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准备
作者:克拉克啃玉米      更新:2022-05-19 06:22      字数:5058
  郡守姚延武回到县城之后,也不顾正是深夜时分,来到张县令的住所,敲响了房门。

  张县令其实没睡,他也感应到了白龙河那边传来的天地元气波动,只是不太清晰,不知是天地异变,还是高手战斗造成的。

  后来见到姚太守破空而去,知道他去侦查情况,就安心守护好县衙,免得出现问题时无人做主应对。

  现在见到姚延武回来,连忙打开房门,施礼问道:

  “太守大人,深夜前来,有何见教?”

  姚延武也不和他多说,直接道:“借你县中龙气法阵一用!”

  姚延武是想要及时给帝都通报情况,自己已经请动了那位‘包前辈’,对方答应了大梁朝廷的供奉!

  这可不是小事,每一位圣阶高手,都是值得极力拉拢的。

  但是很不幸,能够渡过雷劫,破开天人屏障的,一般都是极其有性格的高人。

  按照成圣几率来说,正邪高人各占一半。

  邪道高人就不说了,要供奉这样的高人,常常要做出很大的牺牲,满足对方极其苛刻的条件。

  曾经有一位邪道高人,提出的条件就是,献祭一座十万人以上的城池,用来祭炼他的法宝。

  这样的条件怎么能够答应,不说朝廷官员包括皇上,都是借助百姓气运修行官煞,反噬起来极其严重,单单朝中大儒和正道仙门高人都不会答应。

  就算是咬咬牙,供奉了一位邪道圣阶,但是这种人心性如何就不用说了吧?

  关键时刻,随时都有可能反咬一口,这样的圣阶,能力越大,危害越深!

  就算是正道高人,有喜欢游戏红尘的;喜欢清风明月,独居山林的;喜欢开宗立派的。

  但是几乎所有的高人,都喜欢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哪怕是名义上的!

  所以当初大梁皇帝一开始下旨的时候,也说了如果高人不愿接受供奉,不可打扰高人清修,就是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现在‘包前辈’为人正派,急公好义,最重要是一口答应接受朝廷供奉,这可是大功一件,姚延武哪能耽误?

  必须第一时间报告上去!

  边地郡守,是有权直接密折上奏皇帝的。

  当然,就算姚延武是上官,但是要借用沃阳县的龙气法阵,也要跟张合泰这位县令说一声。

  越界可是官场大忌。

  郡守大人要用龙气法阵传递讯息,张县令自然不敢有什么二话,连忙引路,带其来到了那间摆着县城沙盘的房间。

  这里是龙气法阵的控制中枢,除了监控全县灵力波动,防止妖鬼邪灵入侵之外,还有同其他城池及帝都的通讯功能。

  姚延武也不耽搁,等张县令等人退出房间,直接拟了一份奏折,把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详细的说明了一下,下面还附上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和分析。

  龙气法网如斯响应,几乎没有延迟,这封奏折就出现在帝都相应的机构。

  这是皇宫之中,距离御书房不远的一个地下室。

  房间中有一个巨大的龙气法阵,周围坐着数十个大小宦官,紧张而又有秩序的忙碌着。

  虽然是深夜,但是大梁王朝共三十一州,数百个郡,两千多个县,每天发生的事情多不胜数。

  众多宦官把收到的奏折进行分类,按照轻重缓急分出层级,再做出不同的处理。

  如果什么都交给皇帝看,陛下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关于圣阶高人的情报,响应级数自然是极高的。

  很快就有一个小宦官,捧着一个封好的盒子,匆匆来到了御书房。

  身穿黄袍的大梁皇帝,此时已经结束了批阅奏折,准备去寝宫就寝了。

  但是既然这个时候还有奏折送到面前,他也明白,应该有这个必要性。

  面无表情的取出奏折,看过之后,皇帝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竟然答应了!”

  老者没有想到,新出的圣人,竟然被当地郡守说动,答应了朝廷的供奉。

  就在此人夺取王朝龙气法网权限的时候,皇帝认为此人或是个无君无父、大道无情的仙门中人;或是游戏红尘、目无法纪的所谓‘侠客’。

  甚至有可能是魔道中人。

  当时皇帝盛怒之下,甚至有了抽调武圣,带领众多高手,埋伏击杀此人的打算。

  后来考虑到不知此人深浅,万一两位圣阶同归于尽,那可是不能承受之重,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现在看姚延武奏折上所说,此人还是比较正派的。

  可能是当时畸变兽潮涌来,百姓被屠戮,这位圣阶高人情急之下,拔城掷山,需要借助龙气法网的力量,才不得已为之吧?

