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融入的方式
作者:偷名      更新:2022-11-13 07:09      字数:4059
  一秒记住【 】为您提供最快更新!

  2009年的冬至,对于一些人来说,连风儿都带着喧嚣。

  因为这天发生的事情,改变了一些人的看法。

  有人在心里感谢‘贪好玩’。

  有人咬牙切齿。

  也有人还在幸灾乐祸。

  而网友们也跟着热闹了一番。

  劲爆的消息一茬一茬,多有st,是吧?

  …………

  结束跟关秋荷的通话后,方年合上了电脑。

  听着电视里传来的声音,方年愣了下,接着打开电脑,看了看时间。

  稍加思索,起身去换了睡衣。

  接着拿上车钥匙出门,不几分钟后,就到了汇创中心的楼下。

  还好赶上了陆薇语下班。

  看到站在车旁的方年,走过来的陆薇语有些奇怪的问“怎么啦?”

  方年笑了下“看电视才知道,今天冬至,要去吃饺子吗?”

  在长安待过的陆薇语,或许会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

  这也是方年本来不打算出门,又开车出来的原因。

  陆薇语摇摇头“不是很想吃饺子。”

  “要不然我们去吃麻辣烫吧。”

  方年没意见,只是笑呵呵的道“我身体素质好,倒是无所谓,就怕你吃了拉肚子。”

  陆薇语咬咬牙,最终还是决定满足口腹之欲。

  “偶尔一次没事的。”

  陆薇语不是很熟路,左拐右拐,最后才找到一家路边摊。

  不算完全露天,搭了个棚子,四面都空空如也,也就能挡一挡天上可能落下来的细雨。

  大一点都没法营业。

  这样的地方,方年还是很怀念的。

  大城市里,其实不好找。

  因为有方年的提醒在前,陆薇语只点了很少的份量,讲说“减肥。”

  方年笑笑“没事,我不笑话你,我们尝尝味道,然后去吃好吃的。”

  “旁边就是小吃街。”

  陆薇语欣然点头。

  尽管冬夜的风吹在脸上,有些寒冷,也没戴帽子,发梢都被吹乱。

  但方年跟陆薇语都很开心。

  有时候,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跟喜欢的人一起吃路边摊,一起走在路上,如此而已。

  送陆薇语回家的路上,陆薇语忽然道“周五是圣诞节,你们学校有活动吧?”

  “我又不参加。”方年不明所以。

  陆薇语又问“那你要过这个节吗?”

  “我是不过的。”方年道。

  陆薇语就笑了起来“巧了,我也不过。”

  她还以为方年连冬至都特地出来一趟,不会错过这样的节日。

  “……”

  …………

  …………

  12月23号,周三,在‘贪好玩’被国内部分企业聚焦时,关秋荷与自己的秘书小赵低调乘坐飞机离开南韩。

  经阿姆斯特丹中转,去往瑞典斯德哥摩尔。

  全程的总计飞行时间不到7小时。

  但如果选择联程机票的话,则至少需要28小时以上。

  为了节约时间,关秋荷选择了分段式购买机票。

  有小赵在,很多事情也不需要关秋荷操心,一路都很顺利。

  当天国内时间傍晚,就抵达了斯德哥摩尔。

  给方年发了消息报平安。

  而在关秋荷离开南韩时,周东升正高调的代表‘贪好玩’与乐线公司进行友好商谈。

  同时新闻素材源源不断的发回国内。

  12月24号上午,温叶与几名行政员工先行回国。

  周东升继续在南韩跟乐线公司进行友好的商谈。

  不过这时,想要与乐线公司商谈的对象多了起来。

  ‘贪好玩’似乎开始感觉到了压力,有了退堂的心思。

  接下来的事情,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注定会发生的了

  ‘贪好玩’被踢下牌桌。

  牌桌上会多一些陌生的面孔。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全世界的资本都在发了疯的在挖掘哪里有赚钱的机会。

  于是,这状况,便不难理解了。

  但,在‘贪好玩’的幕后,方年跟关秋荷都在松气……

  …………

  …………

  午后,上完两节选修课,方年越过公路,走进了文科图书馆。

  翻开了《剩余价值学说史》。

  这是资本论的后续内容。

  安静看书的方年某个瞬间抬起头,发现对面坐着温叶。

  便放下书,笑道“温秘,这趟出差体验如何?”

