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六波罗蜜,佛商领袖的智慧修炼(2)
作者:陈竹友      更新:2022-05-17 18:25      字数:5669
  领导者需要恪守的第二个行为准则是“不偷盗”,它对应儒家思想的“智”。所谓“大智若愚”,指的是真正聪明的人都不是善于投机取巧的人。他们懂得成功绝非偶然,只有经历千锤百炼,才能百炼成钢。面对利益和物质诱惑,尤其是当团队取得成功之后,在功劳和荣誉面前,领导者不仅要恪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情操,还应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

  3.不邪淫配义

  邪淫的原意是指与正式配偶之外的人发生两性关系。古人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邪淫既是中国发生传统伦理道德所极力反对的,也是饮食男女最难抵挡的诱惑。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生存的企业领导者更要面对“英雄难过美人关”困惑。

  逢场作戏不应该成为领导者堕落的借口,风流倜傥也不应该成为企业领导自毁形象的理由。所以,“不邪淫”是当下领导者最值得注意,也是最难把持的“五戒”之一。

  4.不妄语配信

  佛教戒律中的“不妄语”指的就是诚信。中国古代商帮一直保持诚信的遗风,他们大都崇尚“言而有信,童叟无欺”的商业信条。如北京同仁堂自创立之初就一直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作为立业之基。

  据美国某领导力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表明,世界上所有成功的领导者身上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信守承诺。

  5.不饮酒配礼

  佛教之所以把“不饮酒”作为“五戒”之一,是有其深意的。俗话说,“酒能乱性”。佛教禁止佛教徒饮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其酒后乱性。在佛经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修持“五戒”的居士平时清静淡泊,行善积德。某天傍晚外出归家后,他误把放在桌子上的一碗酒当成凉开水喝了一口。按理说,这时他应该立即停止饮酒,但因为觉得酒的味道不错,他就把持不住,把这碗酒一饮而尽。

  这时,邻居家的一只鸡刚好飞进他家的院子,他便把邻居家的鸡偷偷杀了。邻居太太到他家来找鸡,他看见邻居太太孤身一人,又长得漂亮,遂起歹意,借着酒劲把她给强暴了。后来,邻居向他兴师问罪,他又极力矢口否认。

  这位居士由于喝了一碗酒,先是犯了酒戒,然后又犯了偷鸡和杀鸡的盗戒和杀戒,接着犯了邪淫戒,干下坏事不敢承认,又犯了妄语戒。他之所以一天之内连犯“五戒”,正是源于他未守酒戒。

  吉藏大师把“不饮酒”和儒家的“礼”对应参照是非常精妙、恰当的。古人说:“礼者,事之体也。”如果人类没有礼制约束和伦理道德的规范,人就不能成其为人了。

  孔子当年倡导的“礼”,在今天的组织行为和企业管理中,属于组织伦理、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范畴。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如果没有“礼”的约束,无视组织伦理,没有职业操守,行为举止又乖张放任不加约束的话,他不可能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佛教的清规戒律,虽然在形式上不可能成为企业领导者的行为标准,但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又何尝不需要为自己、为团队设定组织管理的“清规”和行为规范上的“戒律”呢?

  不同的企业一定会有不同的组织原则和行为规范。无论企业的管理制度如何,领导者都应该率先自觉地像释迦牟尼那样“着衣持钵”,为员工作表率。

  忍辱波罗蜜,领导者的自强不息

  忍辱的五个层次

  佛教有句名言:“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一旦内心充满了嗔恨和妒忌之情,人立刻会怒火中烧、不顾一切,甚至会扭曲人格,任何言行举止都可能说得出、做得了。所以,佛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人类之所以会产生嗔恨、妒忌之心,说到底还是“贡高我贵”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希望胜过他人,不希望被别人超越。当身边的同事职位高过自己时,当他人的收入或成就高于自己时,当领导夸赞他人时,当他人比自己长得漂亮、美丽时……我们就会不舒服,就会妒忌,就会嗔恨不满,就会妒火中烧,就会失去理智。如此一来,就会让自己以前所有做过的好事、留给别人的好印象全都毁于一旦。

  能够帮助人们理性地面对嗔恨和妒忌之心,不至于丧失理智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忍辱。释迦牟尼根据众生忍辱的行为将其分为生忍、力忍、缘忍、观忍和慈忍五个层次,如图6-3所示:

  图6-3 忍辱的五个层次

  1.生忍

  当侮辱降临又无力反抗时,人们在极端痛苦的情况下,会强迫自己接受侮辱的意识和行为,叫做生忍。

  2.力忍

  当侮辱降临时,人们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想法劝慰自己,使内心平静,但这种被强压下来的侮辱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这种强忍不满的做法叫做力忍。

