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未雨绸缪
作者:银灯照锦衣      更新:2022-05-16 02:17      字数:3235
  “这么严重了?”刑老太太虽然不精明,但是也听的懂,怕是姑姐谢刑氏已经因病瘫痪了,当然做媳妇的不能直接和婆婆娘家人说婆婆瘫痪了,就说一时虚弱才站不起了。

  谢家大夫人也说:“我们母亲这病是拖的久了,从去年入冬开始,就一直起起落落的,耗的母亲身体虚下去了。”

  刑老太太听了就叹口气,带着眉妩进来姑姐的内室。

  谢老太太请了弟媳带了侄孙女来,自然坚持挣扎起来,收拾整齐。可是身体不由人,如此要强的谢刑氏也不得不人命的承认自己的腿瘫痪了。所以只能在床上接待弟媳和侄孙女了。

  其实这次谢老太太请了弟媳带着侄孙女过来,不是因为自己身体好些了,而是因为谢老太太自己认为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临终前总要看看自己那个丢失多年的侄孙女吧。她和弟弟感情好,而侄子辈最疼爱眉妩的父亲,简直视如己出一般。这样的侄孙女她要是不看上一眼,认为自己一定会死不瞑目的。

  所以才有了今天请弟媳带着这个侄孙女来的事。

  眉妩跟在祖母后头,见祖母一看床上靠着引枕勉强坐着的一个清瘦的老太太,就身体一顿,然后就快步走到那床上的老夫人身边:“姐姐,你怎么瘦成这样了?”一时刑老太太就落下泪来。

  谢老太太强笑了一下:“让你担心了。我也就这么耗日子了,倒也看开了。”

  眉妩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姑祖母谢刑氏了,就上前行了个万福:“见过姑祖母!”

  “来!过来!——这就是凝儿了?都这麽大了!”谢太夫人看着侄孙女有些激动。

  眉妩依言走上前,谢老太太拉着她,仔细打量她,眉妩感觉谢老夫人的手有些冷,也没有力度,不过谢太夫人看着自己眼神里充满单纯的惊喜和怜爱。

  眉妩刚想说“让我给姑祖母诊一下脉吧。”谢太夫人已经用眼神给了侍女一个示意,侍女赶紧托出谢太夫人给眉妩的见面礼。

  眉妩拜谢了,然后自己从侍女手里接过来。春尘上前,眉妩递给她收下。

  然后谢太夫人说:“我总是见着凝儿回来了,这一下到了这边,见了她祖父也好告诉他了,凝儿什么样子了。”

  刑老太太就说:“姐姐病着,就不要说这样的话了。”

  谢老太太摇头:“不说也是,说也是了。我自己知道,不过几桩心事,放不下。可是如今能满足的少了,能找回凝儿,也总是完成了一件。”

  谢家大夫人就劝道:“母亲还是安心休养吧。等身体好了,也许事情都过去了。”

  谢老太太眼神一暗,说:“那天以馨有空回来一趟吧。”

  谢家大夫人听了眼神一暗,说:“是的。什么时候就去接她,您好好休养,等王妃回来,您就好了,王妃也放心。”

  谢老太太有些怅然的楞了一会儿,然后摇摇头,不语。

  眉妩终于有机会说:“姑祖母,让我给您号号脉吧。我师母在世的时候,是蜀中的名医,我也略学了些皮毛。”

  “恩?”谢老太太看看侄孙女,说:“好啊。虽然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姑娘家多学点总是好的。别的不说,就是这医药吧,我们女人其实有些病不好找大夫看的,那些三姑六婆更是靠不住,还是自己懂的好。”

  本来刑老太太见孙女又自告奋勇的要诊脉,想要阻止,谁知道姑姐谢老太太不但答应,还加以夸奖。

  眉妩看了姑祖母的脉搏,就是思虑过甚,心累担忧,造成的心病占主因。眉妩说:“姑祖母,您老就是思虑过甚,疲劳所致。你吃些静心养神的药,关键还是自己多休息,不要老思考,累倒了。”

  估计之前的太医也是这么说的,所以谢家人面上没有惊讶,都点头。谢家大夫人和二夫人就借此机会又劝了老太太几句。

  谢老太太笑笑:“我这把老骨头了,我自己也知道。倒是不怕操心了,就怕以后操不上心了。”

  谢夫人忍不住说:“老太太……”

  谢老太太虚弱的摇摇手:“今天高兴,咱们不说这个了。凝儿这孩子是许给晏家二房的长子了吧?”她后一句是问刑老太太的。

  刑老太太坐在特意给她准备的床边的太师椅上,听了这话,身体微微前倾,说:“是啊,她父亲早定下的。”

