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作者:燕雨葵      更新:2022-05-19 08:07      字数:7663
  “出发!”骑在战马上的风若烟稳住不断晃动的枣红色大马,目光坚毅果敢的扫过众人的脸庞,清冷的声音虽然不大,却传进每个士兵的耳里,一声令下,立即调转马头,双手将缰绳一带,便留给众人一个笔挺的背影背着一把银色长剑。

  “驾!”风若烟的战马才走出几步,身后便传来如山的喝声。

  大批的战马跟在风若烟的身后往洛城奔跑,身后跟着半数的步兵缓慢的奔跑,才一个时辰,风若烟便适当的减缓速度,骑兵后面的步兵已经全部红了脸庞,微微喘着粗气,大战在即,风若烟自是要让他们保存体力。

  然而仔细观察的人便会发现,在步兵的前沿有着一些人,虽是穿着普通的战甲,可在步兵的奔跑中还是极其显眼。在众人喘着粗气时,他们呼吸均匀,面色不改,始终保持着均匀的速度丝毫不见吃力。

  “二皇子,南国朝廷已经出兵来攻打洛城了。”北国的和亲王走上洛城的城墙,神情严肃的看着直直的立在墙头的皇甫晔说道。

  “那是迟早的事,早来晚来总是要来的。”皇甫晔将右手放在眉头上搭做凉棚,远远的看着远方的黄色土地,脸色平静无波,仿佛在谈论一些完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般。

  “我们该怎么办?”和亲王现在是想起风若烟便心底生寒,想到由风若烟带兵前来,心中不免有些发慌。

  “以不变应万变,死守。”皇甫晔放下右手,微微转身看着和亲王平静的说道,眼瞳中流露出一股笃定的自信。

  “我们就这样在城中死守,什么都不做吗?”似是被皇甫晔眼中笃定的自信安抚,和亲王的语态少了几分焦急,但依然带着些许担忧的问道。

  “我们两倍于他们的兵力,难道还守不住一道城墙,我已经在城中准备了一年的粮草,不怕跟他们耗,和亲王自是不用担心。等到他们的士气耗尽,身心俱疲,放弃希望准备返回之时,我们便乘胜追击,长驱直入,直取惠城,到时士气高涨之下,禹城,灏城自是信手拈来。”皇甫晔将双手负于身后,说起这场战事颇有指点江山的帝王之风,只是眉目中少了帝王该有的慈悲宽宏。

  “二皇子果然才智过人。但是,贵国的风将军总有些过人之处,不会如此好对付吧?”和亲王听了皇甫晔的话,一颗心终于放回肚中,他对皇甫晔的才能也是极佩服的,前些时日跟着皇甫昭攻下三城简直如水到渠成般顺利,若不是风若烟赶来,惠城也必定被他们拿下,即使是大名鼎鼎的南国平定王也并没有拦住皇甫晔,但是想着风若烟领兵以来从未败过的响亮名头,还是多疑的又问了一句。

  “领兵作战,最简单的莫过于守城,和亲王只要监督好各个缺口不被打破,他风若烟纵使有三头六臂,他能带着二十万兵马飞过这高耸的墙头吗?纵使他会保存兵力,不至拼到身心俱疲的地步便往返,但他常胜将军的名头一旦打破,便也没有那么可怕了,他再想创造以少胜多的神话,怕是不可能了。况且,风若烟如今也未年满二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会些取巧之道不足为奇,他之所以常胜是未遇到聪明的人,就如我们上回上当般,我就不信他这回受了挫折真能沉住气。”皇甫晔嘴角噙着自信的笑容,细长稍稍往里陷的双眼瞥了和亲王一眼,若有所指的笑道。

  四十多岁的和亲王听了此话,不禁面色一红,讪讪的笑了两声便装作查看其他,不再接话,点点头,侧着身子走过去,绕着墙头走了一圈,脚步轻松的走下了城墙。

  此时,远处扬起黄色的尘沙,尘土飞扬间一个银白色的身影出现在洛城诸位守城的将领眼中,带着撼动山岳的马蹄声远远行驶而开,或许是那个身影的坚毅,使得马蹄的声音在守城将士的心中震得越发令人心生忐忑。

  “各个岗位的人手紧醒点,每人身后再加一名替补随时候命。”随着那个银色身影由远而近,皇甫昭往前走了一步,眼中的目光不禁添上几分凝重,风若烟在他心中的真正评价并不如他说的那般低,方才一番话只是为了震住和亲王。

