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寺中小道
作者:胖八斤      更新:2022-05-22 11:31      字数:3285
  待李晓走出禅房之后,封嫣为难地看了贺睿之一眼后,随即就快步走出禅房直直朝李晓追去。

  听到身后莲步轻移的声音,李晓嘴上微微一笑,摆手示意胖虎和王子劲暂时别跟着自己了。

  不等封嫣开口,李晓倒是先开口问道:

  “事发突然,致信给你们时刚进天津,一路舟马劳顿辛苦了吧?”

  封嫣闻言先是一愣,随后嫣然地笑开,只是安静地点了点头,她原先见李晓与贺睿之谈得不愉快,生怕李晓会迁怒于她。

  恋爱中的女人,可能就是这么卑微吧,或许只有被动方才是如此...

  “王爷言重了,贺先生一见您的信件就打算连夜快马赶来天津的,是奴家非要一道跟来,这才协调了最近的大船从永定河赶来的。”

  李晓闻言点了点头,自然地牵过封嫣的嫩手,两人相携走在寺院的小道上。

  “我知道你与贺睿之情同父女,我与他之间只是单纯的公事矛盾,对于他本人我没有任何成见,你无需担忧。”

  封嫣被李晓牵手的举动搞得一阵脸红,但是心中更多的是甜蜜,原本顾忌李晓封了王爵的事情居然也被抛到脑后。

  只见平时素来恬静得体的封嫣大起胆子,直接伸出另一只手挽起李晓的手臂放入自己怀中。

  李晓倒是没想到平日里讲究知礼得体的封嫣能做出这种类似后世情侣的亲密举动。

  恍惚间李晓似乎回到了穿越前与初恋相依走在校园中的日子。

  两人都无声地笑了笑,揭开那些烦人心的俗事不讲,一个身着月白宽松缁衣,一个儒衫儒袍,两人在独乐寺的小道上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走着。

  不知走了多久,从前院传来了一阵短沉的钟声,庙里的香火带起几缕香烟飘向天空,只留几分若隐若现的香气在两人的鼻尖。

  “奴家在京城的时候听说,陛下打算正式册封王爷为皇太孙了,册封大典之后说是就准备给您完婚...”

  李晓闻言将迈开的脚步缓缓放下,轻声叹了一口气看向封嫣,自己终究是来到了这个世界,再也回不到那个能与女孩子嘻嘻哈哈打闹的年代。

  在这个世界他是大齐的郡王,未来的皇帝,肩祧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是这个世界上阶级最高的存在。

  李晓拍了拍封嫣的手,宽慰道:

  “我这段时间也有暗中调查,何氏之事非常复杂,而且中原将逢大变,估计连册封大典都不能成行。”

  封嫣听了李晓这话,心中先是一喜,只要李晓一天没成婚,他们这样最多就算不明不白,若是成婚之后,封嫣还和李晓接触那就变成了世俗妇人口中的狐媚子了。

  但是又仔细一分析李晓话中的意思,似乎和李晓婚配的那个何氏来历并不简单,而且接下来中原还有大乱。

  封嫣捂住自己小嘴,惊呼问道:

  “乱民不是已经被王爷平定了么?怎得还会大乱?”

  李晓叹了一口气,这些事情涉及到极高的机密,等闲不可提及:

  “此事颇为复杂,接下来中原还有大战,本王现在每天也都是如履薄冰,如此着急叫你们南下也是因为这个,等真正的大乱来临的时候,你们还陷在京城反而不好走脱了。”

  “趁现在大运河还未被阻断,赶紧南下吧,京城也并不安全!”

  封嫣闻言更是惊讶,心中对李晓安全的担忧更甚了几分,不由问道:

  “这...这连京城也有危险?如此严重?那王爷您...”

  就在李晓打算宽慰封嫣几句的时候,胖虎突然快步走到李晓的身后不远处高声道:

  “殿下,锦衣卫指挥使元槐密信!”

  李晓闻言歉然地看了封嫣一眼,随后快步走向胖虎接过密信。

  “傅博仁兵败,撤往太原,大同陷!”

  短短一句话几个字,李晓深深吸了一口气后,转头对封嫣道:

  “你赶快准备一下,尽快南下,北边马上就要待不住了!在南边等我,我会来寻你的!”

  封嫣闻言一愣,下意识就想伸手拉住李晓问个清楚。

  李晓见此当即掏出一块玉佩丢给对方,挥了挥手高声道:“在南边等我!我一定会来找你的!”

  ...

