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风声
作者:旻天落红2      更新:2022-05-22 00:50      字数:3450
  不久后,在东城门处值守的军卒们扣下了那个商人,此人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有逃逸的可能,他便准备坦诚相告。

  于是等刘愿等人赶到时,此人对着刘愿不停地叩首道:“大人,此事我并不是元凶,还请大人从轻发落。”

  接着刘愿将这二人带到了一处僻静无人的院落里,开始审问。

  两个商人都是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开口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那个商人正是前几日在白家将东西盗来,在我二人的面前透露了此物。”

  “你可知他去哪了?”

  刘愿此时最关心的是能迅速抓到此人,不然让此人真的带着器物南下就难以追回了。

  “大人明查,我估计着那人现在应该正在南下京兆府的路上了。”

  这下刘愿又失望了,自己忙活了半日,以为就快要抓住凶手了,却不过是粗略了解了元凶的行迹罢了。

  于是在此人说罢,刘愿又问道:“那你可知他从哪条路走了?”

  两个商贾也不敢有所隐瞒,便同时道:“先去鄜州,再往京兆府。”

  刘愿知道鄜州也不过就在延州以南不远,按照现在掌握的消息来看,他应该还在鄜州境内。

  于是刘愿详细地询问了那人貌相后,又命人将二人押至狱中看管,自己与护卫们骑上快马,迅速向南奔去。

  此时在鄜州城外的一处山地上,那人赶着一驾马车徐徐前进,在肤施县内将白家的珍藏之物盗来后,此人一直是深居简出。

  对于这件青瓷,此人早就听闻,而且一直都有索取的心思。

  而白振甫则恰好给了此人一个机会。

  他赶着马车,一路悠哉悠哉的,以为只要出了肤施县再往南,则再无担虑。

  可此时此人意料之外的是,刘愿等人一路策马袭来。大致只用了半个时辰,刘愿等人便追上了此人。

  刘愿朝着前面的此人喊道:“贼首休走,我是肤施县推官刘愿,快止住马车。”

  这下前面赶路的贼首一时慌了,转头一看后,竟是几个官差。

  于是他继续用力赶车,丝毫不顾后面的刘愿等人。

  此时刘愿加快速度,冲在了马车的侧前方,他抽出羽箭搭在弓弦上,对着此人恐吓道:“不要再往前走了,不然我就不客气了。”

  刘愿情急之下,对着此人连射两箭。

  “嗖”……“嗖”……从此人的耳边飞过。

  此人见刘愿咄咄逼人,一番惊吓后,便立即放慢了速度,而后马车被众人围了起来。

  此时这人立即对着柳愿等人哀求道:“我也是一时心生了歹意,做出如此错事,还请大人们开恩。”

  接着刘愿命侍卫们将此人押到延州,而他也在马车内找到了那件青瓷。

  对于刘愿来说,擒获此人后也就意味着大案告一段落了,这下也可以顺利返回肤施县。

  在路上,刘愿看着被绑在马背上的那人,不禁开口道:“本来白老爷是信任你的,不料识面却不知人心啊。”

  此时此人也是极其忏悔,不过事已至此都怪自己当初的贪嗔之心。

  这时此人也是惭悔道:“大人,我甘愿受刑。”

  刘愿点点头,又欣然道:“我会将你带回肤施县,听知县大人裁决。”

  稍后刘愿等人策马返回了延州城中,他们打算与薛向辞别,连夜返回肤施县。

  而薛向似乎还有话对着刘愿说,便在刘愿等人到达官衙后,命人将刘愿唤来。

  薛向对于刘愿这个年轻人,还有很多的箴言相告。

  不仅是此人在肤施县力主整饬军备一事,还有此人的行为举止之间的锐气,都表现出不似平常。

  所以薛向是怕此人的举动太过激进,对整个延州的局势都产生不好的影响。

  毕竟如今的朝堂上的几位宰辅都是反对新政的角色,而且陛下在位已久,如今皇嗣尚缺,大宋未来的格局也很是迷离。

  此时最不应该有什么太激进的举动,免得让那些御史言官风闻奏事。

  而薛向觉得如今最应该的就是让自己辖内的几个县平稳度过这样的局面。

  如此一来,才能看有没有自己的晋升空间。

  薛向想到这里,不由地又叹了口气。

  而稍后他见衙吏进来通报道:“大人,肤施县的刘推官已至门口。”

  接着薛向起身对着已经走到门槛外面的刘愿道:“听说刘推官将事情都办完了,嫌犯也落入法网。”

  刘愿此时拱手道:“薛大人所言不错,我这下任务已毕,便可以回去复命了。不知薛知州此番召我何事?”

