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僵局
作者:银灯照锦衣      更新:2022-05-16 02:15      字数:3162
  刑老太太亲自来接孙女,眉妩是非得跟着回去的,否则除非找到不能移动的特别理由,要不完全说不过去的。可是温老夫人也不能什么也不解决,就这么就让眉妩跟着刑家老太太回去。

  因为要是没有谣言一事,刑老太太一让步,就回去没问题。连刑老太太都不用出面,跟着刑侯爷回去就好,甚至自己回去都好。因为没有谣言一事,只要刑老太太满足了眉妩的要求,就是眉妩的胜利,既能实现愿望继续为恩师守孝,又在刑家声明了自我的权利,所以赶紧下台阶最好,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啊。

  可是现在谣言一出,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这个时候回去,虽然刑老太太来接,算是证明了眉妩身份的正当性,但是刑家二太太等人可以继续说,是刑老太太为了面子才接她的,所以她的身份还有疑点的。就是身份上没有疑点,还可以说她自己性格任性,脾气暴躁,或者是行为粗野,不能适应世家生活,所以离家出走。以刑二太太的为人,再进一步说她本来有情人,听说了晏家婚事,和人私奔也不是不可能的。还有可能反咬一口,说眉妩和温家自己散布谣言,就是为了逼刑老太太让步,亲自来接她。总之就是,如果不能给个这次刑家刚找回来的二小姐出走问题的确切理由,这个已经被传开的消息,就是刑二太太不再兴风作浪,也不能善了的了。你想了,现在外头都等着听下文呢,要是你无声无息的回去了,那么就不要怪人家有想象力了。人都是这样的,本来刑家认回了丢失十五年的女儿,有无聊人士正好奇呢,偏马上就有这么一件事,人家能不被吊起八卦之心么?

  所以温老夫人说:“我也听说晏家的婚约了。正说呢,我也正想我那表姐了,想去看看她呢,不如带着姑娘过去,顺路去拜访一下陈家姐姐——只当我不知道的话,谁也说不上来什么话的。姑娘在路上偏遇见晏家那个八小子。我就想啊,好歹是不是和陈家姐姐唠唠,省的那边只是听说螭儿他师门那边有什么事。别人家以为多大的事呢,不如说其实不过是误传,所以就回来了。这些个闲话子,不说的好,有些还是说说的好。是不是啊,老姐姐?”

  得到刑老太太的话,温老夫人的称呼马上从眉妩变成姑娘了,刚才不过是一时口误啊。这温老夫人的表姐就嫁到晏家,就是现在的晏三老夫人,而晏越的祖母就是陈家的祖姑奶奶——和温老太太也是旧交了。

  这话明面是说:你们家姑娘在路上遇上人了,而且还是晏家的人,所以当时为了应付过去,所以我们家孙子只说师门有事。这个师门有事赶着回去也是应该的么,所以这一趟也不是不可以么。所以啊,我们家是想这么解释这次你们姑娘出走的事的——被误传了师门有大事所以急着不顾的要回去,这样的理由就是应对她未来的婆家也说的过去,你同意这么说么?被谁误传了,怎么误传了,这个你应该也懂的。

  刑老太太当然听懂了,听懂了就考虑呢:这么说对孙女刑凝是很好的,被误传了师门有大事才出门的,确实能应付她婆家了。但是这误传就是问题了,谁误传的,怎么误传的?一定是刑家的什么人了,别人都不认识这个外地来京城的小姑娘,才回刑家,人家都没见过,听说过的都有限,自然不会是其他人家了,关键是其他人家也做不了啊。所以这个理由不说也知道是刑家人干的。当然二媳妇确实不地道,居然做出诋毁侄女名誉的事,但是真要把自己家的矛盾摆给人看,这个刑老太太是不愿意的。她想要这事这样就过去好了,她亲自来接孙女,孙女跟她回去,应该就没什么了吧。至于晏家那边,再想其他办法吧。虽然现在还没想出来,但是也不一定没有啊。所以她说:“谢谢温太夫人您为凝儿想着,不过晏家二夫人说了要过来看看的,到时候我自己和她说说吧。”

  温老夫人就明白她的意思了:“对了老姐姐,我刚才听说了一些话,都说现在传的特别快。我就想起来,晏家和李家是亲戚吧,李家和冯家是亲戚吧。说起来,这京城的老人家,都能攀上些远亲关系,虽然都是一表三千里,可是这平时走不走的,有时候人不走,话却走,只要想走的话没不到的。”你那儿媳妇正往晏家传话呢,你看着怎么办吧?什么话,不用我明说吧。

