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章 印象与数据呈现
作者:血流三千尺      更新:2022-07-10 11:21      字数:3299
  晚些的时候,秦明带着他的战队构想,见了王撕葱。

  就像在望江阁说得那句,他的确对这支ig不陌生。

  不管是回顾交手的比赛,还是集训的时候帮ig模拟过bp和攻势内容,从这些方面,他不难了解ig成员的风格特点。

  对17年的ig来说,他们经历了下野改造,经历了西皇折翼,经历了季后赛苦战终究不得,短短一年时间,ig从上到下,除了中辅,就没有特别稳定的固定出场。

  甚至可以说,直到夏季赛最后2周开始冲刺,他们才建立了以中野为核心,辐射下路的打法。

  当时的宁,表现出来的特质已经有了后世的雏形,比如对面开野思路太花哨,且本队进攻节奏因为意外断档,他就会变得很迷茫,下意识等大哥站出来。

  但比较好的一点是,他表现的迷茫不是两眼一闭,野区开刷,提升自己的发育,而是守在中路两侧,学习kid的保爹。

  这并不意外。

  毕竟春季赛的时候,他还是ad,如果不是在ad位上没那么大的天分,他不会转型打野。

  人挪活,树挪死。

  他是联盟赛场挪活的一个典型。

  打野这个位置不需要对距离的敏感性拥有太高的境界,去掉这一短板,季后赛的宁打得还算合格,赢的局跟他有关系,输了不是最背锅的那个。

  如果再算上时间,那他算得上优秀。

  只用了半年就进入角色,存在些许不融洽,这非常的正常。

  说开打野。

  17年季后赛的ig就全靠个人进攻来创造机会。

  一直以来,这个队就不太会使用顶尖力量,rookie作为院长,空有一身武力,却不知道怎么发挥,对线期寻求突破,突破不了就看团战硬操作,这跟路人局大哥没什么区别。

  于是乎。

  只要对线不被爆,默契比ig强的队实在太多。

  因为ig的进场配合很散乱,这也是rookie一个人的高光占据全队8成的原因,因为乱,才越发突出有一个人在秀,否则这样的队伍进不了季后赛,能进,那一定是团战出现了很多力挽狂澜的操作。

  比如打edg的发条拉双c,辛德拉推3个……这样的镜头看似显得rookie很强,却也越加显现ig的无奈。

  如果有需要,谁愿意只有一个终结点?

  毕竟担子压多了总有松懈的一刻,rookie又不是不会犯错,他也会急,也会被阴。

  哪怕如此。

  ig的中野体系依旧很糙。

  团结很多,但联动很少,缺乏形成正向反馈的机制,大多只流于表面,比如打野保中,中路优势就行。

  除此之外,就更别提ig那糟糕的视野和转线了,买来duke发挥不出来,不给战术支持,那买来干嘛呢。

  当然。

  ig不是没有尝试过让duke发挥,他们试过选出一套清线快,边路优的阵容,但实际操作起来,边路正带着呢,正面疯狂被开。

  为什么?

  因为不止是被对手开,其他冒险找机会的人太多,迷失的人也太多,找不清该在上路清线出去的节点,应该做什么,减少做什么。或许赛前有这个概念,但打得时候总是事与愿违。

  于是。

  ig没边带了,就是重置边线,然后团结,这也是路人局最喜欢的方式,咱别管边路到底怎么样,只要兵线没威胁防御塔,那就赶紧过来团结,你没到我被开了或者我开了没打过,那铁定上单有问题,来都不来,你有赢游戏的积极性?

  至于站位,那也是糊涂账。

  ig的阵型就是打起来谁快了谁当第一波进场吸引视线的先锋,退后的时候,谁慢了谁变前排,对地形的利用纯看选手个人嗅觉,这就显得宝蓝有点僵硬。

  他总是有点迟钝的那个。

  所以。

  看起来似乎有很多毛病?

  但只要优势不断节奏,团结就是很有效的施压,而冒险找机会,找到了就能撕开防线。

  换句话说,ig靠个人实力各自为战,是一个可以作为保底体系的存在。

  不管打谁,只要手感热,都能打一打。

  虽然简单,却也粗暴,只要把球交给rookie,让他去接管,可能不是每次都能c,但他c的局占到了大多数,这种稳定c的能力,很难打不出东西。

  只是说,战术素养高的队伍更能随机应变,能用更多更省力的办法达成目的。

  就好比破题,人家有十几种解法,十几种!你呢,解法少不说,还得看中路优势多少,才能灵活调整威胁程度。

  至于指挥嘛……

  名单上,宝蓝的名字底下有被标注。

  很多人喜欢由果推因,因为冠军,所以xxx,那这就没有讨论空间了。

  冠军的因素有很多,状态、版本,天时地利加人和。

  如果落入刻板印象的话,未免不太深入。

  在有些人眼里,s8宝蓝绝对世一辅助,但在有些人眼里,又是垃圾到根本打不上lpl,纯纯吃到团队红利。

  是什么让观众的评价如此两极分化?

