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三巨头
作者:三林校尉      更新:2022-04-17 15:58      字数:2048
  翌日。

  刘义真起床后先是拜见了孙氏后就打算去找刘裕。

  但是小富阳却可怜巴巴的拉着刘义真的衣角。

  “哥,能帮个忙吗?”

  对于亲妹妹的请求怎么能拒绝?

  “什么事?”

  小富阳嘟着嘴“前几日我们出了一次城,先生要我们写一首诗。”

  “哥哥你是知道我的,背些经典我还可以,这写诗我怎么写的出来啊!”

  刘义真露出滑稽笑脸。

  “让我写诗?”

  小富阳抱着刘义真的大腿,撒娇道“哥哥我知道你最好了!写诗肯定难不倒你!快帮我写一首嘛!”

  “你啊你。”

  刘义真只好又折回屋中,思索片刻“我念你写,听好了。”

  小富阳双脸一鼓,手腕收紧“来吧!”

  “繁霜飞玉闼,爱景丽皇州。”

  “好了!”

  “清跸戒驰路。羽盖伫宣游。”

  “哥,跸怎么写?”

  “……”

  刘义真给小富阳的诗是鲍照的《侍宴覆舟山诗》。

  其中作了些改动,就是为了更符合小学生的视角与感触。

  不然你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写出“潦倒新停浊酒杯”这种话,稍微有点诗歌造诣的人都不信。

  而且鲍照是南北朝诗人,现在的小鲍照也就三岁左右。他的诗韵脚都很符合这个时代。

  反正“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种略显前卫的韵脚还不太适合出现。

  至少不适合出现在小学生作文里。

  等小富阳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孙氏却已经在外面大喊“怎么还不去学堂?你在里面偷偷摸摸的做什么?”

  小富阳赶忙将诗收起,回应以刘义真一个八爪鱼般的谢礼“谢谢哥哥!一看就是好诗!我这次肯定不会挨骂了!”

  果然,学生最恐惧的就是成绩不好被批评。

  跟着小富阳一起出门,送她到学堂后刘义真也来到了刘裕处理政事的宫殿。

  建康城布局仿照洛阳旧制。

  主殿太极殿,十二间,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所在;殿后为显阳殿,皇后所居;宫城东门外有东宫,太子所居;宫城北有华林园。

  建康无外郭城,但其西南有石头城、西州城,北郊长江边筑白石垒,东北有钟山,东有东府城,东南两面又沿青溪和秦淮河立栅,设篱门,成为外围防线。

  刘裕如今地位虽与天子无二,但还是要遵循礼制,在皇城外行事。

  路上。

  刘义真也掀开马车的帘子偷偷观察建康城。

  建康无愧是当今天下最雄伟的城池。

  和现在的建康相比,北方的长安、洛阳,都显得有些没有人间烟火气,有些空旷寂寥。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南来添作锦江春。

  在这里,刘义真居然隐隐有些能体验到“盛世”之象。

  但可惜……

  刘义真放下帘子。

  这都是虚幻。

  只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后才是真正的盛世。

  马车轻快,很快就来到刘裕办公之地。

  “镇西将军,长安县公刘义真求见宋国公!”

  外面不比家里。

  该有的礼仪一样都不能少。

  等刘义真进来后才发现这里远不止刘裕一个人。

  “车士来了?”

  刘裕指着身边的几个人给刘义真介绍。

  “这是尚书仆射、吏部尚书徐羡之。”

  徐羡之长相阴柔,在刘穆之死后他就是刘裕的谋主,担任丞相一职足见他的重要性。见刘义真看来便对着刘义真回礼。

  “这是侍中谢晦。”

  谢晦面如冠玉,长相俊美,而且他还是当今谢家的话事人,也是刘裕最倚重的谋略家,不过为人高傲。他看到刘义真只是轻轻点头。

  “这是黄门侍郎傅亮。”

  最后的傅亮稍微有些圆润,看上去憨态可掬,对刘义真也是最热情。

  “原来是长安公回京述职,久仰久仰。”

  “不敢,傅侍郎之名才是如雷贯耳。”

  刘义真看着这三人,知道这就是刘裕的核心班底。

  也是未来朝廷的中流砥柱。

  东晋此时的官府机构已经有唐初三省六部的模子。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三高官官分别是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

  往上虽然还有八公,即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但这些都是虚职,大都分给了世家巨头。

  所以三高官官,才是宰相之职。

  眼下也就傅亮还不是三高官官,但基本已经内定。

  面对着三巨头,刘义真不敢托大,依次行礼后开始给刘裕等人述职。

  该说的其实都写在奏折里。

  不该说的昨天刘义真也基本都告诉了刘裕。

  所以眼下就是走个过场。

  等刘义真说完,傅亮率先称赞“长安公真是少年英雄,居然不费吹灰之力就让胡夏与柔然二国臣服,真是可喜可贺。”

  “这非义真之功,全赖宋国公威名才能达成。义真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

  刘裕笑骂“还真是个小狐狸,知道谦让了。”

  刘义真也就嘿嘿傻笑几声,继续装傻。

  “长安公立下汗马功劳,自当是重重封赏。”

  傅亮再次跳出来给刘义真邀功。

  其他人对这点倒是没有异议。

  封呗。

  反正是刘裕的儿子,哪怕封个大将军大家都无话可说。

  更何况刘义真还真的把胡夏柔然两国使者拐过来了,有功劳在身更加稳妥。

  “不急,明日朝会过后再说。”

  谁知刘裕也不急,反而是延后。

  朝会?

  刘义真不解的看着刘裕。

  “明日朝会,长安公还要引见胡夏柔然二国使者,向陛下献礼称臣。”

  傅亮继续给刘义真解释,显得十分有耐心。

  “原来如此。”

  刘义真知道这时把自己当吉祥物,到时候带到天子身边遛一遛叱干阿利他们,展示一下“万国来朝”的气势。

  “属下已述职完毕,那便告退了。”

  刘义真本打算开溜,但谢晦突然喊住他“长安公稍候。”

  刘义真被这冷不丁的挽留吓了一跳,但当他看到刘裕没有丝毫反应的时候心下一定。

  “谢侍中何事?”

  谢晦拿过一封奏折,那是刘义真之前在关中呈上来的。

  “还请长安公详解之前说的“租庸调制”是何法?”

  原来重头戏在这等着呢!

  我就说如果只是当吉祥物用不着特意跑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