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皇位之变
作者:杨田曲张      更新:2022-05-13 11:38      字数:4984
  大罗京城,皇宫。

  宣政殿。

  永和帝曹浩初身着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衮袍,头戴平天冕旒冠,端坐大殿高台的龙椅之上。

  他的眼睛隐在冕旒前的珠帘下,群臣并未发现他眼眸里的慌乱。

  因为国师西门庆安,到现在还未出现。

  自从建安先帝驾崩后,曹浩初在西门庆安的扶持下,登临皇位,大罗朝堂的局势,皆由西门庆安把控。

  两侧文武群臣,与四年前相比,失去太多熟面孔。

  刑部尚书闫鹤之、礼部尚书刘川运、工部尚书石斌,还有户部尚书等前朝权臣,皆被以各种理由撤换下去,换成些‘识时务’的新面孔。

  这些新晋权贵对朝堂的把握,异常精准,深知永和帝只是傀儡皇帝,真正能拍板决策的,是平日站在皇帝身后的国师,西门庆安。

  若此时以道门望气术看来,这些有资格觐见皇帝的权臣,头顶皆有殷红色的气息腾出,这意味着,这些能参与大罗朝廷决策的大臣,全部沦为圣教根众。

  他们已失去自由意志,只会将西门庆安的命令贯彻下去的工具人。

  此刻国师迟迟未倒,也令大臣们心生不安。

  今日他们要商议的事情,牵扯社稷国本,兹事体大,谁也拿不定主意,必须在朝会上好好商谈一番,最终由陛下,或者说,由国师来决定。

  大罗西境战事再次溃败,丰州州城已被三万多西域重甲骑兵包围,与丰州紧邻的靖州、潭州,也在崩溃的边缘。

  更可怕的是,丰州有‘天下粮仓’的美誉,城内囤积的粮草数量巨大,足够西域诸国联军当做补给,再以丰州为跳板,直插京城。

  在战事吃紧的关头,西域诸国联军,反而刹住进攻的势头,派遣使者抵达京城,要求和谈。

  以史为鉴,兵力占优的一方,主动要求和谈,是为了兵不血刃地获得土地、城池、人口,以求吞并领土后,能迅速为己方提供新鲜血液。

  若从事后治理的角度考量,强吃反而是下下之策,大军冲杀,就算军令再严,也难免伤及无辜百姓,引来黎民怒火。若民众自发组织民兵反抗,日后治理起来,难度倍增。

  因此西域诸国选择与大罗和谈,要求大罗割让土地,以求迅速将领土纳入西域版图。

  而西域诸国的使者,已在殿外等候,永和帝要先于群臣们商谈,是否接受和谈,若真要割地,割让何处,对大罗损失最小。

  永和帝深吸一口气,压下国师不在身边的不安感,说道:“诸位爱卿,对贼寇求和一事,有何看法?”

  “陛下,臣以为,不能再打了,马上春耕,壮丁却在前线,耕地荒芜,今秋注定颗粒无收,到了冬天,是要闹饥荒的,届时民怨沸腾,恐难维系社稷安稳。战事上已经输了,不能再输民心,大罗需要喘息,百姓需要安心,请陛下三四。”

  新晋户部尚书谨言道,他的话,能代表大部分主和派的意见。

  尤其是那句‘大罗需要喘息,百姓需要安心’,令人扼腕叹息之余,还有几分悲戚。

  “陛下,目前丰州城外,大约还有一万多士卒,他们是从西境退下来的各军残部,临时拼凑而成,一路且战且退,屡败屡战。除却武威王在北疆的五万人马外,这一万多人,是大罗仅剩的军队。丰州败局已定,这一万多人,没有必要白白死在战场。”

  “请陛下主和,将这一万多残部,安全带回,给大罗军队,留下些香火。我们休养生息,忍辱负重,二十年后,又可召起一支百万雄师,夺回领土。”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啊!”

  兵部尚书语重心长道。

  他这番话说到不少人心坎里,大罗在永和帝登基后,罹难不断。

  先是守护神墨台博士陨落,紧接着西域诸国与大罗不宣而战,极北蛮族一路南下,险些直捣京城,更别提这几年间频发的旱灾涝灾。

  大罗底层百姓的生活,已不足以用‘民不聊生’来形容,最严重的的地方,大旱加大涝,引发饥荒,导致灾民易子而食。

  而飘摇动荡的局势,也令大罗朝廷对各州各地的掌控力,降至极低。

  现在对大罗而言,休养生息,才是最重要的。

  不少大臣纷纷迈出一步,跪倒在地,叩首道:“臣附议,请陛下主和。”

