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逼婚
作者:竹下风起      更新:2022-05-19 19:25      字数:2543
  柳雪嘲笑道:“赵先生要是直接考你以气味分辨草药估计你这一辈子都想来我们琵琶堂,让你死记位置你还有点希望。”

  “嘿,”曹灵书不服气道:“阿雪,你瞧不起我呢,我……”

  他“我”了半天也憋不出一句话来,又垂头丧气,因为他还真分辨不出来。

  赵世新走过曹灵书:“别自作聪明,让你记这草药位置是因为林欢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你要是半天连药的位置都找不到还怎么抓药?”

  曹灵书啊一声,讪讪一笑,原来就这原因啊。

  他原本以为自己若来琵琶堂就可以像赵世新一样给人把脉看病,没想到赵世新只想收个抓药的,他平时都不经常干活,这让他抓药还不得手忙脚乱,这一乱就容易出错,中医出错那可是要出人名的。

  赵世新对方浩看来很满意,问道:“你闻到气味就能分辨草药,看来你对草药懂得还挺多,你这是在哪里学的?”

  方浩如实相告道:“我家住青山村,大山里,村里看病难,爷爷正好是个老中医,所以村里哪个人生了病都找我爷爷,我呢自小就跟着他学这些,时间长了也就会了,偶尔也能帮人治治小病什么的。”

  老中医?

  曹灵书和柳雪一听这话顿时安静下来,面面相觑。

  大事不妙!

  赵世新向来最讨厌那些所谓的老中医,在他看来这些老中医都是些仗着自己懂一点皮毛就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把不了脉,施不了针,还分不清中药,小病是常出错,大病更是无辄,偶尔能治好一两个就以神医自居,昧着良心赚钱,也不管对方死活,能捞多少就捞多少,眼比心红,心比眼黑,不择手段,根本不配称为中医。

  山舟市前几年就有不少老中医馆,都是无照经营,开在比较深的街头小巷,上面难查,一旦出事又容易跑,早几年山舟就经常出现老中医看死人的事情,无非就是得病的人没钱去正规医院,而这些老中医又便宜,那些病人即便知道可能被骗还是抱着仅有的一线希望去找他们,后果可想而之,但一旦出事这笔账自然就算在中医头上,如今中医渐渐没落,信的人越来越少,名声不佳,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江湖术士,所以赵世新很讨厌这些所谓的老中医。

  当然,其中不乏一些经验丰富手段高名的老中医,比如当年那位,可是这样的人实在少见啊。

  不过这两年情况好了很多,山舟市严打,关了不少老中医馆,逮了一批所谓的老中医,而且有了新规定,所有的中医都必需是正规的学校毕业,老一辈的中医也得拿到中医资格证,如今几乎看不到那些“自学成才”的老中医,现在倒好,来了个老中医的孙子,还想跑自己这里来当学徒?

  赵世新立马沉着脸色问道:“你没有在学校系统性学过?”

  方浩尴尬的摇头:“我小时候只念了两年书,家里穷,没钱,后来辍学,跟着爷爷学中医,不过我会认字。”

  没念过书,而且还只是识字的水平就想当中医?

  关键是他爷爷居然还他退中途辍学,一个会让自己孙子辍学的老中医能是有多么爱自己的孙子?

  赵世新看似已经在爆发的边缘,压抑着发怒火问道:“你刚才说你也帮别人看病?”

  曹灵书和柳雪一个劲的朝方浩使眼色,这方浩看起来也是一个挺老实的人,两人也不愿意看到方浩被骂得体无完肤。

  方浩好像还没有意识到问题,还老实的点头承认:“是啊,小病对我来说……”

  “胡闹,”赵世新重重的一拍前台,呵斥道:“这中医诊断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小病不愈,还会引发大患,即便像我这样的中医也常会出错,不得不小心置之,中医本就复杂,而你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就凭自己的经验之谈就敢替人看病,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会害死人,还会败坏中医名声?”

  方浩愣了愣,也没明白怎么就惹赵世新生气,被骂得一头雾水。

  柳雪将方浩拉了过去,和曹灵书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将事情解释一遍。

  方浩恍然大悟,原来像自己爷爷这样的老中医居然这么不受待见?!

  他赶紧解释道:“赵先生,是这样的,我们山里人看病实在困难,又穷,只得找我爷爷,我爷爷还算有些医术,不是那种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他在村子的那几年也没出过错,几年前我爷爷去世,也就没人给山里人看病,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而且我也学到不少,所以就由我继承我爷爷的医馆,这些年也没出过什么意外。”

  方浩撒了个小谎,村里人去镇上看病是麻烦,但没有他说得这样困难,只是这赵世新明显对老中医有偏见,他也只好把村里人说成是难与外界沟通的山里人,把自己爷爷说成不得已而为之。

  柳雪赶紧帮腔道:“赵先生,方浩能够以气味分辨药材,这可比那些医学院很多高材生都厉害,他爷爷能够教育出方浩这样的人想来医术不错,而且又生活在大山里,看病困难,您说他爷爷如果见死不救那那些山里人得受多少苦,我看方浩爷爷不是那种只为赚钱而不择手段的庸医,您就别生气了。”

  曹灵书也帮忙附和一句:“是啊,我家老爷子是喜欢办糊涂事,可眼光不错,他会推荐方浩看来他有一定能力。”

  赵世新听到这些话总算稍稍消气,想想又问方浩道:“我问你,何为阴阳?”

  方浩啊一声,脸露苦涩,看来是答不上来。

  赵世新又问:“何为精气?”

  方浩挠挠脑袋,还是不知道。

  赵世新微怒,再问:“何为元气?”

  方浩被问得有些不知所措,就像一个面对考卷一无所知的孩子。

  曹灵书一脸无语道:“你不是吧,我说你怎么一问三不知啊,中医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将人看作气、体、神的统一体,以望闻问切为手段,探病因,得病果,治其根。运气、精气、阴阳、五行等等学说可都是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校都会教的,你连这些都不知道还敢替人看病,我说你这不是害人嘛,你爷爷怎么教你的啊,敢情你们是什么都不懂,就凭经验瞎猫碰死耗子呢。”

  方浩自小跟着方怀初上山采药,研究药效、病理,走得是实践路子,对于那些所谓的理论学说他还真不了解,方怀初也没有教过,实际他是不屑于教,在方怀初看来那些理论学说也只是模糊概念,太过虚幻缥缈,真的治病还得以实际手段为主,比如针炙、拔火罐、推拿、气功、食疗等,光这些方浩就一辈子都学不完,哪有时间去记理论学说,这些年方浩看过不少医书,像《难经》《伤寒杂病论》也不知翻了多少遍,那些如抱阴而守阳的综合理论他看也不看,他学得就是如何治好病,而非高谈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