  刑老太太说:“这等闲话最要不得,这不我出来之前就处理了几个编排主子的恶奴。”我已经处理了,没事的,把我孙女还我吧。

  温老夫人想了想,现在多说反而刺激刑老太太,不如缓兵之计,就说:“是啊,那些刁奴不处理不行,处理了一批,其他就安生些了。”

  听了这话,刑老太太的脸色缓和了些,就乐于继续给温老夫人是安心丸:“都是我那大媳妇治家无方,让她管家,她偏缩手缩脚的,有些人就爬过头了。我这把老骨头了,看来还得自己费心了。”

  本来刑老太太是想表达:我大媳妇没什么本事,所以二媳妇就欺负大房,才有这样的事,我以后会管起来,我孙女我会照顾的。

  可是对于人精的温老夫人听了,心里暗想不好,这个刑穆氏,恐怕没那么好欺负,除非另有所谋。因为从那天刑家来认眉妩之后,温家就派人打听过了,这穆清江是成平伯家第一任继室所出的女儿,虽然是嫡女,但是母亲早逝,姐妹众多,却能得到穆家老太太的青眼;而且嫁到刑家这些年,听说很是贤良,给丈夫添了不少姬妾,可是却没增加一个儿女,最重要的是听说这刑家的长子幼时出名的聪明的,但是现在看很是平平,虽然有话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但是也不一定没有这个继母的功劳。这么一个女人会缩手缩脚的被欺负?刑家的水可是真的深啊!

  不过这话,温老夫人当然没法说了,就笑着说:“我有时候没事了就爱管些事来,自己觉得自己还有用,这感觉也挺好的。我那媳妇知道我这心思,有时候故意装作做不了,来问我,我高兴,知道是哄我的,我也喜欢。怕是刑夫人也是这么想的,都是媳妇孝顺,哄我们这些老婆子开心。有些人才是真糊涂。”

  刑老太太偏偏没听出来这暗示的提醒,以为不过是客套的家常,只说:“我也老了,别的也管不了了,就管着孙子孙女就好了。”我一定会照顾我孙女的,赶紧让她出来跟我回去吧。

  温老夫人正想怎么才能和刑家老太太说明,这谣言不解除的话,会对眉妩产生很大的危害和隐患。她实在不想眉妩这么回去,这样会把眉妩置身麻烦中;但是邢老太太亲自来接人了,祖母亲自出面了,没有孙女却不回去的,不管什么理由,要不就是不孝。要是背上不孝的名声了,比什么谣言都可怕,这刑二太太也不是那么好对付啊。这个刑老太太出面,可是和刑侯爷来的事不一样。

  因为刑侯爷只是来温府打听女儿的消息的,所以骑马过来,只带了几个随从,而且他也知道现在不好接回女儿,所以和温螭专门商议过,怎么解决父亲来接而女儿没跟着回去的问题。他们商议定的是,刑侯爷说不知道事情起因,只是听说女儿出门,就赶过来看女儿,发现女儿好好的在温家没事,自己又不方便接走女儿,把女儿留在温家夫人处,自己先回去了。温家说之后自己家送刑二小姐回去的。这样就解释了没什么刑侯爷没接回女儿,因为他不是去接女儿的,证据就是他只是带着随从骑马去的温家,怎么也不是接姑娘的装备啊。这样就解释过去了。

  只是没想到,刑家老太太不解决谣言的问题,就直接上门接人了。这些麻烦了,不可能不让接回去,可是就这么回去可是对眉妩不利啊。

  温老夫人想怎么才能说服刑老太太,放弃一部分家族面子保护眉妩呢。何况不这样的话,这么把眉妩接回去的话,眉妩是刑家小姐,眉妩的名声受损,难道刑家好看?

  可是这个刑老太太,温老夫人也知道性格,真的是有些短见的。刑老太太这个人,其实人算良善,但是就是不精明,看问题不透彻,不懂大局。就像现在,她还是一味的想粉饰太平,好像自己不承认,别人就看不到似的。难道京城的世家都是傻子,不知道这些话都是谁传出来的?就这么遮掩下去,不但是眉妩的名声受损,隐患重重。而其他人家谁不知道是刑二太太传出来的,而传这些话,不是为了害侄女还是为了什么?谁还看不出来刑家的内斗?能遮掩的住什么啊?完全是一点好处没有,还得被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