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真凶(三更)
作者:我吃元宝      更新:2023-01-10 02:34      字数:3627
  金銮殿刺杀!

  小黄门一击不成,竟然放弃刺杀太宁帝萧成义,转而进宫站在一旁的大臣。

  大臣“……”

  招谁惹谁了,竟然要遭受如此无妄之灾。

  谁来救命啊!

  不要光顾着保护皇帝,他也是重点保护对象,是需要小心呵护的。

  “救命啊!”

  小黄门地行刺十分疯狂,表情更是狰狞可怖。

  整个大殿都响彻着“护驾!”的喊声。

  关键时刻,凌长治冲了上来,从小黄门手中救下被追杀的倒霉催大臣。

  他又一脚踢翻小黄门,打算抓活口。

  却没想到,小黄门眼看不是凌长治的对手,当机立断,咬破嘴里的毒囊,自尽身亡。

  纷乱得不成样子的金銮殿,逐渐安静下来。

  朝臣们略显衣冠不整。

  逃命的时候,没有人会在意自己的帽子是不是歪了,衣衫是不是皱了,脸上的表情是不是好看……

  逃命就是逃命,得尊重“逃命”这项不太常有的运动。

  禁军包围了整个金銮殿。

  少府狱丞带着人检查刺客小黄门的尸体。

  朝臣们屏息静气,等待结果。

  太宁帝萧成义重新洗漱打扮,模样正常地再次出现在金銮殿上。

  无论如何,面子得绷住了。

  小黄门的身份,很好查验。

  毕竟宫里认识小黄门的人也不少,少府那里也有登记。

  刺客小黄门在众人眼里,就是一个一心往上爬,很能说,很能吹的人。

  否则也不会进宫没几年,就能到金銮殿当差伺候。

  谁都没想到,就这么一个天天吹牛的人,竟然会失心疯一样行刺皇帝,行刺大臣。

  太宁帝萧成义紧咬着牙关,一字一顿地说道“查!凡是和此人有关联的人,全都抓起来,一个个审问。”

  罗小年心头一紧。

  要说关联,他应该也算是关联之一吧。

  此时此刻,他不能开口求情,也没办法让皇帝息怒。

  有内侍急匆匆赶到金銮殿,启禀消息。

  太宁帝萧成义听完,脸色一变,拂袖而去。

  罗小年大声唱喝一声“退朝!”

  然后,急忙跟上皇帝的脚步。

  未央宫,长乐宫,先后发生刺杀。

  好在有惊无险,刺客皆毙命。

  看现场,行刺更像是一场笑话。

  其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引起动乱。

  太宁帝萧成义率先前往长乐宫看望陶太后。

  他十分震怒,“查!彻查此事!将宫里的宫人,清洗一遍,朕要求确保宫里再无可疑之人。”

  少府领命,内侍监领命。

  “母后,你身体要紧吗?”

  太宁帝萧成义关切地问道。

  陶太后面色略显疲惫,她摆摆手,“皇帝不用担心本宫,本宫没事。一个跳梁小丑,还吓不住本宫。”

  太宁帝萧成义问道“这个刺客是什么身份?”

  “就是跑腿打杂的一个小黄门,平日里不啃声,老实本分得很。哪里想到,会突然暴起,妄图行刺本宫。”

  “这些宫人,统统都该死!”

  太宁帝萧成义咬牙切齿,心中既后怕,同时怒火蹭蹭蹭往上冒。、

  陶太后却在此时劝住他,“不可冲动行事。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自持,好好想一想这里面的关联。”

  太宁帝萧成义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朕会克制!但是这次事件,朕绝不姑息!”

  同陶太后谈完话,太宁帝萧成义才前往未央宫看望。

  大家都没事,平平安安。

  唯独皇帝和皇后的嫡长子,也是当今大皇子萧枫,受到了惊吓,高烧不退。

  急得皇后仲书韵着急上火,脾气也变得很暴躁。

  她连太宁帝萧成义都敢吼。

  “宫里就跟筛子似的,金銮殿,未央宫,长乐宫,几乎是在同时发生宫人行刺,这分明是有预谋。虽然没伤着人,可也足以动摇人心。两起爆炸,金吾卫查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眉目,如今又出现刺客行刺。接二连三发生这样的事情,陛下就没有一点措施预防吗?”

  “朕比你更恼怒,怒火就没曾消过。”

  太宁帝萧成义一脚踢在凳子上,气得不行。

  皇后仲书韵哭着说道“孩子若是没事,那便罢了。孩子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我也不活了。”

  “你放心,朕定会给你,以及孩子一个交代。绝不让幕后主使逍遥法外。”

  ……

  皇帝一声令下,全京城几乎都动了起来。

  他越来越认可孙邦年的话。

  幕后主使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动摇他的权威,打击他的威望。让人们怀疑他的皇位不正……

  这一连串的事情,要说造成多大的严重后果,也不尽然。

  更像是恶心人。

  专门针对他这个皇帝。

  “一群废物,到现在还没查出眉目吗?”

  “启禀陛下,执金吾郑刚,孙邦年孙公公求见。”

  “两个人一起求见?”

  “正是!”

  太宁帝萧成义咬咬牙,冷笑一声,“宣二人觐见!”

  孙邦年同执金吾郑刚,一起走进宣政殿,面见皇帝。

  “废话休要多说。朕问你们,调查是不是有了结果?如果还是查不到幕后主使,从今以后,你们都不要来见朕。”

  人都死了,自然也就见不到了。

  皇帝萧成义早已经动了杀心。

  他不允许无能的人,窃居高位。

  执金吾郑刚同孙邦年孙公公,二人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孙邦年率先说道“启禀陛下,爆炸案已经有了进展。”

  执金吾郑刚紧随其后,“启禀陛下,微臣调查流言源头,幸不辱命,终于查到了关键人物。”

  “说!到底是谁在背后策划这一切?是谁要治朕于死地?”