  “刷刷刷……”风若烟自出现在洛城守卫视线中便不停歇,一刻钟的功夫便已亲临城下,离着城墙几十丈远的距离,便因密集的箭雨而停下,她略显阴柔的面上一如往日的冷酷淡漠,没有丝毫的退缩之意,嘴角甚至浮现一丝淡淡的冷笑。

  “皇甫晔,你既在城中主事,何不出来一叙。”风若烟镇定的抬起右手,示意身后兵马停下,牵着马儿状似悠闲的在城墙下转着圈儿,脸色却一成不变的冷漠,高声冲着墙头那名带着半块面具的男子喊道。

  闻言,风若烟身后的兵马一阵哗然,纷纷交头接耳的私语,皇甫晔心头一惊,以他的谨慎谋略,第一反应便是自己的人中出了内应,风若烟再次抬起右手,示意身后安静,冷然的盯着那个带着面具的人等着回答。

  “原本想到了京城在好生的与风将军叙旧,怎知风将军这般的急躁,不过此时我可没那闲工夫与风将军闲谈,众将士听命,点火!”皇甫晔毕竟是城府极深之辈,自是不会因此而乱了阵脚,只是短短的一阵沉默便索性取下面具,倨傲的俯视着城墙下的风若烟,与他说上几句,脸上浮起一抹邪佞的笑容,遂下命让放箭的将士在箭尖上绑上浸过油的碎布条。

  转瞬间,西部虽然寒冷,但也干燥的天气忽的暖了起来,风若烟指挥着兵马后退一些距离,众人却还是觉得浑身燥热,仿佛连洛城城门前的空气都在燃烧般,城楼上带着火的箭还在不断的射过来,让攻城的将领门几乎想脱下厚重的战甲,连战马都有些躁动,似是想甩下腹背上的战甲。

  而战场上脱下战甲,战斗力几乎会瞬间折去大半,皇甫晔一打照面便给众人出了这么一道难题,风若烟眸中泛着冷意的看着城墙上面色得意的皇甫晔,此人确实不容小觑。

  “大将军,我们先暂时后退,再想对策。”阵前的小小慌乱之时,左明喻驱马上前对风若烟说道。

  风若烟点头,立即抬起右手往后挥,众兵将依言迅速有序的后退。

  再次走上墙头的和亲王看见风若烟率领众人连连后退,不由的咧开嘴大笑,看向皇甫晔的眼神又多了一分钦佩。

  而皇甫晔脸上并未出现半分喜色,风若烟能有那么高的名声,必有他的过人之处,自是不会如此简单的被打得束手无策。

  果然,风若烟冷哼一声便指挥身后众人排列好,每个队形保持一定距离,整个队伍排到了几里开外,皇甫晔远远的看到风若烟下着命令,队伍依旧整齐有序的排列,而每个方阵中总有那么几个人走出自己的方阵小跑步的走到风若烟跟前集合,就连骑兵中也有几人走出。

  片刻,从各个方阵中挑选出来的百来号人一人手执一把弓箭,清减了几件穿在里面的衣服,走到前面一字排开在城楼前,皇甫晔终于看明白他们的意图,风若烟竟然从军队中挑出百来号善长射箭的人从下面射击自己的弓箭手。

  他稍显俊朗的面上不禁露出浅浅的嘲讽之意,薄唇微启吐出两字:“天真!”

  “二皇子,他们在做什么?”和亲王站在墙头上看的稀里糊涂,疑惑的走到皇甫晔身旁问道。

  “和亲王看着便知,众将士听命,每位弓箭手身后再配十名替补。”皇甫晔略显阴冷的目光始终注视着城墙下,他手握长枪立在地上,微风拂来,长枪上的红缨随风飘荡,声音却不如飘荡的红缨柔软,透着坚毅的冷酷。

  话音才落,风若烟便指挥从二十万兵马中挑选出的臂力惊人之辈,远远的拉开弓,射向墙头。

  瞬间,箭支纷纷飞上墙头,不断的有守城将士中箭身亡,然而,城墙上却没有打开任何一个缺口,虽然不断的有人倒下,却也不断的有人补上去,两者交换之际甚至没有出现一丝时间的空隙,风若烟指挥攻城的将士始终近不了墙根。