  3.缘忍

  当侮辱降临时,人们用佛的因缘观反思自己是否做过什么对不起他人的错事。如果之前(或前世因果)做过这些错事,现在受到侮辱也就可以理解和接受了。这种由果思因的做法会让人在面对侮辱时减轻痛苦,以致最终完全不再有嗔恨之苦。

  4.观忍

  当侮辱发生时,用佛教的“空”观进行自我释放。想到“万事皆空我亦空”,既然连“我”都是空的,哪里还有什么真实的侮辱呢?这样的观想会令屈辱尽退,嗔恨自消。

  5.慈忍

  当侮辱发生时,不但不生嗔恨之心,反而对给你侮辱的人生出慈悲之心,同情他、怜悯他。想到因为侮辱你的人因不懂得因果报应,将来不知还会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因此对他产生无量大悲,然后施方便教化,令他觉醒,使其断恶修善,重新做人。

  在天台宗国清寺里,有一个殿内专门供奉着国清寺“三贤”--寒山、拾得和丰干的塑像。殿内还刻着寒山和拾得的一段对话。

  寒山问:“世人如谤我、欺我、侮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你且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拾得这样回答不是在诅咒施恶之人,而是出于对施恶之人的同情和慈悲的“慈忍”之心。

  生忍和力忍同属于“事忍”范围,因为它们都是就事论事、被动强忍的;而缘忍、观忍和慈忍都属于“理忍”范围,因为这些行为都是在智慧的指引下才能够达到的境界。

  忍辱的三个阶段

  中国当代十大高僧之一,临济正宗第41代祖师、曹洞正宗第47代祖师明旸法师,在解释“忍辱波罗蜜”时认为,修“忍辱波罗蜜”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难行能行”,即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可以克服困难坚持做到;第二阶段是“难舍能舍”,即别人无法割舍的钱财、女眷、生命等,你可以割舍得下;经过以上两个阶段后,你才能够达到第三阶段--“难忍能忍”,即别人无法忍受的侮辱,你不仅可以忍受,还能够做到变侮辱为动力,忍辱负重,自强不息,成就非凡。

  其实,“忍辱负重”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比如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尽说君王江海量,畜鱼水忌十分清”的楚庄王,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为老者拾靴的张良,唾面自干的娄师德,拘而演《周易》的周文王,贫困苦厄做《春秋》的孔子,放逐乃赋《离骚》的屈原,双目失明写《国语》的左丘明,痛失双脚修《孙膑兵法》的孙膑,流放蜀地世传《吕览》的吕不韦,囚秦之笼、传颂《孤愤》的韩非子……

  所以,侮辱不一定是打击,打击不一定是挫折,挫折不一定是逆境;逆境不表示失败,失败不一定要失意;失意不一定要失望,失望不一定就失去;失去也不一定是末日,末日不一定是结局,结局不一定就是命运。

  命运永远只对忍辱负重的人微笑,命运永远只对忍辱负重的人招手。

  要想成为强者,首先必须保证不被自己击倒。所以,领导者永远要在下属的心目中保留一种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正面形象。

  精进波罗蜜,领导者的进取不止

  精进需要坚持不懈

  精进可以防止懈怠。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时的著名将领。他家境“酷贫”,凭借“少长勤整,自强不息”的精进努力,以一介布衣之身,最终挤入等级森严的门阀之列,位至荆江两州刺史,都督八州军事要务。

  陶侃以其持之以恒的进取精神一直为后人称道。据说,当年被贬广州后,无事可做,为防止清闲安逸的生活消磨自己的意志,他每天早晨都要把门外的100块砖头搬入书房。到了晚上,再把这100块砖头搬出屋外。面对他人困惑的眼神,陶侃解释说:“我一直致力于帮助朝廷收复中原,但安逸闲散的日子过久了,我一定会变得意志消沉。如果这样的话,将来恐怕就很难再成就大事。”

  人都是有惰性的。“六度波罗蜜”之所以特意设置了“精进”一法,就是为了防止修行者产生懈怠之心。关于精进,释迦牟尼在《佛遗教经》中作出了这样的解释,他说:“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又说:“若行者之心,数数懈怠譬如钻木,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释迦牟尼用水滴石穿和钻木取火的现象喻示修行者,精进不息必有大成,中途放弃将前功尽弃。

  释迦牟尼座下著名的“千里眼”阿那律陀尊者未出家前是释迦牟尼的堂弟,后来由于仰慕释迦牟尼的道行而随其出家。但他一开始依然有普通人的偷懒之心,每次听经闻法时总爱睡觉。有一次,他正睡得香,被释迦牟尼发现后,释迦牟尼毫不留情地当众训斥他:“咄,咄,何为睡!螺丝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阿那律陀尊者听到释迦牟尼把他比作畜生、螺丝蚌蛤,非常羞愧,立誓要发愤图强、自强不息。结果,他因七天七夜连续强迫自己圆睁双眼,最后导致双目失明。释迦牟尼于是教他返照自性之法。

