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3章 含泪赚钱
作者:租客的狗大白      更新:2022-04-24 20:29      字数:3103
  刘三江蹬着三轮车,陈雨霏坐在后面,就出发了。

  第一站,他们就来到了淮海路的淮国旧货市场。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到达旧货市场时,恰巧赶上商场开门准备营业。

  可能是周末的原因,商家摆出来的残次品很多。

  刘三江挑选了一些只是表面有划痕,或者不影响使用功能的自行车配件。

  出乎他意料的是,这里卖的残次品,居然还给发票。

  赶紧又花了14元,将一个只有两道划痕的车架拿下。

  正品的车架在自行车配件零售店,售价可是26元,就

  陈雨霏看到刘三江买了一堆自行车零部件,便问道:“买这么东西,你准备开个修车铺?”

  “差不多,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他们又去提篮桥附近的旧货市场,买了车筐、车座、车闸、后座、挡泥板。

  然后去五金店买了两桶油漆、两个小刷子、一把锉刀、一些细砂纸。

  现在,陈雨霏知道刘三江想要干什么了——自己组装自行车。

  “雨霏姐,哪边有公园?”

  刘三江想找一个空场,准备把买到的配件再加工一下。

  “公园?离这里太远!你走这条小路,穿过前面那个弄堂,就到苏州河边,那边有个旧码头。”陈雨霏指着路。

  刘三江朝陈雨霏指的方向骑去,很进了一个弄堂。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小巷子,旁边搭着各式各样的违建,像什么洗漱间、厨房、停车棚,不到三米宽的路,显得更加拥挤。

  巷子中间有一个公共厕所,旁边立着两个水龙头。

  几位中年大妈正在厕所外面洗衣服,见有刘三江骑着三轮车进来,赶忙站起身,让出路来。

  她们嘴里还一阵抱怨,叽哩嘎啦,表达着不满。

  刘三江只好赔笑,“各位阿姨,谢谢啦!”

  突然,其中的一位胖点的大妈喊道:“这不是雨霏吗?”

  “冯阿姨,您在洗衣服啊!“陈雨霏招呼着。

  刘三江见陈雨霏碰到熟人,赶紧刹住了三轮车。

  “雨霏,你这是要干什么去?”胖大妈又问。

  ”冯阿姨,我去老宅子看看!”陈雨霏回。

  “雨霏,你可老长不来咯,阿姨都怪向你咧。哎!”胖阿姨发现了新话题,“这位小伙子是你朋友啊?”

  “是我朋友!冯阿姨,改天再来看您,我有事情先走了!”

  陈雨霏说着话,顺手拍了拍刘三江的肩膀,示意赶紧走。

  刘三江接到信号,脚上一用力,赶紧溜了。

  这位胖阿姨见陈雨霏离开了,继续坐下洗衣服。

  旁边的大妈八卦的问道:“这是哪家闺女,长得可真好看!”

  胖阿姨一努嘴,“有我们家闺女好看?”

  那几位大妈赶紧笑着回道:“不如!不如!”

  出了弄堂,来到了河边的小路,旁边就是苏州河。

  名字很好,但水的颜色和黄浦江没什么两样。

  也没办法,弄堂里居民生活产生各种的污水,还有厕所淌出来粪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流进了这条河里。

  陈雨霏指着旁边的一个沿街铺子,“以前,我们家就住在这里,苏晴家住在里面那一户。”

  三层的临河沿街楼,木质的门窗,很有江南特色。

  “这个地方,以前应该不错!”

  “当然了,那时候苏州河还很清,夏天开着窗户,听着蝉鸣,微风拂过,一阵阵清凉,多有诗情画意!不像现在,河水都发黄了!”

  陈雨霏坐在河边的大理石上,看着以前的老房子。

  刘三江开始忙活起来,用锉刀将各个配件清理一下,再用砂纸将表面的锈迹打磨掉,然后补上油漆。

  剩下的事情,就是在树荫下等油漆晾干。

  陈雨霏不知去了哪里,再她再回来的时候,带回来几个刚出锅的葱油饼。

  “刘三江,来尝尝,地道的商海葱油饼!”