  一时间,主和的言论,成为殿中的主导。

  端坐高堂上的永和帝,轻轻舒了口气,神色终于放松了些。

  只要群臣意见一致,那就按他们的意思来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嘛,反正他只是被国师安放在皇位上的傀儡皇帝,也没什么治国才华。

  永和帝最担心的是,朝堂上群臣七嘴八舌,各怀心思。他没有建安先皇的御人手腕,对庙堂中的激流暗涌,更是迟钝得很,众人意见驳杂,他就倍感头大。

  尤其是在没有西门庆安的场合。

  永和帝轻咳一声,大殿内顿时安静,他轻声道:“那就依诸位爱卿的意思,大罗主和。”

  “陛下英明。”

  虽然永和帝知道,他们这声‘陛下英明’,只是官场上的场面话,但仍觉受用。

  如此看来,当皇帝也没什么难的嘛。

  “宣。”永和帝瞥了一眼身边的貂铛大太监。

  一袭红袍的大太监,立刻高声道:“宣西域诸国使者,进殿面圣。”

  不多久,一位神情倨傲的西域人踏入大殿,他双手负于身后,眯眼仰视永和帝,说道:“商量得如何?战还是和?”

  “放肆,陛下御前,竟不下跪觐礼!”一位大臣怒斥道。

  西域使者瞥了他一眼,嘴角弯出一个嘲讽的笑意:

  “半个亡国之君的人,不配令我下跪。大不了我圣教王师东进,杀至大罗京城,届时你们,都得跪在真神之前,祈求宽恕。”

  出言呵斥的大臣,被这话狠狠堵回去,眼珠都快要瞪出来,却只能无能狂怒。

  大罗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朝堂上下,面对这小小的西域使者,也确实没有大国的底气与尊严。

  “奉教皇圣命,只要大罗肯割让丰州、靖州、潭州三洲之地,我圣教王师便班师回朝,放大罗一条生路。”使者倨傲道。

  “三洲之地太多了,顶多靖州和潭州。”一位老臣说道。

  “呵,靖州和潭州?还真会讨价还价,对我圣教王师而言,靖州与潭州只是添头,丰州我们势必拿下。”

  群臣面面相觑,虽然已经做好了丢掉丰州的心理准备,但对方毫不掩饰狼子野心的态度,令大罗庙堂倍感屈辱。

  “快快快,请陛下尽快决断,我圣教王师兵强马壮,每日军需花费甚巨,您每多耽误一分,百万雄师人吃马嚼的损耗,就得从你大罗身上找补回来。”

  “孰重孰轻,陛下自己掂量。”

  西域使者不耐烦地在大殿中来回踱步,冷眼瞥着群臣和永和帝,眼中的轻蔑毫不掩饰。

  永和帝一手抚着额头,问道:“和谈的具体细节,就交由鸿胪寺少卿、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三位爱卿,与西域使者磋商。”

  “爱卿决意如何?若无反对,那便退朝,朕乏了。”

  话罢,永和帝缓缓起身,就要退走。

  这时,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大殿:“我不同意。”

  殿内所有人,纷纷向外望去,一道高瘦挺拔的身影,从大门逆光而来。

  “是你?格物院的冯云!”

  永和帝最先认出冯云,尽管冯云与六年前相比,模样变了些,但就算冯云化成灰,他也认得。

  就是这家伙,害得自己被褫夺太子之位,并禁足两年,那囚禁深宫,万念俱灰的两年,是他人生中,最不堪的回忆。

  这些,全拜冯云所赐。

  当西门庆安扶持他登基皇位后,永和帝恨不得将冯云斩首示众,可惜,他已经死在犹上境中。想迁怒于冯云的家眷,却被国师阻拦。

  等等,冯云不是死了么?怎么又回来了?

  永和帝身边的大太监,扯着公鸭嗓子喊道:“大胆狂徒,陛下御前,商议国之大事,岂容你插嘴?来人,将这厮抓下去,乱棍打死。”

  静候在殿外的禁军,闻声而入,皆剑拔弩张。

  冯云叹息一声:“实在不忍大罗战士无故流血,就请你们先睡会儿吧。”

  他抬起手,猛地握拳,动作幅度如此之小,都能轻易引出音爆声。

  从门口涌入的几十禁军,齐刷刷倒地,昏厥不醒,仿佛被人用石头狠狠敲在脑壳上。

  这一幕,令群臣犹如受惊的羊群,不知谁喊了一声:“妖术,此人会使妖术,保护陛下。”

  哗啦啦,群臣纷纷扔掉手中玉牌,朝大殿后方的高台涌去。

  一阵推搡后,永和帝突然发现,自己竟被这些臣子顶到了最前面。

  西域使者瞳孔猛地一缩,面色微沉。

  他自身就是一名五阶斗气师,与东土的武者差不多,都是主修体魄。

  这名叫冯云的男子,方才并非使用了什么妖术,而是一拳捏爆了周围的气机,气机传导之下,将这些御林禁军震晕。

  高手,这绝对是高手!

