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你贱命死不足惜
作者:夏暖秋秋      更新:2022-05-23 22:12      字数:2108
  “老爷,我要你,休了这个女人。”

  苏恬琳松开,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四姨娘。连慈祥宽厚的面子功夫,都懒得做,直接对着季博儒怒吼道。

  她这一开口,剩下三个姨娘。

  也立马附和道:“老爷,休了她。”

  这一刻,季家后院的女人。

  意见非常统一。

  季博儒那双饱读诗书的双眸,从五个女人身上扫过,心中百味杂陈。

  “老爷,我不是故意的。求你,求你看在,我侍候你多年的份上,再给我一次机会。”

  四姨娘乔文瑶慌了,她娘家的人,在季府被革职抄家之时,就彻底与她划清界限。

  “若是被休,我只有死路一条。”

  季博儒后退一步,甩开四姨娘,扒拉着他裤腿的手。

  苏恬琳怒目横视:“呸,你贱命死不足惜。你害的季家几代的心血,都付之东流。”

  “我杀了你的心都有。”

  看着季博儒对于她的求情,不为所动。

  四姨娘干脆破罐子破摔,压在心底的怨气脱口而出:“季家被抄家,也不能怨我一人。”

  “若不是你们,为巩固季国公府的地位,让我家薇儿嫁入,梁国公府为妾。我又何须费尽心思,为女儿的争宠谋划?”

  “是你们攀附权贵在先。”

  苏恬琳:“”。

  季博儒:“”。

  面对众人震惊且无语的模样。

  四姨娘的嘴角勾出一抹嘲讽:“终日打雁,就要做好被雁啄的准备。”

  “”

  【非黑即红:这个四姨娘说的没毛病,攀附权贵,就要做好被反噬的准备。】

  “乔文瑶,攀附权贵也好,为女儿谋划也罢,本无大错!”

  大姨娘恨得牙痒痒:“你错在不该吃里扒外,把老爷的公文送出去,损害季家的利益。”

  一想到她出嫁的两个女儿,没季国公府这座大山依靠,在婆家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

  她的心中,就恨不得撕了乔文瑶。

  四姨娘那双略带风情的眼眸,竟是对季博儒的不屑和嘲讽:“那就更不能怪我,我一个女人,本就见识浅薄。”

  “若不是老爷,给我去书房的机会,我又怎么能拿到老爷的公文?”

  四姨娘理直气壮,把一切都推到季博儒的身上:“说到底,还是老爷自己没本事。”

  “若是当初把奏报,重写一份递上去。”

  “又怎会有后面抄家的事?”

  “你”季博儒直接给气得翻白眼,差点儿晕过去,幸好项承黎反应快,从后面扶住了他。

  “岳父,深吸一口气。”

  眼看着季博儒,被气得喘不上气,脸憋得紫红。季家在吵架的几个女人,顿时都慌了。

  纷纷涌上前:“老爷,你没事吧?”

  可把直播间内,懂医术的观众,看得捏一把汗。

  【医科大笑草:主播,快让人散开,给你爹留些新鲜空气。】

  【高危职业想退休:主播,快掐人中、通畅呼吸道。】

  “都散开,不要围着父亲。”季寒若冷着脸,将围着季博儒,身旁的几个女人,逐一拉开。

  刚想掐住季博儒的人中穴,就见季博儒缓缓睁开眼。

  项承黎松一口气:“岳父,我废了大半的内力,才将您唤醒。千万别再动怒。”

  “母亲,姨娘,你们先回去。”季涵墨沉着脸:“我扶父亲,去休息。”

  京都朝堂。

  梁浩言一双桃花眼中,竟是算计。

  心中谋划多种,要让项承黎身败名裂后,再被砍头的场景。要不是在朝堂上,他怕是要笑出声。

  可惜,他这种舒爽的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

  “启禀皇上,老臣有要事禀报。”

  徐太傅从身上摸了半晌,才摸出一封信来:“皇上,老臣手上有份信件。”

  “是前不久,项承黎托老臣呈给皇上的。”

  “让老臣一时给忘了。”

  满朝文武百官,看着那封信,从徐太傅的手中,转到太监高隆手中,然后确认无毒后,才呈给皇上。

  皇上看完信后,当即都怒了:“大胆。”

  满朝文武百官吓得跪地:“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皇上深沉的目光,看着金光誉道:“来人呐,将这个满口谎言的县令,拖出去斩了”

  “”

  满朝文武百官,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金光誉:“”

  事情败露了?

  他被吓得瘫倒在地。

  任由两个侍卫,托出大殿,不敢辩解一句,生怕惹得盛怒中的皇帝,诛他九族。

  “徐太傅,这么重要的信件,你拖到今日才呈上来,差点儿坏事。”

  得知项家不是谋反,皇上的心情也舒畅几分:“朕念你年岁大了,罚俸三个月。”

  徐太傅:“谢主隆恩。”

  皇上:“高隆,将这封信,念一念。”

  “遵旨。”

  高隆从皇上手中,接过项承黎的信件,一板一眼的念道:

  “启禀皇上,六月初,乱匪‘灵心堡’强行霸占水源,逼着百姓用儿子和家中财物交换。百姓苦不堪言,求助项家。

  草民组织村民五十余人,归降的山匪五十余人,组建一个剿匪队,围剿灵心堡的土匪。

  从孙家村,到伏阳县,耗时三天,一路上救出百姓300余人,俘虏灵心堡100多人。

  绞杀灵心堡头目20余人。

  草民本欲将‘灵心堡’俘虏,交给县令决断。

  到了伏阳县才知,县令金光誉,趁着旱灾和乱匪横行之际,携全家逃离伏阳县。

  草民不忍伏阳县百姓,死于旱灾和乱匪。便组织全城百姓,共同留守伏阳县。

  带着俘虏的山匪,给百姓挖深井,缓解百姓旱灾的苦楚。

  组织百姓用鸡、鸭、鹅等家禽,捕食蝗虫。

  带着百姓制作网兜,共同捕捉蝗虫,供百姓果腹。

  在蝗灾来临之时,为伏阳县百姓,保住一半的收成。

  目前,伏阳县灾情可控,百姓生活安稳,草民恳请皇上,尽快派新任县令上任。

  草民擅长剿匪打仗,实在不耐烦断案推理。”

  一封信念下来,在场的文武百官,各个目瞪口呆。

  满心的羞愧。

  皇上深沉的目光,将一众文武百官的表情,收入眼底,嘴角嘲讽道:“满朝文武百官,面对蝗虫束手无策。”

  “竟让一个只会行军打仗,断不好案的武夫,出尽风头。”

  “一个个逼着,朕废太子的时候,各个都能说会道的。面对天下百姓的困境,束手无策。”

  “你们可真是朕的好臣子。”

  “”

  “皇上息怒,是我等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