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糟粕
作者:地瓜肚子      更新:2022-05-18 00:59      字数:2424
  在肖传喜和李大龙的影响之下,杨木木和孙强,也都被吸收进了服装商会之中了,并且也都成为了副会长或者理事单位。

  每年的秋季,都是大学毕业生们,去上学的日子,商会之中,都会有捐资助学的名额,今年分下来了四个名额,是帮助那些贫困家庭出来的学生,帮主他们缴纳学费。

  肖传喜和李大龙每人各包下了一个学生,并将五千元的款项,定向转给了当地的教育部门,而且两人也拿到了被资助人的联系方式,好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帮助他们。

  没想到,李大龙捐助的一个沂蒙山里的小丫头,竟然给李大龙来电话了,说了一番千恩万谢的话,让李大龙觉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含义了。

  商会里,有个副会长叫做朱万全,人品好像有些问题,而且他仗着自己哥哥在市里面,是个小领导,便说话非常的牛叉,成天在商会之中耀武扬威的样子,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

  “李大龙,你很牛逼呀,竟然也学会做好人好事了?”朱万全看见李大龙接完电话,那非常兴奋地样子,竟然说话不咸不淡的。

  “朱会长,俺哪里牛逼了?不就是捐资助学吗?你要是红眼,也可以捐呀。”李大龙没有惯着他。

  “吆喝,还来劲了啊,俺是不想捐,俺要捐就一次捐十个。”朱万全说话不打草稿。

  “好,明年的捐资助学,就全部包给老朱了,哈哈。”这时候,肖传喜正好过来了,突然地插了一句。

  “俺给李大龙说话,哪里有你的事情啊?”朱万全平时跟肖传喜也是不对付。

  “怎么了?李大龙的事情,就是俺的事情,不服吗?”肖传喜一声大喝道。

  “你···滚犊子,肖传喜,总有你哭的时候,哼!”朱万全一看,人家两个人对自己,好汉不吃眼前亏,立马跑了。

  “看见没有?这个猪八戒,就知道欺负人,狗仗人势的货,以后不理他。”肖传喜说道。

  “唉,这人也挺悲哀的,二十多个副会长,没有一个能够跟他交心的。”李大龙也多少知道朱万全这人的为人。

  一年一度的商会会员大会,又一次召开了。李大龙被安排着,发放一些纪念品,给前来参加会议的领导和兄弟商会的代表。

  根据会长周巅峰和大多数会长的同意,每个前来参加会议的人,都要人手发一份纪念品。

  李大龙遵照这个精神,将所有的纪念品,都发给了代表。

  “李大龙,你是怎么搞得?怎么将纪念品给发没了呢?”一个商会的副会长,名字叫做林广发,说话非常不留情面。

  “发没了又怎么样?俺是按照会长开会精神来办事的,你算什么东西?。”李大龙很生气,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竟然跟自己凶起来。

  “你说话注意点,想挨揍是吧?”林广发用手指着李大龙,并且他的兄弟林广财也过来了,将李大龙围了起来。

  “怎么?想打架吗?俺可是自从当兵回来,就没有和人家动过手了,今天咱们就练练。”李大龙准备着,以防兄弟两个偷袭。

  “怎么回事?要欺负人吗?”此时杨木木和孙强二人,都走了过来。

  “没你们的事,都散开。”林广发看着杨木木和孙强说道。

  “放屁,谁敢动手跟二哥打,谁就是俺杨木木的敌人。”杨木木将眼睛一摔,准备着就要跟兄弟二人干起来了。

  “好了好了,大家都是大老板,三四十岁的人了,怎么都像个混混呢?”会长周巅峰从中打圆场道。

  “哼,今天算是便宜了你们。”林广发眼睛一瞪,和林广财一块离开了。

  “谁要是打我们弟兄几个的主意,真是瞎了眼。”杨木木在那里,依旧虎虎生风的叫骂着。

  “三弟,四弟,不要说了,咱们喝酒去。”李大龙和杨木木三人,离开了商会办公室,身后几个副会长,也都耐人寻味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好好地商会,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说好的抱团发展,最后却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起来,这或许就是华夏人的劣根性吧。

  李大龙想起来,鲁迅先生的文章里面,关于人血馒头的故事。那些革命仁人志士,被当时的清政府,给抓住砍头了,可是围在周遭看热闹的人,都是那样的麻木不仁,甚至还要用馒头沾着革命党的鲜血,来进行吃食,并美其名曰,叫做能够治病的人血馒头。

  如今的商会中,就有这么一伙人,自己不但不作为,看到别人做事就会嫉妒,就会说一些风凉话,而且还会从中作梗,这难道不是很悲哀的那群人吗?

  商会和下面的一个贫困小山村,建立了扶贫助力联络,所有商会中的会员都踊跃的捐款捐物,特别是副会长们,每人都捐款几千块,商会将捐助的近十万元款项,准备给山村修建进村子的一条泥泞道路。

  经过和村子里的领导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请来了修路队,将一条几十年的泥泞小路,给彻底换成了水泥道路。

  这条路修好了以后,山村的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一大好善举,就在路口,立了一块功德碑,将所有捐款人的名字,都刻在了石碑上面。

  而且,山村还在修路竣工的那一天,举行了一场剪彩仪式,商会里的会长和副会长们,大多数都去了,还给一些老百姓合影留念。

  但是,那天李大龙竟然没有去,推脱有事情,避开了。他觉得,捐资修路是好事,但是承办者们,将事情做得太高调了。

  李大龙不愿意用虚伪的表情,去掩饰自己的不情愿,不愿意让那些老百姓们,在一边就像是看耍猴的一般,看自己的笑话。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和建设,商会的确是做了许多的事情,带领着商会中的会员们,规范了行业的发展,还有解决了一些商会会员的融资难问题。

  但是,李大龙总觉得,商会的作用,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和南方的一些商会,有本质的区别。

  南方的一些商会,做到了真正的抱团发展,而且将商会中的一些骨干和精英,组织起来,干了不少的项目,也能够做成一些项目。

  而李大龙觉得,自己参加的商会,只是做了一点皮毛上的事情,没有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去干更加伟大的事情。

  无奈之下,李大龙跟大哥肖传喜,提出了一个非常紧迫的事情,那就是要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兄弟,绑在一起,做一些优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