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 武道十卷
作者:蒙面怪客      更新:2022-12-05 14:02      字数:5544
  一番交手、验证后,郭凡对自己如今的实力也有了些许了解。

  比之已经打开三大神藏的妙真,定然是远远不如。

  即使有天龙斩之助,若是对方全力出手,他也只有逃之夭夭的份。

  不过与此界的在世仙真相比,他虽刚刚进阶通玄,却堪比打开了两处神藏。

  一方面的原因,自是有灵器天龙斩。

  另一方面则是惊云十道。

  与此界堪称野蛮的打开神藏之法不同,惊云十道有着完整的体系。

  勾连、熔炼一个魂魄,其他魂魄也会阴沉有不同程度的显化,对实力造成加成。

  也是因此,刚刚进阶的郭凡就能御使天龙斩硬抗住岩浆冲击。

  而且进阶通玄之后,可以用真元再次祭炼一遍天龙斩,威能会变的更强。

  实力,自也会再次增加。

  “我等之所以被常人称之为在世仙真,就是因为一旦打开神藏,与此前再不相同。”天际之中,妙真一边遁飞、一边开口

  “我等之下,炼体、内气乃是炼精化气,先天、罡气则是练气化神。”

  “在世仙真,则是炼神还虚!”

  她侧首看了眼郭凡,道“这些话,其实还是我的一位朋友告知的。”

  那位朋友明明已死,但不知为何妙真总觉着面前这位与之相仿。

  “炼神还虚,悟的是道、用的施法,肉身只不过是渡世的宝筏。”

  见郭凡不言,妙真继续开口“我等一举一动,都可引动天地之力,单纯的武技已经极少能够入眼,动手比拼与此前也不相同。”

  郭凡点头。

  只有真正进阶通玄,他才明白何为仙凡之隔。

  通玄之下,习武炼体、聚气养神,实力再强终究是凡胎。

  而通玄境。

  肉身成宝筏,通透无碍,不假外物,不吃不喝直至寿元耗尽都没问题。

  真元一聚,肉身之坚韧,比之极品宝兵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即使以玄武霸体施展秘法,也远远不能比。

  要知道,他才刚刚进阶半个来月,肉身不过初炼,就已如此强悍。

  如妙真、慈悲等人,怕是除非灵器、仙兵,常人根本不能伤之分毫。

  且对周身窍穴、每一毫发都了如指掌,成为真正掌控自己肉身的神灵。

  肉身为精,真元为气。

  与罡气相比,真元也有着本质的改变。

  真元一起,可回风返火、可遁飞无碍、可御水控冰,堪称无所不能。

  像极了传闻中的法力!

  此为大道之基,只要运用的好,明了奥妙,几乎任何事都可做到。

  有仙真用它点石成金、玄心宗有遁地无碍之法、千机洞能推演因果……

  如此种种,尽是真元之妙。

  气血、内气、真气、罡气……,都是凡俗之物,唯有真元超凡脱俗。

  真元为气,念头为神。

  在世仙真念头一动,天地与之相合,挥手间无量巨力可直落数里开外。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对不可测之事,也能不见不闻、可以先知,更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除非遇到同等境界的人,他人只要生出敌意,都可清晰感知。

  而如妙真这等打开三大神藏之人,以玄心妙境更是能化虚为实,若是把常人困于其中,怕是直到老死都不会察觉有哪里不对。

  就算是单纯的念头运转速度,通玄动念千百转,常人怕才刚刚转念。

  “既然武技的用处已经不大,为何妙真姑娘依旧以武技为主?”郭凡不解

  “以我看来,在世仙真当以秘法、妙术,和御使仙器为敌才是。”

  这也是本体所在世界通玄高人的做法,几乎已经摒弃了武技。

  除了可以称之为秘法的存在。

  “呃……”妙真略显诧异的看了眼郭凡,道

  “郭兄,我等自也知晓此事,但妙术少见,能入在世仙真眼的更是稀少。”

  “至于仙器,普天之下也不过十余件,且大部分都在地府手中,岂是想得就能得的?”

  “唯有长久以来修行武技,若是修行有成,可化为秘法,对敌更是方便。”

  郭凡哑然。

  这却是他自己想当然了。

  本体所在,炼丹、炼器、阵法、异术、秘法等等……,尽皆不缺。

  而此界就算开启神藏一说,也不过千年,如今才推演到三大神藏,距离本体世界相差太远。

  异术、灵器,对于玄心宗宗主庙镇来说,都是极其罕见的东西。

  更何况其他人?

