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般若行,佛商领袖的菩提路(3)
作者:陈竹友      更新:2022-05-17 18:25      字数:4816
  职业是“我”的吗?(职业不是“我”的,职业只是“我”赖以谋生和养家糊口的手段。)

  父母是“我”吗?(父母不是“我”,父母是生育“我”的人,是“我”的直系亲属和家庭成员。)

  配偶和子女是“我”吗?银行的存款是“我”吗?居住的房子是“我”吗?

  穿着的服装是“我”吗?眼睛、鼻子等五官是“我”吗?四肢和身体是“我”吗?

  一切与“我”有关的重要事项和外在物质是“我”吗?

  如果表中“我”所填的内容都不是“我”,请问“我”是谁?!

  当你回答完前面几个问题后,你是否在面对最后一个问题时突然变得迷惑或者深感震惊呢?在这刹那间的困惑和震惊之后,如果你感觉到了某种长期潜伏在我们身体之内和一切外在物质表象背后的东西,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真我”。

  以上回答问题和探索答案的过程,就是禅修。禅修的根本目的不是让人们验证“灵性”或“真我”是否真实存在,而是让人们彻底认清“我”的本质,从无尽的欲望中解脱出来,撇开纷扰的事务,让心灵得到暂时的脱离,放下肉体上的负担和精神上的“我执”。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洞见真我,获智得慧。

  领导者的禅定之法

  佛教禅修包括“止”和“观”两个方面。“止”是“停止”、“放下”,是“定”的范畴;“观”是“洞见”、“深入观察”的意思。越南当代高僧一行禅师说:“我们常常倾向强调‘观’的重要,因为它能带来洞见,并将我们从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然而,修‘止’才是禅的基础,倘若不能停止,就无法拥有洞见。”孔子的高徒曾子也曾说过:“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定就是禅定。禅定的前提是“知止”,禅定的结果是“得慧”。当一个人放下过多的欲望和不必要的负担后就能禅定入静。只有冷静下来用平静的心去心平气和地思考问题,才能洞察缘由,找到根本,谋虑周全,最终获得明道达圣的大智慧。

  领导者进行禅修虽然不一定是以修养身心、见性成佛为目的,但它却同样可以让领导者在启迪艺术思维、提升自我境界、参悟经营真相、寻求问题根本和获取领导智慧上获得帮助。比如,当领导者遇到无法处理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心乱如麻、难以抉择时,领导者最需要禅定启智。参考禅修的步骤和次序,领导者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入禅定,以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寻求化解矛盾的最佳方法。

  1.远离问题

  离开产生问题的环境,暂时远离问题本身,让自己在安静的环境中冷静下来。

  2.克服散乱

  保持与问题本身无关的内心专注,去除问题对心理产生的各种消极和负面影响。

  3.止禅入定

  让自己进入专一、不动、无思考、不烦恼、完全安宁的状态之中,体会内心宁静、安详和清明的专注状态。

  4.开发洞察力

  当内心完全平静和放松之后,再回想导致问题和产生矛盾的每个环节,分析细节与细节之间的逻辑或因果关联,寻找问题产生的源头和影响问题处理的关键要素。

  5.“止”“观”互补

  以思考和推理的方式把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进行深入观察,经过仔细推敲,从而厘清脉络,选择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和最佳途径。当思绪再次变得杂乱并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和理智时,应马上停止思考,并再次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迸发灵感并找到最恰当地能够艺术地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圆满答案。

  6.养成习惯

  当禅定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工作习惯时,智慧的泉水就会从心田里汩汩流出,源源不绝。这种境界和感觉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描绘的那样奇妙: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给自己留下5分钟的时间吧!在这短短的5分钟内,抛开烦恼,远离纷争,就能进入禅定,启迪慧根。打开自己心灵的眼睛,像“观世音”一样反“观”自性。

  培育心灵,找回自己。禅定,都是从这最初的5分钟开始的。

  谁会拒绝和自己的心灵对话?谁不想找到已经埋没了很久的“真我”?

  只需要5分钟,也许一切都会改变!

  只需要5分钟,也许“真我”就会出现!只需要5分钟,也许我们苦苦追寻的所有答案都会同智慧一起悄然到来。

  涅槃,从领导到佛商领袖的嬗变

  嬗变从放下开始

  “……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五百年来的眼泪淋漓如烛。流不尽的眼泪,洗不净的污浊,浇不熄的情炎,荡不去的羞辱,我们这飘渺的浮生,到底要向哪儿安宿……”这段美丽的文字节选自郭沫若先生所著的《凤凰涅槃》一诗。诗歌中所描写的凤凰,源自佛教“天龙八部”之一的迦楼罗。

  传说在古老的天方古国,有一种名叫“菲尼克斯”的神鸟,它们有500岁的寿命。每当它们满500岁时,就会采集香木,啄木取火,然后义无反顾地投身火海。当大火燃尽之后,它们就会重生,获得永恒不死的生命。它们用自我毁灭的痛苦换回了永生,用付出生命的代价换来了永恒。这种鸟就是凤凰,凤凰的行为就是涅槃。

  2006年,TCL总裁李东生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名字叫《鹰之重生》。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的寿命可达70岁。但是,到了40岁时,它的喙会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飞起来十分吃力。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鹰会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个一个拔掉。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重新开始飞翔,再度过30年的岁月。”

