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半仙·血海深仇(8)
作者:武侠精品      更新:2022-05-15 13:33      字数:2662
  村南梨园边的大路上走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双目狭长,黑面尖下巴,光着脚,肩上扛了七八根鱼竿,竿上挂着一个摇摇晃晃的鱼篓。少年转过路口,走到自家院门前,一瞧门上了锁,嘴里咕嘟几句,甩手将鱼竿鱼篓隔墙扔进院内。旁边墙根下晒太阳的闲汉说开了:“雁鸣,泥鳅也没钓到一条么?”“钓这么一会儿哪能钓得到呢,呵呵。”“雁鸣,你叔刚走,我看他穿了道袍,估摸今天张天师会上身,多挣一票,哈哈。”

  少年叫关雁鸣,十多年前跟随叔叔关青山来到这里,平常做些小买卖。关青山会阴阳八卦,闲时在镇集算命测字,替人选风水年月,小有名气。这些年来,人们已经慢慢忘了他们是外乡人。

  关雁鸣一脸不悦,转身道:“麻老鸭,这山沟里头哪家有人死,不得找我叔来操办。你要是能办,你也挣一票。”说话的麻老鸭是本村有名的铁匠,原名叫王贤智。有一回关青山给老寨主的孙子批生辰取名字,曾说古来名士的姓名大多有佳文典故出处或者别有寓意。王贤智在一旁听到,觉得自己的名字比村邻们的名字有不俗之处,便想炫耀,故意问关青山:“你看我这个‘贤智’有什么出处吗?”众人也都洗耳恭听。关青山沉思半晌,说了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有名的佳句啊,不错不错。”王贤智大为受用。不料,从此总有一堆泼皮顽童见他就喊:“鸭先知,鸭先知。”更有口齿不清的小孩平仄混淆,喊成“鸭贤侄,鸭贤侄”。王贤智大为恼火,起初每次都追着打,后来他脸上长满麻点,慢慢就给叫成了麻老鸭,据说因他心头郁闷,夜夜狠命打铁,才被火星溅成麻子。

  麻老鸭听得关雁鸣这番话,立刻拉下脸,骂道:“小杂种没句好,呸呸呸。”旁边一个胖子笑道:“雁鸣今天没到钓鱼,正使气呢,别惹他,哈哈。”关雁鸣冷笑道:“大满罐,你高兴个屁!今天没钓到鱼全怪你的宝贝儿子小满罐,嘿嘿,敢朝我下饵的鱼窝子丢石头,鱼都是叫他搅跑的。我把他捆在河边的大树桩上了,跟你杀猪的时候一个捆法。你再不去瞧瞧,只怕他瞎动弹,滚下河去淹死。”大伙哄笑,大满罐忙起身去救儿子,边跑边骂:“狗杂种,等我回来收拾你。狗杂种……”

  关雁鸣大笑道:“狗杂种回来收拾我,哈哈哈。”笑罢,目光一收,看着麻老鸭边上那两人。这两人一个是老木匠的儿子小木匠,生的眉清目秀,就是好赌;另一个经常暴打自己的老娘而闻名全村,外号饿老鹰。二人笑的正欢,猛然见关雁鸣瞧着自己,眼神奸险异常,素知他一向阴险狡猾,不知有什么奸计,心头微惊,不由都把嘴撮回来闭拢。

  关雁鸣哈哈哈又大笑,转身唱道:“老子今朝,检点形骸,赶——场去也。”把脚丫放在墙边草丛上蹭蹭泥,顺着大路去赶集。不多时,路过麻老鸭家的萝卜地边,便拔了四根边走边吃。

  过得半个时辰,他已到了镇上。安宁镇布建虽小而全,街巷皆走正南正北,东有迎晖门,南有启文门,西有宝成门,北有迎恩门,俨然是一座精巧的古城。

  关雁鸣兴致盎然,边走边看,到了钟鼓楼下面。这钟鼓楼甚是雄壮,三层阁台,八角六柱,魁星阁顶台正中为木雕魁神;阁内装置鼓楼,八方有铜铃。钟鼓楼下面为拱洞通道,圆顶天花板上雕刻彩绘,巧夺天工。钟鼓楼附近乃是安宁镇最为繁华的地带,市集到处摆满了小摊,水果干货、纸钱香蜡、祖师泥塑、糖果、饰品等等应有尽有,整个镇子散发着阵阵异香;平日只掀一半门板的商铺今日大敞店门。许多山外的香客也慕名来看庙会,一时间车马骡子、男女老少挤满巷子,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各家茶馆、客栈、酒楼爆满,就连青楼也人满为患,招呼不及了。