  对待圣阶高手,就连皇帝都是宽容的,在自己心理,已经给许运来找好了借口。

  “这位高人可能久处乡间,不太明白龙气法网操控权限的重要性,请他把最高权限还给当地县令,也就是了。”

  皇帝有了口谕,自然有宦官答应,下去拟旨。

  “另,应该有的待遇,都要跟上!”

  “是!”

  这次却是暗影中,有人答应。

  所谓圣阶高人的待遇,不止是明面上的。

  对于每一位圣阶高人,暗中都有一批人,收集有关高人的情报,暗中揣摩高人的一言一行,习惯喜好等等。

  然后做到有的放矢,投其所好,或美色,或钱财,或权势,或宝物,渐渐让其归心。

  毕竟不是青莲道院里自己培养的修士,从小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不必担心其的忠诚。

  这个世界上,人族可不是只有大梁一个帝国,万一自己国家出的圣阶,被别的国家收买拉拢过去了,那哭都没有眼泪!

  姚延武所上的奏折,最后也根据自己和‘包前辈’打交道时的感受,做出了分析。

  根据姚延武所说,这位‘包前辈’很可能是那种埋头在某处一心修炼的高人,对于人情世故不够圆滑,稍显稚嫩。

  姚延武可不知道,许运来还是个年轻人,没经过社会毒打的那种。

  在他想来,能修炼到渡劫成圣的程度,怎么也得几百岁了。

  这种年龄还对人际交往显得稚嫩,肯定是一心修炼的高人!

  皇帝也没有对姚延武的判断产生怀疑,毕竟一个在官场混迹了几十年的老油条,在这方面的眼力应该很毒,三句话的功夫就应该能看出,对面是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还是个不学无术的二代。

  “稚嫩了好啊!容易受影响。”

  这种一心修炼的高人,给他金山银海效果不大,但是对于修炼秘籍、有助于提升修为的高品丹药、威能强大的法宝之类,还是比较喜欢的。

  投其所好,何愁不能拉拢?

  皇帝的心情很好,近半年来为了保养身体,都没有宠幸任何妃子的他,破天荒的选了个妃子寝宫,就寝去了。

  ………………

  沃阳县。

  第二天,不知道是不是许运来在饭桌上的建议起到了作用,苏全向张县令提出,自己愿意担任流民新镇的镇长。

  对于苏全这位新晋的入品高手,张县令还是比较看重的。

  奈何现在县中有品阶的官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全被填满了,没有空位他也没法安排。

  张合泰本人没中功名之前,是一个文弱书生,全靠当官之后,借助朝廷官煞和龙气法网,才有毙杀妖魔的能力。

  但是他这种‘高手’,离开辖地之后,就无法借助当地龙气法网之力,实力大降。

  假如被罢官,张合泰就会被打回原形,重新变成一个文弱书生。

  县衙中像张合泰这种,被朝廷赐予气运、官煞,强行提升起来的入品官员,还有不少,基本上都是走科举之路的儒家弟子。

  但是苏全这种武者,能力归于自身,虽然修为进境速度不如张合泰,但是基础扎实,到了无法借力龙气法网的野外,九品还是九品,并不会有丝毫实力下降。

  所以让苏全去担任流民新镇的主官,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苏全要担任镇长,肯定要携带家小。

  许运来作为准女婿,当然也要跟去,给老丈人帮忙。

  因为城外危险,自愿跟去的捕快没有几个,都是混得不如意,在城中没什么发展前途的才报名。

  当然,这里不是发扬民主的世界,除了自愿报名的,苏全还另外指定了十几个人,凑够了二十个名额。

  县城北面的十几个村镇,在上次畸变兽潮之中,都被荡平,要想重建,除了管理者和民壮之外,还需要不少物资。

  像是农具、种子和耕牛之类,都需要苏全这个入品官员去要,否则流民只要饿不死就行了,上面哪管以后镇子怎么发展?

