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世道是只魔鬼
作者:世道伦常马甲      更新:2022-05-24 04:00      字数:3468
  孙隼点点头,同样赞同荀彧的说法,尽管他没有很正式的和司马懿说过话、共过事,但早就想投靠李氏的他,对于司马懿这位李氏第二谋臣,还是有着不少的了解。

  例如司马懿的性格、做事风格、兴趣爱好,又例如司马懿有没有小妾、喜欢翠香楼哪个姑娘、讨厌香仙楼的哪一道菜,孙隼都派人做过详细的调查。

  不是孙隼太gay,只是比起荀彧这种沁人心脾的正人君子,司马懿这种看着长得就像阴险小人的同僚,还是查一查底细较好。

  不是有一句话是那么说的吗,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好多时候,最致命的刀子,往往都是身后的“自己人”刺过来的。

  孙隼非常害怕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是一个有野心,有理想和抱负的人,不然也不会选择背叛大晋,和自己的父亲暂时形成对立面。

  也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往往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亲人,更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敌人。

  孙隼和司马懿虽然算不上是敌人,但却是敌意满满,戒心井然,嗯,当然只是单方面的。

  孙隼,对司马懿充满敌意和戒心罢了。

  司马懿可能都没有把孙隼放在心里。

  毕竟…

  司马懿放眼的格局可是整个北州,而不是仅仅北荒郡一郡之地。整个北州七位郡守,能让司马懿当成敌人的,只不过赵若英一人罢了。

  对于荀彧来说,也是如此。只不过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荀彧根本不会表现出来。

  荀彧眼神中闪烁着不忿,但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事到如今,既然没有办法阻止司马懿的计划,那就只能尽可能的止损了。

  荀彧开口说道:“主公,仲达的计划竟然已经无法制止了,那我们就要尽可能的止损,让北凉郡的百姓少受凉人的欺辱。”

  李煜点点头,觉得荀彧说的很有道理,符合人性角度。

  “不可!,主公!”

  李煜正准备开口询问荀彧的详细计划,另一边的孙隼却是先行出声。

  “主公,司马懿的信上标注的日期是今天,所以其余势力毕然还没有收到凉人犯边的消息。若是我们先有动作,免不了被人扣上一个勾结凉人的帽子,这个罪名,我们担不起。”

  李煜把到了嘴边的“支持荀彧”的话给咽了回去。孙隼说的同样有道理,虽然只是有可能,但战争不是游戏,Game over后还可以重新再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李氏真的被人扣上了一个“勾结异族”的帽子,那李煜的争霸之路,也就到此为止了。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李氏头上有了一定“勾结异族”的帽子,就民心尽失了。

  一个没有民心支持的实力,又凭什么去争霸天下呢?

  李煜并非优柔寡断,只是……

  他真的只还是一个孩子,既没有读过兵法诗书,更没有学过帝王学术,所以…谨慎一些,多听一听臣下的意见,没什么不好的。

  集思广益嘛,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李煜手下的这些文臣各个饱读诗书,总不能连臭皮匠都顶不上吧。

  李煜看向荀彧,开口问道:“令君,你怎么看?”

  荀彧沉吟着,面色极为不善,这不善不是针对孙隼,而是对着自己面前桌子上的一杯茶。

  这茶啊,就像目前的局势——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荀彧是个聪明人,提前对北凉郡做出动作,其中的利害他很清楚,只不过在自己骗自己,假装不知道罢了。

  但现在,既然孙隼已经把其中的利害给点出来了,那荀彧也不好再装下去了不是吗?

  荀彧思索良久,端起茶杯一口将茶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茶水依旧寡淡无味,真是不明白主公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茶。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在其他人眼里荀彧只是喝了一杯茶,但在孙隼眼里却是的已经得到了荀彧的答复。

  李煜呢,既不算外行人,也不算内行人。

  他隐隐约约猜到了,荀彧这个喝一杯茶水的动作绝对不只是简单的喝水,其中必然蕴含着深意,但至于这内涵的深意是什么?李煜就不得而知了。

  在说话之前先用一个小动作做出回答,这大概就是文人的惯用的装逼手段吧。

  荀彧将茶杯放下,缓缓开口道:“主公,英慧所说,确有道理。在如此紧要的关头,我们不能弄险。只是可惜了北凉郡三十余万百姓,我们成为了杀死他们的凶手。”

