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外面的世界
作者:地瓜肚子      更新:2022-05-18 00:57      字数:2459
  李大龙和弟弟李晓峰,每人腰里都束着一万多块巨款,坐上了去往浙江义乌的长途客车。

  长途客车是硬座,人坐在上面,刚开始还算是不错,可是坐久了就会累的腰酸背疼,特别是两条腿控在下面容易发胀。

  客车自从在车站里出来,就一直在半路上走走停停,一直上满了客人,才算是加速向南方行去。

  李大龙第一次坐客车去义乌,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原来,自己在车站里买票,要花一百五十多块钱,如果是在车站外面拦车,只要八十块或者一百块就够了。

  后来,李大龙才搞明白,在车站里买票,车站是要提成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如果在外面上车,不用买票,所有的钱,就都进了车老板的腰包,而且还是现金。

  所以,最终还是公家吃亏啊!后来,李大龙再出发,也学会了在路边等车,跟车老板混的熟了,统一在哪里上车都知道,价格也很便宜。

  长途客车到了江北省,已经是晚上了,司机就会在一个靠近公路的一个大院子里停车吃饭。

  大院子里面的饭菜很贵,一碗大碗面要十块钱,一份快餐要三十块钱,甚至上个厕所都要五毛钱。但是没办法,客人们只能任人宰割,总不能不上厕所吧?

  司机和车老板吃饭,是不要钱的,临走每人还给一包烟抽。据说这个大院子很有来头,如果司机不听话,不进来停车吃饭,客车开到下一个路口,就会有交警或者交通人员查车罚款。

  李大龙和李晓峰,带着煎饼和水壶,弟兄两个蹲在大院子里吃的很香;罐头瓶子里,有王雪给炒的肉丝咸菜,轻易不会变质;另外还有大葱,咯嘣咬上一口,真解馋啊!

  客车快启动的时候,李大龙和李晓峰,每人花五毛钱上个厕所,然后上车睡觉,不知不觉就到浙江义乌了。

  到达义乌,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了,只见义乌市,只是一个不大的县级市,到处都在开发建设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

  李大龙弟兄俩,来到了篁园路批发市场,在市场边上的巷子里,简单吃了点早餐,便开始转悠着进货了。

  篁园路附近,就是一个小百货市场,里面是几条街形成的一个大市场,有批发针织的,有小百货,有箱包皮具,化妆品和日用品,品类繁多,让人应接不暇。

  李大龙弟兄俩刚开始,没敢进货,只是在市场里来回的转悠,熟悉地形和产品,比较价格和质量。

  两人一直转悠了一上午,终于选准了几家,做的比较大的领带摊位,才开始选择产品的花型和品类。

  李大龙看准了的花型,就将产品装到袋子里,其他的客户一般都跟不上李大龙的速度。时间不长,李大龙已经打满两包货物,身上的钱花的差不多了。

  李晓峰心比较细,精益求精,人也比较胆小,此时才刚刚选了半袋子的产品,而且花型也不尽如人意,因为他抢不过别的客户,好的花色都被别人挑拣没了。

  没办法,李大龙开始给李晓峰帮忙抢货,不到半个时辰,真抢了不少,总算是打了一包货。

  李大龙感到,人家义乌人,前店后厂的模式,真是比较先进,门头上,感觉批发比较快的产品,后面的厂子就会立刻调整计划,集中布料和辅料,当天就能出来产品。

  而且当天生产的货物,甚至当天就能销售一空,几乎是不压货,无库存,资金周转快。这种模式,估计会在华夏持续很长的时间。

  李大龙喜欢观察事情,也喜欢转动脑筋,他觉得沂蒙市的批发市场,属于二级批发市场,没有生产环节,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力量,早晚都会被市场给淘汰。

  什么时候俺也能做这样的,前店后厂的生意啊?李大龙陷入了沉思当中。但是,如今眼前的自己,还是那么的弱小,就要好好地积蓄资金和总结经验,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做这种生意。

  李大龙和李晓峰二人,提完了领带,又提了一些腰带和围巾之类的产品,搭配一下。两个人就在义乌找了宾馆,住了下来,准备第二天再好好看看,学习一下别人的经验。

  在住店的时候,有一个河北人,三十多岁了,也是来提领带的,就跟李大龙拉呱,这人干领带已经好几年了,对这一行很有经验,李大龙就跟人家虚心学习。

  “大哥,俺是鲁东省的,刚刚干这一行,也不太懂,还请您多多指点啊。”李大龙非常谦虚的说道。

  “领带生意很好操作,如今的人们,都喜欢穿西装衬衫,系上领带,显得人正规,也精神;领带的利润非常可观,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呢;不是有人说过嘛,这世上三大赚钱生意,第一个是卖眼镜的,第二个是卖水的,第三个就是卖领带的了。”

  李大龙听着河北老哥哥的话语,内心非常的佩服。他心里想,以后就要做这种高利润,易操作的产品。

  “非常感谢,大哥的一番话语,真是让我醍醐灌顶啊!”李大龙感觉,这生意经非常的难念啊,比之上学要复杂多了。

  “老弟,除了这义乌篁园路,还有一个地方,是领带生产基地,叫做嵊州,就在东阳的隔壁城市,距离义乌一百多公里。”河北大哥不遗余力,倾囊相助般的,将自己知道的行业秘密,都给李大龙说了。

  “那真是太好了,俺下次一定去看看。”李大龙就知道,这领带的生意,不会只有这一处,还会有其它地方生产。

  一个不经意间的闲聊,就让李大龙知道了一个重大信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李大龙和李晓峰,在义乌转了一圈,见并没有什么要看的了,便坐上了回家的长途客车,二人所提的货物,办了托运,要好几天才能到达沂蒙市呢。

  李大龙发现,南方不但生活条件比北方好,商业气氛也非常的浓厚,一些乡村和道路两旁,都是些大大小小的厂子,很多打工的,也都是来自北方的年轻人。

  特别是义乌到诸暨,萧山到杭州沿线,公路两旁几乎没有什么空闲地了,一些小货车和面包车,拉着货物,行驶在路上,生活节奏非常的快,不像北方,生活节奏非常的慢,做起事情没有啥激情。

  也许,这就是南北方的差距吧。

  安全的回到沂蒙市,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李大龙和李晓峰,花了五块钱,坐了一辆三轮车,回到了后园的家中。

  王雪和徐小凤还都没有起床呢,李永年起得比较早,前些时候买了一只画眉鸟,已经早早的出去遛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