  并且半个时辰下来,风若烟选出的百来人臂力逐渐不支,再难将箭羽射向墙头,而洛城城墙上的守卫在皇甫晔沉稳的指导下始终换上精神奕奕的将士。

  清冷的眸子微微眯了几分,风若烟瞧着城墙上手握长枪的身影,心中想到,真不愧是隐忍多年的瑞王,果然有些才能。

  位于洛城一侧的方向,十几里地开外的地方,一座三层木质小楼里,临窗的云飞扬手执一种名为千里眼的东西放在眼睛前面观看着洛城的攻城情形。

  “堡主,风将军似乎出师不利啊!”一起站在窗户前面的还有铁萧、沈浪、南烈、榕笛,他们也都举着千里眼在观看,片刻,沈浪微撅着眉偏头问着云飞扬。

  众人齐齐转过头看向面上不见一分焦急的云飞扬,等待着他的回答,榕笛的神色更是急切了几分。

  “攻城本就是个力气活,风将军既是久经沙场,自是不会这么愚蠢的想以少胜多来如此攻城。”云飞扬虚眯着,面上不见半分焦虑,如往日般面色和煦,云淡风轻,他虽然可以看出来风若烟并未尽全力,可始终也看不出来她还有什么法子,放下手中千里眼看着众人说道,眼神稍显刻意的扫了榕笛的脸庞一眼,遂低头轻轻叹息。

  洛城城门前的南国兵马虽然没有占到优势,但是任何人脸上都没有出现颓势,一个个依旧满脸坚毅。

  “大将军,让步兵举盾牌进攻试试吧,在火中迅速一点便好,若是气温灼热支持不下便迅速撤退。”左明喻再次驱马上前,在风若烟的身侧说道,面色也是一如既往的稳重,眸光沉甸甸的黑,并不见他有焦急之色,甚至嘴角隐约带着几分淡不可察的笑意。

  风若烟没有半分犹豫便采纳了左明喻的意见,立即派出一队有些轻功底子的人顶着盾牌冲过城墙上射下来带着火的箭羽,甩出手中的五爪勾搭在城墙上的壁上便往上攀爬,后面更是再次换上一些臂力过人之辈往城楼上射箭来做掩护。

  顶着盾牌冲出去的人只在几个眨眼间便已经奔到城下甩出了五爪勾,在皇甫晔还未做出反应之时便已经开始攀爬,抓着手中绳索脚尖一点便往上登上了好几步,甚是迅速。

  “放!”和亲王低头之际看的心中一慌,正要转头找皇甫晔之时便已经听到皇甫晔严厉不容抗拒的声音传来,顷刻之间,墙头上一颗颗人头般大的青石滚滚而下。

  “各路缺口迅速退下一半弓箭手,换上一半善战者打前锋。”皇甫晔低头看着城下情景,眼神再次凝重了几分,放下青石之际又调来手执大刀的人守在缺口旁,以便上来一个杀一个,如此情景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仗势,也算是万无一失。

  朝廷的军队才占上的一些上风瞬间被压下,攻城的战士不得不退回,如此几个来回,很快一天便已经过去,朝廷的军队并未取得半分成效,而风若烟看着已经略显疲态的将士和已经擦黑的天色,不得不退回。

  西部的白昼因着毒辣的太阳,温度便颇高,夜晚太阳落山,气温又降低,风若烟便带着二十万兵马稍稍后退一些着手安营扎寨。

  几日后,十几里开外的云飞扬等人看着风若烟带领的军退士气开始低落,几日以来始终占不到上风,皇甫晔站在墙头上,始终自如的应付着,不见半分的吃力,他的脸色已经逐渐缓和了,隐隐的透着几许浅浅的得意。

  “哈哈,真是传言误人啊,二皇子,看来贵国的风大将军已经黔驴技穷了,估摸着也坚持不了许久了,哈哈,此次我们便要破了他常胜将军的名号了,哈哈哈。”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的和亲王打着呵欠走上城楼,看着士气明显一日低于一日的南国朝廷的兵马,不禁得意忘形的大笑着对皇甫晔说道。

  皇甫晔只是浅笑着不接话,面上带着浅浅的得意之色俯视城墙下面的厮杀,心中暗想,该通知那些人待命了。

  半月以后,攻城的将士们脸上的疲惫已经无法掩饰,久攻不下也不免令人心生急躁,再无了大半月前首次兵临城下的磅礴气势,风若烟面色虽然始终清冷淡然,可王将军与平定王看着众多将士受伤而无成果,纷纷前来请求退兵。

