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花坠影上(二十一)
作者:武侠精品      更新:2022-05-15 13:38      字数:2297
  所有人不禁有些迷惑。他们本以为,箱子里装的就算不是华音阁克敌制胜的法宝,至少也该是珍贵的战略物资,但如今……难道,这些木箱中,装的就是这些花木?卓王孙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将花木完好无损地运到朝鲜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卓王孙亲自从箱中捧出一株海棠,轻轻放在战船上:“杨盟主,我命你为水军统帅……”

  众人这才“哦”了一声,明白了为何卓王孙要免除李舜臣的职务,原来是要杨逸之取代李舜臣啊。就连没有经历平壤之战的李舜臣也闻听过杨逸之在此一战中的卓绝表现,如果取代自己的是这个人,就连李舜臣都感到服气。在杨逸之的领导下,全罗水军必定能够打赢更多战役!

  但卓王孙接下的话,却将他们的欣喜打入冰窟:“将这些花,送往给幽冥岛主。”刹那间,所有人的微笑全都僵住了。

  卓王孙淡淡道:“所有水师,不准下船,立即出海。”微笑变为惊愕。身经百战的雄师、朝鲜唯一同倭贼作战胜利的部队,竟然要去海上送花?而且,送花的人是刚立下汗马功劳的杨逸之?朝鲜战场缺了杨逸之,会如何?没有人能够想象。但他们都知道,如果没有杨逸之,平壤城绝对不会这么快就被攻下。

  卓王孙悠远地望着海上。青色的雨丝将天地连成一片,大海仿佛成为长天的一部分,浸染着所有的忧愁与思念。

  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海的尽头,是海市?是蜃楼?还是一桩心事,一段不可追回的少年情怀?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遥远的海上,真有美丽的仙子么?她在那没有人烟的海岛上,独坐风中,细数岁月,可会感到寂寞?

  海上送花,是她最喜欢的海棠,一开就是十里艳红,仿佛她的裙裾。或者,可以陪伴她,映红她的笑靥。

  一株株花朵被搬上战船,被小心翼翼地捆绑好,将战船上的铁炮覆住,从此,这些船不再是杀敌的利器,而是青鸟的使者。

  李舜臣的剑眉不停抖动。

  没有人知道,他究竟耗费了多少心血,才能够组建起一支这样的船队。

  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能让这支船队在倭贼的围剿下存活,并赢得一场又一场战斗。

  这支船队对于他,意味着什么?没有人能够明白。没有了这支船队,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他多年来立下的报国志向,又用什么来完成?

  每当一只船被鲜花装满,他的心就宛如被狠狠刺上一刀。当所有船都被绛红缀满,慢慢驶出港口,他终于忍不住冲了出去:“不!”他站在战船之前,站在卓王孙之前,他的胸膛几乎被愤怒填满,“万万不可!”

  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有人敢当面反对卓王孙。就算是武林正道群豪,跟卓王孙势不两立,但慑于他的威严,也从不敢直撄其锋。

  李舜臣跪倒在卓王孙面前:“大人!朝鲜战场离不开这支水师啊!它是唯一能击败倭贼的朝鲜队伍,是战胜敌人的利器!大人可率队从陆上攻击,末将则从海上辅助,兵分两路,互为奥援,胜利唾手可得。大人若是觉得海上力量不重要,那就大错特错。倭贼极度依赖海上补给,只要卡住其海上航线,倭贼必然人心惶惶。大人,这支舰队太重要了,决不可以用来做这样没有意义的事情!”所有人都脸上失色。

  卓王孙冷冷盯着李舜臣。李舜臣则直直地与他对视,脸上大义凛然。就算卓王孙此刻将他杀掉,他也没有任何怨言。他只希望卓王孙能够收回成命,不要辜负了这样一支优秀的水师。

  “没有意义的事?”卓王孙的眼神里有一丝讥诮。他抬头,望着天空。雨丝落进他的眼里,清凉到有一丝刺痛:“那只是你不曾看透而已。”

  缓缓地,他从腰间掣出一柄剑:“认识它么?”

  李舜臣的目光一接触到这柄剑,立即变得肃然起来——这柄剑吞金镶珠、富丽堂皇:“此乃大明天子所赐的尚方宝剑。”

  卓王孙颔首:“你遵其号令么?”

  李舜臣顿首:“末将乃朝鲜之臣,朝鲜乃大明属国。宗主之命,末将自当遵从。”

  卓王孙淡然道:“革你之职,押往大牢,命你在牢中思过。”

  李舜臣满脸惊怒:“末将犯了什么罪?”

  卓王孙回头道:“给他些书,让他好好读读,去些身上的匪气。”

  韩青主朗声答应,将李舜臣绑起带下。李舜臣大喝着想要反抗,但韩青主武功高绝,以他一介武夫怎能抵挡,立即就被打翻,拖了下去。

  杨柳青青,战舰尽变花船。杨逸之白衣飘飘,站在船头,望着卓王孙。他的心中也充满困惑,因为,他也觉得卓王孙此举实在不妥。

  但他并没有问。卓王孙不说,他就不问。他知道,卓王孙如此做,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

  幽冥岛上,卓王孙与秋璇最后的离别时,杨逸之亦在场。卓王孙要再去幽冥岛,其实并不出他的意外。那座海岛,恐怕会永远成为卓王孙心中的伤痛。如果可能,他愿意为卓王孙再去岛上,带回一点消息。

  烟雨茫茫中,战舰编队缓缓驶出平壤。一片破败的平壤城中,唯一的一点春意似乎也随之被带走。江岸上,一片寂静。没有人再说话。

  卓王孙的目光一直跟着舰队,直到它们全都没入薄雾。而后,他淡淡道:“申泣。”

  申泣吃了一惊,急忙跪倒:“小人在。”

  “国不可一日无君。听闻朝鲜王宣祖正在宁边避难,应当即刻将之迎来平壤,共襄大举。你通报敌军军情有功,现封你为礼部尚书,带领一千人马,迎接宣祖。”

  申泣听了,高兴得屁滚尿流。礼部尚书比他原来的官还大,而且迎接宣祖乃是天大的肥差,必然会令宣祖感激,日后飞黄腾达,简直是指日可待。他顿时惊喜交集,跪倒磕头谢恩,奔走如飞地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李舜臣功劳如此大,被打入牢狱;申泣一看就是不学无术之辈,却得重封。这、这……一时每个人都觉得心里很乱,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