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大宗令
作者:胖八斤      更新:2022-05-22 11:30      字数:4232
  汉王府,荣秀堂中。

  汉王妃痴痴呆呆地坐在锦櫈上,李晓小心翼翼地吹着手中的药膳汤羹,在他们不远处堂下,几个戏子咿咿呀呀地演着一折戏文。

  李晓将吹凉的一勺羹汤送到汉王妃嘴边,轻声道:

  “奶奶,乖,晓儿服侍您用膳了…”

  汉王妃闻言慢慢地张开嘴巴任由李晓将羹汤送入她的嘴中,堂中一众下人见此情形一个个都是默不作声,只有青栀和修玉两个大丫鬟此时已经红了双眼。

  看着老太太如此模样,别人只当是癔症还有将养回来的可能,但是李晓却是很清楚,自家奶奶得的这个老年痴呆症,基本属于不治之症。

  见老太太嘴角流出了几滴食物的残渣,李晓也不嫌脏,非常耐心地拿起锦帕替老太太擦了擦嘴。

  青栀悄悄走到李晓身边轻声道:“少爷,还是让我来吧。”

  李晓摇了摇头,手中不停地搅拌着汤羹,对青栀随口问道:“紫鸢如何处置的?”

  “本想将紫鸢好好再调教一番,毕竟也是老祖宗身边的老人了。”青栀替老太太折了折锦被,口中轻声回道:

  “哪想到,好好的人就突然得了暴病,请了郎中来看也没撑过昨晚,已经通知她家人来收尸了。”

  李晓闻言伸手轻轻握住青栀的小手,温声道:“辛苦你了…”

  此时汉王府中老爷子在宫中,老太太又犯了病,其它两个兄弟一个反骨仔,另一个天天躲着他,整个王府除了李晓自己,居然没人能操持。

  偏偏李晓现在又要不断地应付外间的风波雨浪,很多事情以自己的身份在内府中又不方便,青栀的果断稳健的确是帮了他很大的忙。

  不过让青栀当几天家的功夫,整个汉王府此时都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秩序,重新回到了他的掌控中。

  青栀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小手从李晓魔爪中抽了出来,没好气地白了一眼,随后继续替汉王妃收拾着身前食物的残渣。

  突然就在此时,荣秀堂外,传来了一阵吵闹的声音。

  只见李靖带着一堆衣着锦绣的男子直接闯入了荣秀堂中,在门口的几个家丁丫鬟更是拦都拦不住!

  李靖推开一个丫鬟,随手摆了摆,自有身边的随从将堂下的戏子们驱散,随后恭敬地将一个素衣老者请入屋内。

  李靖摇开纸扇,倨傲地扬起下巴对李晓冷声道:“李晓!还不下跪见过大宗令大人!?”

  李晓闻言瞥了李靖一眼,依旧小心翼翼地搅动着手中的汤羹:

  “先帝在时,本公子便被开除了宗籍,既已不是皇室中人,何须与族中长辈见礼?”

  李靖面色一冷,嘴角含怒:

  “你既然知道自己已是白身,如何还在汉王府中猖狂?!大宗令论品级乃是当朝一品,你既无功名又无爵位,如何敢不见礼!”

  李晓闻言没有搭理李靖,好似默认一般地转头看向老者,问道:

  “汉王妃乃是晚辈嫡祖母,如今祖母这样了,身为孙儿服侍膝下,大宗令执意想要让晚辈现在向您行礼?”

  大宗令李群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者,一头银发打理地井井有条,便是身上的锦袍也看不到一丝褶皱,不说话时表情凝重严肃。

  李群皱着一双浓眉,打量了一下李晓和汉王妃,他宗人府不是东林党的走狗,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沉吟了片刻,李群一张老脸古井不波缓声道:“朝廷法度理应如此…”

  大宗令话音刚落,身后几个宗人府的来人都开始熙熙攘攘地撺掇着:

  “好狂妄的小子!见了大宗令还不赶快跪下!”

