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好先生
作者:西红柿与猫      更新:2022-05-17 06:10      字数:2302
  “那,你莫不就是?”王公子的惊讶并没有因为瑾瑜的解释而淡下去,反而更加震惊了

  “没错,我便是李府的独女李瑾瑜,失礼了”说着瑾瑜略略行了一礼

  那王公子深呼吸了下,突然要消化这么多的东西,脑子有些跟不上,一时间脸上闪过好些情绪,有惊讶、了然、失望还有一丝丝的兴味

  这些神色变化在一瞬之间,可是却丝毫没有逃过瑾瑜的眼睛,虽然她的脸上依旧挂着笑意,可是心底却长长的叹了口气,王公子实在不是一个善于隐藏自己想法的人,他心里想什么,瑾瑜心下便也了然

  瑾瑜收到的信上写的很明白,此次侯爷过来的目的说是与故友叙旧,其实就是来相亲的,本来这样的门第瑾瑜的出身是怎么也轮不到的,而且听说这王夫人早就为王公子相好了媳妇的人选,只不过女方还小,自己的儿子炙手可热,她也乐得待价而沽,多选选多看看,所以还没有下聘,这王侯爷在瑾瑜小的时候见过一次,对瑾瑜很是喜欢,又与李老爷很是和脾气,那时候就笑言过要瑾瑜做自己的儿媳妇,当时大家都是当戏言来听的,没想到这老头还真的当了真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啊,于是李老爷不顾自己的闺女在外抓逃犯,连夜找了人将书信冒雨送上山

  不过看这王公子的表情瑾瑜知道,这馅饼就算是飞掉了,显然王公子对瑾瑜很失望,瑾瑜心下道“本姑娘怎么也是这小城一枝花啊,居然嫌弃的那么明显”,这种怅然也就是一闪而过,马上就被轻松所取代了,反正也没想着这么快就嫁人,那时候之所以回来,一方面是父命难为,一方面也想看看,万一是个自己喜欢的呢,可是这番看下来,显然不是自己喜欢的,那这样的效果简直就是完美

  想着这些,瑾瑜的心情几乎要雀跃了,脸上的笑意更浓了,那干了的泥巴险些都要掉下来了“这样,我这糕点你便可以安心收下了吧”

  王公子这时候已经完全的搞清楚了状况,于是便点点头,示意一旁的小书童收下,接着一拱手道“如此,便多谢了”

  说着转身往店外走去,瑾瑜突然想道了什么,紧走两步追上道“王公子,对于我们俩见过这件事情,还请代为保密|”

  王公子闻言皱眉,好像很不理解

  “我以这幅尊容和公子见面,若是被家父知晓定然会责怪与我”瑾瑜解释道

  王公子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便携着书童步入了夜色中

  瑾瑜转身走到店中,店老板在瑾瑜开口插手他们的争辩时就溜到了后面,这个时候听到找麻烦的已经走了便出来了,看到瑾瑜回来笑盈盈的迎了过来,手上是一个精美的食盒,是瑾瑜平日里放到这里备用的“这是您的糕点,今天这个算我的,就不收钱了,以答谢您解困之恩”

  “你倒是会躲”瑾瑜笑着接过食盒“钱还是要给的,以后麻烦您的时候多着呢”说着将银钱递到店掌柜的手中“你是当真没办法么,你个老狐狸”说着转身就出了门

  门口远远的传来掌柜的一声“您慢走”

  瑾瑜扬了扬手,渐渐的消失在朦胧的夜色中

  每个城镇都会划分出来各自的功能区域,你所在的位置代表着你这个人的地位,城东是这个小城中有钱有地位的人说白了就是有官位在身的人所聚集的地方,不过几户人家,全部是庭院深深的高门大户

  按理说,李府这种只有瑾瑜一个人有个小小的九品官衔在身的人事根本没资格的,可是,李府却占据了这个位置的黄金地段,和知州大人的府邸是在一条街上,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原来这李府的李老爷也是个奇人,他是本朝唯一的一位连中三元的人士,而那时他仅仅20岁,都没有娶妻。当年他中状元的时候也正是新皇登基后不久,在殿试完毕,皇帝钦点了李老爷李博远为新科状元后,曾经单独召见了他

  那是一次长谈,等他回来后,新科状元被新皇倚重的传闻便飞遍了整个长安城,于是一时间,京城中前来结交的清流众多,还有一些隐约透露出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于他,李博远住的那家客栈一时间门庭若市

  可是,奇怪的是,李博远对于来访者一概称病不见,长安城中流言又起,有说他清高太过的,有说其实皇上已经将公主许配于他了,说什么的都有

  可是,李博远却没有一丝要澄清的意思,后来自然是官运通达,一直做到宰相,可是奇怪的是,在与皇上的又一次长谈之后,他迅速的离开了长安

  谁也不知道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只知道,宰相辞官回到密州之后并没有像众人想的那样立刻官复原职,也没有像人们猜想的那样迎娶公主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守元开了一个学堂,他自己当了一个教书先生,而若干年后他娶了本地一个武官的女儿

  而自此之后,本朝开始允许女子做官,只是也需要和男子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毕竟女子的定位自古以来一直是相夫教子,所以这个政令一出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但是也有开明的人士开始教导女儿上学

  这么些年来,也陆陆续续的出了一些女官,瑾瑜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而且这些人中还有一些十分优秀的,品级已经十分的高,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安宁郡主,是为皇上的侄女,四王爷的嫡女,现在为大理寺卿,以文武双全以及绝色的美貌而名动天下

  这些都是后话了,当时李博远做了教书先生后,很多学子慕这连中三元的名头而来学习,李博远考试很厉害,当老师在全天下也排的上号

  这些年,他教出了无数的进士举人,其中还有一个状元郎,一时间李博远的名号如当年一样几乎世人皆知,来求学的学子无数,而他却有个规矩,凡是来的人都要和他聊聊天,投缘的不收学费也可以留下就读,而他看不上眼的,就是抬着金山来,他也不收

  也许,这也是他这些年教学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毕竟,朽木是不可雕的

  前任密州的就是当年李博远的学生之一,而且是属于拿不起学费还吃不起饭的那一类,但是李博远看中了他,免费读书不说还好吃好喝,到考试时更是提供路费,所以在前知州的心里,李博远对他有再造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