  淄博府,至圣先师宗祠。

  至圣先师,其实是早古时期的一位圣人大儒,因其创建了儒学,所以天下读书人全都尊其为祖师爷。

  历代各朝皇帝为了拉拢天下读书人,一直都是对这位圣人多有追封,在大齐朝这位圣人就被追封为了至圣先师。

  而这淄博府作为圣人故乡,历朝历代都是由圣人后裔治理的,历任淄博府知府也全都是圣人后代。

  孔颐兴就是当代至圣先师府的族长,也是淄博府的现任知府。

  只见此时孔颐兴端坐在宗祠议事大桌的首位,沉沉看着自己面前吵闹混乱的人群。

  过了许久,孔颐兴终于出声拍了拍桌子道:

  “各位各家的叔伯,如今黄贼已经杀进了山东,而山东卫所军也在北边败得差不多了,此时大家在这里吵难道就能把黄贼吵走?!”

  一众原本在吹胡子瞪眼的老头闻言都收住了声老实地坐下对着孔颐兴道:

  “孔知府,这种大道理就不必说了,大家都是明白人,如今山东卫所军没了指望,就只能靠外省客军了,但是请他省客军其中的耗费该怎么算?”

  在场众人都不是傻瓜,他们都很清楚,如今要剿匪杀贼,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外省客军,他们刚才在争吵的就是究竟请哪里的客军,不同的客军可是有不同的价码。

  孔颐兴闻言皱了皱眉头沉声道:“这些自然应该是各家一道分摊开来的。”

  原先开口的那个老者闻言冷笑一声道:

  “且不说这山东军北上协助东林的策略是您自己决定的,光这山东境内就数你们孔家田地最多,底下农仆最众,这黄贼一来,若是真闹起来,那也是您那里损失最严重。”

  “要老夫说,该你们孔家多出一点!”

  这老者话音刚落,下首处一众老者都各自发出了赞同的声音:

  “是了,孔家是山东望族,也是山东魁首,理当多分担一些。”

  “若不是孔家受了东林的蛊惑把山东军都送到北面去,哪里还会有这摊子事?”

  “就是,这钱应该让孔家出!”

  孔颐兴见此不由气笑,但是多年来的涵养功夫让他忍下了发作,冷声道:

  “东林党来求我等出兵的时候,各位叔伯开的条件可是一点都不手软的啊!”

  “你们孟家要了多少盐引?你们吴家要了多少丝绸?你们何家又收了几条海路?”

  “而且我孔家素来秉承祖训宽待百姓,每年除了家族嚼用,所余钱粮也都是广施乡里,倒是你们几家,小心真闹起来,底下人把你们掀翻了抽骨喝血!”

  孔家为何能世代牧守淄博府?

  最大的原因就是孔家的确一直秉承祖训,甭管他们在自家大宅里过得多奢靡,但是用剩下的钱绝不会像地主老财那样埋进地窖里,而是直接散给了周围的贫苦百姓。

  所以一直以来孔家在淄博的名声并不差,倒是其他几家,这几十年间做了不少为富不仁的事。

  一众老者被孔颐兴一指责各自讷讷地说不出话来。

  孔颐兴见此冷哼一声,对着一旁侍立的家族小辈道:

  “去,把山东布政使喊进来。”

  堂堂一省布政居然在孔氏宗祠外老老实实地等候宣召!

  不过多时,山东布政使身着一袭碍眼的大红袍,哈着热气从外间快步跑来。

  “衍圣公,您有何吩咐?”

  孔颐兴点了点头,沉声问道:“王大人,北直隶总督刘严可有回复你关于让靖绥郡王来山东平乱的事?”

  山东布政使闻言又使劲哈了口气,略有点像牢骚地抱怨道:

  “您可别说了,给刘阁部去了信,他只说这件事他已经转给郡王殿下了,他会帮我们继续敦促的,但是建议我们还是直接去找王爷自己谈。”

  孔颐兴闻言眉头一挑,笑骂道:

  “这总督怎么当的?手底下的兵也指挥不动,他们东林现在不是号称权倾朝野么?”

  “这叫哪门子权倾朝野?”

  孔颐兴话音一落,场中众人都是配合地取笑了几声。

  见大家都很“欣赏”自己的笑话,孔颐兴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对山东布政使道:

  “那王大人亲自跑一趟沧州府吧,务必请王爷尽快进山东平叛,万不能让黄贼在山东落了脚跟,否则这就不是几年能剿灭的了!”

  光是泰山和华山山区加起来就够这些山贼流窜的了,更别说山东还有大大小小其他山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