  甚至,这不是黑粉跟粉丝如此说,而是大部分人真的有这样的疑惑。

  再者,加个限定词的意思,是因为宝蓝s9状态下滑了,所以不聊他是吗,可从表现和日常出发,经过世界赛的洗礼,宝蓝在经验方面明显有进步。

  所以有没有可能,一支战队打得不顺的时候,就是会起伏很大?

  而在这些起伏里,因为夺冠了,一部分人的印象会被刷新,下意识忘记了s8,ig下路其实也是短板。

  既然是短板,那就肯定存在原因,到底是战术不支持,被牺牲了,还是说,记忆真的被夺冠掩盖,下路其实没变,还进步了,只是绝活被削,看起来高光更少,才显得如此?

  为了找到答案。

  秦明在传统的六边形指数里,引入了其他数据。

  比如辅助的有效视野率、有效先手率;比如c位的回合击杀、多杀、对位经济、伤转和白给,打野的地图控制、拼惩、回合节奏,以及ad位的经济与伤害表现轮动阈值。

  这不算一个大工程。

  很多对局数据是被记录好的,只是很少有人愿意把它总结到一个框架里,当然,未来的联盟,很多队伍重视数据。

  从印象论来看,宝蓝鉴于一线和四线,薛定谔的摇摆,让人以为他分裂了,可从画像来看——

  注意,这里必须引入一个前提,那就是优势局跟均势/劣势局完全是两个概念。

  划定好范围和各种条件,再往里面套就很简单了。

  17年宝蓝的先手率不过65,有效开团在5成左右,值得说明的是,他在均势/劣势局的表现没有那么不堪,开团指标是下滑了一点,但这是正常波动,应该不会有人把互相忌惮的局势,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

  而横向对比的话,小明的先手是九成,有效开团在八成,这意味着他大部分时候都能把团战开启的权力握在手上,并且开到目标单位。

  注意,打团的因素有很多,这里只限于辅助应该做得事,就是开启团战或者保排,再细分的话,这里只讨论先手,不讨论输赢,因为团战输赢不是辅助完全能控制的事。

  换句话说,你用什么来区分一线标准?

  赢?

  还是数据表现。

  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在lpl立住的辅助大多还有一手指挥决策,哪怕抛开这种判断上的经验,lpl辅助的先手指标普遍在6成左右,好点就8成了,极优秀份子能摸到九成。

  从这个方面来看,宝蓝不偏不倚,只是及格。

  如果再用这个指标来套优势局的话,因为优势,所以主动的一方有更多先手的权力和更多容错的权力,哪怕没开好,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打得输裤子。

  另外,为了区分逼身位也是一种开团,拿某场经典大气层的对局来说(ig打grf第二小局)——

  河道泰坦大招逼霞的大,对手全员转红区,结果被天使、卡莎加瞎子秀了个完美团。

  有人说宝蓝很关键,没他这个大,对手会那么走嘛,可反过来想,他为什么不敢q呢,q逼r,再用大招锁定,不是更好嘛。

  本来就是在围猎,队员已经就位,有大龙优势,语音里满是开开开的声音,然后就变成技能逼身位,宝蓝在第十层。

  可如果看了泰坦连续空q的操作,或许就会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结束比赛,不是只有泰坦大招才能逼技能,而是q空钩墙被反打,怕被拖住,既然如此,不出q那就不会空喽。

  这样的镜头,s8其实也不少。

  当时很多人喷下路不给力,“下路状态”,只是夺冠再说这话,好像有点不好,于是大家都不站出来了,等到s9失利,才来了一波清算。

  所以。

  s9状态下滑那肯定有,可s9阿水更强了却没人提,一个更强的阿水带着宝蓝,打完世界赛从一线辅助变成二三线,这里面的落差简直闻所未闻。

  至于视野差,那是全队的事,但下路视野差,跟辅助肯定离不开关系。

  综上。

  如果宝蓝是一线,那他就是一个被高估的选手。

  只用几点就能证明,在天时地利人和之前,宝蓝从未在队伍担当过重要角色。

  第二,都说西皇葬送了季后赛,那是大家下意识把目光放到c位身上,发挥平平隐身的人连这么激烈的骂声都不会有,因为没当过英雄,被遗忘了。其实,对一个职业选手来说,最痛苦的就是被遗忘,默默无闻,上场下场,大家都不关心。

  要知道,连丁皇都可以在次级联赛掌控雷电,只看这些局,他简直就是天才ad,再反观阿水,年龄不够,打个杯赛c队友也是跟喝水一样,但宝蓝却是跟zoo。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