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花坠影上(十一 )
作者:武侠精品      更新:2022-05-15 13:38      字数:2412
  当先一人相貌极为古异,赤眉红瞳,脸庞极为瘦削,长发飘飘,并不带伞具,但发上竟连一点雨滴都没有。他头上戴了一顶极高的丝冠,身上白衣如雪,极为繁复,宽大的袍袖几乎垂到地上。无论是谁,裹在如此大的衣服中,必定会显得极为滑稽。但是,却没有任何人会觉得此人滑稽。不但不滑稽,还威严无比,宛如御临日出之国的八百万神明。

  另一个人垂手立在他身后,手中提了个硕大的竹篮。

  当先那人笑了笑,拱手道:“卓先生好。”又转身道,“昙宏大师、清商道长……”竟是将每人都招呼了一次,就连几位总兵都没漏过。众人对望一眼,脸上都有些惊异。

  此人相貌奇异,一看就不是中原人士,他又怎会知道己方每人的名字?如果他是敌人的话……众人已经不敢再想下去,均心态复杂地回了礼。

  那人走到卓王孙面前,盘膝坐下。他端坐的样子很奇特,双腿紧并,跪坐在地上,下半身全都没入宽大的衣服内,样子怪异至极。

  殿中人都是一惊。这样的跪坐姿势,只有倭人采用。难道来者竟是倭人?此次一行人远征朝鲜,就是为剿平倭兵。这两个敌人竟敢孤身入阵,胆气当真了得。可他们,所来又是为何呢?

  地上已被打扫干净,卓王孙也缓缓坐了下来。

  当先之人笑道:“听说卓先生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仆甚为仰慕。今日前来,想向先生讨教一下茶道。”这无疑是表明了身份,因为天下只有日出之国崇尚茶道。茶虽起源于中国,但中国文人向来崇尚自然,原不拘于此小节,是以茶并未称之为道。只有日出之国的贵族以茶道为时尚,渐渐发展出一套奇异独特的礼仪。

  众人听说他要讨教茶道,不由都皱起眉头。只因中国号称中央帝国,对茶道向来嗤之以鼻,与琴棋书画等相比,无疑只是小道。因此,就连最醉心于茶的大明文人都不曾多有涉猎。而卓王孙号称武功天下第一、文采风流天下第一,如果是讨教武功,不论刀剑拳掌,众人都相信卓王孙必胜,但这般的偏僻之道,可就难说了。万一落败,即便没有性命之虞,总是挫伤了己方的士气。两军对垒,首先讲究的就是士气。士气一沮,胜败则不可言。

  一时,众人都望着卓王孙,只盼着他不要答应。

  却听卓王孙淡淡一笑:“请。”众人心中一紧。

  当先那人眸中露出一丝讶意,似是没有料到卓王孙会答应。他沉吟一下,轻轻摆手。

  随行之人跪在旁边,将竹篮中的东西一件件取出,摆在两人的中间。

  不过是些茶壶茶碗、竹筷竹勺。槌形的花瓶放在薄板上,瓶里插着一枝菊花,瘦长的木架挑起一幅墨笔的字画,几件东西一摆,就宛若建起一座小小的茶室。清新淡雅,竟让恼人的雨也变得如飞蓬细丝,悠远有韵起来。殿中众人都不由轻轻舒了口气,不自觉地放松起来。

  随行之人拿出一只小小的四寸泥炉,放进几块略带绿意的木炭,再架上一个形制古雅的霰釜,然后打开竹篮中一只黑色、上写“雪”字的陶壶,将水倾入釜中。不一会儿,水面上就浮起一层细微的水沫。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拿出一只瓷做的茶罐,摆开两只茶碗,开始点茶。

  他的行动并不快,恬静自然,宛如奇异的舞蹈,令人赏心悦目。他的笑容随着动作悠然变幻,似是卧鉴山气,坐赏白云。袍袖拂动,淡淡的茶香顿时传了出来,在沉闷的雨季中令人精神一振。

  卓王孙伸手将茶罐拿过,品鉴着罐上经过悠长岁月雕琢而成的花纹。只有经过漫长的抚摸、擦拭之后,才能将器物本身的匠气涤去,显出自然的美态来:“初花之御肩冲,乃是唐时古物,传言为希世之珍,果然名不虚传。”

  他抬头,视线勾勒着那幅墨迹的笔路:“虚堂禅师的墨迹,在日出之国很难见到。禅心已融入纸墨中,令人一见便感寂静。与宗易公素尚静寂的茶道,真是相得益彰,什么评价都是多余。”

  随行之人正将铁釜里的沸水冲到茶碗中,闻言不禁手抖,水顿时泼洒出一些,脸上则露出惊讶之色。

  当先那人哈哈笑道:“宗易,卓先生既然认出虚堂墨迹、初花肩冲,自然知道当世拥有此两项宝物的,便只有号称日出之国茶道第一的千宗易了。你也不必惊讶。”

  千宗易躬身道:“卓先生真是好眼力。”

  卓王孙微微笑道:“应说秀吉公好福气。”

  当先那人怔了怔,目光陡然锐利起来,隔着茶汤中升起的蒙蒙水汽,逼视卓王孙。但这锋芒也只显露一瞬,随即就完全消失,笑道:“卓先生的眼力当真了得。不错,在下就是平秀吉。”

  卓王孙笑道:“应说是关白大人。”

  平秀吉一笑道:“虚名罢了。”

  殿中之人都大吃一惊。关白,这两个字在中原听来平平无奇,但在日出之国,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相当于大明宰相。日出之国现今的关白更是一代枭雄,先后击败了明智光秀、前田利家、德川家康等人,统一了长期处于战乱割据中的日出之国,功绩甚至凌驾于号称战国第一人的织田信长之上。

  他是此次侵略朝鲜的主谋,若是被擒,只怕倭军会立即瓦解。但他竟然只携一人来到敌军阵中,拜会天下无敌的卓王孙。他,究竟想做什么?

  两人面色淡淡,看不出究竟。

  千宗易适时道:“请品茶。”

  平秀吉依言拿起一杯茶:“此碗亦是珍品,名唤尼子天目。茶则是宗易公最擅长的浓茶。”说着,举起茶杯,分三口喝完,平举茶杯,微笑看着卓王孙。

  殿中人不由都倒抽一口凉气。平秀吉的动作看起来平平无奇,但一举、一饮、一品、一放,无不若合符节,其中似隐含着奥妙无穷的禅意,与千宗易的点茶之道遥相呼应,便如插在一旁的那枝瘦菊,古拙奇丽,赏心悦目,显然便是在日出之国流行了几百年的茶道。

  但中原之人却对这种“道”一无所知。就算是文采风流天下第一的卓王孙,也决不可能涉猎。这杯茶,却又如何饮得?

  众人的心渐渐沉了下去。只要动作有丝毫不合规矩,必将遭到对方两位茶道大家的耻笑。大家都已明白了平秀吉前来献茶的用意。他,就是想用日出之国独有的茶道,先行挫败明军的士气。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卓王孙身上,看他如何饮下这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