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大道至理(求推荐)
作者:驭古道      更新:2022-04-24 20:52      字数:2511
  古道把丑话说完,看向奇娘子,等这个担保人给出承诺。

  奇娘子颔首,“你且写来,我自有判断,若事情属实,断然不会让人再给你添乱。”

  古道再次跳进柜台里面,一边构思篇幅间距,一边更改字帖里的部分字句。

  地名、人名什么的无所谓,方州界这么大,什么样的地名没有人取?人口基数更是大到不可计数,什么样人名没有人叫?

  所以,人名和地名,就算十辈子加起来也没听说过的都很正常,不会有人去探究,也不会有人去求证。

  只是在一些年号上,需要做些更改,不是说凡人王朝、凡人皇朝就不多,而是一些年号习惯上,有些许不同,不能直接将前世的那些年号搬过来,需要做些小小调整。

  要写什么他早就了然于心,那也是他前世最熟悉的字帖之一,在前世那个世界也是家喻户晓的字帖之一——《兰亭集序》。

  这篇诗序他前世临了不下百遍,摹的次数更是不知几何,不仅文字挥笔就来,就连形与意,也早就烂熟于心。

  洋洋三百字,成型挥洒间。

  将字写完,握笔的收还保持着最后收笔时的动作,别说忘了跳出去查看一下整体篇幅了,整个人都像是魔怔了一般,愣在原地一动不动。

  这字写出来,与赵孟頫的《洛神赋》不大相同,这一次的体悟更深。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从花费的时间上来看,他在王字上面花的时间,至少是赵字的十倍以上,对王字的熟悉与熟练程度自然也更高。

  现在加上修士的神魂引导,修士对肢体的控制能力,再算上灵力对肌肉力量的加持,通篇书写下来,整个人就好像吞了一口识海光团一般。

  不仅神魂得到一丝增加,还对修行一道产生出一项全新的领悟,一项与之前所修炼功法完全不同的大道领悟。

  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体验,完全颠覆了他对修行的认知。

  “莫非所有的事物,达到了最精深之处,都会同样出现大道至理?”

  他在心中默默想着,完全忘了柜台外面还有一群人正在看着他,和他在墙上写出来的三百多字。

  “好字。”

  一声喝彩将他的心神拉回现实,他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跳出柜台外,再次观看墙上的字来,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他都有些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写出来的。

  无论是笔划还是间架,和记忆里那幅天下第一行书几无区别,而且还多出了一丝不可名状的神韵来,若是能带回上辈子那个世界,怕是能震惊整个华族人。

  这幅字,也可以算是他迄今为止,书法的巅峰之作了,委实令他满意得紧,他现在都有些后悔,没有提前准备一些纸张了。

  要是写在纸上,他还能将纸带走,可惜,写在了石墙之上,就算他有办法能将墙体切割下来,估计奇娘子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想到这里,他望向奇娘子,想看看对方如何看待这幅字。

  感应到他的目光,对方先展颜一笑,那对弯月般的眼眸绽放出无数光彩,这才悠悠然品评道:“形神兼备,亦儒亦道,这字,蕴含大道至理,恐怕已经触碰到了圣人之境。”

  “什么?圣人之境?”人群之中,不知谁被这句话震惊到了,失声喊了出来。

  “没错,”奇娘子对此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檀口微启,轻轻呼出一道气息,感叹道,“最难得的是,我从字上,看到了道家文始一脉的影子,又看到了儒家道学一脉的影子。

  “道、儒两家,功法虽都源自《易经》,大道理念却大相径庭,无数个百万年以来,两家的宗门势力常年针锋相对,反不如太岳泽这等闲散之地,虽然龙蛇混杂,却能海纳百川。

  “太岳泽虽也以道门中人为主,但其余百家,也各有各的存生之地,相互间的仇杀也好,单方面的杀人夺宝也罢,针对的大多也不是哪一家流派,而是所有人。

  “在这里,道家与儒家并不对立,当然也不会相互间刻意针对,而这幅字最难得的地方,也是这个方面,它兼顾了道家的至真妙道和儒家的浩然正气,属实少见。”

  众人都没想到奇娘子会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全都把注意力又放回到诗序上,也想从中悟出点什么大道至理来。

  可惜的是,这里多大数人都不是符师,也就更加不通此道了,对这些字或许能感受出一些神韵来,但要想细细体悟之时,却又感觉少了点什么。

  就好像一个似有若无的念头,它产生过,自己却没抓住,再想将之具体化,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

  或者换一种说法,有时又会感觉不是少了点什么,而是多了点什么,好像在字上面蒙了一层纱布,能朦胧间看到字迹,却阻隔了他们深入体悟的意图。

  就连那名先前说过话的符师,此时也在那里无声地喃喃自语,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时而欢喜,时而忧愁,时而似有所得,时而又无比失落。

  众生众象,不一而足。

  最先打破这个气氛的,是黎夫人。

  “哼!一幅字而已,能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若是……”

  话还没说完,嘴巴就让人给堵住了,“唔唔唔”的想说却说不出来。

  黎姓修士可不管夫人挣扎得多厉害,反而是越厉害就把手捂得越紧,然后一脸歉意地对着奇娘子,躬身致意,“这婆娘嘴上没个把门的,奇娘子莫要见怪,我这就将她带走。”

  说完,一手捂嘴,一手搂腰,将黎夫人整个儿抱住,飞身飞入天井之中,消失不见。

  这厮还算是个明白人,在听到奇娘子给出的绝佳评价后,就知道今日之事怕是已然不可为,再纠缠下去,得罪的可就不单单是古道一人了。

  齐家三兄妹且不说,对方虽不敢将他们得罪死,但言语上争论却是不怕的,只不过加上作为评判的奇娘子的话,对方夫妇二人就完全不敢造次了。

  因此,对方这才当机立断,带着夫人离开大厅,飞回洞府,倒不失为行动果决之人。

  对方一走,整个大厅也开始喧闹起来,大多数修士对书法和绘符一窍不通,看字看了半天,也悟不出个什么来,很快就对墙上的字失去了兴趣。

  剩下还在看字的几个修士,估摸着都是符师,对字上蕴含的至真妙道,领悟得比其他人深得多。

  古道也从那种玄这又玄的体悟中回过神来,然后联想到另一件事,那便是识海中那幅卷轴。

  连跟道法没有任何关联的诗序,都能给他带来如此深刻且深入的体会,要是他把识海中那幅卷轴里的字写出来,那……

  他有些不敢想,却又忍不住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