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清香
作者:锋御      更新:2022-05-17 06:11      字数:4622
  昨夜下了一场瓢泼大雨,空气略显潮湿。清晨,一轮橘黄的太阳冉冉升起,一抹绚丽彩虹挂在蔚蓝的天空上。

  繁华的金陵城东市上,人拆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苏平安身着一袭锦袍,脚踏锦靴,仰面眯着眼睛望了望天空中的彩虹,大步流星的来到福海酒楼。

  “东家早上好!”福海酒楼刚刚开门,小二顺子看到苏平安走到酒楼门前,连忙恭敬的弯腰拱手作揖。

  “顺子,去后厨让大厨做碗莲子粥,再来个烤鸡翅。”苏平安对小二吩咐了一句,背着双手,大步走进酒楼里面。

  “是,东家。”小二顺子听到苏平安的吩咐,连忙朝厨房跑去。

  大堂内,打杂的正在打扫酒楼大堂的卫生,掌柜的赵不柱正在柜台前一手拨着算盘,一手翻看着账簿,看到苏平安走了进来,连忙上前问好行礼。

  “东家早上好。”

  赵不柱上前作揖问道。

  “早!”苏平安和点了点头,走到柜台前,拿起柜台上的账簿翻看着,“柱子,酒楼最近生意还好吗?”

  掌柜赵不柱笑嘻嘻的走上苏平安身边道:“东家,酒楼每天依旧生意火爆,还有不少文人雅士光临酒楼只是为了见上东家一面,嘿嘿。自从东家收拾了那个吃白食的,就没人敢来找茬了,东家真是威风啊。”

  苏平安淡然一笑,“如此便好,如果再有敢来酒楼找茬的,你让小二把他轰出去便是。”

  赵不柱挠了挠耳朵,略显迟疑道:“东家,要是那找茬的会武功呢?”

  苏平安不在意道:“那就叫巡城士兵把找茬的打出去便是。”

  赵不柱连忙恭维道:“好好,小的明白了,还是东家有办法。”

  “东家,早饭来了。”这时,小二端着端着一碗莲子粥和一盘烤鸡腿走了过来,放在一旁的红木方桌上,给苏平安恭敬的施了一礼道。

  “嗯。”苏平安点点头,把账簿放在柜台上,走到红木方桌旁坐在长凳上。

  热腾腾的莲子粥散着发清香,拿着调羹喝了一口莲子粥。

  又捏了一片油包纸把烤鸡翅包起来,拿在手中咬了一口,烤鸡翅皮焦肉嫩,美味可口,咀嚼了两下,满嘴留香。

  “东家,这烤鸡翅如何?”小二在一旁咽了咽口水,笑容可掬道。

  苏平安吃了一口烤鸡翅,又喝了一口莲子粥,大手一挥道:“味道不错,柱子,再给大厨加三两银子的工钱。”

  赵不柱愣了一下,随后连忙笑着恭维道:“好勒,东家,你可真是豪爽啊。”

  苏平安吃过早饭,给赵不柱吩咐了两句什么,舒展了两下肩膀,便在赵不柱和小二的恭送下走出酒楼。

  信步走上繁华热闹的街市上,他准备回府,骑上汗血宝马去驻扎在城外的军营看看,便朝苏府走去。

  苏平安刚走到苏府门前,这时,从身后传来一道急促脚步声。

  回头一看,一名方脸士兵朝他这边跑过来,拱手道:“将军!请等一下,属下有事禀报。”

  “何事?”苏平安看了一眼跑到他身前的方脸士兵,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方脸士兵道:“将军!属下在城外抓到一个劫匪说是您的同村好友叫苏铭城,将军是否认识?”

  “……苏铭城?!”

  苏平安听到这个久违的名字,微微一怔,随即想到了哪个给他送了半只鸡的同村好友二愣子。

  方脸士兵道:“回禀将军,此劫匪正是苏铭城。”

  “他怎么成劫匪了?!你是不是搞错了?”苏平安有点蒙圈,眨了眨。

  方脸士兵道:“属下不敢欺瞒将军,此人的确是劫匪,将军如若不认识此劫匪,属下这就去回去把此人斩首。”

  “慢!你回到军营,把此劫匪带到将军府,待本将军来审问。”苏平安一挥手道。

  “喏!”

  二愣子苏铭城自从当兵后,便没了消息,现在有消息了,竟然成了劫匪,还被抓了,这真是造化弄人啊。

  将军府

  方脸士兵押着一名灰头土脸的蓝袍少年来到将军府,“将军,劫匪已押到!”