  许运来前世,古代人口是国家重要资源,开疆拓土全靠军队去打,而这个世界,大梁立国近五千年,因为修行官煞的原因,又不敢无故杀戮百姓,所以造成人口过多。

  多出来的人口,每年都输送到边疆来,能立住脚,建立村寨乃至城池最好,可以增加大梁疆域。

  如果不幸被妖魔吃了,那是他们的命不好,怨不得官府。

  沃阳县在数百年前,也是荒郊野岭,后来流民多了,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苏全每天在外面跑东跑西,争取在流民大军到来之前,把准备工作做好,否则造成流民冻死饿死,就是他的罪过了。

  许运来也不再去县衙点卯,在家帮助苏依依收拾行李,督促她修炼《碧海生潮诀》,顺便看一下旁边的工人干活。

  虽说计划没有变化快,他自己的房子只盖了一半,也不能扔下,仍然要盖完。

  许运来现在也不在乎这点小钱,房子盖好后,以后回来也有个落脚点。

  他有时候到市场上转转,买上一些小鸡小鸭等家禽家畜,放到‘鲲鹏珠’空间里,让梅映雪帮着喂养。

  这么大的空间,虽然不能放带有灵气的东西,但也不能闲置着。

  三百亩地,如果荒废了,简直是犯罪!

  梅映雪可就惨了,作为一位上三品高人,当个西席先生也就算了,还要打扫卫生,现在竟然要喂鸡喂鸭,这地位是一降再降。

  干这些活还不能用术法,体内的灵力是用来续命的,用一分就少一分。

  所以梅映雪干活,也只能像是普通人一般,亲力亲为,每天搞得灰头土脸,再没有上三品高人的优雅从容。

  她也曾经委婉的提出抗议,但是许运来说,等流民大军来了之后就好了。

  到那时候,干活的人只愁太多!

  流民大军即将到来,县城中物价都在上涨,原本十两银子一头的小牛,已经涨到了十八两。

  就算如此,该买还得买。

  重建的其它村镇,基本上由厢兵负责,这些人可不会为流民准备太多东西。

  反正地里有原本村镇农户种植的麻薯,这些流民可以直接挖来食用,不用担心饿死。

  当然,也有像苏全一样,想要在村镇干出点名堂来的人。

  赵家是沃阳县大族,和其他扎根在北地的大族一样,家族中几乎人人修行。

  有修仙资质的,自然想办法送到各大仙门去,求取长生之路。

  没有修仙资质的,基本上都是修习武道,或是从军,或是入公门,都是出人头地的途径。

  当然,要说出人头地,还是读书最快,考取功名之后,最低都是入品之官,给家族带来的好处也是立竿见影。

  但读书也是需要天赋的,只能是极少数幸运儿能成功。

  族中选择读书的子弟,假如三年考不过,就要听从家族安排,或进入店铺当伙计学习经商,或务农,成为家族的基层一块砖石,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如果头铁,不听安排,像是许运来原身的父亲一样,就要被逐出家族,自生自灭。

  家族要发展,肯定要各个行业都涉足,在哪个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都是家族腾飞的资粮。

  赵家就看中了这次城北重建流民村镇的机会。

  虽然有人觉得野外危险,但这世界上从来不缺胆大,敢冒险的人。

  像这种畸变兽潮,肯定数百年难得一遇,既然已经发生过了,后面应该是一片坦途。

  如果能够成功站住脚,不但家族中会多出大量的土地,还会出几个基层民政官,这都是可以传承的。

  说不定以后有机会,还能升上一升。

  小家族都是这样,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赵家找到了官府,提出承包一个流民村镇的重建工作,自然获得了批准。

  不过要发展村镇,当然不能指望流民们。

  赵家也在采购各种锄头铲子、斧头刀锯之类的工具,和鸡鸭耕牛等家禽家畜。

  赵永思是赵家的采买管事,这两天颇为烦恼。

  虽说采购是个肥差,但是物价上涨太厉害,同样一笔款,买到的东西太少,他也不敢从中揩油了。

  否则上面一看账本,面子上都过不去。

  赵永思昨天已经提前跟牲口行的牙人说好,有来卖牲口的,都给自己留起来,然后派了一个手底下听用的小厮,一早去牲口行守着。

  “赵管事,不好了!”

  赵永思本想优哉游哉的吃完早茶,等到太阳出来,暖和一点再去,没想到忽然有人来报信,说是有人截胡!

  赵家是沃阳县大族,平日里县令也要给几分薄面,是谁这么大胆子,敢抢赵家定下的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