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年度最悲情角色
作者:苍山月      更新:2022-05-24 19:51      字数:6461
  本来呢!

  是三百块的,在这样的小山村,又有很多东西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一家人用,够了。

  可是,你居然敢嘲讽反派导演?

  王胖子临时抽出来一张,就两百块,自己玩儿去吧!

  ……

  此时,梅姐捻着孤零零的两张钱,整个人是傻的,没见过这么录节目的啊!

  “两,两百块?”

  王胖子,“对啊,两百块!”

  梅姐,“一…一个月啊?”

  王胖子,“一个月。”

  梅姐不肯放弃,“搞错了吧?一人两百?”

  王胖子,“没错啊!一家人两百。”

  梅姐一听,登时脸一垮。

  示意让摄像把机器放下,这段别录了。

  指着王胖子,很不客气地揶揄“你这节目效果做的太假了,两百块怎么过一个月?”

  意思就是,这段不是正片儿,是她和节目组在探讨节目的合理性呢!

  只见王胖子皮笑肉不笑的乐了,那是相当的“反派”。

  而摄像大哥也没有放下来的意思。

  “没错啊,就是两百块!嫌少?”

  梅姐“……”

  怎么感觉这个胖子是认真的呢?

  看向张国戎,“两,两百块,不是开玩笑!”

  张国戎眉头一紧,瞥向王胖子,“我来!”

  拎着两百块冲进雨棚,瞪着王胖子,阴冷的吓人“一百六,不到一百七十块港币,一个月怎么活啊?”

  王胖子却一点不怕,“两百块,能做好多事情的。”

  张国戎,“两包烟钱啊!做什么事?”

  “不要这么搞啊,会出人命的!”

  王胖子却是看向远处的村落,“你知道…这里的村民,两百块能生活多久吗?”

  张国戎梗脖子,“多久?能活一个月我就服他们!”

  王胖子,“呵呵……”

  “一年!”

  张国戎“多……!!!”

  却见王胖子讪笑讥讽“是全家人哦!不是一个人。”

  指着三三两两的吊脚楼,“这里的土家族山民,你可以自己去问,也可以随便找一家,几乎没有超过两百块的。”

  张国戎“……”

  王胖子,“醒醒吧,戎少!这里是大山深处,不是港岛中环。人人都向往中环,可不见得人人都知道这里的山民生活有多艰苦。”

  张国戎“……”

  王胖子“他们能做到的,你能吗?”

  张国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有些茫然。

  突然意识到是自己太矫情了,有些懊恼地回问,“真的啊?”

  王胖子,“比真金还真呢!”

  听到这里,张国戎做出一个让王胖子都意外,甚至是惊喜的举动。

  只见他缓缓地,又有点不舍地把两百块中的一张,退了回来。

  在众人茫然的目光中,带着童真一般的脸庞扬起一抹笑意,“我可能做不到他们那么简朴,不过…那我想一百块应该够了。”

  听的王胖子就差没当着镜头叫好了。

  干的漂亮啊!节目效果拉满。

  满中满!

  一百块,我看你咋活!

  好吧,张国戎是被王胖子架在那儿下不来了。

  当地人的生活开销确实很低,可是和张国戎他们完全是两回事儿。

  一百块?

  等齐磊来一起哭吧!