  风若烟站在战场的最前沿,倔强的看着城楼上,那个越发挺拔的身姿,迟迟不肯下退兵的命令,王将军与平定王多番劝说无效已经难免心生不满,愤愤退后之际情绪颇大。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俯视下方的皇甫昭自是将各人面色收入眼底,脸上的自得之色更甚了,哼,到底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的确受不得挫折,若他知难而去,虽说会破了常胜将军的名头,但是也还真拿他没有办法,退回惠城,两方对持,或许还会缠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并且有朝廷支持的他方拖延的越久,越是有利,这场仗即使不打,拖也能拖垮了自己去,可风若烟就是这么沉不住气,不敢直面失败,此时怕是他的致命弱点。

  皇甫晔轻轻挥手,始终离他不远的韩宇走上前来,他侧头低声耳语,片刻韩宇点点头走下城墙。

  左明喻缓缓走到风若烟的身旁,二人并不交谈,只是以眼神示意,左明喻便再次不快不慢的退回原位。

  忽的,城门外高耸的一杆旗帜脆生断裂,转头一看,只见城墙上皇甫晔手执一把长弓,‘刷刷刷’几声还在不断射出箭支,片刻排在前沿的一片旗帜在众人的哗然下应声折断,风若烟身后的将士目瞪口呆的看着威风凛凛的瑞王,状似心生寒意之际,城门大开,伴随着如潮的兵马,杀声震天的杀来。

  “撤!”黄沙扬起,大批精神饱满的骑兵涌出城门之际,风若烟转头看着满面疲惫的众将士,只得挥动手臂,指挥军队急速撤退。

  然而,转瞬间,皇甫昭已经亲自带兵追来,隐忍大半月只为这一天,哪里肯给机会他们从容撤退。

  风若烟边退边杀,高强的武艺总算能稳住片刻,撤退的队伍不至散乱不堪,但却无法扭转兵败的局势,不消片刻已经退出了几里路,而皇甫晔领着几十万兵马清剿而出,大有一举灭抵在此的态势,对风若烟的兵马越逼越紧。

  心中志得意满的皇甫晔忽略了一个现象,风若烟带着兵马后退之时,原本位于最后端的人马却没有朝惠城的方向退去,而是分开两端变成左右两翼的远远退开,形成包围之势。

  此时此刻,拿着千里眼的云飞扬终于看出了门道,嘴角不禁上扬,心中暗笑,狡猾的若烟,前半月竟然只是做着引蛇出洞的准备工作,转而笑容又微微敛了几分,毕竟兵力悬殊过大,即使引蛇出洞也不一定能逮到,而此番失利,下次必定在无法用此招了,便下了命令,天鹰堡即刻前往,务必活捉皇甫晔。

  风若烟骑着战马边退边战之际,眼看着左明喻冲自己示意,便立即停手不再厮杀,加快速度往后冲去,皇甫晔哪里肯慢上半分,紧紧追上去,忽的身子一抖,他反应极其敏捷的从马背上跳下来,再转身之时,他骑下的战马马腿已经被齐齐割断,身后的许多跟过来追赶的将士也中招,双眼猛地蹦出寒光,皇甫晔看着脚下仿佛忽的长出来的镰刀。

  反应过来中计的皇甫晔还未喊停,躲过镰刀的将士惨叫声纷纷传来,猛然看过去时,只见大批的战马脚跟纷纷陷阱土里,并且马腿没有折断的战马也久久拔不出陷进去的腿来,皇甫晔快步走过去扒开黄土一看,土地里竟然都埋着密密麻麻的陶罐,这样一来,坑坑洼洼的道路便走不得战马,难怪风若烟始终不走直路的弯弯绕过,原来大半个月,他们一边攻城一边挖坑。

  “撤回城内。”素来谨慎的皇甫晔见此情景便心生不祥,立即出发命令,率先往城内退去。

  然而此时,风若烟已经领了大批兵马往城门的方向冲去。

  “关城门!关城门!”见城外局势突变,和亲王立刻慌了手脚,不管还在城外的皇甫晔便大喊着要关城门。

  “二皇子还在城外。”一直都不怎么看得起欺软怕硬的和亲王,伯颜部落的首领焦急的走上城墙,恶狠狠的对和亲王说道。

  “他兵败你难道想陪葬吗?”和亲王冷哼一声说道,依旧坚持。

  此时萧历山也忍不住露面走上城墙,却对几人争执完全不在意,只是眼神晦暗莫名的盯着局势诡异的战场。

  “真想不到二皇子那样惊才绝艳之辈怎么就寻了你这种人合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哼!”生来好战的伯颜部落自是不会在此刻退缩,就连素来不合的鞑靼部落与泰宁卫部落首领都走上前来,纷纷谴责。