  苏平安平淡的目光看着蓝袍少年,对士兵一挥手道:“你先下去吧。”

  “喏!”士兵拱手应诺,便转身离开了将军府。

  “……平安!”二愣子看着眼前苏平安,眼中浮现一丝激动和复杂之色。

  “二愣子,你怎么成劫匪吗?”苏平安心中没有太多波澜,他只是出于二愣子在他病卧床榻时,能端着鸡汤来看他,感觉二愣子还算对他有些情义。

  二愣子挠了挠后脑勺,尴尬一笑,叹了口气,“哎,此话一言难尽,我听说你当了将军,本来想来这金陵城投奔你。但是觉得不能这么寒酸的见你,便在来的路上打劫了一个商客,却不想那商客大喊大叫,附近哨兵听到喊叫声,把我抓个正着。我心想这下完蛋了,却不曾想是被你的手下给抓了,这也不知是该说不幸呢,还是万幸……哈哈……”

  “……哈哈,你遇到了我算是万幸!走,咱们喝酒去。”苏平安也是哈哈一笑。

  ……

  两日后

  金陵城的阎太守突然抱恙,卧病不起,便吩咐其手下赵师爷,去请苏平安暂时替他审理几天案子。

  苏平安本来就兼职负责金陵城的城防和安全,只是不怎么审理案子。

  他前世也经常在电视上包青天断案,也想过像包青天一样在公堂上审案,现在正好可以一展心中所愿。

  “嘭……嘭……嘭……!”

  清晨,肃穆的府衙公堂,上面悬着“明镜高悬”的匾额。

  苏平安头戴一顶交脚璞头,身着深绯色圆领官袍,刚来府衙,便听到门外有人击鼓鸣冤。

  苏平安便来到府衙公堂,坐在上椅子上,等待衙役把击鼓之人带到公堂。

  赵师爷作为阎太守的师爷,在一旁听案,也算是当个临时助手。

  苏平安正襟危坐在公案,惊堂木一声脆响,威严道:“升堂!”

  手提水火棍的衙役分列两班:“威武……!!!”

  “大人,您一定要为小民主持公道啊……!”

  这时,衙役带着一个中年汉子和一个马脸汉子走了进来。

  中年汉子的左脸青紫,好像是被马脸汉子给打伤了,他们一同走了进来,这中年汉子一进来就连哭带嚎的跪倒在地,不停的磕着头,犹如蒙受了莫大冤屈一般。

  一旁的马脸汉子只是低头不言一语,眼睛微微有些发红,一副受气媳妇的样子。

  中年汉子死死的抓着马脸汉子,跪伏在地都不肯松手,好像生怕这个马脸汉子会跑掉似的。

  “你们二人各自报上名来,谁是状告人,有何冤情啊?”苏平安一脸严肃的盯着跪伏在地的两人,一拍惊堂木肃然道。

  “大人,小民名叫武蒙余,小民是状告人,小民被这个恶贼抢劫,这个恶贼还打伤了小民的脸,大人一定要为小民做主啊……”这个名叫武蒙余的中年汉子说着眼泪都快从眼眶里流出来了。

  “小民名叫淳于易,小民实属冤枉啊,是这个强盗想要抢夺小民的财物,他没有得手,他便在他自己的左脸上打了一拳,诬赖小民。”

  这个名叫淳于易的马脸汉子磕着头,嘴里喊着冤枉。

  苏平安手指在案桌上轻轻敲了两下,看着两人好像都是有莫大委屈似得,觉得还挺有意思。

  倘若真的如这淳于易说的,倒有很多疑点,就说武蒙余要是真的是抢劫之人,倘若失手,跑掉便是,为何他要自己打伤自己呢,这不是有病吗?

  因此被告人淳于易所言倒是有些牵强了。

  “……淳于易,既然你说你是冤枉的,那么你可有证人吗?”苏平安看了一眼跪在堂下的淳于易说道。

  淳于易低着头稍加思索,抬起头,无奈的摇了摇头,“大人,当时并无他人在场,所以并无证人……”

  苏平安站起身来,走到堂下,身旁的赵师爷也赶紧跟着走了下来。

  只见,苏平安双目微微一凝,围绕着跪伏于地上的两人转了两圈,心念电转。

  随后站到武蒙余身前,双眼中浮现一丝若有所思之色,对一旁赵师爷吩咐道:“赵师爷,你去盛碗饭来。”

  “盛碗饭?大人此为何意……?!”