  “你以为被开除宗籍就不归宗室管了?!”

  “宗亲法度,抛开朝廷来说,论辈分大宗令也是你祖父一辈的,还不快给大宗令跪下磕头!”

  …

  宗人府众人越吵越不像话,有几个干脆都要挤上前来指着李晓的鼻子骂了,放在以前,这些人看到亲王嫡孙,哪个不是唯唯诺诺的样子!

  李靖看着场中即将闹成一团,心中不免得意,自己不敢对付李晓,自然有大把的人替他出头。

  看着自己面前被吵闹声吓到的老太太,李晓眼中闪过一丝怒火,从怀中掏出一方金印喝道:

  “汉王金印在此!爷爷赐我金印,让我照看家中,见此金印如见汉王!”

  “大宗令,这方金印您认不认?!”

  看着李晓掏出的金印,一群宗室子弟立即闭上了嘴,一个个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李群和李靖。

  李群一张老脸依旧不带表情变化,仔细接过李晓手中的金印核对一番之后递回给李晓,随后淡然地双膝跪地高喊道:

  “臣李群,参见汉王殿下万福金安!”

  众人见此,登时不敢继续叫骂了,一个个跟着跪在地上高喊请安。

  宫中已经传出第二次劝进的消息了,这汉王可是要做皇帝的人,他们可不敢在此时落人话柄。

  李靖跪在地上看着李晓手中的金印,眼中妒火闪动,紧紧咬着牙齿。

  行完礼之后,李群站起身来,冷漠地对李靖说道:“李经历,宣旨吧!”

  李靖闻言脸色铁青地点了点头,随后从袖中拿出一方金印:

  “皇后宝印,懿旨!”

  众人闻言刚刚站起的身子,不得不继续往下跪去,而在李靖身后的宫人太监则是拿着文书快速记录着,这些人的存在证明李靖的谕旨不是假的。

  但是这一次,所有人都跪下了,唯独李晓和一众汉王府中人没有跪下。

  李靖见此情形,怎能不把握住这个机会,当即指着李晓怒骂道:

  “李晓,你放肆!皇后娘娘懿旨,你居然敢不跪?!”

  “大宗令,李晓如此狂悖,是否应该严惩!”

  李群闻言抬起头来看着站着的李晓,此时的场景到有点像自己在跪他,李群心中大感不满,冷声道:

  “李晓,皇后懿旨岂容你不尊?左右!把这狂悖之徒拿下,跪伏听旨!”

  宗人府乃是朝廷管理宗室的衙门机构,东林党是不可能指使得了李群的,但是皇后可以,即使皇后的懿旨再怎么无理,身为大宗令的李群也一定会听命。

  无关乎利益纷争,宗人府独立与事外,只按照宗室礼法和朝廷法度办事。

  李群话音刚落,自有身后的宗室弟子上前要拿李晓,但是与此同时从外间也冲进来了一大堆汉王府家丁,各个手持棍棒,将汉王府众人和宗人府来人隔了开来。

  李靖手持宝印对着李晓怒骂道:

  “李晓,你放肆!你想抗旨造反!?”

  “难道你以为这点家丁就能拦住我们?!步兵统领衙门的兵丁现在就在外面,你的那些御林军此时正被司礼监的太监们弹压在宫外校场,你死定了!”

  李晓耸了耸肩膀,继续专心喂汉王妃用饭,头也不回地对吩咐道:

  “将李靖拿下!拖到后院打五十棍!”

  青栀闻言,转头看向对着几个家丁扬了扬精致的下巴。

  只见家丁们得令毫不顾忌地抄起棍棒便把挡在面前的宗室子弟抽翻,直接上前要将李靖拿下。

  李靖见此情形不停地往后退着,同时出声高喊道:“赵统领救命!李晓造反了!救命啊!”

  李晓见此也不着急,任由李靖对着外间呼喊,只是直勾勾的看着大宗令李群。

  李群一张老脸漆黑,显然已经到了暴怒的边缘喝道:

  “放肆!老夫乃是一品大宗令!你们谁敢妄动!老夫定然奏请有司将你们捉拿灭族!”