  ————————

  节目拍到这里,其实信息量已经很大了。

  既抛出了两个巨大的矛盾焦点,同时又进行了两个反转。

  两个焦点

  第一,反派导演搞事情了,呼应了前面神秘反派导演的整蛊主题。

  第二,一百块让两个明星过一个月。

  这在后世,也是真人秀节目的一个常用手法,很是管用。

  用超低的日常费用,来制造矛盾和推动节目进程。更不要说这个年代了,观众见都没见过。

  其实,在年,包括《快乐大本营》在内的那些王牌综艺,用后世的眼光来看,都有点太过小儿科了。

  室内综艺,请一些大明星,大家聊聊天,做做游戏,利用明星的眼球效应,还有主持来活跃气氛。

  这个年代的老百姓,也许看的津津有味,可那是因为他们没看过更好的。

  很多人说,内地综艺是靠引进韩综的节目型式才越做越好的。

  其实,和那些都没有关系,真正的精髓在于,制造对立关系。

  细数一下国内曾经火过的综艺节目。

  选秀类是制造选手对立,闯关类制造嘉宾对立,体验类真人秀是制造阵营对立。

  不管是导演组与嘉宾,还是红队和蓝队,有对抗,才能让观众马上带入其中。

  不是那种假大空的,主持人活跃一下气氛,嘉宾做个游戏,出个丑就能比的。

  当然了,这其中最孙子的,属那个著名的相亲节目。

  它特么制造男女对立。

  只要把这点玩明白了,再配合一个不太脑残的节目流程,以当下中国老百姓的娱乐匮乏程度来说,就没有理由不火。

  反转的,第一个是反派导演。

  当王胖子呵斥张国戎的时候,由一个反派去呵斥主角,这种强烈的反差,会让观众猛然警醒,这不是正派与反派的斗争,仅仅只是导演组和嘉宾的对立。

  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

  (好吧,这段本来是要齐磊来演的,可是王胖子强烈要求由他来,他也是要形象的。)

  第二个反转才是,生活费。

  是沐抚村民的贫困。

  两百块很少吗?

  说实话,即便是这个年代,也有点少了。

  起码的城镇居民,一家人一个月的开销也绝对不止两百块。

  但是,借王胖子的口,却是告诉两个明星,也告诉观众,不少了,沐抚村的村民,两百块够花一年的!

  这个反转,才是节目录制到这里,看似观众注意不到,可却是最重要的一个节点。

  因为,这个转折,既没有背离齐磊设定好的主旋律主题,又让观众不但接受了原本可能不讨喜的农村生活设定,同时也增加的期待感。

  更重要的是,张国戎把两百减到了一百。

  一百块,两个大手大脚惯了的明星,要怎么过完一个月?

  这个期待感,在年,满中满了。

  而在这些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隐性的期待感,那就是

  截止目前,张国戎和梅姐已经和反派导演接上火了,也揭开了沐抚村的一角。

  可是,始作俑者——小齐总,还没出现呢!

  观众在潜意识里会同情张国戎和梅姐,也会同情沐抚村的村民。

  太可怜了,原来繁华之下还有这么贫穷的地方!

  这是人类母性的一面,也是善的一面。尤其是华夏文化,会对弱者产生强烈的同情。

  而这种共情自然而然的,会让观众对小齐总这个“有钱人”人设,在这里会起到多大的作用,有所期待。

  一直以来,自从齐磊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他给人的印象是——放荡不羁。

  但在张扬的性格之下,齐磊做过的事儿,发表的言论,又都是很正面、很得人心的。

  再加上,网吧连锁白手起家、愣头青的吸纳南光虹搞系统、《传奇》面对内外夹击的无惧无畏,还有手撕畅想老柳的大获全盛。

  即便齐磊从来没给自己立过人设,可是在公众眼里,他的种种表现,其实已经有人设了。

  放荡不羁、心存正义,还每战必飘逸且决绝。

  这是什么?俨然一个行侠仗义,仗剑江湖的形象啊!

  把这个人设放到沐抚村这样贫困的地方,放到每个月只有一百块的张国戎、梅姐之中,面前还是一个反派人设的导演,会是什么效果?

  小齐总的到来,能不能改变张国戎和梅姐的尴尬处境?

  甚至,有些同情心爆棚的观众,会产生另外一种期望,那就是

  沐抚村的村民太可怜了,守着绝世美景,却如此贫困。

  财大气粗,又每每以正义形象示人的小齐总,能不能再慷慨一把,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

  这等于是在观众之中设置一个隐性议程,就是小齐总到底会,还是不会改变困境?