  转过钟楼岔口,关雁鸣就看见翠香楼对面摇着纸扇的叔叔关青山。

  关青山三十多岁,黑脸膛,浓眉凤眼,宽肩头,著八卦服,端坐在一张木桌后面,一条桌腿上漆着几个黑字:“翠香楼记”,显然是从对面楼上借的。桌上一摞寸二宽的黄布咒符,一卷白纸,五本青皮册子:《卜筮正宗》、《卜筮正宗拾遗》、《卜筮正宗续补》、《增删卜筮》、《卜筮正宗卦集》;桌边砖缝里插着一根竹竿,竿身有点歪,竿头锦旗微摆,露出几个朱砂大字:“青山半仙”。

  关青山正摇着纸扇给一个老婆婆指点迷津,旁边围着一圈人,看来今日生意非常兴隆。老婆婆不住叹气,不住点头。关雁鸣悄悄凑到旁边,听得关青山讲道:“此子生来衣食不缺,祖上家产丰厚,好命呀,只可惜他命中逢冲无库,只恐守不住福禄,终有衰败之日。”

  老婆婆问道:“那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关青山微笑道:“少年富骄,中年衰败,晚景凄凉。”老婆婆着急起来,忙问:“那怎么办呢?”关青山点头道:“化解办法倒是有,终归还是要他自己才能办到。我看他的名字木气太旺,藏金丑库尽为所破,不如改个名字,可保福禄。”

  老婆婆迷惑不解,关青山沉呤片刻,说道:“把名字改作‘观颐’,易曰:观颐,自求口实。好教他从此能够自立自求,不依靠祖业,自得生存之道。”说罢,敛袖提笔,在纸上写下大大的“观颐”二字,用扇子扇干,交给老婆婆。

  老婆婆忙道谢,叠好纸收起来,又翻出一个布囊,取出十文钱付了离去。关雁鸣便想笑,忙又忍住,心生一计,拨开人群,上前跪倒便拜:“活神仙呐,大仙呐,救命呐!”话未尽,已是泪眼滂沱,呜咽凄惨。

  众人皆尽一惊,又有些人群围拢过来。关青山打量他片刻,迟疑道:“这位小哥,何事如此慌张?你有什么事情慢慢讲来。”关雁鸣泣不成声,说道:“大仙,救救我小叔。”关青山不动神色,缓声问道:“你小叔有什么要紧的事么?你仔细讲来。”关雁鸣道:“大仙,上个月我和小叔从您这儿经过,当时您看出我小叔将有血光之灾,好心给了一道宝符,您……还记得么?”

  关青山迷惑不定,道:“想是时间太久,人多眼杂,我记不清楚了。”关雁鸣继续道:“我叔长得很丑,一般人见过就很难忘记,您再想想,往最丑的人想就想起来了。”关青山沉着脸,貌若茫然。

  关雁鸣又说道:“他眼睛小小的,鱼尾纹很多,您当时说:‘目小生光,顾盼眼斜,心术不正;鱼尾纹多者,好色徒子是也。’另外,他脸皮很黑,口大嘴皮薄,您当时还说:‘我青山半仙看相十余年,所谓阅人无数,倒从没见过这么黑的人;口大吃四方,福禄之相,可惜嘴皮太薄,揽不住福禄,只恐是吃穷败尽之命。’大仙,您想起来了么?”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说道:“这种人,也难怪遭报应。”

  关青山暗自咬牙切齿,却装作沉思片刻,这才缓缓说道:“似乎想起来了,当时你们正从张家铺出来,我看他的印堂发暗,藏着凶机,给了张平安符,咳咳,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他没有你说的这般难看,年轻不见老,也算是仪表堂堂,只要善于趋吉避凶,他朝也是前途无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