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年菁菁
作者:企鹅狸      更新:2022-05-23 01:14      字数:2361
  宁纪尧回锦城后皇室大乱,有心者早就听闻皇帝驾崩的事。

  老皇帝身边最亲信的阉官杨惟袁在大殿之上宣读皇帝遗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

  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二皇子宁纪尧,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

  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儿臣领旨!”宁纪尧的声音铿锵有力,从杨惟袁的手里接过圣旨。

  “不可能!这不可能!父皇不会这么对我的······”宁启的声音有些激动,“是假的!这圣旨是假的,宁纪尧你串通杨惟袁假传圣旨!”

  杨惟袁脸色不悦,声音冰冷道:“大殿下,此等大逆不道的事,可不能堂而皇之地诬陷他人啊。”

  宁纪尧将手里的圣旨摊开,赤红的印章印在左下角,见此众臣跪拜,“吾皇万岁!”

  宁启跪在地上,握紧拳头,身形微微颤抖。怎会如此?不可能,不可能,母后出事之前,所有的一切本该在正轨上才对。

  新皇登基那日,天降七色彩云,是为祥运之兆。

  后,她与先皇下葬在同一天。

  出卖她行踪的那名下士,是小羽的表叔,已伏诛。

  宁纪尧即位后手段残忍,大皇子党羽几乎被灭了个干净,林相被贬官,被贼寇残害在路途中。

  秦刀等人被慎刑司捕获,旧罪追罚,早已在诏狱里不像个人样了。

  先皇后于交头口斩首示众。

  而大皇子宁启被发配边关,无诏不得回锦城。

  太平公主年瑾的死讯很快便传到了瑄国,得此消息后瑄国皇帝遣使者前往凉国签署和平条约。

  顺先帝遗例,愿两国交好。如今太平公主死于凉国朝闱之争,凉国自知理亏,何况宁纪尧也不愿再于瑄国交战,于是便接过这个台阶,应允了。

  当日他亲自去城门口迎接,原本半月的路程,瑄国使臣队伍不过走了十日,算得上是焦急万分。

  毕竟国力早已占据下风的瑄国,深怕这位新登基的年轻帝王野心勃勃,因和亲公主已死,寻个由头发起战争,为自己在位时添些丰功伟绩。

  “咳咳咳···咳咳······”

  马车上下来的女子弱不禁风,咳嗽不止。

  他神色微凝,不自觉捏紧了左手的白玉扳指。

  “陛下,这瑄国皇帝搞什么?使臣竟找了这么个病怏怏的女子。”一旁站着的付文彦忍不住嘀咕。

  闻言,他面色微沉,付文彦实相地闭了嘴,退到了后面去。

  “瑄国长公主之女年菁菁,参见陛下!”菁菁跪下朝他叩拜。

  他连忙上前将她扶起,胸口有些发闷。

  年菁菁顺势起身,却与他没有过多的交流。

  “迎使臣!”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队列行动起来。

  朝堂之上,两国共同签订了和平条约,商榷了通商事宜。

  他带着菁菁去了皇陵。

  ‘安平公主年瑾之墓’是他亲自提的字。

  橙色的火焰跳动着,攀附在一个浅黄的信封上,很快浅黄变得焦黑,细细簌簌化为灰烬落了下去。

  拿着信封的芊芊玉指松开,没有燃尽的部分躺在地上,继续被焦黑吞噬。

  “那天,我收到了阿瑾寄来的信,她说,她过的很好,她遇到了一个···待她好的人,离家远去,过的要比她想象中,幸福,我真为她感到开心啊···咳咳···咳咳咳···我花了两日写好了一封回信···两日,还没来得及寄出就收到了她的死讯······”

  眼眶里染了水汽,菁菁眨巴了两下眼睛,转身看向身后站着的他。

  他微怔,声音小小的说了声:“对不起。”

  “不用感到对不起,陛下,这对阿瑾而言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局···咳咳咳咳······”菁菁说着往回去的方向走去。

  他沉默着跟在她的身后。

  “不必相送了,陛下,陪陪她吧。”菁菁语气平静,看着他说。

  他停下了脚步,心里空荡荡的地方似乎不再那么荒芜,阿瑾曾告诉过他,菁菁姐是她最亲爱的人,那时他会为了那个从没见过的女人同她吃醋。

  无论他怎样软硬兼施,她都不会松口。

  “你们不一样的,纪尧。”

  “她在你心里的位置就那么高?那我呢?你放在何处?”那晚在床榻之上他无比放纵,只为求得心中想要的答案,直到她哭着求饶,他不忍心,放过了她,都没有得到答案。

  第二天早晨他临走时,她回答。

  “友谊和爱情一定要争个高下吗?”她撑起身体问他。

  他走过去用被子裹住她,没有说话。

  “你们对我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人。”

  “但对我来说重要的人只有你一个。”他的语气有些激动。

  “是吗?你确定吗?”她将手从被子里拿了出来,握住他的手,“你的母亲,你的父亲,你的兄弟朋友,还有那些曾对你施以援手的人,他们于你而言不重要吗?”

  他沉默了,呼吸放轻。

  “那些都很重要的宁纪尧,遇见你是我的幸运,但这不能让我忘了,我也曾遇见了菁菁姐。”

  思绪飘了回来,现如今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她的心里永远会为年菁菁留下一个特殊的位子。

  年菁菁是仅有的,这般了解她的人。

  先皇病逝,他要为此守孝三年。

  这三年里他时不时就要去皇陵祭拜,众人皆当他不仅是位明君,更是一位孝子。

  只有最了解他的母亲,圣母皇太后黎怡云知道,若不是因为他深爱的那个女人的墓也在皇陵,他不会去的如此频繁。

  那日早朝过后,黎怡云召见了他,去的途中遇见了正好请完安的王太妃。

  “陛下。”

  宁渡的母亲王太妃自从三年的事过后,与他的母亲来往繁密,带着宁渡一直住在宫中从未搬出去。

  “太妃有礼了。”他没有多言,直径走进了慈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