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7章 七十二房客
作者:租客的狗大白      更新:2022-04-24 20:29      字数:2586
  美好的公园约会就这样提前结束了,没办法,丈母娘发话,刘三江也不敢反抗,只能乖乖照做。

  四人一起去了百货商场,找售货员调整了表链的长度。

  刘三江也混上了手表,这个年代,买手表需要凭票购买,能戴着手表也算很有面子,毕竟是结婚三大件之一。

  这个时间回家还是太早,苏菲提议去看一场电影,得到杨艺倩的赞成。

  哄好丈母娘,对于一位准女婿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刘三江花了一元两毛,买了四张戏票,曲目是商海市有名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

  这场戏喜欢看的人很多,导致他买的票并不是四连座,而是两个两连座,位置也一般。

  杨艺倩和苏菲拿走了靠前排的两张戏票,刘三江和苏晴看戏也就是个形式,坐在哪里无所谓。

  《七十二家房客》是以解放前商海底层市民的艰苦生活为素材,而编排的曲目,时间背景是49年初春。

  商海某弄堂一幢石库门房子内,住着大饼摊的老东山、苏周老裁缝、洗衣作坊小波宁、小热昏杜福林、卖香烟的杨老头、小皮匠、舞女韩师母、金医生等“七十二家”房客。

  他们租住的房间面积很小,像是鸽子笼,这些人如同住进了牢笼。

  二房东和地痞炳根,鱼肉乡里,欺压房客,到处惹是生非,闹得鸡犬不宁,让众房客忿忿不满。

  在二房东和炳根眼里,爱打抱不平的小皮匠、杜福林、金医生颇为反感!为了赶跑他们,就请警察局王科长派人发难。

  “三六九”就是被派来的警察,负责赶走这些房客,当然他也想乘机捞点油水。就这样,这些小人物闹出了种种丑剧。

  穿越前,刘三江在大城市漂泊的时候,就遇到过二房东卷钱跑路这种恶心事,对于这种题材的戏曲,他很快入戏了。

  没有手机短视频的年代,听戏看电影绝对是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活动。

  正看着起兴,苏晴轻声喊道:“三江!”

  “啊?”刘三江的注意力还在台上,头也不动问道:“小晴什么事?”

  但很快觉察到苏晴的声音有些不对劲,低头一看,她捂着小腹。

  “我肚子不舒服!”苏晴说。

  刘三江明白了,苏晴这是又来生理期了,赶紧低声问道:“带纸了吗?”

  苏晴眉头紧锁,轻轻摇了摇头,“你去问问我姐带了吗?”

  刘三江想起一件事情,在公园碰到杨艺倩的时候,之所以对他发脾气,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

  看着苏晴痛苦的表情,他还是弯着腰往前排走去。

  到了苏菲座位旁边,刘三江半蹲着地上问道:“姐,带纸了吗?”

  苏菲还没回答,杨艺倩却抢先发话了。

  “我都说不要吃凉的!我过去看看!”

  杨艺倩刚起身,就被苏菲拉住了。

  “妈,苏晴长大了,也有对象了,你就别操心了!”

  杨艺倩有些不放心,“他们才多大……”

  这时,旁边听戏的人表达了不满,“看戏!能不能不要说话!”

  刘三江赶紧双手合十,小声道歉,“马上就走!”

  苏菲从手提包里,摸出一个粉红色塑料包装的长条物品,“知道这是什么不?”

  刘三江接过来,满上英文字母的包装,最字号明显的是new freedom,这两个英文单词,手感柔软,惊呼道:“卫生巾?”

  这声惊叹,引起周围一圈人的集体怒视。

  负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也走了过来,提醒道:“这位同志,请不要喧哗!有什么事情出去说!”

  刘三江赶紧表达了歉意,往后排走去,带着苏晴出了戏园。

  穿越前上大学军训的时候,他用过卫生巾当鞋垫,多少知道怎么使用,

  拆开粉红色的包装,里面就是不带翅膀的卫生巾,其中一面还有蓝色的胶条,另一面标注着21.7cm的绿色字样。

  “小晴,有蓝色的胶条一面朝下,拉开胶条贴在内裤上!”

  听了这话,苏晴双颊红透了,眼睛瞪着刘三江,仿佛在质问,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时间不等人,苏晴进了卫生间。

  过了好久,她才躲着别人走了出来,一脸难为情的样子,“三江,我的裤子沾上血了!怎么办!”

  这种小事情,初中生都知道怎么办。

  刘三江脱下上衣外套,围在苏晴身上,把两个袖子在她的腰间系了个扣。

  苏晴看着刘三江熟练的动作,不禁产生了疑问,“三江,你都跟谁学的?”

  刘三江扯谎道:“我们学校教的!学校的老师见我们班结过婚的居多,就给开了一节生理卫生课。”

  苏晴信以为真,“你们学校还挺为学生考虑的!”

  刘三江赶紧岔开话题,“咱们回去继续看戏,还是?”

  “当然是不看了!一会儿,我妈出来,肯定又要教育我!……”

  苏晴的话刚说完,杨艺倩带着严肃的表情,出现在两人面前,手里还端着一个茶杯。

  “小晴,肚子还疼吗?”

  苏晴挤出一个撒娇的笑容,“妈,没事!不疼了!”

  “不疼?骗谁呢!”杨艺倩把热水递给苏晴,“真是不让人省心!”

  苏晴吐吐小舌头,接了过来,发现是一杯热水,“谢谢,妈!”

  杨艺倩看着苏晴喝完热水,“好了,你俩先回家吧!我和你姐再看会儿!”

  告别杨艺倩,刘三江骑着自行车,带着苏晴离开了。

  “三江,刚才我妈怎么没说教我,有点不正常。”

  “杨阿姨感觉你长大了呗,这事情我也有责任,杨阿姨都说了我一次了,也不好意思再批评我一次。”

  “就看了半小时的戏,真是可惜!”

  刘三江这才联想到,《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场景,有点像周星星的《功夫》里面那个猪笼城寨。

  七十二家房客,是一帮小人物艰难生活的艺术表现。

  滑稽戏是喜剧的一种,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

  笑着笑着就哭了,这不就是生活吗?

  苏晴坐在后座上,继续感慨着,“以前,我家在提篮桥那边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家六口人挤在两间小房子内,夏天热得厉害,我爸、我哥只能去河边的青石板上睡觉!我们对戏里面的鸽子笼,深有感触!现在,好多商海青年就因为没有婚房,没法结婚,一间鸽子笼都是奢望。”

  听到这话,刘三江紧急刹住自行车,“小晴,你倒是提醒我了!咱们把我爷爷留下来的房产,租给这些想要结婚的青年,不就好了!”

  苏晴提出意见,“这能行吗?房间的墙皮都掉了!”

  “小晴,着急结婚的人鸽子笼都愿意去住,咱们的客房可是比鸽子笼大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