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两议文安县
作者:胖八斤      更新:2022-05-22 11:31      字数:2544
  文安县,赵王新河。

  李晓策马站在河岸上,看着已经干涸缺水的河床,神情肃穆。

  十一月的天已经转凉,李晓甚至都在盔甲之内穿上了棉衣,手上也配上了一双鹿皮手套。

  只见李晓随手将手上的鹿皮手套脱下丢给了顾英红,然后从怀中拿出一张地图,沉声道:

  “北直隶素来有‘七月十五定旱涝’的说法,今年怕是不会再有大雨了,就连这条赵王新河都已经干涸了。”

  顾英红和胖虎两人分别侧立在李晓左右两边,他们对李晓这句话中的潜台词其实并不是特别清楚。

  别人不知道,李晓岂能不知道,这条赵王新河起自白洋淀,乃是枣林庄分洪道和赵王渠合并而成。

  这条河流的干涸基本可以代表北直隶中东部的全面干旱!

  若是来年还不下雨,这北直隶沃土千里也将变成一个一点就着的干草地,到时候大齐就真的陷入亡国危机了!

  不理会其他,李晓专心地看着手中的地图对胖虎问道:

  “我军距离文安县城还有多远?敌军可有发现我等?”

  胖虎戴着一顶大棉帽将自己的大头勉强包裹住了,翁声回答道:

  “回禀殿下,我军距离文安县城还有二十五里,按照您的意思探马提前十里,根据最新的回报,还未发现敌军斥候或是岗哨!”

  李晓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了不远处正在过河的一千八百京营骑队,如今赵王新河河水干涸,甚至连小腿都没不过,倒也省了搭桥过河的麻烦,直接骑马就可泅渡。

  李晓收起地图对胖虎吩咐道:

  “传令全军,加快渡河!我们在河对岸用干粮!”

  胖虎闻言当即转身打马向不远处的骑队跑去传达李晓的命令,只留下李晓和顾英红还有远远的几个侍卫在不远处。

  李晓看着顾英红因为赶路被冻红的鼻尖笑着问道:“这连夜赶路下来,是否感到疲惫?”

  顾英红虽然脸上仍有疲色,但是依旧摇了摇头回道:

  “不累,一想到马上可以见识到真正的战阵场面,我就一点儿也不累了!”

  “不过世兄恕罪,小妹多问一句,这兵书中不是说骑兵不适合攻城么?根据小妹所知文安县城可是有一万多叛军据城而守,咱们攻得下来么?”

  李晓闻言脸上愁容一闪而逝,其实他也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想法,具体的可行性也必须得到现场之后才知道。

  只不过文安县事关北直隶全局,容不得李晓有半点耽搁了!

  就在李晓打算说几句话宽慰顾英红时,一骑探马快马奔向李晓,在侍卫的检查之后跑到李晓面前,翻身下马禀告道:

  “启禀大统领!最新探报!在文安县以东约二十里,我军以东三十里外发现一股叛军,人数约有两千人!”

  李晓闻言心头一紧当即问道:“可有探得对方军备如何?从属何方?!”

  探马摇了摇头道:“因为是意外发现,索性敌军警惕性差,兄弟们只敢在远处偷偷观望,敌军都是步卒,没有马军,军阵混乱,应该是天津府来的叛军!”

  李晓点了点头,再次掏出地图仔细看了起来,心中估计这股叛军很有可能是天津府徐善忠派往文安县的援军。

  看来这个泥腿子出身的叛军首领也意识到了文安县的重要性!

  不过几息之间李晓心中思绪转动很快就有了主意,当即对探马道:

  “再探再报!切勿靠得太近!派出所有斥候兄弟留意该军动向,对于文安县方向保持警惕即可!”

  探马闻言当即与李晓行了一个军礼,然后翻身上马领命而去。

  看着已经跑远的探马斥候,顾英红紧张地看着李晓问道:

  “世兄,这文安县已经有了近万叛军,现在又有源源不断的反贼援军,这可如何是好!?”

  李晓笑了笑对顾英红道:“不必担心,咱们不打文安县城了!”

  顾英红闻言一愣对李晓的这句话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倒是李晓趁着这个功夫又是下达了几个军令下去。

  ...

  山西,大同府城下。

  主帅大帐之中,即使是到了深夜也依旧是灯火通明。

  傅博仁端坐在军帐中的首座,他的面前是一块巨型地图平铺在桌上,地图上事无巨细地标注着长江以北所有州县的信息。

  甚至连某些重要的村庄在这地图上都有体现。

  傅博仁手中拿着几封密函就着灯火皱眉阅读,良久之后才叹气道:

  “这北直隶的事情看来也不省心啊!”

  傅博仁下首处的一个趴在地图上仔细阅读的幕僚文士闻言抬头问道:

  “可是刘阁部那儿出了岔子?难道是北直隶的民乱不好控制?”

  傅博仁闻言摇了摇头,将手中的密函递给幕僚道:

  “不是,刘严那边已经和山东士族达成了协议,山东总兵如今也在他帐下听用,只要堵住了沧州一线,反贼便只能往文安县跑。”

  “但根据刘严最新的信件来看,咱们这个靖绥郡王也不是个善茬,虽然他信中说会让河北布政使何翡前去制衡李晓,但是本督感觉够呛。”

  那名幕僚接过信件迅速地阅读了起来,一边点头回答道:

  “阁部所言甚是,纵观这位王爷今年一年的所作所为,官场手段老辣,尤善分化拉拢,是个玩弄人心的权术高手,何翡估计拿不下他!”

  傅博仁点了点头担忧道:

  “正是如此,所以本督担心何翡一旦弹压不住他,让他分兵去把文安县堵上了,那可就坏了我们的大事!”

  幕僚放下手中的信函转头又趴在了地图之上,只不过这次却是霸州府和文安县的地图:

  “阁部无须担忧,刘阁部也不是蠢人,即使真让李晓攻破了文安县,刘大人也还有找补的机会!”

  傅博仁闻言当即惊喜地问道:“计将安出?!”

  “阁部大人不妨给刘大人修书一封,如果李晓真的攻破文安县的话,不妨从沧州方向猛攻天津府,贼兵一旦感受到压力,定然会往文安县方向逃窜。”

  “李晓麾下多是骑兵,不便守城,决计顶不住十几万叛军的猛攻的!届时他自然会放开文安县这个口子!”

  傅博仁微眯双目,细细捏动自己的胡须,沉吟良久之后道:

  “此计虽然痕迹过于明显,但也不失为最后的后备方案!”

  说完傅博仁起身走到了军帐的小窗边上,盯着大同府的城墙,沉声道:

  “既然北直隶那边放出了叛军,咱们这儿也该将燕蛮放进来了...”

  “一切为了大齐!”

  幕僚闻言神色也是一变,脸上的恐惧一闪而逝,但却也沉声回道:

  “一切为了大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