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闯入荆州
作者:蜻蜓骑士      更新:2022-05-16 03:46      字数:2996
  “是谁?”吴苋在房间内柔声道。

  甘宁一喜,笑道:“甘宁,我有事情找你商量。”又整理了一个衣服。

  “报!”一把焦急的声音响起。

  一名锦衣少年跌跌撞撞地跑来,单膝跪下,低头拱手,急道:“禀报渠帅,杏林村的官军推着大批攻城器械前来!巴郡城方向,发现数万大军奔来,一天左右即可到达,打着“严”字大旗的。”他一焦急,又习惯性地称呼甘宁为渠帅。

  “啊!”甘宁吃了一惊,心念急转道:“怪不得官军这段时间不来骚扰了,原来在赶制攻城器械,兼等待严颜的大军到来?数万大军?严颜把周边郡县的兵马都调来攻我,这也太看得起我了吧?看来这城池是肯定守不住了。”顾不得理会吴苋了,果断转身急奔县衙中堂去。

  吱呀一声。

  房门缓缓打开,一脸疑惑的吴苋出现在门内,望着甘宁远去的背影,感到一阵莫明奇妙,心中却踮记着:“他找我有什么事情呢?”轻叹了一声,关上房门。

  县衙中堂。

  吴懿,甘田,项通等人早就焦急地等待着。

  甘宁沉着脸,大踏步走入到众人的面前,凝重道:“大家都知道消息了吧。”其实他看见众人的脸色,都明白众人已经知道,只是多问一句而已。

  果然众人都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甘宁脸色一正,沉声命令道:“立即弃城。发钱遣散全部民夫,工匠。拆毁南墙,移船下江。通知所有人,立即准备乘船下荆州,你们分头去办吧。”

  他未交待搬运钱粮,是因为钱粮早已被民夫,工匠们消耗得差不多完了。做这开挖护城河的工程,甘宁他们算是做了失败的多余的计划与行动。而且招了二千三百余名新兵,现在是船少人多,能够把人全部运走,都已经是万幸了。至于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甘宁倒不担心,有兵有船有武器,去抢就是了。

  众人令命,急忙跑去各忙各的。

  没多久。

  整座城池忙碌了起来。

  民夫们从开挖得深深浅浅的,坑坑洼洼的护城河里,满脚烂泥地跑上来,匆忙跑到领钱处,领了工钱,便各自逃去;一大群工匠则聚集到最后两条将近完工的船的旁边,合力将船赶制好,才跑去领他们丰厚的工钱。

  其实这些民夫与工匠,是因为感激甘宁开仓放粮,更因为锦衣少年们多是临江人,大家是乡亲乡李,相识或认得,才肯冒险前来做工的。换了其他地方,甘宁他们肯定没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更不可能请到民夫工匠来做工。

  一千多名新兵拿着新造的枪戟,聚集到南城墙下,即六十多条新船的附近,准备搬运船只。

  这些船只,都不算大,只能乘坐二三十人。船中间有简单的舱篷,可以遮风挡雨,储存一些粮食。其中有十条小船,船底两侧加装了一排木轮。

  几十名赤膊裸着上身的新兵,其中一部分人手握铁锥,铁锸,铁铧等等尖锥的工具,把尖锥固定在城墙的缝隙中。

  十多名大汉嘴里大呼着:“嘿!嗬!嘿!嗬……”抡起手中的铁锤铜锤拼命地捶向铁锥的头部。把尖锥夯入城墙缝隙内。捶得轰轰作响,火花飞溅。

  大汉们则挥汗如雨。

  县衙中堂。

  甘宁待众人离开,急忙跑到账房,向青年文士要了二十斤黄金,用袋子装着,独自走入一间有前后门的房间门前,招了一名锦衣少年过来,吩咐道:“你去找十名相貌比较平凡,一般的新兵来,一个一个地带来,别让他们碰面。”

  锦衣少年愕然了一下,铿锵应道:“诺。”急忙跑去找人。

  甘宁提着黄金袋子走入房间,站着等待。

  没多久。

  锦衣少年带了一名相貌平凡的新兵来。然后又跑出去找人。

  甘宁从袋子中地拿出一个二斤重的金饼,递到新兵的手上。

  新兵错愕地望着甘宁,颤声道:“大人,这是……”

  甘宁凝重道:“收起来,别让人看见了。我想你留在临江做卧底,日后想办法加入官军中,嗯,结交多些信得过的兄弟,明白么?以后我们可能会回来的,如果我们攻城,你就想办法把官军的消息送给我。攻城时,你就内应外合,明白么?”