  相反,在世仙真一举一动都能引动天地元气,倒是可以把武技之威发挥到极致。

  进而演变成秘法,不亚于传闻中法术!

  所以……

  郭凡双眼一亮。

  这个世界因为武道的局限,走的路子与本体不同。

  本体所在是进阶通玄之后以灵器、异术为主,而此界则依旧以开发武道为主。

  当下道“妙真姑娘,不妨多说一下。”

  “自然。”妙真点头,道

  “江湖各大门派,都有以武道为基,而创出的在世仙真所用秘法。”

  “如莲台宗的血池秘技,清净派的太清道,我玄心宗的心神幻术等等……”

  郭凡默默点头。

  千机洞也有此类秘法,记载在千机策上面,主要有一门遁法、三门武道秘技和两门异术。

  另有看相、推演之法。

  不过这些东西是传承之基,郭凡拒绝了拜入千机洞,凌不虚自不会给他。

  “这些年,地府收拢百家武学,我也与诸多高手交流,略有所得。”妙真继续开口,并不藏私

  “地府分为武道十卷,我则认为法有六途!”

  “呵……”

  说到此处,她又轻轻摇头,面带苦涩“虽然不想承认,但不得不说,地府之主虽惹得天怒人怨,但确实让武道更加完善。”

  “甚至……,那位存在很可能已经借此推导出三大神藏以后的法门。”

  但这,越发让人绝望!

  郭凡点头。

  不论在哪里,天下大乱、战争频发,都会推动武器的发展进步。

  “妙真姑娘。”想了想,他还是问出心中一直好奇的那句话

  “那位地府之主,有多强?”

  “……”妙真身形一顿,迟疑了一下,才继续前行,面色更是复杂。

  沉默了一会,她才缓缓开口“地府之主,据我们打探的消息,他一共身怀六件仙器,拥有九门妙术。”

  “这九门妙术,都是对我等在世仙真来说,也极其强悍的存在!”

  “比如……”

  “天下第一遁术,非是金无望的浮光流影,而是一门名叫三界小挪移的妙术!”

  “三界小挪移?”郭凡双眼一缩,他似乎听过这个名字,但就算没听过,也能感受得到这门妙术的强悍。

  “不错!”妙真叹气点头

  “据说,这门妙术是地府之主从某处偷来的,可瞬间移动到十里开外。”

  “另有天下第一防御妙术,无极真身,可硬抗仙器斩击而不损。”

  “恢复力最强的妙术九窍玲珑心,任何重伤,短时间内都可复原,据说除非刺破心脏,否则身怀这门妙术之人只可能是老死!”

  “天下威力最强的妙术,是来自佛门烂柯山的五指山,他同样也会。”

  “……”郭凡张了张嘴,最终无奈摇头。

  能跑、能抗、能打、不死。

  还有一身仙器。

  这还怎么打?

  难怪一提起此人,就连开启三大神藏的妙真,也是眼带绝望。

  “不止如此!”见郭凡面色有异,妙真眼神越发低沉,道

  “我与他交过手,且他曾亲口说过,自己不仅仅开启了三大神藏。”

  郭凡默然。

  他突然觉得,自己以战争之法横扫天下的想法,可能不会那么容易实现。

  “妙真姑娘。”定了定神,郭凡转回话题

  “不知你说的武道十卷、法有六途,又是何等情况?”

  “郭兄当知,地府之主虽然横压一世、法力无穷,但毕竟不能服众。”妙真开口

  “所以地府之主,也有心怀天下之人。”

  郭凡了然。

  这在政策不过。

  “所谓的武道十卷,就是地府传来的说法。”妙真轻捋额前发丝,道

  “地府之人,把武道根据特质不同,分外十种,分别是力、速、技、智、气、身、灵、妙、奇、天。”

  “其中力为力气、速为速度、技为技巧……”

  “妙为妙术,奇为奇门,天为元神。”

  郭凡眼眸闪动,虽然有所不同,但地府的这武道十卷,几乎就相当于仙云十道!

  不过那地府之主显然也是不懂天地人三魂,而是把妙术之类的混入其中。

  当下侧首看去,问道“那妙真姑娘以为的法有六途,又是如何?”

