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找王修算账
作者:三林校尉      更新:2022-04-17 15:56      字数:2336
  等刘义真带着裴方明的僧导出来后,所有僧人都紧张的看着他们。

  裴方明动作最为敏捷,直接上前将两个胡僧的利刃夺下压倒在身下。

  众僧看到这一幕都神色黯淡。

  他们知道这是僧导妥协了。

  “阿弥陀佛。”

  僧导对着诸多僧人施了一声法号。

  “诸位,大家散了吧。”

  众多僧侣无不气愤,但却不知僧导真正的意思。

  见众人不走,僧导再次开口“从此再无大寺,诸位请回吧。”

  这回众僧听明白了,纷纷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僧导。

  “师父?”

  有几个年轻的沙弥失声叫了出来,看得出他们是僧导的弟子。

  僧导看着他们那充满朝气的面容,心中想起刘义真说的话后不由再次感叹自己罪孽深重。

  少年人家,正是风华正茂之时。

  这个时候的他们,本该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而不是困在一间法堂,伴青灯古佛,理三千愁绪。

  “阿弥陀佛。”

  僧导再次双手合十,心中默念罪过。

  他转身看向刘义真“师父,能否给我些时间。我需要好好和他们聊聊。”

  “大师请便。”

  刘义真现在心里很烦躁,见僧导要留下也乐得其成。

  下山后,杜骥欢快的跑过来“桂阳公,要抄家吗?”

  刘义真点点头。

  “跟我去王修府上,士卒让他们回去。”

  杜骥刚才还兴奋的脸上顿时凝固。

  王修?

  杜骥用询问的眼神看着裴方明,但裴方明也迷茫的摇了摇头。

  刘义真等人很快就回到长安,眼看就要直接去找王修时杜骥拉住刘义真。

  “桂阳公……真的要穿这身去?”

  现在的刘义真还是身着甲胄。

  在非战争时期穿这么一身去王修家,鬼知道长安会流传出什么乱七八糟的流言。

  刘义真见杜骥提醒不由更为烦恼。

  这要是在以前,刘义真穿什么去找王修都没事。

  但现在不行了。

  长安真的变了,刘义真也不得不被迫改变。

  刘义真脸色阴晴不定,但最终还是先回了自己府邸。

  甚至为了合“礼法”。

  刘义真不得不派人先用自己私人的名义给王修府上呈交拜帖,如此才算走完流程。

  等刘义真可以去见王修时已经到了晚上。

  李静正在帮刘义真整理衣服。

  她似乎看出刘义真心情不好,却也没有问出口。

  还是刘义真先问李静道“你觉得王长史此人如何?”

  李静边一丝不苟的整理刘义真衣领,便细声细语的回答“长安百姓都夸王长史是个好官,说他是关中十年难遇的长官。”

  “王长史不但自己清廉,处理事情也被人称赞为“公正”,从不偏向任何一方。而且王长史在主上出征的时候每天都会登上北面的城墙为主上祈福,所以……王长史大抵是个好官,同时也是个好人吧。”

  刘义真倒不知道王修每日登临城墙的事情,此时听到李静的话有些动摇。

  “那静静你觉得我怎么样?”

  李静对这个却是不敢回答,而是收手乖巧的站在一边“主上……奴婢不敢妄议主上。”

  刘义真嘴巴张开,但最终还是闭上没有说话。

  算了。

  刘义真走出府邸登上前往王修府邸的马车上。

  这条路不是很长,而且刘义真也来过很多次。

  但这一次却感到格外陌生。

  刘义真到地方后走下马车,却看见王修一个人站在门口,身边并无奴婢佣人,只有他一个人穿着一身朴素的青色深衣贴着大门。

  王修府邸门前没有照明的灯具,此刻倾撒在二人身上的只有月光。

  二人谁都没有动弹,只是互相盯着对方的眼睛。

  王修能从刘义真眼中读到愤怒、不解、疑惑。

  但刘义真看着王修时却发现对方还是和往常一样,沉稳的如一滩死水。

  “呼。”

  刘义真吐出一口雾气,在寒冷的天气下格外浓重,渐渐阻碍了两人的对视。

  “进去吧。”

  王修缓缓转过身,原本坚挺的背影似乎佝偻了些。

  刘义真跟在王修身后一路穿过庭院走入屋内。

  王修的屋内和他的庭院一样,冷冷清清,没有丝毫装饰,只是一张书桌和几个置物的箱子以及一张床榻。

  此时王修已是盘坐到床榻上,面前是一张枣木小桌,上面放着一个小暖炉用火焰舔舐着上方的酒壶。

  王修拿起酒壶倒了两杯温酒,一杯放在自己面前,一杯放在对面。

  “桂阳公请坐。”

  刘义真提起下摆一步跨上床榻跪坐下来,也不看王修,反而是盯着暖炉里不断跳动的火苗。

  “桂阳……”

  “王长史想清楚再说。”

  刘义真此时眉宇间再没有之前的玩闹,他身形虽然还小但此时威势比王修高出不少。

  王修双手举起酒杯,一言不发的将杯中美酒吞入腹中,然后将空了的酒杯斜举给刘义真看。

  刘义真神色缓和了一些。

  王修的意思是今日对话自当无所隐瞒。

  刘义真跪坐下来比盘坐的王修还要高出几分,他居高临下的看着王修。

  “大寺胡僧的事情是你特意给我留下的?”

  “是,此案早在半月前就已发生,是我压下这件事等待桂阳公回关中。”

  “你从什么时候决定如此做的?”

  王修眼神有些迷离。

  “或许是桂阳公给我披上大氅的时候,或许是桂阳公酒醉说信我王修的时候,又或许是桂阳公答应让我亲眼看看那盛世长安的时候。”

  刘义真听后苦笑了一下,也不保持着跪坐的难受姿势,反而是毫无形象的一屁股坐倒,两腿岔开靠在后面的墙壁上。

  “王修啊,王修。”

  他没有问王修如此做的目的,因为他们各自都心知肚明。

  刘义真拿过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心中说不出的郁闷。

  “王修,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赌错了呢?”

  万一刘义真没有按照王修给他设计的方向前进,或者是刘义真半路退缩了,王修是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

  王修这会很是放肆的打量着刘义真,没有平日里半点的拘谨。

  “桂阳公会输吗?”

  “我输,不过此生不再为官,胸中大志难以实现。落个郁郁寡欢的下场。”

  “但桂阳公呢?”

  王修玩味的看着刘义真。

  “从桂阳公回到关中那一刻,桂阳公应该就该意识到这些了。”

  “太尉对桂阳公的宠爱、桂阳公自己立下的军功,还有桂阳公守护关中的声望……”

  “这些看似是桂阳公的依仗,但一旦太尉真的换天改命,那等他故去后,这些就是桂阳公的催命符。”

  “这不是我在逼桂阳公,而是桂阳公自己在逼自己。”

  “桂阳公若是在赫连勃勃来袭后立马离开关中,那说不定还能成为第二位陈留王。”

  “但现在……”

  王修的意思很明显。

  他在告诉刘义真完全是你自作孽,不然还是能回南方当个闲散诸侯王的。

  刘义真则有些无奈。

  他不知道这些?

  可问题是历史上自己丢了关中依旧没有逃过毒手。

  从始至终,刘义真的命运从来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上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