  新兵听了,犹豫了良久,才点头答应了。

  “我说个暗号给你,你记住了,千万别告诉别人,连你老婆也不能告诉,日后如果你立了大功,我封个大官给你做。”甘宁郑重其事道。

  “是!”新兵重重地点了头。

  甘宁想了想,道:“神马,浮云。你记住,你送消息时,就说‘神马’这个暗号,我就会相信你的。要是我派人去找你,会让他们说‘浮云’,你就回答‘神马’,他们就知道你是自己人了,明白么?”

  “明白。”新兵愣了一下,心疑惑道:“神马是什么来的?浮云是天上的云吧。”

  甘宁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关心道:“收好黄金,从这边门出去,走县衙的左后门出去。”

  新兵点了点头,把黄金贴身收藏好,从后门走了出去。

  锦衣少年带来了第二个新兵,甘宁同样给了二斤黄金,同样说了一番话,却让他从县衙的前门离开。

  半个时辰后。

  甘宁终于把第十名新兵送走,松了一口气,走出房间,走到马厩,牵出骏马,飞身上马,策马跑向南城墙。

  此时,南城墙已经被凿开一个大洞。一群群的新兵正嘿嗬嘿嗬地合力抬着船只钻出大洞,把船放到木板道上,推向长江的江面上。

  一些新兵则忙碌地将兵器,弓箭,辎重,器皿,杂物,还有少量的钱粮搬运到江面的船上。新购的二十多匹马,也被牵上大船上。

  甘宁骑着马,登上自己的旗舰艨艟船上,交马给手下牵去马厩,便走到船头的甲板上,望着陆续被推下江面的船只。

  一直忙碌至傍晚。

  所有钱粮,辎重均搬上船上,二千三百余名士兵,也分配登上各艘船上。八十余只船,纷纷竖起桅杆,升起帆布。

  旗舰艨艟船,缓缓离开岸,斜斜地驶向江中心,向下游航行而去。

  船只陆续启航,浩浩荡荡地铺满了江面,一派千帆竞渡地境象,壮丽非凡。

  北岸边,站满了泪流满脸的灾民,向船队上的士兵们挥手致别。船队上的士兵们也呼应地挥手致别,一脸依依不舍的神情。

  船队沿江而下,在巴东郡境内,每隔三四天,甘宁便派出数百名的士兵,用马拉着带有木轮的船上岸,向临近江边的村庄的富户地主下手劫掠,为船队补充粮食,肉类,酒等。

  十多天后。

  船队终于航行到荆州边境的建平郡区域。

  奔流不息的江面上。忽然间,有一艘插满五色青龙战旗的楼船,从下游驶上来,迎向甘宁的艨艟船。

  只见楼船非常高大,共有三层,每一层均站满了昂首挺立,手持枪戟,背着弓箭的官兵。

  一名身披重甲的大将,铁柱般立在楼船船头的甲板上。两侧站满了脸色肃穆小将领。

  两船相近之时。

  楼船上的一名官兵,向着艨艟船,大声喊道:“喂!你们是什么人?请马上靠岸停泊,我们将军有话要问你们!”

  甘宁向手下们挥了挥手。手下们便将命令传送到各艘船上。

  艨艟船率先靠岸停泊,一只只小船陆续靠岸停泊。

  大楼船缓缓地调转了船头,驶近艨艟船的五六米外,船头并船头地停了下来。楼船比艨艟船足足高了五六米。

  那名大将走到船舷边,居高临下地望着甘宁,声若洪钟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带着兵器?”

  双方的人,均紧张了起来,许多人还暗暗握紧了兵器。

  甘宁神色自若地朝大将,拱了拱手,客气道:“在下甘宁,字兴霸,这些都是我的人,我想带他们投奔刘表刘大人,为国家效力。”

  当然这番话,只是甘宁随口应付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