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章 师公,天源秘术
作者:魔韵神音      更新:2022-05-14 20:32      字数:3404
  自己如此天资却被人弃之如敝履,说不伤心那是假的,不过掌门那阵密语传音,又让他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凭着他那死去是老爹和老妈的身份,别说自己天资过人,就算是资质平庸,也绝不该落到如此下场。

  “对我应该是另有安排吧!”林渊默默的嘀咕道。

  紫乘殿是云海剑派第一峰众人的修行场所,在山巅之上跟半山腰上的门派大殿遥遥相望。

  掌教真人也是第一峰紫乘殿的殿主,不过现在大部分的事物都交给了殿中另外一位长老来打理。

  林渊来到紫乘殿外,早有一位大约三十多岁,模样儒雅的中年道人站立多时。

  “足下便是林渊师侄罢,掌门在殿内等着,你跟我来罢!”

  说完,便转身向着殿内走去。

  林渊也不知道眼前这位该是称呼师叔辈,还是师兄,只得双手抱拳,告了一声有劳,便跟了上去。

  紫乘殿占地极广,而且弟子极多,除了那些刚刚被收录门墙的弟子之外,还有以前留下的大约两百来人。

  这些弟子当中大部分都十分刻苦,每天除了完成门中交代的杂活之后,就是修炼。只是这些人除了传功长老每隔一段时间的开坛讲道之外,很少能够得到指点,进境很慢。

  林渊悄悄的观察了几眼,便把目光转了过来,紧紧地跟着前面的人,转了几个弯之后,便来到了一处颇为幽静的庭院之中。

  在一株颇为繁茂的垂柳下,一汪丈许见方的清泉旁,温文尔雅的掌教真人坐在一张石桌前,神情专注的望着石桌上的棋局。

  在他的对面,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轻轻抚弄了一把胸前的银须,右手轻轻地落下一子。

  带着林渊前来的那位道人微微一笑,悄然隐去,而林渊却不敢做声,只得站在一旁,静静等待着。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掌教真人和那老道两人落子极快,不多时,那棋盘之上便星罗棋布,密密麻麻,即便不懂棋局的林渊,也能猜到这棋局已接近收官。

  “师兄棋力无双,师弟我甘拜下风!”掌教真人将手中的棋子扔回了棋盒,笑着站起身来,林渊也不由得打起精神,如果说之前拜师大典之上算是一场虚惊的话,那现在却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了。

  那老道呵呵笑着站了起来,并未跟掌教真人客气,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林渊,慈祥而又怜爱。

  “你就是我那可怜徒儿天羽的孩子吧!”

  半晌,老道才幽幽地吐出了一句,但是那话语中的分量却让林渊有些承受不住。

  “徒儿的孩子?!”

  虽然林渊知道自己的‘父亲’在云海剑派修行,但林渊的潜意识中,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有一个师公这样一个必然事实。

  “师公?”

  林渊下意识的叫了一声。

  “真是苦了你了,孩子!”

  老道听到林渊的呼声,当即一步上前,瞬间跨过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脸颊上,抚摸着他的眼眉,仿佛看到了在外游荡多年方才归家的游子。

  “袁师兄不必激动,林世孙鸿福齐天,林家列祖那么多位仙人在天上看着呢,怎么会有事情!”

  掌教真人慢慢上前,来到了老道的身边,呵呵笑道。

  林渊虽然对这个世界也曾做过一些设定,而且也得了那位‘原主’的一些记忆,可是除了这位出乎意料的‘师公’之外,他居然摇身一变,又多了一个‘世孙’的名头。

  “那是当然!”老道得道多年,经掌教真人这一打岔,很快便恢复了前番那仙风道骨的模样,“只是当年林师兄飞升之时,将天羽那孩子托付给我,不料却折在了我的手里,如今渊儿归来,总算是让老道我有了弥补的途径,他日我飞升之时,不会无颜再见林师兄。”

  林渊这位突然窜出来的师公与掌教真人一搭一唱,很快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弄了个清楚。

  原来林渊的祖上,便是当年与初代掌教真人共创云海剑派的十九位真人之一,自云海剑派创派以来,历代十九峰天星殿便是林家之主。不过八十年前的那一场浩劫,林渊的奶奶不幸身受重伤,在留下了林渊父亲之后便魂归冥冥。

  林渊的爷爷因为除魔有功,得到上界封赏,很快便突破了仙人之境,被带上了天界。而林渊的父亲林天羽,则被托付给了林渊眼前的这位师公,如今的天星殿殿主,当年的袁应鸿长老。

  林渊也没想过自己的身份居然牛叉,怪不得居然没有哪位长老敢收自己为徒,感情是因为自己修行的方向,早就被注定了。

  “说起来,若是你父还在的话,你修行上的事情就该是由他来教导,不过你父亲已去,日后你就跟着老夫修炼吧!”