  同时,这也是【框架理论】的另一种应用。

  之前说过,【框架理论】不仅仅是可以给公众设定一个框架,简化对信息认知的过程。

  就比如,节目组一上来,就给王胖子用字幕打出了一个反派导演的标签,直接把观众带入到导演会和嘉宾对抗的框架之内。

  而框架理论,除了这个应用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对普通人来说都相当实用的特性。

  那就是,同一个事件的第二种表达。

  说白一点就是,同一个信息,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甚至不同结果。

  这就是框架的第二个特性。

  用传播学教材上的案例说明就是假如,某国要进行一次境外军事行动,可能会造成无辜平民的大量伤亡。

  在向国会申请这次行动的时候,就有两种描述方式。

  而这两种表达方式,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一种是,“这次行动,可能会造成百分之十的平民伤亡,大约在人左右。”

  百分之十啊!很高了。

  人也太多了,某国那些道貌岸然的圣母婊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当然不是同情心,而是要考虑选票问题。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换成你是决定做不做这件事的人,你会不加思索的牺牲一百个无辜生命吗?

  会怎么选择?

  这个时候,就需要第二种表达方式了。

  第二种描述是“这次行动,可能会拯救的平民生命,可以把平民伤亡压缩到人左右。”

  这种描述,你再看圣母婊们是什么反应?

  如果让你做选择,你又会怎么选?

  这就是,针对同一件事,设定框架的不同,带来的不同结果。

  工作生活中,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你觉得,即将阐述的信息可能会对受众带来伤害或者反感,可能会被你的长辈、上司否定,那也许可以找另一种表达方式。

  落实到《向往的生活》。

  如果,在节目中几个嘉宾坐下来,直接说扶贫,说帮助沐抚村民。

  “这里很贫困,我们应该如何如何……”

  “我们要做点有意义的,如何如何……”

  这是喊口号,是主旋律,是很正能量,也很高大上的主题。

  但观众会不会买账呢?又有多少人买账呢?

  一个综艺节目,谁想看你假模假样的扶贫啊?

  在这里唱主旋律,那就是赶观众走。是廖凡义之前担心的,不符合大众审美。

  可是,通过话术、场景设置、剧情反转、情绪落差、议程设置,等等手段,让观众主观的期待这些人去做点什么,期待节目组去帮助沐抚村民,这就不是主旋律了,而是爽快小白文儿。

  当然了,拍到这里,远还没到引出这个主题的时候,仅仅只是铺垫,算是第二步铺垫。

  第一步,其实就是来的时候那条烂路。

  在雏鹰班的建议下,王胖子给了大量篇幅在那条烂路上,甚至有点刻意渲染路烂。

  声效、视觉、配乐,加张国戎和梅姐的真实反应。

  第二步,才是一百块一个月和反派导演,引出沐抚村贫困的铺垫。

  都是铺垫。

  而下一个铺垫,更为神秘,更拉期待感。

  按照正片流程,应该是镜头一转,切到齐磊开着他那辆骚包大g,带着杨晓和唐奕,在搓板儿路上做着上下往复运动。

  期间,唐小奕和齐磊……

  “诶呀!”

  “诶呀诶呀诶呀妈呀!”地道的东北大茬子味儿。

  再配合一点画外音,就是昨晚张国戎和梅姐过搓板路的。

  “我丢……”

  “搞咩啊!”

  香港人遇上东北人,一南一北的巨大反差一下就出来了。

  唐小奕坐在后座被颠的上蹿下跳的,“破车!除了骚包,啥用没有!真颠啊!”

  齐磊则是揶揄,“这是路不平,别怪车不行!”

  抚摸着方向盘,“除了骚包,它跑的也很快!”

  杨晓贼豪爽,“两位兄弟,能消停会儿吗?”

  吐槽道,“不是说好了祸害那两个人吗?怎么感觉连咱们自己也捞不着好呢?”

  唐小奕一听,也看向齐磊,“对呀,哪不能祸害,挑这么个地方?你挑的,还是反派导演挑的?”

  齐磊白了两个人一眼,“反派导演有这个眼光吗?”