  谢老太太拉着侄孙女说:“那晏家的孩子和我孙子是太学的同学,我也见过的。说起来不算多聪明的,比不得他父母都是八面玲珑的人尖子。这么说,是配不上我们凝儿的。可是,其实安安分分的守业的,就要这样的才最好。晏家这等人家的孩子,这样就够了,不会太风光,但是关起门来过日子,这样的却最省心的。”后面的话其实是说个眉妩听的。

  要是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家,是不应该在姑娘面前说这些的,可是谢老太太是个开明的人,再说她担心自己再不说,是等不得眉妩真的嫁到晏家去以后,嫌弃晏越的时候,自己再开导她了。

  谢老太太身体从年轻的时候,身体就不是多硬朗,但是最是比别人看的透彻,也正是这样看的太明白,所以心累,身体才好不起来。

  如今,谢老太太一看自己这个侄孙女就知道是个有主意有性格的孩子;和那些养着深闺里的姑娘们不同,那些深闺内院的闺秀们,就是人聪明,见惯了豪华场面,但是见人见事,都拘泥在一个院子了,慢慢的性格思维也就拘泥在一个院子里了——当然这是对她们来说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她们的人生也就是拘泥在一个院子里的。

  但是为什么这样教育女孩子,也是为了夫家着想,拘泥在院子里的女人,无论如何的聪明精干,她的想法超不过院墙的范围,目光也只凝聚在丈夫身上,因为她没有机会见到其他的人,也不从比较。

  可是这侄孙女,这个孩子是见过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的。她对晏越那样内向又有些执拗的孩子估计是不会满意,说起来这姑娘倒是和晏越他弟弟晏劲倒是相配。不过亲事已经这样了,谢老太太的说的意思是让侄孙女看晏越好的方面。

  眉妩听了一愣,姑祖母怎么知道我不满意晏越啊?

  谢老太太可是个老人精,一看侄孙女的听了这话的眼神变化,就知道自己说中了,看来她们见过了?以自己弟媳的迂腐,应该不会吧,不过也许有些安排外的事难免发生不是。

  自己这一看就千伶百俐主意又大的侄孙女看不上晏越是正常的,不过晏越那性子也未必喜欢这样聪明外漏的强势的姑娘吧?

  谢老太太想了,自己这个弟媳妇也不是不好,就是规矩的太过,相当迂腐,这孩子又没个亲娘。以后在婆家要是不满意,回了娘家也没人说,说给祖母,自己那个弟媳一定会说:要以夫为天,都要顺从丈夫才行,怎么能抱怨丈夫呢。这样估计孩子只会越来越抵触的。

  所以谢老太太趁着我还活着,好歹先开导一下,以后到了地下,见了弟弟也好交代。自己那个可怜的弟弟,最后去世这个最疼爱的孙女都没找回来,他在那边一定也牵挂着吧。

  想到弟弟,谢老太太看眉妩的眼神又温柔和蔼了几分:“我这老骨头不中用到这样,要不然和你一起到坟上看看你爷爷去。”刑家出了嫁的女儿不能进祠堂,但是祖坟祭奠一下亲人还是凭自己愿意的。

  眉妩回来以后,刑侯爷已经带着她去祠堂拜见了祖先,自然有她祖父的牌位,不过却没有去过墓地。眉妩心里对那阴森的祠堂,林林的牌位,感觉并不好,没有亲近的感觉,只有压抑感。坟上啊?自己中元节不能去师父师母坟上了,就是十一估计也去不了了。眉妩这样一想有些伤感了。

  不知道师兄到了四川了么?路上好走么?中元节总算有人祭奠师父师母了。眉妩这么想,谢老太太就看出她的隐隐的悲戚之色了。

  谢老太太虽然精明,但是毕竟不了解眉妩,以为是其他原因,在刑家有些不愉快,听到说祖父,想祖父在世,自己会好过的,所以心情不好。却不知道,眉妩回家之后,没什么人和她提起祖父,更不说有人告诉她,她祖父当年多么的疼爱她,临终多么的挂念她了。

  谢老太太想到弟弟,对侄孙女的心就更柔软了。她刚想说些什么安慰侄孙女,却发出了一阵咳嗽,咳嗽的心口都疼。眉妩赶紧站起来,给她轻锤后背顺气。

  谢家两位太太和侍女们上来服侍。眉妩就让开,等大家要扶着谢老太太躺下,谢老太太摇摇头不同意。

  刑老太太也站起来劝说:“又不是别人,哪里有什麽计较的。姐姐你就赶紧躺下歇一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