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也能如承黎这般称心如意
作者:夏暖秋秋      更新:2022-05-23 22:25      字数:2298
  “项夫人,这是皇上让送来的赏赐。”两兄妹这边才刚商量好,安顺就带人拎着几个盒子进了项家。

  “昨晚之事,皇上勃然大怒,已经让太子彻查此事。”

  季寒若心中一喜。

  梁浩言与二皇子走得太近,正是太子的眼中钉,若是借此机会,将这件事让梁浩言坐实。

  她这血就没白流。

  “劳烦安大人跑一趟。”季寒若示意身边的人,收下宫中的赏赐,又让人给几个公公都备了一份回礼。

  “安大人,你来的正好。关于西岫关军饷之事,你知道多少?”

  安顺笑道“项夫人,皇上派下官配合夫人记账。”

  “曹管家,去账房取一万两银票,交给安大人。”季寒若含着几分笑意吩咐,然后一脸歉意看着安顺道“安大人,我胳膊受了伤,怕是有些不方便。”

  安顺眼眸微颤一下,欲言又止半晌后才道“项夫人,皇上对西岫关的军饷十分关注,你也不想项将军饿着肚子迎战吧?”

  “”季寒若嘴角微抽。

  这个时候很关注了?

  要知道,西岫关缺粮少衣,奏报不知道递了多少回?

  要不是,她早就派人,暗中给那边送了不少红薯,那边的将士们,早就在饿着肚子迎战。

  “安大人,这位是我大哥季涵墨,曾在伏阳县时,帮了我不少。伏阳县赫赫有名的福民街,都是大哥亲自监工盖起来的,认识不少雍州的商贾。”

  迎着安顺疑惑的眼神。

  季寒若莞尔一笑“我想把这件事,交给我大哥筹办。劳烦你帮我递给奏报?”

  安顺审视季涵墨一眼。

  眼眸又转到季寒若身上“下官会帮你把奏报递到皇上面前,至于能不能成,下官不敢保证。”

  还不等季寒若开口,安顺又补了一句“季大公子是不是,曾在雍州才子佳人竞赛中,还得了一个才子榜榜首?”

  季涵墨脸一红,点了点头“都是小打小闹,不敢在皇上面前献丑。”

  “皇上最是爱惜人才。”安顺冷不丁接了一句,还不等季寒若兄妹两人反应过来,就带着人走了。

  留下两兄妹面面相觑。季寒若连忙写了一封奏报,交给季涵墨,让其追着安顺而去。

  因为安顺上门慰问,又从账房上支了一万两白银的事。项家的人,这才知道,季寒若在昨晚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给西岫关募资了三十多万两白银,还将皇后娘娘,和各正三品以上官眷的首饰,都搜刮干净用来给西岫关将士们买军饷。

  丑叔简直不敢置信。

  多少在外领兵打仗的将军,想从京都的权贵身上弄点儿银子,补贴军用,都苦无门道。

  偏被季寒若参加一次寿宴,就这么轻松搞定?

  “承黎说的对,你确实是项家的福星。”

  项家不少人,都用极其崇拜的眼中,看着自己。季寒若倒是能理解。可身为项承黎生父的丑叔,也用很敬佩的眼神看着她,就让她的心中有些复杂“丑叔不怪我,拉高了相公纳妾的标准?”

  丑叔的嘴角抽搐了一下。

  真当他不知道,这个儿媳的小心思“你们的事,你们自己做主即可,承黎也不是贪慕女色之人。”

  既没有说责怪,也没有说认同。

  一句‘你们的事,你们自己做主’。

  让季寒若对这个家公的印象,顿时又拉高不少,不由的笑得眉眼弯弯“要是娘也能如你这般想,就好了。”

  丑叔的身子一顿。

  不由的想起,不断闹事的发妻。

  心中不禁有些烦闷,屏退周围的下人,就留下曹大管家。

  才对季寒若道“让承嵘年底来一次京都,将他的婚事尽快定下来。”

  季寒若的眼眸一转。

  自从项承黎出征后,婆婆可没少闹腾,每天好吃好喝,连带着话本供应着,都不能打消婆婆想把冷家女子娶进项家的心思。

  丑叔是想让她尽快把项承嵘的婚事定下来。

  彻底打消婆婆的念想。

  理清这些后,季寒若斟酌了一下问道“隔壁周将军府的姑娘,每次与三妹玩之时,话里话外,都会提及到二弟。我观她性子活泼开朗,秉性良好,与二弟的性子,正好形成互补。丑叔觉得她如何?”

  “你说周卓璇?你的眼光自是不差的。”

  丑叔眼眸微闪,想起一些事来“听说,那个丫头自小就喜欢粘在承嵘身后,若是承嵘同意,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他自己因为娶错妻,让几个孩子吃了苦头。

  就不想让儿子,再走一遍自己的老路。

  当初,还是父亲有远见,携恩求娶,定下季家的女儿。

  才让项家有机会崛起。

  这几年,他看得明白。一个家族要想长久兴旺,光靠一个能干的男人是不够的,至少还要有一个旗鼓相当的女主人。

  如他父亲,有他母亲镇守后方,大可在前英勇杀敌。

  如他儿子,有季寒若镇守后方,也可专心应敌。

  反观他自己,在他被害之后,妻子撑不起家,让年仅十二的长子顶在前面,以至于让他根本不敢分心去彻查当年的事。

  他愧对这几个孩子。

  看着大儿子独自挑起项家的重任,娶了季家的女儿,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他的心中才好受几分。

  “若是有可能,我希望承嵘的婚事,也能如承黎这般称心如意。”

  “好,我这就去信,让二弟提前入京。”季寒若有些意外丑叔的话,要知道,这个时代,大多数都是盲婚哑嫁。

  甚少有人,要问过儿女意见的。

  看来,她这个家公,是反思了自己婚事的不幸,在尽量弥补自己的几个孩子,还挺与众不同。

  比她那迂腐的老爹强得多。

  “让钟元回伏虎山。”丑叔人都走出去几步,又倒回来补了一句。显然对钟元没有护好季寒若的事,耿耿于怀。

  “他需再好好训练一段时日。”

  季寒若的心中一暖。

  不枉她嫁入项家,付出这么多,除了闹事不消停的婆婆,小叔子,小姑子,家公人都还挺明是非。

  也真心把她当家人在关心。

  看着丑叔因旧疾发作,走得十分缓慢的步伐,季寒若的心中感叹颇多。

  她这个家公的一生,挺波澜曲折的。

  年少时,父亲重权在握,上面有两个哥哥顶事,过着人人都羡慕的肆意生活,曾是京都许多闺阁女子心中的如意郎君。

  若没有前朝余孽作祟,她这个家公会是最清闲的富贵少年郎,她这个婆婆也会是京都许多女子羡慕的对象。

  可惜,却落得这样一个凄惨下场。

  多年征战,身上留下不少暗伤,加上年岁大,一到天冷的日子,身上的旧疾就发作。

  身上的痛还不是最痛。

  心中的痛才是最磨人。

  因战败含冤又毁容,妻儿在眼前不敢相认。还要以项家忠奴的身份,蛰伏在项家,一边受发妻嫌弃,一边操心儿女的事。

  “丑叔,你身上的旧疾发作,要多卧床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