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无愧于心
作者:猫喜鱼      更新:2022-04-24 18:30      字数:2412
  “元儿,你不信刘叔?”刘季问道。

  赵元微微摇了摇头,这岂是可以承认的事情。

  “非是小侄不信刘叔,只不过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清楚。若是一个不小心,刘叔被罚,那我等可就百死莫赎了。”赵元诚恳地说道。

  的确如此啊,万一刘季真的在这里玩完了,那他岂不是少了一个得力帮手?

  刘季想了想说道:“元儿放心,某在沛县也不是白混的,若真有那一日,刘叔就算是拼了老命也得去找你。”

  言此,赵元看来是说服不了刘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远离故土。

  尤其是刘季早在沛县有了一身的本事。

  赵元只好同意了下来,只要有他在,无论如何刘季都得离开沛县。

  等到刘季走后,赵元的脸色这才冷漠下来。

  两人来到了客栈。

  顿一眼看着时间越来越紧迫,整个人也有些焦躁。

  这可不是什么小喽啰,这可是刺杀顶头上司的大事!

  父子俩的事情,为什么要牵扯他这个忠肝义胆的下属进去呢?

  “嬴政已经入沛县,咱们只要瓮中捉鳖就行。”赵元眼中闪过一抹深意,说道,“我先说好,刺杀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若是有威胁到生命的事情,就不要去继续刺杀。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将这几个人带走。”

  赵元又仔仔细细地吩咐了一遍。

  虽然说他爹可以牵制住嬴政一瞬,但是顿一现在是身边武艺最高强的好手,是一份很重要的力量,如果折在这次的事件中,对于赵元来说一个很大的损失。

  “张先生和李三,便是将这些人给转移,带着六百暗卫先行一步。”赵元说道。

  李由十分担心:“少主,这些暗卫都是来保护你的,若是我们带走大半,这实在不妥。”

  赵元摇了摇头:“无妨,你们办事就行的。就和大哥他们一样先去河西,稳定下来再说。”

  如今的沛县就像是湖面一般,看似平静,实则只要一阵风,就能微波荡漾。

  张良有些遗憾,不过他也清楚如今嬴政身强体壮,根本成功不了。

  昔日荆轲也算是的一好手,结果还是败了!

  还是需要等!

  “既然少主决意,良会在河西等着少主。”张良说道。

  赵元点了点头:“张先生,李三,一路顺风。”

  再见,需要很久的时间了。

  这边。

  刘季将赵元的一些话转述给了樊哙,让他帮忙带着一家人以及刘肥跟着赵元的人离开。

  樊哙切着肉说道:“刘三兄弟,这也忒糊涂了些,如今的陛下来到沛县的,这些大官肯定做好了安排的,咱们离开作甚,外面可没想的这么好。”

  刘季的心沉沉浮浮,虽然他赞同樊哙的话,但是对于赵元,他还是很信任的。

  二人不知说了什么了之后,樊哙便也同意了。

  于是乎第二日,刘季一家人和樊哙就被张良和李由带到了沛县的另外一个地方。

  此地,是张良提供的。

  赵元和顿一自然是没去的。

  “张先生,许久未见,别来无恙啊。”一中年男人儒雅地笑道,眼中温润如玉。

  张良含笑点头,拱手拜谢:“今日之事,多谢颜兄相助。良,感激不尽。”

  “哈哈哈,你一穷二白,拿什么感激我啊。”中年男子的爽朗大笑,拍了拍张良的肩膀,转头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你带着这么些人过来作甚,难不成那妇人和孩子是你的。可这也不对啊,那个老丈老妇人总不可能也和你有关吧……”

  张良无奈,要是再不阻止,颜及甚至可以一直说下去。

  “师兄莫要再打趣良了。”

  颜及摸了摸鼻子,这才停下自己的猜测:“好好好,吾不说了。你也不说,让人家猜都不能猜。”

  张良:……

  这是一座非常有韵味的小院子。

  乃是颜及置办的产业。

  颜及在沛县虽然没有特别大的名声,但他也算是富甲一方的有钱人。

  昔日张良在游学之时,与其志趣相投,两者这才成为好友。

  “你今日突兀登门拜访,可不像是你。”颜及将茶碗推到了张良的面前,淡淡地说道。

  张良苦笑道:“还望颜兄海涵,这些人于我而言乃是重中之重。”

  颜及不可思议,张良的性格他清楚,除非和抗秦有关,不然还能有什么事情能让他这么看重?

  不过,他并不打算刨根问底。

  “陛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你可听闻了?”颜及来沛县,也是有着打探这件事情的目的。

  在此地能遇到张良,也算是幸运。

  张良点头:“自然。”

  颜及又说道:“陛下虽说如此,但是大秦的国策却依旧是法家,儒家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你可知,孔戍回小圣贤庄了。”

  孔戍乃是昔日孔子的嫡系后人,曾被嬴政请到宫中担任博士,然而就在嬴政昭告天下焚书之时,孔戍毅然而然地离开了咸阳。

  张良皱眉:“若是因为焚儒家之书,孔戍如此恼怒那还情有可原,可如今却是让人觉得……孔戍是不想让皇帝利用儒家?”

  “没错,陛下的心思可以说是放在明面上了,他明明厌恶儒家,却还要这么做,只能说是被摆在了桌上的阳谋。”颜及是个聪明人,上位者打的擂台自己代入进去,便可窥见一二。

  这些,张良早就清楚了。

  甚至可以说,他也是参与者之一。

  但他不能说,也不想说。

  “原来如此。”张良恍然大悟地说道,“不过皇帝对于儒家的了解还不深。宫中那些齐鲁之地的博士务虚不实,这才让皇帝厌恶。颜兄难道不想给儒家正名吗?”

  颜及叹息一声:“非是我不愿,而是如今的儒家自身难保。”

  “自身难保?”张良顿时了然,自古以来的,有利益就有斗争,儒家本就不止一派,如今陛下的明面上说将儒家的话奉为圭臬,不了解实情的那些人自然是想去碰碰运气的。

  但是这就背离了儒家的初衷。

  “良,相信颜兄。”张良肯定了颜及,不过他也只有这么一句,如果的赵元愿意收服儒家,那也未尝不可,可是如今的儒家,恐怕自己内部也有斗争,真要收了,还需要将那些杂七杂八有自己心思的弟子给剔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