  永和帝稳住心神,沉声道:“冯云,你方才说什么?你不同意?国家大事,岂容你置喙?”

  冯云淡淡地说:“曹浩初,退位吧,你不适合坐这张龙椅。主动退位,可以留你一命。”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群臣望向冯云的目光,都觉得他疯了。

  这小子不会脑子秀逗了?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要陛下退位?滑天下之大稽!

  但冯云那双奇异的眼眸里,透出的目光,平静而果决,似乎不容丝毫违抗,仿佛他就是这片天地的意志化身。

  “你要朕退位,凭什么?”永和帝冷笑。

  “凭我现在是二品不灭体境的武者。”

  西域使者的面皮狠狠抽搐了一下,大罗何时出了一位二品?他第一时间判断,这条消息必须尽快传递回圣教和西域诸国。

  永和帝脸上的冷笑更甚:“国师也是二品。”

  “那他此时何在?”冯云反问。

  永和帝神情一滞,对啊,宫里闯进一位二品武者,国师应该能第一时间察觉,为何国师迟迟不现身?

  “朕,不退,你奈我何?你以为国祚传承,是儿戏么?何人能将朕取代?”永和帝拿出身为皇帝的气度和倨傲,双手负于身后,俯视着冯云。

  “呵,当了几年皇帝,将大罗搞得半死不活,还真当自己有本事?”

  一声戏谑嘲讽的声音从殿外响起。

  永和帝冷声道:“曹温禹?”

  “皇兄,好久不见啊。”曹温禹嘲讽道。

  此时,西域使者再也按耐不住,冷声道:“陛下,和谈一事,究竟可否立刻定下?”

  咚咚咚。

  冯云从格物令中摸出几个物什,丢在西域使者面前:“回去告诉你们的教皇,大罗,死战,不退。”

  西域使者定睛细看,滚落到他脚边的,赫然是几个血淋淋的人头。

  这几张面孔他都认识,是西域诸国联军的几大名将,现在,竟然人头落地。

  “你们的大军,已经全灭,现在,你拿什么跟我谈?有什么资格跟我谈?”冯云一声接一声地问道。

  “你……你身为二品武者,竟然对普通军队下杀手?你,破坏规矩,战场上,三品以上高手,不得对凡人出手……”

  冯云不等他说完,一把攥住他的衣领,将他从地上提起:“别天真了,我是来砸棋盘的,谁要跟你讲规矩?”

  “我不仅要杀光你们的军队,还要一路杀到西域,杀到西圣教的圣城,杀了你们的教皇,你们等着便是。现在,滚。”

  冯云甩手将西域使者扔出大殿,看着他连滚带爬地逃去。

  “曹浩初,退不退位?”

  冯云一步一步走上高台,面无表情地俯视着永和帝。

  曹温禹热切地盯着他的皇兄,等候他的回答,也期待冯先生的后手。

  永和帝咬紧牙关,脑海中天人交战。

  他身后,群臣们缩成一团,纷纷摇头示意,不能退位。

  他们了解曹温禹的脾气,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他们挨个清算。

  “朕不退,你奈朕何?”

  曹浩初冷笑:“朕不交出传国玉玺,群臣也不会配合,国师归来后,朕的皇位依然稳当,你能将朕如何?”

  “好,那你可以去死了。”

  冯云不假思索道。

  话音刚落,抬臂横挥一记手刀。

  曹浩初的头颅,忽得飞起,穿着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衮袍的身躯,还矗立在龙椅前,殷红的鲜血高高喷出,染红了大殿的梁柱。

  咚咚咚。

  曹浩初那颗戴着平天冕旒的脑袋,顺着台阶滚落,双眼圆睁,死不瞑目。

  群臣看傻了,侧身缩在一旁的太监看傻了,就连曹温禹,也傻眼了。

  “冯先生……你把他杀了?”曹温禹失声道。

  “遇到处理不了的麻烦,那就处理掉制造麻烦的人,有问题吗?”冯云反问。

  “没问题。”曹温禹赶忙道。

  冯云侧身闪了一步,让出通往龙椅的路,说道:

  “现在,大罗的皇帝,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