  家丁们闻言倒是停滞了一下,不再继续抽打,只是回头看向青栀,他们需要确定一下是否真的要将这个一品大宗令一起给打了。

  而就在此时,荣秀堂外传来了一阵更为嘈杂的声音:

  “御林军办案速速退避!”

  “放肆!我乃步兵统领衙…”

  “滚开!废物!御林军办案你也敢拦?”

  “京城防务都由我们衙门负责,何时轮得到你们…”

  “步兵你娘!老子爷在北疆杀蛮子的时候你们还在你爹球里!在这里给老子摆武将的谱!兄弟们抄家伙!”

  “肏!兄弟们抄家伙和御林军拼了!”

  …

  外间的吵闹一字不漏都传进了荣秀堂内,李靖闻言脸色铁青,显然步兵统领衙门的兵卒被御林军给拖住了!

  李晓对着家丁们点了点头之后冷声道:

  “大宗令也不好使,今天谁废话就打谁!这是汉王府的家事,谁说也没用!汉王金印在我这儿!”

  家丁们闻言也不含糊,当即继续抄起家伙向宗室子弟攻去,不过一会儿李靖便被提虾米一般地提溜到了李晓面前。

  李晓随手抢下李靖手中的皇后宝印,转头对宫人太监问道:

  “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么?”

  太监宫人害怕地颤抖着,不敢言语,只是摇了摇头。

  “拿着这个宝印,去外面宣旨,用皇后的名义,让步兵统领衙门的兵卒立即放下武器,否则按谋逆论处!”

  太监宫人们闻言更是害怕,一时支撑不住,腿一软便就跪在了地上,传矫诏,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李晓从怀中抽出几张银票丢给他们:“照做,拿钱活命,不做,立马死!”

  言罢,李晓便将宝印丢给了宫人太监不再理他们,转而向李群走去。

  李晓手中依旧拿着汤羹,仍不时搅动,轻声问道:“大宗令刚正不阿,何必卷入这些事中?”

  李群闻言摇了摇头,左右看了看混乱的场面冷声道:“宗室礼法,朝廷法度,无关其他!”

  李晓指了指被按在地上的李靖,冷笑道:

  “大宗令也看到了,李靖与我到底谁才是纯孝之人,便是为了心中真正的宗室礼法,也应当知道做什么选择。”

  李群冷笑一声,看向李晓讽刺道:“你手中的汤羹都凉了!若你真是多么纯孝之人,何必这般做派?”

  李晓闻言手中的动作一滞,继续搅动着,平静道:

  “大宗令刚正不阿,果然名不虚传,但是大宗令也有子孙,也有不肖之孙,我听闻大宗令嫡孙李环在赌坊输了不少银子…”

  这一次,李群终于不再向之前那般一直古板冷漠,转而愤怒地看向李晓。

  李晓从怀中掏出了一叠银子放在手边的桌上,笑道:

  “过两日有些事需要大宗令配合,如果大宗令肯给这个面子,这些钱拿去,日后环哥儿的富贵,也可以有点着落!”

  “至于在场诸位宗室兄弟们,自然也是多少有些薄利准备的。”

  话说到这里,李晓把手中的汤羹递给了青栀,直勾勾地看着李群,一言不发。

  不过几息之后,李群终于颓废地叹了一口气,随后缓步上前拿起了银票。

  李晓笑了笑,自顾自地往外间走去,在外面宫人太监们正在宣读皇后的矫诏。

  金融人第一守则: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尽量用钱!

  走出外间,御林军们正在收缴步兵统领衙门士卒的兵器,元槐快步上前递给李晓一张信纸。

  展开信纸,只见诺大的白纸上只是写着潦草的一个“危”字,依旧是汉王私印。

  李晓见此心中早有准备,只能是莫名地叹了一口气,望向皇宫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