  此后,阿那律陀尊者按照释迦牟尼所教的方法修行,再也没有懈怠。他精进不止,终于成就了眼根圆通三昧。他虽然双目失明,最终却能把大千世界的一切万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终于证得“天眼第一”的大神通。

  据研究资料表明,毛泽东在1965年写下的著名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最后两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与已有500多年历史的韶山毛氏祖训有关。依据在于韶山毛氏祖训中有这样一段勉励毛氏子孙的话:“天下无难为之事,性能不囿于难为之见,不生其畏难之心;审其难为之势而克分其难,酌其难为之理而克任其难,自便难为者转成不难。故有为之才,一生为人之所难为,而行若无事。旁观咤讶,鲜不叹为难为之事,必得难得之人而后成也。”毛氏祖训中的这段话道出了成功者必须具有精进、不懈怠的进取之心。

  天下本来没有什么难为之事,面对困难,人们之所以会裹足不前、半途而废,是因为主观上有畏难之心,思想上无克难之志。而“有为之才”在面对困难时之所以能够“行若无事”,是因为他们懂得“审困难之势,酌困难之理”,把困难变成不难。

  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知难而进的精神背后,必须要有“肯登攀”的决心、勇气和永不畏惧的执著精神,这就是精进的含义所在。

  《大智度论》把“精进”细分为“身精进”和“心精进”两种。所谓“一切法中,皆能成办,不惜身命,是为身精进;求一切禅定、智慧时,心不懈惓,是为心精进”,依此类比,可以得出“六波罗蜜”中,布施、持戒是身精进;忍辱、禅定、般若是心精进。无论哪种法门,没有精进作为基础,都难以有所成就。

  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创始人稻盛和夫从小就信奉佛教,到了65岁时,他正式剃度出家,皈依佛门。他在《活法》一书中坦言,佛法中的“精进”是对他影响最大的“心法”之一。稻盛和夫认为,心法就是活法。企业领导者要想成长,就需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永远保持一颗不懈怠的进取之心。

  领导者自我修炼的六项精进原则

  心灵磨炼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稻盛和夫把佛教中的“精进”法门和他总结的六个心灵培养方法结合起来,归纳出企业领导者自我修炼的六项精进原则。

  1.每日持续地付出和努力

  稻盛和夫说,他当年创办京瓷时,甚至连经营的“经”字都不认识,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让公司倒闭,只有精进努力、勤奋工作才能取得成功。他说:“如果有人问我成功的秘籍,我可以毫不隐瞒地告诉他,我能传授给他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竭尽全力拼命工作’这一条。”

  2.谦虚,不要骄傲

  谦虚是人最重要的品德。稻盛和夫把“唯谦是福”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用强硬的手段排挤别人,表面看上去很成功,其实不然。真正的成功者,尽管胸怀火一般的热情和斗志,但他们同时更是谦虚、谨慎的人。”

  3.每天坚持反省自己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商汤在自己的洗脸盆上刻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警示自己永不懈怠。古贤大德不断提醒我们: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的错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提升自我,才有可能实现自我突破,做到日新月异、日清日高。

  4.活着就要感恩

  常怀感恩之心,对一切都怀有感谢之情。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会快乐,我们的心情才会愉悦,我们的心灵才会纯净,我们的人生才会幸福。

  5.积善行,思利他

  中国有句名言:“积善之家有余庆。”稻盛和夫说:“我相信‘善有善报’这个法则,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我努力实践这个法则。多做好事,就能使命运和工作朝着好的方向转变,这是我的信念。”毛泽东也提倡人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求政府官员做“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求人要有利他精神,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使命和成功法则。

  6.忘掉感性的烦恼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要被担心、恐惧、胆怯、怀疑、懊恼、气愤等感性的烦恼所左右,而这些烦恼正是佛教所说的“无明”和“愚痴”。佛教认为“无明”是一切错误行为的肇始,“愚痴”是所有错误的根源。只有不断地精进修行,用智慧的光芒照破无明,看穿“愚痴”,用正确的方法理解自我,才能回归本性,成就大我。所以,稻盛和夫说:“只有用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挫折和灾难,才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稻盛和夫强调:“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持续实践这六项精进,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甚至超出我们自己的想象。我自己的人生就是如此。”

  禅定波罗蜜,领导者的禅定修炼

  禅的内涵

  禅,是身学;禅,更是修心之学。禅,直指人心。悟道的人对它心领神会,却又无以言表、难以表达。禅,可证一切智慧,可明一切真理,却只能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禅宗的来历,与“拈花一笑”的典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