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6章 送行(三)
作者:租客的狗大白      更新:2022-04-24 20:28      字数:2406
  苍南县委会议室。

  一个长条会议桌两侧坐满了人,大部分都是县里各部门的领导。

  只有最远端的两位,是镇上的干部,兰陵公社的陈副主任和孟会计。

  大部分人都是老相识,他们脸上带着笑意,互相寒暄着。

  而陈副主任脸上尽是气愤,他还在对郝大妈的讥笑,耿耿于怀。

  十几年前,他调到这个镇上,镇里将他安排住进了这座刘氏老宅。

  古色古香的北方厅门别院,他很是喜欢。

  几个月后,妻子也调了过来。

  虽然妻子总是抱怨嚼不动当地的煎饼,但小院生活很是惬意。

  没过几天,两位小青年合力推着一辆独轮手推车,上面坐着一个腿摔折的妇人,他们也住进了院子。

  得知他们姓郝,就像他们的面相一样和善,加上之前认识的兰陵人都很仗义,陈副主任夫妻二人也不含糊,主动将正房让给了他们,搬到了东厢房。

  后来,西厢房也来了人。

  再后来,一位老太太带着一个不到十岁的孩童出现了。

  那时,他才知道,这座刘氏老宅的主人还健在。

  老太太带着孩童,把外院的倒座房收拾出来,住了进去。

  就这样,事情也就过去了,大家也算相安无事。

  陈副主任分管工业生产,兰陵公社除了一个农机站,哪有什么像样的厂子。

  工作上闲来无趣,年龄也大了,就想从生活上找点乐子。

  某一天,趁着院子里没人,他们夫妻二人想要个孩子。

  正进行到最关键的冲刺时刻,窗外响起了嘎嘎的笑声。

  打那以后,夫妻间的小快乐成了力不从心。

  夫妻间的感情,也直线下降。

  这不,这几天,老婆回老家了。

  ……

  经过漫长的两个小时,终于到了彭城火车站。

  刘三江、苏晴下车,将王东城送到了火车站候车室前。

  冯曼丽待在车上,没有下来。

  “东城哥,路上注意安全!”苏晴提醒着。

  王东城脸上无精打采,像是霜打的茄子,“苏晴,帮我照顾着点曼丽!”

  “放心吧,东城哥!曼丽姐就是一时生气,过几天就好了。”苏晴宽慰着。

  王东城拎着行李刚走没几步,回头看向停在站前广场边上的吉普车,却没看见熟悉的身影,怅然若失,然后转身进了车站。

  刘三江望着王东城落寞的背影,“他自己坐火车,不会出问题吧?”

  苏晴摇摇头,“不会!东城哥,只要不在曼丽姐面前,还是很厉害的!”

  听了这话,刘三江有点不理解王东城这个人,长得不赖,家庭条件估计也不错,难道这人有抖M的属性?

  “好饿!刘三江,那边有卖吃的,咱们去买点吧?”苏晴提议。

  顺着苏晴目光,刘三江看到一个路边的门头店,上面挂着彭城火车站国营饭店的招牌,地上还立着一个牌子,写着炒菜、包子、面条、米粥,价格实惠,方便卫生。

  “叫上冯曼丽,我请你们吃面。”

  “那我去叫曼丽姐!”

  冯曼丽极不情愿的来了,“刘三江,我提醒你,外面的东西可不便宜。别请我们吃一顿饭,你这月的口粮过不下去了,到时候别来找我们。”

  “一碗面条,顶多三两细粮票,还能把我吃穷了?跟我走,这一顿我请了!”

  刘三江大手一挥,三人进了这个路边的小饭店。

  这小餐馆总共不到五十平的,放了八张小方桌。

  饭店虽小,但职工可不少,光服务员就有四位。

  刚坐下,一位女服务员走来过来,“同志,你们吃点什么?”

  刘三江看了看菜单,“同志,来三碗,你们这最贵的面!”

  “六号桌,三碗桃花面!”女服务员朗声喊道。

  不出五分钟,三碗面端了上来。

  面条有点像刀削面,上面铺着一块四厘米宽,十厘米长的红烧肉,两个炸过的肉丸子,再浇上肉汤,闻起来格外的香!

  面条手工做得,很筋道,肉汤也是真材实料熬得高汤,肉香味浓郁。

  可能是太饿了,也可能是这面太过美味,两位美女都没什么吃相。

  用不了多大会,面条见了底。

  要不是下午还有红糖馒头,刘三江真想再要一碗。

  “同志,结账!”

  “桃花面三碗,一碗面三毛六,三两粮票,总共一元零八分,九两粮票。”服务员熟练地报出了价格。

  一碗清汤面才八分钱,这碗面着实不便宜,好在味道对得起这个价格。

  “给你!”刘三江点出了钱和粮票。

  “同志,这粮票不能用!”服务员将粮票放在桌子上。

  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彭城属于苏北省,不属于鲁东省,各省之间的粮票不能通用,早知道留两张全国通用粮票了。

  刘三江也不是很慌,小声问道:“同志,能不能多给你们点钱,不要粮票了?”

  服务员退后一步,用鄙视的眼神审视着他,然后斩钉截铁的说:“不可以!我们是正经的国营单位!不是那些摆摊的个体户!”

  “哎!还是我来吧!”

  冯曼丽叹了口气,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几张商海市的粮票,替他解了难。

  结完账,三人出了小饭店。

  刘三江表示了感谢,“冯曼丽,谢谢你!回去后,我就把粮票还给你。”

  “不用谢,粮票,你让苏晴转交给我就可以。”冯曼丽还是一副拒人以千里的表情。

  现在也就下午两点多,回去还太早,刘三江提议,“要不,咱们在彭城到处逛逛?”

  苏晴很配合,“好啊!曼丽姐,你觉得呢?”

  “你们去吧,我去停车的地方等着。”冯曼丽说完,径直走向吉普车。

  刘三江还以为一起吃过饭,也算是普通朋友了,可冯曼丽的态度,着实让他有些不爽,“刚才还好好的,冯曼丽,这又是怎么了?”

  苏晴宽慰道:“你别生气了,曼丽姐只是怕花钱,她不是对你有意见!你不知道,曼丽姐,为了多攒点钱,下午收工后,还去附近的村民家的自留地里打零工。”

  这个年代,又不需要攒钱买房子,留着钱干什么?

  “苏晴,那,咱们也别逛了,一起回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