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赵公子突审尼姑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2-05-17 11:27      字数:2377
  处理完歹人,耶律阮把注意力放在了院子里。

  这里还住着不少的尼姑,还有几个香客。

  对于尼姑庙里面的情况,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耶律阮原本以为佛教是教人向善,给百姓祈福来着,没曾想竟然干着这么腌臜的事儿。

  其实佛教本身是很好的,道理简单方法简便,时不时地给底层穷苦百姓来一个心理按摩,还费劲地组织杂耍集市。

  庙会来源就是如此,和尚们定期开坛讲法,组织小商贩们在门口摆摊,把场面搞得红红火火。

  为了让庙会更热闹些,有的和尚甚至专门学了些江湖杂耍,亲自上阵,为百姓免费表演。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一个组织里面有好人就会有坏人。

  正是佛教的势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人心,于是乎便有人打着寺庙的旗号干坏事。

  这些腌臜事在历史中记载屡见不鲜,赵玗早已不当回事。

  但是耶律阮就不同了。

  契丹国是他的地盘,他是契丹国的统治者,怎么能容忍这些蛀虫在自己的地盘上面捣乱?

  耶律阮刚刚一句话给歹人判了死刑,此时他对着院子里一发怒,屋子里的人全都压着嗓子不敢吭气。

  耶律阮下令道:“把人挨着带过来,我要审问。”

  环顾四周,没个地方能当公堂用。

  赵玗拍了拍耶律阮,指了指主持的房间:“那么好的公堂,干嘛不用?”

  耶律阮朝着赵玗竖起了大拇指,自己一把提起一个凳子,在主持卧房的门口坐下,等着差役把尼姑香客们挨着抓过来,一一审问。

  赵玗跟在旁边看热闹,耶律质古也在一起旁听。

  第一个被拖过来的,是一个小尼姑。

  耶律阮坐在主持门口,背后稍稍偏向大门。

  那小尼姑面朝着耶律阮跪下,正脸对着的,正是卧房中的两具尸体。

  小尼姑不过十六七岁,放到现在还是个小姑娘,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当时就吓得花容失色,瑟瑟发抖。

  耶律阮看着小尼姑胆怯的样子,心中起了点点恻隐之心,问道:“平时来你们庙里的,都是些什么人?”

  “香,香,香客……”小尼姑平日里口齿伶俐,今日不知怎么的,说话一点都不利索。

  耶律阮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又问道:“他们来庙里都干什么?”

  “上,上,上香……”小尼姑低垂着脑袋,死死盯着地面,眼皮子都不敢抬一下。

  耶律阮有些恼火,正准备再问,被赵玗一把拉住。

  “你要这么问,能问出个鬼来!”

  转脸就是一声爆喝:“还不老实交代!说,你陪睡一次给你分多少钱?”

  小尼姑着实被吓了一大跳,裤裆都有些湿润,冷汗出了一脸。

  尽管如此,小尼姑还打算糊弄过去,颤抖的嘴唇刚要狡辩,就看到眼前白光一闪。

  一柄钢刀“噹”地一声,插在了小尼姑眼前的地上,刀尾依然扑棱棱直晃。

  “说!”

  赵玗又是一声暴喝,小尼姑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一直……一直都是主持收……收钱,就……就每月给我分……分一些……呜呜呜……我什么也不知道……呜呜呜……”

  如果不是知道事情的原委,恐怕真要被小尼姑凄惨的哭声给打动。

  赵玗见突破口已经打开,便继续追问道:“每次收多少钱?”

  小尼姑或许是彻底放下了包袱,神情反倒放松了下来:“每次或者三五两,或者三五十两,主持看人下菜。”

  小尼姑这话一出口,庙里的香客不高兴了,感觉自己被宰的心情,十分不爽。要不是站了一院子的官差,他们现在就要找老尼姑要说法。

  说法是要不到的,老尼姑已经死翘翘,现在是赵玗要跟他们要说法。

  又问了几乎,让小尼姑先回屋待着。

  小尼姑浑身瘫软,不知是汗水还是尿水,衣衫尽湿,被高大的衙役提溜起来,扔回了房间。

  紧接着,便提了一个香客来问话。

  这次赵玗没开口,耶律阮先问的话:“你是干什么的?”

  香客毕竟是个男人,心里素质稍微好些,看着屋里的死人也不太害怕,说道:“小人做一些皮货生日,时不时来庙里上上香。”

  嫖娼的事儿,耶律阮并没有追究,因为这确实没犯法,说了也没用。

  耶律阮的关注点,在别的地方:“你觉得烧香有用吗?”

  香客见官差岔开了话题,心情也稍微放松了一些,表情带了点微笑:“有啥有用没用的,不就是图个心安么。”

  耶律阮问道:“请神也可以保佑你,为啥要烧香?”

  请神,是萨满教的重要活动之一。

  萨满教是一个多神教,甚至可以说是主张“万物皆有灵”的宗教。

  请上一个神保护自己,效果跟烧香拜菩萨一样。

  不料那香客是个汉人,不太喜欢萨满的这一套,说道:“请神太麻烦,还要请萨满作法,不如烧香来着方便。再说了,请神容易送神难,咱就像保佑个没病没灾,烧个香就够了。”

  耶律阮一脸茫然,突然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往下问了。

  咱们现在管这叫封建迷信,但是在他们眼里,这叫信仰,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可这么神圣的事情,在香客的口中,变得这么儿戏,就像做生意讨价还价一样了呢?

  赵玗心中也是一阵赞叹,心想佛教可以发展壮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别的神棍保持着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时,佛教已经懂得降低门槛,薄利多销了。

  想要发展,首先就得生存。

  想要生存,首先就要入乡随俗,适应大势。

  老百姓最想要的,不就是生活安定么?如果这么小小的愿望,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够实现,那么宗教就变成了压在老百姓头上的负担。

  这个时候佛教挺身而出,承诺:只要你烧一炷香,佛祖就能保佑你。并且一劳永逸,永远不会反噬。

  然而,在耶律阮的心中,这些都可以忍。

  唯独打着鬼神的旗号,干一些银灰的事情,最不能容忍。

  那是在动摇统治根基。

  不料耶律阮怒气未消,耶律质古那边怒火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