多了几分新奇感。

  纪氏从小体弱,及笄那年恰逢家里遭遇了重大祸事,致使她身体烙下病根子,一直未好全,单单照看阿宝已经略显精力不足。

  阿宝无奈跟随纪氏回去了。

  她已经把凤仙村前前后后观察了下,得出一个结论:她那家是村子里最穷的人家,最破败不堪的!

  “阿娘,我们家其他人捏?”阿宝感觉很奇怪,她那就三口人吗?

  纪氏听到后,轻笑着道:“阿宝烧糊涂了,怎么把坤哥儿忘记了,回吧,阿娘累着了。”

  她看纪氏貌似着实劳累,于是只好跟着回去了,闭上着小嘴,不好再问了。

  “母亲,哥哥什么时候回来!”阿宝糯糯的开口问道。

  “阿宝想念阿坤啦,再等等,黄昏就回来啦。”

  纪氏说话声音温柔,她极为爱听。甚至于她觉得她娘亲不是一个农妇,更像是一个娇弱的大家闺秀。

  黄昏的天空,晚霞红在山边,一戳戳灰色的云漂移而过。

  阿宝欢喜的笑向那兄长,快步迎上前去:哥哥,是你吗?赵阿坤跟她在现代的哥哥好像呀!

  “哥哥。”阿宝唤着兄长的瞬间就被他抱入怀里。

  赵启坤,个子高高瘦瘦,脸白皙。他尝试下抱起妹妹,但是还是没有不行。

  “我来。”纪氏上前,把阿宝抱起时还不停后退几步,阿宝立马要求下来,几人一起回了里屋。

  小屋里有着微微烛光,映衬着每个人欢喜的脸上。

  阿坤一直腻着妹妹旁边,时不时摸一下妹妹额头,最后终于是确定妹妹大好以后,他的那颗心放下啦。

  一家人的烛光晚餐特别简单。他们围坐在一张陈旧的桌椅上,吃着简单的饭菜。

  赵父询问着阿坤的学堂上的情况,阿坤都一一答复了,显示着他的小聪明。

  “坤哥儿,记得在课堂上就把书温习好,烛光太微弱了,温书容易坏眼。”赵父慈祥的嘱托着。

  “知道了,爹爹。”阿坤小哥哥声音脆脆的。

  再看看身旁的纪氏,文静秀气,吃向极为优雅。反观,也就阿宝吃得艰难了些,极力咽下苦涩的青菜!

  “母亲,阿宝都嫌弃你煮的菜啦!”

  阿坤哥哥活跃着气氛,他觉得今天的阿宝格外的安静。

  “别闹你妹妹啦,她刚刚大好。”纪氏温柔的说道,她还伸手摸了下旁边坐着的阿宝的头发,顺了一下她发梢。

  “阿宝,吃鸡蛋!”父亲面露神色,这是阿宝第一次见她父亲的笑。

  父亲母亲真情实意,真好。小家虽然一般,但是也充满着希望,一切都会好的。

  阿宝接过了鸡蛋,确实她想吃鸡蛋!吃得那个美滋滋的,脸上还沾染了一点蛋末。

  这引得坤哥儿哈哈大笑,毫无形象可言。纪氏含蓄的笑着,帮她拭去了蛋末。赵父严肃的笑了下,给了阿宝一个鼓励的神色。

  这是一个幸福的小家。他们在贫穷之中,相互扶持着,互相温暖着彼此。

  这一夜,阿宝是在娘亲的陪伴下,望着窗外的月亮睡着的。纪氏看着睡得香熟的阿宝,也笑着睡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