  小心开车,“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这里是强调了矛盾,他们三仨要坑张国戎和梅姐,却选了这么一个难走的地方。

  只是观众知道,其实是反派导演在坑他们。

  然后就是,这个反派导演到底是谁啊?一直打马赛克,也一直用变声电音。

  观众会愈发好奇,谁是反派导演。

  当然了,路烂这个【刻板印象】算是彻底坐实了,以后不用再渲染这个因素,观众只要一提进去沐抚村,第一个想到的是美景,第二个就是路太烂。

  齐磊一行到沐抚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此时,张国戎和梅姐已经接受了这种过家家形式的游戏,正坐在院子的凉棚饭桌前,拿着小本本算账呢!

  主要是算,这个家到底有什么家底儿。

  一小块菜地、一片土豆地、一片玉米地、四只小鸡雏儿、一只山羊羔、农具若干、工具若干。

  还有十斤米,一小瓶油、调料若干。

  算起来,东西还不少。

  正好见齐磊和小伙伴儿进来,梅姐一拍脑门子,“蠢死!咱俩在这儿算什么呢?那么大个老板,让他来啊!”

  张国戎一听,对哈,登时和梅姐迎了上去,表现的贼浮夸,虚寒问暖的。

  两人和齐磊都很熟了,但是和晓儿、唐奕都是第一次见。

  打过招呼,梅姐就把齐磊拉到桌子前,“分配一下任务!”一副大家长之态。

  “我是妈妈。”

  唐小奕一听,登时呲牙“真年轻。”

  梅姐不好意思一笑,“破孩子,别打岔!”

  一指张国戎,“他是爸爸!”

  唐小奕又来了,“叫不出口。”

  梅姐急了,“哎呀,就是那个意思,又没让你真叫!”

  指着三人,“你们三个是孩子!”

  把本子往齐磊面前一推,加上那一百块,“这就是咱们的全部家当!”

  三个小伙伴儿看看本子和一百块钱,又看看梅姐。

  见她扬着下巴,齐磊蹦出一句,“认真的啊?”

  梅姐,“当然认真的!过家家游戏,正式开始!”

  三个小的登时一翻白眼儿。

  “唉!”齐磊一叹,心说,王胖子不是说好给三百的吗?怎么变一百了?

  三百都有点过分了,怎么现在就一百了?

  看着张国戎和梅姐都不好意思数落他俩,你俩也忒好骗了吧?

  “那胖子说给你多少就多少啊?”

  不等两人回话,杨晓也忍不住吐槽,“也不怪梅姐,没当过妈,不太会过日子。”

  唐小奕,“这样儿的,就算当妈,儿子也跑了啊!”

  梅姐急了,“说什么呢?我很贤惠的!”

  齐磊则是不搭理她,拎起本子和一张钞票,对向镜头开始搞怪,“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评评理,有这么当妈的吗?”

  “持家这种事儿,交给儿子了?一百块的生意,她也敢做?幸好来之前,我把生存技能拉满了。”

  梅姐也被他逗笑了,“别搞怪,认真的!”

  指着本子解释道,“很简单的啦,咱们家家底不少呢!”

  “刚刚和我戎哥都算过了,钱是少了点,可是自己有菜地,够花了。”

  张国戎补充,“那无良导演说,当地人每个月就块的生活费,也是够用的。”

  梅姐马上跟上,“还有还有!肉也有啊!咱们有羊,还有鸡,吃肉没问题。那算下来,就不花什么钱了。

  齐磊搭眼一看本子上两个人记下来的东西,登时翻了白眼,“全是坑啊!”

  梅姐和张国戎一愣“什么意思?”

  齐磊,“那无良导演给咱们挖坑呢!!”

  “???”

  齐磊指着本子,“菜地是有,可是米呢?”

  梅姐,“米也有的!”

  齐磊,“十斤米,够吃吗?”

  梅姐“……”

  齐磊,“咱们五个人,一个月得一百斤米吧?”