  此时薛向指着凳子,示意刘愿坐下说。

  当刘愿刚一落座,薛向便道:“刘推官回去,可以向王知县转达我的意思,我延州地处西北边陲,自古便是胡汉分割之地,并不是很稳定,你与王知县要守好此地,勿使外攘。”

  薛向的这话也是刘愿想说的,对于这个问题,他早就有了想法。

  于是刘愿便道:“好,我定将此话带到,薛知州对延州之地寄予了如此殷切期盼,也是我等之幸。”

  薛向摆摆手,默然了一会儿后又道:“你不必说这些话来搪塞我,我曾经也像你意气风发,曾经在邠州司法参军一职上多有想法,可毕竟太年轻气盛……”

  刘愿明白,薛向是让自己知道行事得有分寸,这无疑是对自己的一番警示。

  “在下必当听取薛知州的这一番谆谆教诲。”

  薛向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稍后刘愿带着一番思绪出了府衙,他吩咐随行的几个护卫离开延州官衙。

  途中刘愿一直在马背上思索着薛向的这番话,而后一边的侍卫们也似乎看出来了一些端倪。

  “刘大人似乎有些心事啊?”

  此时一个侍卫开口问道,而刘愿则应付道:“没有什么,如今嫌犯落网,我们便可以回去告知白员外,这也算是我对他的承诺。”

  对于那几个嫌犯,刘愿将涉事尚轻的二人给留在了延州府让人依罪处置,而准备将这个实际盗窃的人给押回县狱看管。

  几人还未至肤施县境内,便在路上听到了一些风声,似乎说肤施县西北出现了夏兵的身影。

  当然这是否属实,刘愿还是要赶回县衙弄清楚。

  刘愿等人便一路快马加鞭赶至肤施县,刚入城中,确实有宵禁的意味。

  街衢上人影稀少,直到刘愿到了县衙的门口时,才看见一个衙吏四处张望。

  等到此人看到刘愿后,异常兴奋地将刘愿等人拉进来说道:“刘大人离开县衙才两日,这四境就不太平啊。”

  “是夏兵犯边了?”

  “还没有那么严重,不过据我军寨的士卒观察是夏兵在演练,甚至有人说还看到了夏国的国相没藏讹庞。”

  刘愿一听立即紧张起来,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没藏讹庞能亲来此处,说明夏国方面已有了整体的部属。

  这战端也就是一触即发的态势。

  于是刘愿走进了后衙,见到了王尽忠。

  王尽忠正和几个校尉言及此事,看见刘愿回来了,便上前相迎道:“刘推官终于回来了,想必此事你也知道了,据我军士卒观察,夏国国相没藏讹庞出现在了军寨不远处。”

  刘愿看着众人都是惊恐万状的样子,却道:“此事还有待考证。”

  此时刘愿似乎不太相信这种传言,他冷静地以为没藏讹庞不会打破庆历和议以来的局面。

  而至于没藏讹庞出现在不远处,很有可能是因为夏国与唃厮啰的矛盾。

  唃厮啰是吐蕃青唐部落的首领,曾与夏景宗李元昊有过争雄,将夏军拒于青唐城外。

  因此如今的河湟谷地成为了一个新势力的领地。

  不过此时刘愿也只是猜测罢了,要真的搞清楚此事,还得接下来看夏国方面的动静。

  于是刘愿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可王尽忠还是要未雨绸缪,若是夏国来犯,自己这里要部属好一切事情。

  此时王尽忠对着身边的刘愿道:“刘推官既然回来了,我这里有一事要交给你。”

  接着他让刘愿看了肤施县城外的地势图,并且道:“夏国国相没藏讹庞如果真的要进犯我肤施县,则他肯定要占据一些地方,有可能会阻断粮草。”

  这下刘愿听出来了意思,王尽忠让他去想尽办法筹粮。

  这对于战端是有大影响的。

  刘愿便立即拱手道:“在下谨遵知县大人的命令。”

  接着王尽忠又对着在场的大小官吏们道:“记住,如今敌情未明,只能暗中行动,我方不可先动而让夏国方面有所察觉。”

  众人都纷纷点头示意,稍后王尽忠看着众人离开了后衙,而单独留下了刘愿。

  此时王尽忠对着其询问道:“刘推官此去延州见到知州大人,他可说什么了?”

  刘愿便立即道:“薛知州认可了我们这里的举措,而至于其他的都是些提醒安顿的话,意思是让我们肤施县一切都按照中枢的意思来,在下觉得是有些老生常谈了。”

  王尽忠听后,只是道:“薛知州吏治经验丰富,我们还是要多听听他的话,这样也没有什么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