  刘三江尝了一个,这葱油饼味道很熟悉,很像穿越前商海有名的阿大葱油饼。

  “雨霏姐,这饼好香!”

  “那是!做这葱油饼的阿婆从我记事起,她就在弄堂里摆摊,前几年停了一段时间,上周我路过这的时候,没见阿婆出摊,没想到今天第一次出摊,就被我碰上了,还是以前的味道。”

  两个人就坐在河边,吃起了午饭。

  苏州河上几艘运煤的货船,逆流而上,船尾的螺旋桨搅起巨大的水花。

  这个年代水电装机容量很小,主要还是靠火电厂,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

  商海缺少煤炭资源,只能借助于苏北省的煤矿,潘叔所在的大屯煤矿就是商海市出资组建的。

  苏北彭城地区、鲁东省合枣地区,两地的煤炭通过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跨过长江送入商海市。

  还有辽东省、北河省的煤炭,通过海上运输到商海宝山港口。

  商海市的地理位置,真是得天独厚,有内河航运,有海洋运输,还靠近粮食主产区。

  等到油漆晾干后,刘三江就收拾好东西,去买剩下的自行车配件了。

  确定所有的配件都全了,他又来到昨天那个修车铺子。

  刘三江拿出一盒烟,“魏师傅,我能借用一下你的工具。”

  “是你啊!”魏师傅认出了刘三江,很痛快的答应了,“用吧!”

  得到应允后,刘三江开始组装自行车。

  不要小看了自行车组装难度,以为就是两个轮子能转起来的简单事,这可是一项技术活。

  整个拼装过程一定要注意适度,各前后车轴、轴承,始终要保持灵活自如的最佳状态,过紧则咬死,转不动;过松则轴承卡壳。

  车链也不能太紧或太松,太紧了车很重,踏不动,太松了车快时要掉链子。

  穿越前,刘三江是机械专业毕业的,那时候上学时,就自己捉摸着组织山地车,现在组装一辆基本款的单车,自然很容易上手。

  花了半个小时,组装完毕。

  试骑一下,没什么问题,就用扳手将所有螺丝再拧一遍。

  最后将尾灯、铃铛装了上去。

  一辆完整的自行车组装好,只剩下寻找顾客了。

  “雨霏姐,回学校后,帮忙问问,你同学有需要自行车的吗?”

  “肯定,有啊!我都想要买一辆,不过,我想要一辆女式自行车,这个太沉了。”

  能不沉嘛!车架都是三个厚的钢管,用料很实在!

  就在这时,王东磊跑了过来,“雨霏!还真是你啊!”

  陈雨霏没有回应,反而冲着刘三江发起了火。

  “你没有钱,你早说!现在怎么办?”

  刘三江一头雾水看着陈雨霏,刚才不是还好好的,这又是怎么了?

  王东磊立马站在两人中间,“雨霏,他怎么着你了!”

  “王东磊,你给评评理,我帮他跟熟人买了一辆不需要票的自行车,他现在嫌太贵又不要了,这叫什么事情!”陈雨霏装作很生气。

  “雨霏,这辆自行车我买了!”王东磊鄙视地看着刘三江,“小子,没钱,来商海充什么大头!”

  “你买自行车干什么,你又用不着!”陈雨霏拉了一下王东磊的衣袖。

  “雨霏,你忘了,过年的时候,我就说过我想买一辆!上大学,回家有辆自行车骑着,比坐公交省时间。”王东磊说。

  “你真的要买?”陈雨霏再次确认。

  “当然了!”王东磊挺直了腰板,“一共多少钱,我现在给你!”

  “一共一百六十元!”

  王东磊掏出一把钞票,数出十六张大团结,“才一百六十元,你都没有,你也好意思!大城市久居不易,你还是回你们老家吧!”

  “麻烦,刘三江同学,亲自把钱给卖家送过去!”陈雨霏拿过来,塞到刘三江手里,“王东磊,我陪你去办自行车证。”

  刘三江拿着钱,看着王东磊骑着自行车离开,坐在后座上的陈雨霏冲着他做着鬼脸,心里感动想哭。

  组装一辆自行车赚了四十元的纯利润,快顶上一个月工资了。

  还是大城市的钱好赚。

  “魏师傅,我跟你商量个事情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