  “朝廷打进来了,朝廷打进来了!”几人正在争执之际,城墙下忽的传来一片大喊之声。

  几人定睛一看,左明喻与平定王已经把住城门,而风若烟手下众兵将一扫方才的颓势,再次战意盎然的排在洛城城下。

  皇甫晔冷笑着走到城门风若烟的阵前,面上的怒气很快平息,逐渐恢复镇定,就算一时失利又如何,就不信他风若烟半数于我的兵力堵住城门能奈我何,这般想着,皇甫晔的脚步也稳健了些。

  “大家亲眼看看这南国的二皇子,我南国的子民为何要跟随这种不顾亲情,不顾百姓生死通敌卖国的南国叛贼,你们就不在乎南国之中的亲人吗?你们也甘愿做那勾结北国,背叛南国之事吗?如今在城外的南国子民们,此刻归于我方,我风若烟在此明誓,以前过往,南国朝廷必定既往不咎。”风若烟冷冷的看着稳步走近的皇甫晔,忽的朗朗开口对着他身后的将士喊道。

  皇甫晔的身后立即传来一阵骚动,皇甫晔眼中的阴冷不由的又深了几分,心中暗骂,卑鄙无耻,确实,由萧历山带过来的十几万人马起初并不知来西部是造反,只是来时知道已经为时已晚,既已走错,向来无法回头,不如放手一搏,风若烟此时这一番自是很要命的令他们军心开始动摇。

  正要开口反驳的皇甫晔才张嘴,风若烟又是一道更加深入人心的话语传来:“草原三部落的众位勇士,坦荡荡的男儿当有原则,南国朝廷可有做过对不起你们的事,费劲财力人力的帮助你们的子民安居乐业可有错?你们才归顺不久便跟着这个叛国贼一起攻打南国的城池,可有问过自己的良心,并且,你们认为跟着他会有光明的前途吗?那你们都错了,如此通敌叛国之辈哪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即使上天不公让他胜了,你们最后的下场也极有可能是‘兔死狐悲’。”

  一番话下来,就连草原上的人马都出现了些微动摇的纷纷对视,转而交头接耳。

  “好男儿自是胸怀大志,岂可在乎区区小节,风若烟你出兵从未败过的神话就是用这张妖言惑众的嘴打下的吗?未必太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作为,杀!”皇甫晔越发的觉得风若烟卑鄙,骂了几句不再给他说话的机会,振臂一呼便杀上前去,也不理会身后还在迟疑的将士。

  看着跟着皇甫晔冲来的大多是北国将士,风若烟不由弯起嘴角,看来许多人的心理防线已经攻破,也不理会他的漫骂,反正自己本也不是男人,手持长剑毫不畏惧的迎上前去,意图一举擒获皇甫晔,只要擒了皇甫晔,剩下的人便好对付许多。

  皇甫晔同样目露寒芒的冲向风若烟,银色长剑与他手中长枪一阵碰撞,擦出一串火花,二人短短的对持便错开身子,再次交锋。

  手握银色长剑的力道大了几分,风若烟清冷的目光扫向皇甫晔,没曾想自小养在皇宫的瑞王也有不错的身手,年纪轻轻身手竟也不低于当初的武林盟主上官洪。

  但武功已经有所精进的风若烟自诩还是有把握能够生擒此人,调转头再次冲向皇甫晔身子‘咻’的一声跃过几人头顶,瞬间落在他的身侧,长剑挥舞隔开他的长枪,左手探向他的肩头。

  谁知皇甫晔几个回合便发现自己不是风若烟的对手便始终闪躲,不与他正面交锋,身子如泥鳅般滑来滑去,在风若烟身手探向他的肩头之际,他一边急速后退,一边大喊:“燕帮主!”

  随着皇甫晔的一声大喊,风若烟即将拿住他的一瞬只觉一阵凌厉的掌风向自己扫来,不得不收住攻势,转身接下那凌厉的一掌,两人对碰,风若烟被震得后退几步,只觉心神一瞬的不稳。

  反观突然杀出来的一人,比起风若烟倒还多退了几步,那人四十多岁的样子,唇上蓄着胡须,下巴却很干净,此时正面带震惊的看着半年不见,功力便突飞猛进的风若烟。

  风若烟的震惊也不比那人小多少,因为来人正是逐风帮帮主燕浩南。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