  “我把自身所学,归为六类。”妙真面色一正,道

  “护体硬功、精元秘术、轻功身法、内气真元、心神幻术、乾坤推演。”

  “据闻在地府之主,武道十卷每一卷的最后,都会记载一到两门最强武技,妙真却是不成。”

  郭凡眼神微眯,若有所思。

  与地府之主相比,妙真的看法显然还是站在习武之人的角度。

  并没有跳出原有的局限,只是把自身所学做了个归拢、整理。

  而那地府之主,眼界更高,除了归拢所学,甚至隐隐要证明某些东西。

  不过这并不能说地府之主比妙真更聪慧,只能说见识不同而已。

  “郭兄。”妙真适时回首,笑道

  “我观郭兄也是学贯百家之人,有些武学更是另辟蹊径,不知对武道有何看法?”

  “我?”郭凡略作沉闷,才道

  “在我看来,武道当分为十类。”

  “哦?”妙真美眸一闪。

  她刚才只是随口问了一句,根本就没有指望能够得到什么回答。

  毕竟不管是她还是地府之主,都是多年的在世仙真,见多识广。

  郭凡进阶在世仙真不过才半个多月,就算有见识,又能有多少?

  当下轻轻点头“郭兄不妨细细一说。”

  “好。”郭凡点头,面色微正,借机把心中所想一一整理出来。

  “郭某把武学分为十类,分别列于三魂七魄之下。”

  “三魂七魄?”妙真一愣,随即有些恍然,心中更是突然冒出一股异样之感。

  如冥冥之中的催促,让她精神一凝,正色看向郭凡

  “郭兄请细说!”

  “嗯。”郭凡点头,道

  “三魂,谓之天地人,七魄,谓之精、英、力、气、天冲、灵慧、中枢七魄。”

  “此乃三洞道藏的说法。”妙真了然。

  “不错。”郭凡继续开口

  “精,指的是精元,大部分炼体武技都是如此;英,就是速度,轻功、遁法当是此类;力,力量,发挥精元之法;气,内气、真气、罡气、真元,操控天地元气之类的法门,可为此类……”

  “天地人三魂。”

  说到此处,郭凡语声一顿,迟疑了一下,才继续道

  “天魂,秉承天地之气而生,死后魂归天地,当是面相、推演天机、测算大势。”

  “地魂,血脉之承,死后徘徊于墓地,当是阴魂、煞气等玄妙法门。”

  “人魂又称命魂,秉承肉身而生,承接因果,死后当归于地府,在我看来,应是炼尸之法。”

  “当然。”

  他最后开口“这只是郭某自己的想法,有些地方并不如何恰当,妙真听听就是。”

  “不……”妙真眼眸闪动,面上隐现茫然,身形笔直飞遁,好似陷入某种奇特定境之中。

  她轻轻摇头

  “郭兄的看法,似乎……,似乎另有玄妙,我……我好像想到了什么。”

  妙真抬头,眉头紧皱,却始终抓不住脑海里一闪而逝的念头。

  接下来的时间,妙真再没有开口,陷入沉思直至数日后才清醒过来。

  而这时,两人已经来到千鸾山附近。

  天际之中,有白云悬浮。

  白云之上,有一白衣男子盘膝跌坐,目泛金光,朝下方探看。

  男子相貌端庄,气质通透,白衣素净,浑身上下都带着股纯粹之一。

  尤其是面上宝相庄严,虽长发如墨,依旧如寺庙里供奉的佛像。

  此人正是太子朱浮!

  “唰!”

  两道流光掠过虚空,撞破白云,在身后留下袅袅烟气,落在近前。

  “殿下。”妙真微微垂首

  “久候了。”

  “不敢。”朱浮摇头

  “我也是刚来没有几日,这位是?”

  他侧首看向郭凡,眼神闪了闪,道“这位兄台,我们以前是否见过?”

  “你也有这种感觉。”妙真洒然一笑

  “我也如此,几乎是误以为老熟人。”

  “在下郭凡。”郭凡拱手,也不打算浪费口舌解释,扫眼四周道

  “天宫就在附近?”

  “不错。”朱浮点头,倒也并不怀疑什么,道

  “不论是宫中典籍,还是各大门派的记载,那传闻中的天宫都在附近。”

  “只可惜……”

  他悠悠一叹,道“目前并无太多头绪。”

  新书莫求仙缘已发,求收藏。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