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斩了(三更)
作者:我吃元宝      更新:2023-01-10 02:42      字数:3583
  平武侯石温选择退兵。

  没必要同刘家耗下去,毫无意义。

  退兵的同时,石温才决定给朝廷上本,禀报此事。

  等于是,先斩后奏。

  等到朝廷收到他的奏本,豫州兵马已经退兵数日,离开战场好几百里。

  朝臣震怒!

  大骂!

  眼看着还有几天过年,平武侯石温突然来这么一手,他是成心不想让人过个安稳年。

  怒气冲冲,弹劾他!

  往死里弹劾!

  金吾卫别只顾着抓刘家的探子,有本事去把石温抓起来。

  金吾卫“……”

  给个白眼,自行体会。

  去千军万马之中抓石温,金吾卫又不是傻缺,不会主动找死。

  再说了,金吾卫只听从皇帝的吩咐。

  其他任何的话,统统是放屁,臭不可闻。

  朝堂上吵吵闹闹,每天朝会,开口是石温,闭口也是石温。

  皇帝萧成文也不阻拦,任由朝臣谩骂。

  总要给朝臣一个发泄地渠道。

  再说了……

  平武侯石温的确该骂。

  退兵可以!

  但是程序不对!

  应该在退兵之前,上本请示朝廷。

  朝廷下发公文允许退兵,豫州兵马才能退兵。

  石温倒好,直接来个先斩后奏。摆明了没将朝廷放在眼里。

  典型的有奶就是娘,吃饱了就不认娘!

  混账玩意!

  吵了几天,皇帝萧成文下了一道旨意,申斥平武侯石温,让他上请罪折子。

  无论如何,得有一个态度。

  ……

  已经顺利回到豫州的平武侯石温,面对皇帝的要求,很是不屑。

  “让老夫上请罪折子,凭什么!老夫在前线打仗,为了朝廷的脸面,不惜以身犯险,亲自督战。朝廷那帮饭桶在建州城内花天酒地。就因为老夫决定退兵,没有提前打招呼,就让老夫请罪,呵呵!”

  谋士提醒道“这是程序!朝廷向来都是这么做事,侯爷暂且忍一忍。”

  平武侯石温哈哈一笑,“老夫担任过朝廷呈现,自然清楚朝廷的程序,也知道皇帝要脸面。但,老夫心头就是不爽快。

  刘章在北地朝廷混得风声水起,萧成业可是承认了他的镇北王身份。刘章俨然成为大魏王朝,第一个异姓王。

  本侯呢?本侯得到了什么?本侯功劳不输刘章,凭什么就要低刘章一头。刘章是王爵,本侯是侯爵,本侯这心啊,可气可气了。”

  说到底,石温还是嫉妒刘章有王爵,自个没有。

  他嫌弃皇帝萧成文太小气,舍不得给武将赐封王爵。

  当然,从皇帝的立场来说,赐封异姓王,绝对是弊大于利,此乃取祸之道。

  但凡一个正常的皇帝,都不可能主动开这个口子。

  历朝历代,赐封异姓王,基本上都没什么好下场。

  要么异姓王死。

  要么朝廷灭!

  要么就是两败俱伤,谁都别想讨到好处。

  总而言之,异姓王这个玩意一旦存在,想要剿灭,必定要伤筋动骨。

  所以……

  有远见的皇帝,都不可能主动去开这个口子。

  反而还要严防死守,坚决杜绝异姓王的存在。

  刘章那是异数。

  萧成业就是个傀儡。

  但是,世上大部分人看不到这一点。

  大部分人只看见刘章做了异姓王,而且风生水起,风光无限。

  还看见萧成业登基称帝,对刘章尊重有加。

  平武侯石温不属于大多数人,他是少数人,他看得清楚真相。

  可,终归是意难平!

  在他看来,局势已经是这样了。

  严防死守异姓王,已经毫无意义。

  南魏就该主动扶持一个异姓王,同北魏打擂台。

  这个异姓王人选,舍他其谁!

  谋士还要再劝,平武侯石温直接抬手打断。

  平武侯石温哼哼两声,“不用和老夫掰扯大道理。所有的道理,老夫都懂,比在场任何人都懂。实话同你们说吧,老夫心头气不顺,所以要给皇帝添堵。老夫日子不好过,大家都别想好过。”

  “和朝堂翻脸,并无好处。”

  “但是也没有多大的坏处!大不了就是维持以前的局面,各自相安无事。”

  “刘章不可能坐着不动,等他理顺了北地各处关系,必定会领兵南下。别忘了刘章在檄文里面可是喊出了要统一南北的口号。瞧他那阵仗,不像是说说而已。”

  谋士们七嘴八舌地吵了起来。

  “刘章若是领兵南下,朝廷兵马也不是吃素的。而且凉州兵马常年生活在北地,能适应南方的气候饮食吗?”

