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二两银子
作者:芜涵      更新:2022-05-15 07:46      字数:2554
  周老太太看都没看周四郎,一吊钱就丢在了周四郎的脚边儿上,周四郎赶紧从地上捡起铜钱,并没有起身,而是小心翼翼的跟周老太太道:“娘,这钱有些不够啊?”

  “什么,这么多钱还不够?老四,你别蒙我,一副药钱最多三十个铜板,如果便宜些十几个铜板也是有的,我是看你爹的面子上,多给的这些,让你家丫头把身子养好些。”

  “娘,本来不需要这么多,但是方子里有味药是红参,贵些,所以......”

  “行,那你说,要多少?”

  “至少......二两银子......”

  “什么?二两银子,你这是要我的命啊!”周老太太的吼叫声,终于惊动了众人。最先赶来的是老二两口子,周二郎一看这阵势,支使媳妇赶紧到周老太太身边伺候,“带弟,还不扶着娘坐下休息。”自己却来到了周四郎跟前,没好气的说:“老四,你在做什么,看把咱娘气的。”

  正当这时候,方青草、周三郎和媳妇也来了。周二郎见周三郎也来了,又加了句。“老三,你来看看,这老四也太不像话了,看把咱娘气的,你要真把娘气出个好歹,看我不跟你拼命去。”

  周三郎跟周四郎性格差不多,很实在人一个,听见二哥这样说,他看了看爹和娘的脸色,在瞧了瞧四弟的面色,只瞧见四弟的手紧紧的攥着,脸色是青白交错,不明究竟的他还是没有多搭话,三嫂郑月香也紧跟其后,站在了周三郎的后面。方青草见自家男人这样,心疼的一紧一紧的,轻轻的挨着周四郎站着。

  “娘,谁欺负你了啊?”一行人还没说话,里屋又传来一声娇喝声。原来是早上贪睡,被声音吵醒的周小妹。

  她是老太太的老来女,被周老太太看的格外的重,养成了一副大小姐的脾性,却没有大小姐的命。周老太太见是自己的小闺女起来了,抱着小闺女一顿嚎啕大哭:“你四哥要我命咧!要我老婆子的命咧!”

  周小妹不用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肯定是四哥来找娘拿钱了。周老太太把钱看的特别重,是全家公开的秘密了。

  “四哥,说起来你家璟珠也自找的,娘给安排的亲事多好,嫁过去又不委屈她,虽说是填房,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媳妇,又不是让你闺女给别人做小去,别弄的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周小妹听完老太太的话,立马就开始数落起这个比自己大上许多的哥哥。周二郎两口子见状也跟着起哄。“就是,就是,多好的亲事,你瞧瞧你养的好闺女,还死活不愿意,真是倒霉催的,我要是有闺女,哪里还能轮得到你家闺女。”

  “小妹,二哥,别说些没用的话了。现在不是说亲事的事儿,说的是拿钱救人的事儿,璟珠现在还等着救命呢?”周三郎实在看不下去了,说了一句公道话。

  这可不得了,周老太太顿时就开始坐在地上撒泼打滚起来。“我是造了什么孽哦,生出这么些个不孝的东西,生病拿钱我不拿啊,我拿啊,可你现在要二两银子,我哪里能生出这么多银子来啊?老四!你把我的命拿去抵给你家丫头去吧!我的老天爷呀......这可让我咋活哦?......孙女的命倒是比我老婆子的命金贵哦!......我的命咋这么苦哦......好心被当成驴肝肺......”

  周四郎和方青草一看周老太太这样,吓得赶紧上去扶周老太太,周家老太是能被扶一扶就扶起来的人吗?显然不是。眼看扶不动周老太太,周四郎两口子只好跪在她的两侧,任由周老太太打骂出气。

  这么大的动静,周边的邻里哪有不惊动的。本来农村就没什么休闲活动,谁家有个什么事儿,那可都是茶余饭后的好调料。这不,周家现在外面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周四郎内心的无力感越来越重,脸色也越来越青,方青草的头更低了。没人注意到她那双已经哭的红肿的眼睛,只有周四郎瞧见了,两口子都没有出声,默默的忍受着老娘的怒火。

  看见外面的人越来越多,此时的一家之主周老头也不好不做声了,看到这样的情况他内心也开始有些气恼了,气周老太的无理取闹,气周四郎的不会做人。周老头用烟杆儿敲了敲桌子,看到大家安静了,这才慢悠悠说道:“好了,好了,你们也别说老四了,谁家的闺女不疼?看到璟珠这个样子,就是我们做爷奶的也心疼。”这话是说给老四听的,他是不想让老四寒心,跟自己离心离德。

  但是家里的条件确实也不允许吃这么贵的药。大孙子金文、二孙子金武的学费都还差一大截呢!?想着老太婆说的那周鳏夫给的十两银子的彩礼,其实他也是动了心的,一个丫头,能有十两银子的聘礼,在村里是相当体面的事情,最关键的是人家不要嫁妆。

  要是周璟珠没有跳河,也许他会默认这件事情,毕竟于谁都是好的。谁能想到,平时看着不起眼的丫头,居然会这么烈性,村里的人虽然不是很清楚事情的因果,但也有好事儿的人瞎打听,事情的经过也能打听的个七七八八,村里也就有些不好的话传出来。

  此事也就不好再提,既然郎中说要吃药调养,那为了以后不拖累这个家,养养也行,可二两银子的药钱,不是拿不出来,不过为了丫头片子,实在不值当,想到这儿,又朝老四看了看,吧嗒了一口旱烟,才说:“老四啊!不是爹娘狠心,我们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搁以前,别说是二两,就是二十两的药钱,你娘都能给你。这几年为了供金文、金武上学,家里的地也卖了。你大哥在镇上虽说是个掌柜,一个月月利二两银子,除了自己拿几百钱做散用,都给了你娘贴补家用。佃的地,给了租子,剩下的粮食就只够我们家这几口人的口粮。老四,你娘是真的不富裕。我看丫头既然醒了,那应该就没什么大事儿了,你让她这几天好好养养。他娘,把上次剩下的小米给老四媳妇在拿点儿,让她给孩子熬些粥喝,庄户人家的丫头,哪里有那么金贵,上次郎中不是还说要死了吗?这不她也熬过了,老辈儿不是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相信这丫头命里有福气,你也别听郎中瞎说了,没准儿过段时间,就好了!”

  周老爹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周四郎两口子也就没好再说什么,拿了周老太太给的一吊铜钱和半袋小米,垂头丧气的就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周二郎两口子见没什么热闹瞧了,也就跟着走了,周三郎见二哥和四弟都走了,也跟着离开了。

  周春雪没有进屋,只在外面听了听,里面都是长辈,她也插不上话,在周四郎要走的时候,她就离开了。周小妹扶着老娘,进里屋去梳洗了。四下的邻里一看热闹也瞧不上了,也都各自回家去了。家里活计多着呢?不是看热闹,谁有那闲工夫往上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