  温叶想了想,才回答“这是我第一次出国,怎么说呢,不全是工作体验,还有一点额外的体验,尤其是昨天公司又给了大家时间去购物。”

  方年目光自然垂下“说说看,我也还没出过国。”

  对这点温叶不意外,一五一十的回答道“先说购物体验,首尔还比不上申城,就是有一些当地特色,对我们来说,有新鲜感。

  地方不算大……”

  温叶简单说了说她在首尔的游玩体验,总结来说,算是一般。

  首尔只有申城的十分之一大,相较而言更容易逛完。

  而且中途有周末两天。

  温叶有跟‘贪好玩’的同事们一起逛过首尔。

  方年不置可否。

  接着温叶说起了工作体验“南韩的资本倾向更严重……”

  “有阶级存在……”

  “……”

  闻言,方年稍加思索,道“既然人都来了,看看书吧,09年马上就要过完了,我其实还比较关心你对考pa的想法。”

  温叶眨了眨眼睛,接着小意提醒道“方总,pa要在本科毕业以后有三年工作经验才可以报考。”

  方年哦了声,漫不经心的道“我还真没关注这个,所以你的意思是,你打算先缓缓,等到了时间再临时抱佛脚?”

  没等温叶开口,方年随意的道“你也不看看就你学习那样,你觉得佛脚给你抱吗?”

  温叶连忙道“我现在就学。”

  “懒得管你,抽空写个出差工作汇报去,明天下班之前发到我邮箱。”方年无所谓的道。

  温叶“……”

  有点委屈,但又不敢说。

  她可有点了解方年的脾气,也不是真生气,但自己要是再多说一句,那就会成为真的。

  也不敢想自己命苦不命苦的事情。

  本来就是工作流程上的事情,只不过是被特地要求了而已。

  最后,温叶脑子里面没来由的冒出个念头

  ‘怪就自己毕业太晚!’

  正想着事情,忽然有人出声打断了她。

  “方年同学,看书呐。”

  温叶循声望去,略微诧异的道“程潜学长?”

  方年也笑着打起了招呼“程哥,你也来看书呐。”

  “咦,温叶?”程潜这才看到温叶,接着挑眉道,“你们认识?”

  方年笑着回答“报到第一天就认识了温叶学姐。”

  “原来是这样。”

  “……”

  “……”

  寒暄了几句,程潜干脆坐了下来。

  方年索性记下了自己看的书页,合上了书。

  “程哥,正好碰见,想向你讨教一个小问题。”

  程潜连忙摆手“温学妹在这里,你可别这么说,互相讨论。”

  “……”

  坐在对面的温叶看着方年跟程潜小声交流,脑子里面稀里糊涂的。

  她很吃惊于方年怎么会去认识研究生的学长。

  就她所知,方年在09级哲学一班非常低调,几乎没有任何锋芒。

  也不参与什么活动。

  好像是复旦的过客一样。

  但现在,温叶看着方年跟程潜讨论着一些落在耳朵里,每个字都听得懂,但组合起来就很深奥的问题。

  看着方年笑呵呵的讨教。

  看着程潜很平等的对话。

  听着讨论的问题从哲学的范畴延伸到一些研究的领域。

  温叶这才发现,方年选择融入复旦的方式,跟很多很多本科学生不一样,他选择的是学术研究方向。

  仔细想想,温叶忽然觉得或许这才是最正确的形式。

  尤其是对于选择了哲学系的方年来说——

  他不需要创业,甚至可以不要学历……

  排除掉这些方向以后,本科生方年能选择的方式不多,学术研究方向毫无疑问成了最优选择。

  甚至因为是哲学的学术研究,很可能会提供给方年决策的更大启发。

  温叶是知道公司这次危机的解决方案是谁提出来的。

  也知道花了多少时间。

  几乎就是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方年整理出资料,迅速分析情况,最后提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而这些能力,或许就是从这么稀松平常的学术讨论中,获得的……

  …………

  方年抿抿嘴,微蹙着眉头道“也就是说,你们团队现在在框架问题上的认知研究,陷入了死循环?”

  声音打断了温叶的遐思。

  程潜点点头“可以这么说,虽然归根结底是没有经费的原因,但也确实是陷入了死循环……

  理论研究需要实验支持,实验支持需要经费,没有经费只能搞理论研究……”

  听着程潜绕口令似的话,方年笑着道“其实这跟现在的环境也有关系。”

  “的确,不只是我们,大多数团队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程潜认同道。

  气氛有片刻的沉默。

  不多时,方年忽然说道“你们团队就没考虑过跟公司合作,还是说你们不舍得共享成果。”

  程潜苦笑道“谁知道到底会不会有成果,框架问题研究了还多少年,人工智能的概念又提出了多少年;

  现在都成了科幻级的词语,如果研究出来了结果还好,要是没有结果,完全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也不好交代的。”

  顿了顿,程潜苦涩的道“所以说像我们这样的学生,哪能找到公司合作?”

  这时,方年有意无意的看向了对面坐着的温叶……

  ======

  破碗求订阅月票。

  ps争取明天也四更吧。手机用户请浏览1b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