  袁应鸿老道感叹了一声,低声喃喃道:“希望一切还来得及。”

  …………

  十九峰天星殿秘传的《九星诛魔秘典》。乃是门中威力最大的五大道法之一,所以门下弟子也是极多,除了跟袁应鸿老道同一辈的还有三位大长老外,还有一十七位长老,六位护法,以及六十七位弟子,在云海剑派的十九支传承中,位列第四位。

  这个排名当然不是指功法比不上前面三支传承,也不是以弟子多寡而论,更不是说内部比武论个高下,而是说云海剑派三千余年的沉浮之中,第十九峰上的弟子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以及降妖除魔的功绩。

  跟着老道回到了十九峰天星殿,林渊规规矩矩的磕头奉茶,叫了师公,又跟峰上的众位长老和师兄师姐们见过了面。等得众人散去,袁应鸿带着林渊来到内间,对着墙上挂着的一副道人画像拜了三拜,这才从那画像道人手中,取出了一卷锦书来。

  “本来拜入我们十九峰的弟子,当从最基础的繁星剑法练起,先观人品、心性,然后根据个人修行进度传授功法,不过你身份特殊,身份跟脚都不用再考察,而且你的修为也已经足够,所以我便传你这一卷天源秘术,早晚修炼,不可懈怠!”

  “是!师公!”

  林渊小心应下,打开了锦书,把那天源秘术一一记录在了脑海之中,这才双手奉还,老道将锦书送回了画卷之中,领着林渊出来,一个等待多时的师兄便带着林渊退了下去。

  林渊的身世,在云海剑派之中只是一个‘过世师叔遗孤’这样的身份,所以虽然得到天星殿殿主的亲自指导,倒也没有遭到几人嫉恨,这位给他领路的师兄还很好心的帮他从执事长老那里领了许多东西回来,不仅有洗漱用具,文房四宝,还有几本杂书,倒是让林渊有些受宠若惊。

  谢过了好心的师兄,林渊关上房门,天源秘术在脑海中流淌而过,很快便进入了忘我的修炼之中。

  师公袁应鸿传授的这部天源秘术,乃是以秘术强行凝聚天地本源,以铸道之根基的道书,一共有六千余字,三千二百四十个符箓和六副图画。里面不仅有对‘道’的阐悟,契合的方法,还有对修行者修行时的心境、动作以及六种配合不同环境,不同状况的应变之法。

  简而言之,这是一篇以修道为主,修身为辅的书册,至于法,那是只字未提。

  能知‘道’,才能明路,修行才是通天坦途,接触到真正道书的林渊很快便陷入了狂热的修炼之中。。

  从他的观点而言,‘道’即是这个世界的规则,道是万物,却又不滞于物,无色无相,万化万象,生死枯荣,辰宿列张,这些都是道。

  天源秘术之中,把道比作父,为命之根,比作母,为性之始,比作友,为情之善,比作敌,为欲之恶。以秘法将性命合一,则‘我’诞生,将情与欲归身,则‘真’即现。真我与道为一体,则天地为我所用。

  对于林渊来说,这种对‘道’的解读,实在是如鱼得水,当他开始观想那三千二百四十个符文的时候,体内的法力便随着他的意念涌动,一个一个的符文在他的识海之中凝结而出。化作一枚枚道种,在体内运转一周后,归于了某个窍穴之中。

  不过三天时间,林渊体内的法力便消耗一空,但是却之凝练出了一百余枚道种来。

  “真灵位业图之中一共有一万三千余枚符文,比我这天源秘术的符文可要多出几倍,原来我还以为至多一年就可以修成,现在看来,是我想多了。”

  林渊感受了一番那已经归于窍穴之中的一百零三枚道种,当即轻叹了一声。

  他之前每天都在苦修,每日吸取天地灵气化为法力,日日累积下来,比起当初刚刚冲破天地之桥时起码多了一半还多。原以为自己的积累也算雄厚,但现在却只够凝练出这百多枚符文道种,若想将这些符文道种全部凝聚,那还得花费三十多倍的时间,即便这天云山脉之上灵气浓郁,但是三个月之内能修成,那就是谢天谢地了。

  “这还只是把道种修成,要想破种而出,形成一个完整的道法禁制,所需的时间就要更长,亏得我之前还想把那五行剑道修全,还想补全那太阳玄神策,还想修那真灵位业图……这就叫理想如此丰满,现实如此骨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