  二人再次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齐声说道“启禀陛下,这一切皆是恒益侯所为。”

  “什么?”

  太宁帝萧成义第一时间,竟然没反应过来。

  罗小年赶紧悄声提醒,“陛下,恒益侯就是陛下的六弟,先皇六子,生母贾淑妃。”

  瞬间,太宁帝萧成义焕然大悟。

  “竟然是他?这一切都是他做的?”

  “正是!包括宫里的刺杀,不出意外,他也是幕后主使。”

  “哈哈哈……”

  太宁帝萧成义突然放声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竟然会是他!朕待他不薄,还给了他爵位,他有什么不满,为什么要做这一切?他不服气朕?来人,去将恒益侯萧成礼抓来,他府上的人,一个都别放过。凡是有牵连的人,统统抓起来。”

  “诺!”

  金吾卫出动,开始抓人。

  一时间,京城鸡飞狗跳。

  朝臣也被惊动,纷纷打听消息。

  当得知最近发生的一切,都是恒益侯萧成礼所为的时候,朝臣们先是吃惊,接着又恍然大悟。

  “可以说,贾淑妃是因为陶太后才会被先皇赐死,恒益侯分明是在报仇。”

  “此言差矣!即便要报仇,也该找陶太后。接连两起爆炸,可不像是单纯的复仇。”

  “真没想到,恒益侯竟然会有这般手段,手更长的,竟然连宫里都有他的人。”

  “自从贾淑妃去世,本官以为恒益侯一蹶不振,从此再无作为。没想到,他却有本事让世人震惊。”

  ……

  平亲王萧成文乘坐马车,前往皇宫。

  于情于理,他都要进宫看一看。

  他有些懊恼,表情阴沉沉的,“本王竟然忽略了萧成礼。”

  费公公请罪,“全都是老奴的错。老奴见恒益侯安分守己数年,就放松了警惕,没有特别关注恒益侯的情况,也没有启动恒益侯府上的探子,才有今日之祸事。”

  萧成文轻咳一声,“不怨你!本王事先都没想到,他会有如此本事,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如今看来,金吾卫又得白跑一趟。他既然敢在宫里动手,想必早在数日前,他的人已经离开了京城。”

  “恒益侯已经偷偷离开了京城?”费公公吃了一惊。

  萧成文呵呵冷笑,“他不离开京城,难道等着金吾卫去抓他吗?”

  “可是恒益侯府上那么多人……”

  “只要他本人能保住性命,就算妻儿全都葬送了性命,他也不会在意。”

  萧成文低头,心中满是怒火。

  他在生气,生自己的气。

  竟然会如此疏忽大意,犯下致命的错误。

  不应该啊!

  他来到长乐宫,还没走进大殿殿门,就听见陶太后的怒骂声。

  “贱人!本宫早就说过,斩草必须除根!果然留下了祸害。贾淑妃贱人,她的儿子更是贱人!母子两个贱人,害了本宫不够,还敢害皇帝。本宫要将他千刀万剐,诛贾家九族!”

  萧成文轻咳一声,走进大殿。

  陶太后冷漠地瞥了他一眼,“你不在府中养身体,进宫做什么?”

  “儿子进宫,自然是为了看望母后。”萧成文面色平静,无悲无喜。

  陶太后冷哼一声,“人,你已经看到了。本宫很好,没有受伤,你赶紧回府养着。别有事没事就出府,当心自己的身体,你还没留下后人,可不能在这个时候出现意外。”

  萧成文微微躬身,“多谢母后关心!母后无事,我也放心了。不劳母后操心,我这就出宫回府。对了,金吾卫前往恒益侯府抓人,估摸着会扑空。不出意外,萧成礼已经提前离开了京城。”

  “荒谬!你又不是萧成礼那个贱人生的,怎知他已经离开京城?”

  “换做是我,我就会在众人察觉之前离开京城。母后若是不信,这会派个人去恒益侯府看一眼,就知道儿子的判断到底对不对。”

  萧成文不卑不亢,语气和缓。

  陶太后死死盯着他,“萧成礼真的已经离开京城?”

  萧成文郑重说道“我有八成把握,他早已经不在京城,说不定已经离开了京畿。具体去了哪里,还得等金吾卫那边的调查情况。”

  贾家,萧成礼肯定不会去。

  除了贾家,他老丈人那边,他肯定也不会去。

  凡是人们一眼就能想到的答案,全都被萧成文否定。

  这样一来,萧成礼到底会去哪里,就很值得推敲。

  陶太后没有迟疑,当机立断,派人前往恒益侯府询问情况。

  金吾卫办事不利,栽在恒益侯萧成礼手中,肯定要找回场子。

  不掘地三尺,金吾卫不会罢手。

  也就是说,恒益侯萧成礼不见了的消息,金吾卫不会那么快禀报到宫里。

  毕竟,金吾卫还是有自己的自信,重刑之下,不怕问不出实话。

  怕就怕,用了所有的重刑,也问不出萧成礼的下落。

  萧成礼敢在宫里搞刺杀,显然已经算计到了一切。

  每一个步骤,朝廷的反应,皇帝的反应,金吾卫的手段,全都算计了进去。

  自然不会留下丝毫漏洞和把柄。

  如此想来,很早很早之前,甚至早到贾淑妃死的那一年,恒益侯萧成礼就开始谋划这一切。

  果然是处心积虑,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是个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