  “别管凉州兵马能不能适应南方的气候和饮食,一旦刘章领兵南下,首当其冲就是我们豫州兵马。”

  “还有平阳郡!

  “至于沿途其他郡县,毫无抵抗力量。一旦刘章南下,必定率先开门投降迎接。”

  “听闻北军重建,颇具成效。皇帝投入了大量的钱粮在北军。不知道恢复了多少战斗力。”

  “没有上过战场正儿八经打过仗的部队,那就是新兵。别管他当了多少年的兵,就算当了十年,上了战场统统都是新兵。所以,别对重建后的北军抱有太大希望。”

  “但我认为,也不能小看北军。”

  “北军一直保持两天一操练,而且常常拉出去野练,拿山匪水匪练兵。已经是见过血的一群士兵。所以大家不要将北军想像得太弱。”

  “但也不至于将北军想得太强大。也就那么回事吧!”

  谋士们吵吵闹闹,讨论着朝廷局势。

  平武侯石温一言不发,板着脸,看不透情绪。

  石腊从外面进来,见人多,本来到嘴边的话又给咽了下去。

  谋士们也很识趣,主动告退。

  等到书房内只剩下父子二人的时候,石腊才开口说道“启禀父亲,平阳郡造的军械铠甲,第一批货刚刚到城内。儿子检查了一番,都是上等的钢刀,极为锋利。”

  说完,他从腰间取下一把腰刀,放在桌上。

  平武侯石温抽出钢刀,抬手就砍,果然锋利且坚硬。

  他爱不释手,忍不住仰天大笑。

  “燕云歌没有欺骗老夫,平阳郡造的军械,果然胜过少府工匠。”

  石腊心有疑问,“父亲,我们自己也有打铁工坊,有自己的工匠。我们的工匠就能造军械铠甲,为何还要花钱从平阳郡购买?”

  平武侯石温举着钢刀,“这是平阳郡造的兵器,同我们自己的工匠打造的兵器相比,如何?”

  石腊纵然不甘心,也只能实话实说,“平阳郡造的兵器,的确强于我们自己的工匠打造的兵器。”

  平武侯石温继续说道“不仅比我们自己打造的兵器质量好,这么好的钢刀,价钱还比我们自己打造的兵器便宜了一成多。

  如果量大,价钱可以继续压缩,能便宜两成左右。

  两成,听起来似乎没多少钱。可是一旦成千上万地订购平阳郡的武器,便宜两成,算下来,节省的钱财可是一笔巨款。”

  石腊还是坚定地说道“的确能节省钱,可是却将自家的根基命脉拱手交给了平阳郡。儿子始终认为,不应该从平阳郡购买武器。”

  平武侯石温哈哈一笑,“你的担忧没有错,但是还是太过片面。如果不从平阳郡购买武器,你怎么知道双方的差距在哪里,差距究竟又多大。

  购买武器,一是为了自用,二是为了给工匠们做个参考。既然平阳郡的工匠能造出高质量的武器,没道理我们豫州的工匠造不出来。”

  “父亲的意思是,要让工匠仿造兵器?据儿子所知,平阳郡造的武器,之所以质量这么好,价钱还便宜,是因为他们改进了炼铁工艺。”

  “别管工艺不工艺,我们的工匠得想方设法赶上平阳郡的这铁匠工坊。本侯也不希望,将来要长期从平阳郡购买武器。军械铠甲这类武器,始终还是要握在自己手中。”

  “父亲高见!那,平阳郡造的第二批货,还要吗?他们的人正等着我们回话,如果要的话,就得按规矩先交三成定金。”

  “当然要!让他们赶紧将第二批军械送来!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货要好。”

  “诺!儿子这就下去交涉!”

  ……

  燕云歌开始和平武侯石温做起了兵器生意。

  平阳郡造的兵器,质量最好,价钱最低,俨然成了市面上的抢手货。

  可就算价钱最低,燕云歌照样能赚取高额利润,一船一船的兵器被运走,然后带回来一船一船的钱。

  其利润之高,也只有食盐白糖这两样货物能比。

  好东西瞒不住人。

  这不……

  刘章派人出使平阳郡,也想从燕云歌手中购买兵器铠甲。

  人到了平阳郡,燕云歌不见,直接软禁在会宾楼等消息。

  纪先生提醒道“一直把人关着也不是办法,要么杀了,要么放走,要么就谈合作。夫人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好歹透露一二。老夫也好拿捏分寸。”

  燕云歌笑了笑,“先生,我是一个小气又爱记仇的人。刘章当初扣押萧逸的事情,我可没忘。刘章他以为本夫人是做大事的人,就不会计较那些细枝末节。但本夫人这回要教他一个道理,别自以为是!把人杀了,人头给刘章送去!”

  “这这这……夫人确定要把人给杀了?”

  “不杀,难道要留着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