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六、兵郎,俘郎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2-05-17 11:24      字数:2612
  彻谈了整整一夜,众人终于统一了思想。

  任何的私有制,最终都将导致阶级的产生。就像奴隶主之于奴隶,地主之于农民,资本家之于普通人。

  有剥削就有压迫,有压迫就有反抗,从而永远逃不出朝代轮回的怪圈。

  而历史上巴离摸思科的失败,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依靠当权者的自觉保持廉洁,存在很大的风险。只有监督权来自底层,才能永葆当权者的本心纯净。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难的难题,一千年以后照样没有解决。

  即便是人类最聪明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学家,也无法提出一个万全之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赵玗同样无法解决。

  虽然每天嚷嚷着要人人平等,从来没有绝对的平等。

  平等,就像是鬼神一样,是人类想象出来的概念而已。

  达不到,不代表赵玗没有这样的理想。

  他所做的事情,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人人平等这样的种子,种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每一个人,是指不论农夫还是手艺人,不论汉人还是契丹人,不论权贵还是农奴。

  武州城内专门开辟出了一大块地方,容纳战俘和伤病。

  在赵玗的主持下,战俘和伤兵全都得到了人道对待。

  汉人们给他们治伤,让他们吃饱喝足,偶尔还能吃上一点肉沫。

  将契丹俘虏中懂汉语的人挑选出来,赵玗亲自给他们上课。

  “你们为什么要给耶律德光卖命?撤退的时候他都不管你们!”

  “就算撤退的时候,你们跟上了大部队,你们也会被抛弃掉。因为你们受伤了,你们成了拖累,你们只会像累赘一样,被抛弃在大草原上,自生自灭!”

  “在这里,我管你们吃,管你们穿。而你们,只需要付出劳动,干活就行了!”

  “干满三年,我就还你们自由。到时候你们想当汉人,给你们分田地,盖房子。你们想回契丹,我就放你们回契丹。”

  “干活期间,我会按照汉人的标准给你们发工钱。但是你们不许擅自行动。如果有人想逃跑,杀无赦!”

  陆陆续续地收拢了两万多的契丹人,全部成了赵玗手上廉价的劳动力。

  至于怎么养活这些契丹人,在赵玗这里根本就不是问题。

  武州城积攒了几十年的粮食,现在全都在他的手上。

  如果单纯的以存粮量来算,赵玗就是幽州地区最大的粮商。

  再加上契丹人留下的几十万的牛马羊,赵玗同时还是幽州地区最大的牧民。

  手中握有资本,说话就硬气。

  赵玗提议,建立农郎团,兵郎团。也就是说,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农夫郎官团,在军队中建立士兵郎官团。

  农郎团和兵郎团拥有监督的权力,和一些事项的决定权。

  大事,当然轮不到他们决定。

  两郎团的决定权,仅限于他们这个级别的物资供应是否合理,土地分配是否公平,政令执行是否到位,长官是否做到了人人平等。

  俘郎团和兵郎团,还可以举报上级虐待下级,打骂体罚下属。

  哪怕是俘虏,也不能随意地体罚和打骂。

  在赵玗眼中,契丹俘虏可都是优良的劳动力,怎么能够随便损坏!

  至于大事方针,那是理政团决定的事情。

  然而经过讨论,理政团只通过了兵郎团成立的决定,否决了农郎团的建立。

  原因为大家觉得步子迈得太大,容易造成混乱。

  然后赵玗灵机一动,主张成立俘郎团,战俘的俘。

  这个战俘不只有契丹的俘虏,还有剿灭的各大粮商的家眷。

  赵玗已经打算好了,以后任何不服管教的人,任何内部敌人,外部敌人,任何作奸犯科的人,全都放到战俘营里面劳动改造。

  大家觉得几个战俘随便折腾,折腾死了都无所谓,于是便通过了赵玗的这项提案。

  两万的战俘,被赵玗分成了八个总队,每个总队两五百千人。每个总队设两名总队长,一名为汉人,一名为契丹人。

  十个人为一组,四个组为一个小队,共四十人。四个小队为一个中队,共一百六十人。四个中队为一个大队,共六百四十人。四个大队为一个总队,两千五百人。

  赵玗原本想参照三三制组建战俘营,但是那样算下来,层级太多,不利用管控,于是便折中了一下,改成了四四制。

  每个小组可以选派一名兵郎团的兵郎,参加每月一度的兵郎团会,专门解决士兵的待遇问题,由理政团的理政之一亲自参加。

  这个举措,得到了银枪军几个人的高度赞赏。

  从他们的经验来说,俘郎团和兵郎团的举措,基本上可以杜绝士兵以下犯上,造反的现象。

  大多数的士兵以下犯上,往往都是因为长时间地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而这一个举措,可以让士兵受到的委屈得到伸张,有一个有效的发泄口。

  只要理政团的成员能够秉公处置士兵的诉求,肯定能得到士兵的广泛支持。

  而他们没看到的是,这样的举措可以极大地巩固高层对基层的直接控制力。

  在以往,高层想要控制基层,需要通过中层来传达。

  而中层往往对基层拥有直接统治力,基层士兵对中层军官绝对地服从。

  这样的后果就是,如果高层军官对中层军官没有绝对的威慑力的话,就需要通过金钱或者好处来“收买”中层军官,进而才能调动底层的士兵。

  俘郎团的建设,有赵玗和耶律质古牵头。俘郎团中的汉人军官由赵玗选拔任用,契丹人的军官由耶律质古选拔。

  赵玗选拔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悲悯之心,是否能够接受把契丹人当作普通人,而不是没有人权的俘虏,甚至仅仅把俘虏当作牛马去使唤。

  他希望,等到三年期满的时候,这两万契丹人全都不愿意回到草原上,心甘情愿地在他的治下,当一个自由民。

  兵郎团的建设,有李兴主持。

  大家摸着石头过河,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就开始农郎团的建设。

  赵玗觉得时机没有什么不成熟的,这完全是经过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措施,只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向李兴他们证明效果。

  “或许王朴在,可能情况会好一些吧。”赵玗觉得,凭借王朴的见识,一定能看到自己这套设计的精妙之处,并且有能力说服别人。

  王朴正驻扎在新州,那里需要一个主持大局的人,不能走开。

  就在刚刚,王朴接到了幽州节度使赵德钧的书信。

  书信中,赵德钧先是讲赵玗大肆赞扬了一番,也送上了来自幽州的劳军物品。

  在书信的末尾,赵德钧邀请赵玗去幽州,给他们庆功!

  PS:章节被禁了好多天,反复修改了好几遍才解禁。虽然解禁,内容却改得有些乱,看官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