  赵师爷心想难道将军大人饿了?可是现在又不是吃饭的时间,而且还是在公堂之上。他一时有些迷惑,眨了眨他的小眼。

  苏平安见这赵师爷对他产生了质疑,嘴角微微一翘,一摆手,“赵师爷,本将军让你去端碗饭,你就去,难道你对本将军的话有疑问吗?”

  “……不敢,小人这就去……”赵师爷心中一惊,诚惶诚恐,他哪敢得罪苏平安,浑身打了个激灵,连忙应是。

  少倾,赵师爷从外面街市地摊上买了一碗热腾腾的清汤面走了进来,随后来到苏平安身前,“大人,请慢用……”

  苏平安看着眼前的赵师爷,心里直翻白眼,哭笑不得道:“赵师爷,本将军有说过要自己吃吗?你把这碗面条端给状告人武蒙余吃。”

  “状告人武蒙余?……给他吃?!哦……好的大人。”

  赵师爷更是迷糊了,这大人到底是想要做什么啊,第一次听说审案大人还给状告人赏饭呢,这简直是荒谬嘛……

  可是他看到苏平安瞪了他一眼,连忙就把眼中的质疑之色给收了回来,然后把手中端的那碗清汤面递给了武蒙余。

  武蒙余端着这碗热腾腾清汤面,丝丝清香,他愣了一愣,说实话他还真的有些饿了,这将军大人对状告人的待遇还真是不错啊,一来就先送碗清汤面给他吃。

  不过他还是没有胆子敢在公堂之上吃清汤面,然后又抬头看了看苏平安,面露疑惑,低声问道:“大人,小民就在这吃吗?”

  “嗯,你快吃吧。”苏平安微微点点头,神色冷漠。

  这状告人武蒙余一听大人真的让他在这公堂之上吃饭,也不管那么多了,便端着的那碗清汤面放在地上,然后左手接过赵师爷递给他的一双筷子,吃了起来。

  “好了,不必吃了。”

  武蒙余刚吃两口,正觉这清汤面做的美味时,就被苏平安的话给打断了,赶紧把嘴里的面条咽了下去,然后抬头疑惑的问道:“大人,有什么事吗?”

  “哼,还问什么事?!你这个抢劫未遂,还想反咬一口的恶贼,简直贼胆包天。”苏平安平淡的眼中闪过两道怒火,一拍惊堂木,大喝道。

  “大人,小民脸上的伤真的是淳于易打伤的啊,您可要公正严明,不能随便冤枉好人啊。”武蒙余听到苏平安的话,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惊异之色,连忙趴在地上就又磕了几个响头,连呼冤枉,直把额头磕破流血。

  “呵呵,冤枉好人……你也算得上好人?!”

  苏平安冷冷一笑,走到武蒙余身前,指着武蒙余的左脸,“恶贼,倘若是淳于易打你的左脸,那么,其伤应该是上面轻,下面重。”

  随后,苏平安又走到武蒙余左身侧,微眯双眼,冷然道:“而现在你左脸的伤是下面轻而上面重,再加上你习惯于用左手,是个左撇子,如此便证明是你左脸上的伤是自己用左手打的,你这诬陷好人的狡诈恶贼!”

  “……”武蒙余脑袋里“轰”的一下,如遭雷击,脸上肌肉微微抽搐一下,浑身颤抖,伏在地上磕头道:“大人!……小民知错了,求大人网开一面……小民以后再也不敢了……!”

  苏平安回坐到椅子上,一拍案上的惊堂木,喝道:“像你这种抢不到别人的财物,还要反咬一口的恶人,如何能轻易饶你,本将军就罚你杖刑三十,并罚银十两给淳于易。”

  “三十大板?罚银十两?!”

  武蒙余一听杖刑三十,还要罚他十两银子,现在真是脸打肿,头磕破,还要罚银挨板子,当真是赔了银子满身伤。

  他不觉眼前一阵发黑,身子一偏,晕倒了过去。

  “大人,明察秋毫,断案如神,实乃包青天再世啊……!!!”淳于易的冤情得以昭雪,心中又惊又喜,连忙对苏平安叩头,双目通红,泪如涌泉。

  一旁的赵师爷见苏平安只是顷刻之间,便把这件疑难案子给破了,心中不禁对苏平安暗竖大拇指,眼中浮现一丝钦佩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