  李煜恍惚了一下,万万没想到荀彧妥协了。要知道那可是三十余万的百姓,一旦凉人破城,他们就都会成为刀下亡魂。

  荀彧的妥协,让李煜的心里一下子没了底,因为...他还没有说服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冷酷无情的帝王。

  在上次拔去李翰林,只不过是顺势而为。分家被灭,李翰林早晚都要知道,打击也早晚都要来,李煜不过是把这一切往前提前了半天,然后“亲切的”安慰了李翰林一下罢了。

  至于李翰林说的什么失足落井而死,那完全是他个人脑补罢了。于公于私,这位李氏的老人,李煜还是想让他尽可能的多活下去。

  所以说,李煜的心,并不是很硬。

  李煜的闭口不言,似乎是让荀彧察觉到,误会到了什么。

  荀彧起身对着李煜行了一礼,言道:“主公莫要惊讶,荀彧虽然是一位晋人没错,但此时此刻,更多的是一位臣子,李氏的臣子。”

  李煜摆摆手,摇头道:“令君误会了,我只是...还过不去心里那一关。三十余万百姓,全部送葬在凉人手中,我心不安。”

  孙隼也起身行礼,劝道:“主公,一将功成万骨枯。乱世年代百姓的死亡是必然的。杀死他们的不是凉人,不是我们,而是这残破不堪,摇摇欲坠的大晋王朝,是这刀兵想见,满目夷然的战乱年代。”

  荀彧默然。

  水叔默然。

  金华默然。

  全场默然。

  李煜的心也兀的紧绷了起来。

  孙隼的这一番话,不但没能起到安抚的作用,反而搞得李煜的心中更加乱了。

  世道是一只魔鬼,把人们攥在掌心,肆意玩弄。

  乱世的人们已经很苦了,每天都要提心吊胆的活着。如果可以的话,李煜还是想要尽己所能,去多保护一些百姓。

  无关民心,无关名望,只是因为殊出同根。

  咬了咬牙,李煜依旧说服不了自己的内心,让他效仿白起,坑杀四十万人他都干得出来。

  但把自己的族人送到异族的屠刀下这种事情,李煜狠不下心。

  如果真的那么做了,李煜会在心里鄙视自己一辈子的。

  李煜看着孙隼,看着荀彧,看着堂下的诸位文臣,缓缓开口说道:“虽然成就大业的道路上毕然堆满了骸骨。

  但我不希望是借靠异族的手屠杀我的百姓,来达成目的。所以,我想要提前出兵,阻止凉人攻破北凉郡。”

  孙隼愣了。

  诸位文臣愣了。

  但要说最惊讶的,还是荀彧。

  他刚才才已经做好了违背自己良心的选择,然后…就没有了?

  内心白煎熬了?

  你他喵是在逗我苟或嘛?

  孙隼和荀彧相互看一眼,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欣慰与惊讶。

  虽然觉得李煜的选择不够理智,但孙隼的心中还是有些高兴的。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主公,虽然能避免不少的麻烦,但在其达成目的之后,保不齐就会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做法。

  李煜见没人接话,心中更是紧张了两分。

  莫非我手下的谋士们都不赞同我的提议?

  李煜正想要再开口,门外突然传来了辛宪英有些焦急的声音。

  自从搬到了新家,少了许多的闲杂人等,事情也就少了许多,李煜就把管家的位置交给了辛宪英。

  至于李氏宗族那边,则是交给了李孔和李柯。

  辛宪英有了任务以后,也不常跟在李煜身边了,除了一日三餐还要亲自负责以外,一般情况下,辛宪英是不会有时间来找李煜的。

  因为议事堂,不是她一名女子可以随意进出了;政事也不是她可以随意了解和议论的。

  虽然李煜并不介意,但未必孙隼和其他谋士不会介意。因为在历史上,女人听政,向来都是霍乱的开端。

  辛宪英来议事堂,一定是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要汇报。

  “进来吧,宪英。”

  辛宪英迈着急促的步伐走到李煜身边,低声耳语了一番。

  “什么!”

  李煜震惊不已,拍案而起,满脸不可思议的看向辛宪英,问道:“那位斥候的身份验明了吗?信息来源确认无误嘛?”

  辛宪英点点头,回道:“确认无误,那名斥候叫做庞大,是李氏的老护院了,后来被沈万三先生挑走,加入商队,做了斥候。”

  荀彧见李煜满脸惊愕之色,出言问道:“主公,出了什么事情?”

  孙隼等其他谋臣也把目光投向李煜。

  李煜:“宪英,和大家都说了吧。”

  辛宪英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