  “……”

  “菜有了。可是,我刚才看了,草都快比菜高了,得咱们自己打理。”

  “……”

  “鸡啊羊啊,倒是可以吃肉,可问题是,那都是未成年的啊!”

  “在养大之前,不但吃不了肉,它还得消耗咱们的粮!”

  “……”

  “还有!洗漱用品,毛巾肥皂之类的有吗?你这上面也没记啊?”

  梅姐傻眼了,“好像…没有!”

  张国戎,“不用好像啦!我洗漱的东西都让他们收走了,早上清水冲了一下脸。”

  齐磊,“那这些都得置办吧?”

  “还有,人家本地人确实节省,可大多数都是自产自用,咱们和人家没法比的啊!”

  梅姐听到这儿,登时就炸了,“无良导演,敢骗我?”

  冲到雨棚那边,就找王胖子理论去了。

  而张国戎…实际上,现在最懊恼的应该是他。

  是他脑袋一热,把两百块变一百块的。

  只不过,戎哥却是异常淡定,借机凑到齐磊耳边,“钱包收走了吗?”

  有齐磊这个财神爷呢,慌什么?

  却不想,齐磊傻眼,“啥钱包?”

  张国戎,“就是…你身上有钱没钱?”

  齐磊摊手,“我从来不带钱。”

  张国戎“……”

  希冀地看着唐小奕和杨晓,“你们……”

  两人立马摇头,“我们没钱。”

  得,第一个悬念揭晓了,小齐总不带钱,上胡润榜的说他们没钱。

  张国戎有点绝望。

  而梅姐那边,也没讨到好处。

  无良导演有备而来,“放心吧,你们所有可能的开销,我们都算进去了。”

  “米面油、日常用品的开销,也都算进去了。”

  “块是肯定够的,而且能剩那么几块钱。”

  (这里应该有字幕,块肯定够,然后把“”画个叉,换成“”。)

  “几块钱?”梅姐无语了。

  而王胖子下面的一句话,让梅姐直接暴走,抄起拖鞋就飞了过去。

  王胖子,“只不过,导演组算的是四个人的开销,小唐总是意外,没算他那一份儿。”

  气急败坏的回到餐桌这边,把情况一说。

  齐磊点了点头,“唐奕确实就是临时来玩的,他快开学了。”

  张国戎一拍桌子,《纵横四海》里阿占的做派“临时不临时也得给钱!小唐总这份钱,导演组不能省!”

  梅姐,“无良导演说了,唐奕只能算访客,不给钱。”

  张国戎“啊?”《倩女幽魂》中宁采臣的无助与只慌张。

  众人也都傻眼,王胖子忒黑了吧?

  然而没呆愣多一会儿,张国戎、梅姐、齐磊和杨晓瞬间来了默契,几乎是同一时间不怀好意地看向唐小奕。

  梅姐,“你走吧!”

  唐奕,“????”什么玩意儿?

  齐磊,“走吧!这会走,还能赶上长途汽车。”

  杨晓一脸为难,“兄弟,真养不起你了呀!”

  张国戎演技爆表,“咱家穷,是时候出去闯一闯了。”

  梅姐一边把唐小奕往门外带,一边掏唐小奕的兜儿,“孩子,兜里有零钱吗?给家里留下吧!然后,好走不送!”

  唐小奕“……”

  淦!!

  就唐小奕那可怜的小表情,再配合上哀乐,特效做几片飘零落叶…绝对是年度最悲情的角色。

  太可怜了!

  当然了,都只是开玩笑,节目效果,不可能真的赶唐小奕走。

  起码唐小奕开学之前,他还能在这混很长一段时间。

  只不过,唐奕“家中弃儿”、“闲人”、“不干活就没饭吃”的人设算是立起来了,之后就成了家中第一苦力。

  以至于他走的时候,不但观众们叫喊,“没了唐小奕,欢乐少一半儿!!”

  一家四口,也是想念这个吃苦耐劳的好孩子。

  ……

  。

  【月票投币口】

  【票投币口】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