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消息(1)
作者:王冠波 姬春晖      更新:2022-05-16 06:03      字数:3270
  消息,被称做狭义的新闻,以叙述为主要表现手法。消息是对新近发生和发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实所做的迅速、简要的报道,是使用范围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新闻性记事性公文文种,也是新闻报道类公文的主角。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消息有不同的分类。按消息的题材划分,有经济消息、会议消息、体育消息、人物消息和社会消息等;按消息内容的长短划分,有长消息、短消息、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按消息来源的地域划分,有国际消息、国内消息、地方性消息等种类。本章的内容主要参考按照消息的内容和写作特点来对消息进行的划分,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报道和消息述评四类。

  1.动态消息

  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其报道对象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动态消息是消息中报道量最大、时效最快,也是最受行文对象欢迎的文体。叙述事实是动态消息写作的基本特点,它主要向行文对象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做陈述性的报道,并不做评论、追究事件原因等。动态消息一事一报,迅速及时地反映一个新动态、一件新鲜事和事物的新变化,以及行文对象感兴趣的新情况,多数带有突发性。动态消息涉及面广,篇幅简短,表述简洁明快,有很大的鼓动性和启发作用。报纸、电视中常见的简讯、快讯、短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都属于动态消息。

  2.综合消息

  它概括地报道一个地区或一条战线的新情况,点面结合,反映全局。其中的事实,可以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也可以是一个时期内先后发生的。各条战线的形势、某项工作的成就、某一事态的社会反映,以及群众活动的规模、特点、趋向等最适合选用综合消息进行报道。

  综合消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横向综合消息。它是对某一事件或事物,在相同时间不同空间情况的综合报道。其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总分式,即在总导语后,并列若干具体新闻事实,有的还有总结性结尾。第二是纵向深度综合报道。它是对某一事件或事物,在相同空间不同时间情况的综合报道。它所综合的新闻事实往往内含递进关系,每增加一重事实,就反映着事物发展的一个阶段或者趋势,对主题的揭示也就加深一个层次。第三是纵横结合式综合消息。它是把纵向和横向综合在一起的报道方法,一般先综述成就或问题,然后从横向分别叙述,进而再从纵向剖析原因。这样的消息既能概括全局,又能显示出深度。

  3.典型报道

  它又叫经验性消息,用于报道某机关、单位或团体工作中的新做法、新成绩或者新经验,以便指导工作,推动全局。它融合了新闻事实与政策指导,主题突出,以叙述和夹叙夹议为主要表达方法。

  4.消息述评

  它主要是对当前形势的评述、工作成绩的综述、事物特点的概括、建设规模的反映、前进方向的指明。述评新闻写作时要综合全局,掌握大量有效材料、提炼其中的指导性见解。评述时要夹叙夹议、边叙边评。“叙”新近发生的事实,“议”对事实的分析和评论。

  特点

  消息作为最重要的新闻体裁记事性公文,拥有最多的行文对象。它一般采用直截了当的叙事方式来打动读者。消息的显著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新、短、快、活。

  1.新

  消息的“新”是指其时间上和内容上的“新”。时间上的新是指消息所报道的内容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西方报界称“今日的新闻是金子,昨日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突出了消息“新”这一特点的重要性。而内容的“新”则要求所发布的消息要对某些事情从新的角度进行新的发现和研究,即使这些事不是近期发生的,但新的研究也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

  2.短

  消息的“短”主要是指其篇幅的简短,写作消息时要做到文约旨丰,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新闻有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趋向,这是新闻写作的金科玉律,消息也不例外,而且要力求简短的篇幅中表述所有要素。随着新闻手段的现代化和行文对象需求的多样化,只突出某一个或某几个要素而达到相应报道目的的报道形式被灵活地运用到消息的写作中。多数消息只有三五百字,有的甚至只有一句话。

  3.快

  在新闻记事性文体中,“快”是消息最高的要求,谁快,谁就掌握了新闻报道的主动,赢得了行文对象。现在的电台、电视台,特别是新兴的电脑网络,常用直播的形式,同步播出消息实况;滚动报道,就是为了以更快的速度将消息传播给行文对象,以满足行文对象的需要。

  4.活

  这是消息最吸引行文对象的地方之一。消息的“活”要求内容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要抓住最新鲜精彩的事实来写,并用最精彩的语言表达。消息要做到“色、香、声、味,呼之欲出”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行文对象,从而赢得更多关注。

  行文对象

  消息主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沟通最新情况,传播最新动态;宣传先进,兴利除弊;传播知识,丰富文化生活,等等。因此消息的行文对象十分广泛,既可以是公职人员,也可以是平民百姓;既可以是老人,也可以是青年。

  在消息的写作中,既要保证内容的客观真实,又要力求语言的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使所有的行文对象都能对消息内容有一个自己的了解和判断。在行文中除了一些非用不可的专业术语,尽量不要使用过于专业或者生僻、晦涩的语言,以免给行文对象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格式

  消息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结尾和背景材料六部分组成,一些标题新闻消息或一两句话的简明消息除外。

  1.标题

  正如“文好题一半”一样,标题一定程度上代表消息整体的优劣。作为消息内容和主题的体现,标题要能满足读者选择信息、把握内容的需要。可以说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优秀的标题一定要醒目且引人入胜,并准确而深刻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根据需要,消息的标题一般分为两类:

  (1)单行标题。

  这类标题的特点便是只有一句话,但却点明了消息的精髓所在,概括出其中心内容,让行文对象一看便知,比如“××力推农村废弃物能源化”等。

  (2)多行标题。

  与单行标题不同,多行标题通常具有信息量大,内容较为详尽的特点。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较多的消息的报道多用多行标题。除了正题,多行标题还有引题和副题。引题也称肩题、眉题。作为正题的引子和先导,引题常置于正题之前,是对主旨思想的揭示、原因的说明、相关背景的交代或者烘托某种气氛等。副题,也称子题、辅题。它是正题的辅助题,置于正题之后,是正题的后续,用来辅助说明情况,指出其内容范围,作为内容提要或说明主题来源或依据等。

  多行标题的制作要注意区分虚实。实题是把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或基本内容浓缩成一句话,虚题是把消息所表达的主要意图扼要地表达出来。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是成功的多行标题,才能很好地发挥标题的作用。

  2.消息头

  报纸上的消息头标在标题下方,正文之前。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主要有“讯”和“电”两大类,一般写作“本报讯”,“××社×地××××年×月×日电”的形式。“讯”主要是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报社传递消息。报社通过自身的新闻渠道获得的本埠消息,一般都标明“本报讯”。若稿件是从外埠寄来的,应标明发布新闻的时间与地点,如“本报××××年8月17日专讯”。“电”,主要是指通过电报、电传或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消息,如“本报××××年6月24日专电”。带“电”字的消息头亦称电头。

  3.导语

  导语的概念是消息所特有的,也是区别消息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征。导语紧接消息头进行书写。一般情况下,全文有几段的消息,第一段就是导语;全文只有一段的消息,第一句话就是导语。写作消息时,往往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内容放在开头作为导语,其他次要的内容则放到后面去写。这种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叫做“倒金字塔结构”,也叫“报章体”。导语常见的写法有四种:

  (1)叙述式。在消息开头便简要地写明新闻最主要的事实,主要是对何人、何事的交代。

  (2)结论式。一开始就交代结论或结果,或者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或者阐明消息内容的意义。

  (3)描写式。对消息中记写的人、事物或环境、气氛等做简单的描绘。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唤起行文对象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