  佛教用“涅槃”喻示新生,李东生用“鹰之重生”彰显变革,他们表达了一个相同的观点:嬗变。西汉文学家贾谊说:“形气转续,变化而嬗。”在古代,“嬗”与“禅”相通,意为蜕变。更通俗一点地说,一种事物向另一种事物转变的过程,叫做“嬗变”,也就是“禅”。

  禅,就是彻底地改变自己。领导者该如何彻底改变自己?要想实现从一个普遍的领导者向卓越领袖的嬗变,就要像凤凰一样涅槃。而放下是嬗变的开始。只有放下包袱,才能轻装前行;只有放下束缚,才能自在幸福。

  有一对师徒和尚,在经过一条小河时发现河水冲断了小桥,河边有一个女子正为无法过桥而焦急万分,师父就背着这个女子过了河。小和尚觉得师父所为有失出家人的仪轨,便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师父看穿了徒弟的心思,对他说:“我早已经把那个女子放下了,可你的心却一直放不下她。”

  我们成长的障碍并非来自外部,阻挠我们成长的,有时候恰恰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设下的、无法放下和逾越的一道道鸿沟、深渠。而组成这些鸿沟、深渠的,就是深藏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自以为是”!

  正所谓“不破不立”。领导者只有敢于否定过去,才有可能创造未来;只有勇于否定自己,才有可能实现嬗变。

  嬗变从“心”开始

  马祖道一禅师12岁时出家,拜南岳怀让禅师为师。他每天潜心坐禅,从来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有一天,南岳禅师来到道一打坐的禅座前,问他:“你每天这样坐着,在干什么?”

  马祖道一恭敬地回答:“我想成佛。”

  南岳禅师二话没说,随手拿起地上的一块砖,在马祖道一座旁的石头上磨了起来。

  马祖道一不解地问:“师父,您磨砖头做什么?”

  南岳禅师说:“我要做一面镜子。”

  马祖道一问:“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

  南岳随即反问道:“那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

  马祖道一听后从座位上站起来,沉默不语。南岳禅师说:“如果你驱赶着一辆牛车,车子不动了,你应该驱赶车子呢,还是应该驱赶拉车的牛?”

  马祖道一立刻明白了:打坐只是外在的形式,仅仅凭借外在的形式是成不了佛的。

  通过上文的故事,领导者应该明白:仅仅凭借所谓的“执著”,以及研读、掌握大量的领导方法和领导技巧,是永远无法实现从领导到领袖的嬗变的。能帮助领导者向领袖嬗变的捷径只有一条,它的名字叫“心”。领导力,在“心”里孕育;领导智慧,在“心”里潜藏。只有启迪心灵,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卓越的领导者,都是从“心”开始的。在《心经》的最后有一段密语,据说当年前往西天的唐三藏正是凭借这段密语,渡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真经。让我们一起吟诵这段神秘的密语,并共同感受一下自己的“心”吧。

  揭谛揭谛(去吧,去吧),

  波罗揭谛(向成功的彼岸度过去吧),

  波罗僧揭谛(让我们一起度向成功的彼岸吧),

  菩提萨摩诃(希望天下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到达无上圆满的成功彼岸)。

  本章小结

  ◆每一次的自我升华,都需要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每一次的嬗变重生,都需要做好自我毁灭的准备。

  ◆只有敢于否定自我的领导者,才能够突破自我的局限;只有真正懂得用“心”的领导者,才有可能让自己成“佛”。

  ◆领导者要想作出正确的选择,需要有智慧来支撑。用智慧去判断、选择和使用方法、策略的领导行为,就是领导者的“般若行”。

  ◆禅修是关于心灵修炼和心灵培育的学问,也是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束缚、直达彼岸的最佳途径。

  ◆要想实现从一个普通的领导者向卓越领袖的嬗变,就要像凤凰一样涅槃。而放下是嬗变的开始。只有放下包袱,才能轻装前行;只有放下束缚,才能自在幸福。

  参考文献

  [1]伍恒山。青色菩提:释迦牟尼新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时巨涛等。组织行为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4]董佳宁。图解禅修[M].陕西:陕西大学出版社,2009.

  [5]〔越南〕一行禅师著,方怡蓉译。释迦牟尼之心·佛法的第一堂课[M].海南:东方出版社,2010.

  [6]弘一法师,圣严法师。十位大师讲心经[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

  [7]稻盛和夫著,喻海翔译。活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8]罗斯·特里尔著,何宇光、刘加英译。毛泽东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叶永烈。红色的起点[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10]佚名。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EB/OL].[2008-4-10].http://www.xfc.gov.cn/html/xmxh/lshm/2008-4/10/10_37_25_343.html

  [11]佚名。百度百科:新民学会[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9763.htm.

  [12]CCTV中国网络电视台。红旗飘飘--长征文学风采第三集·唯我英勇红军(探索发现2006-293)[EB/OL].[2006-11-6].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topic/geography/C16876/20061116/101221.html.

  [13]胡长明。17年的文化磨炼:毛泽东为何能成为一代伟人[EB/OL].[2006-5-18].http://hi.people.com.cn/2006/05/18/236748.html.

  [14]MBA智库百科:稻盛和夫[EB/OL].http://wiki.mbalib.com/wiki/%E7%A8%BB%E7%9B%9B%E5%92%8C%E5%A4%AB.

  [15]蔡震。“失传”1200年佛经重现南博三十七品经首次曝光[EB/OL].[2008-1-23].

  http://www.longhoo.net/gb/longhoo/news/nanjing/culture/userobject1ai77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