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临时生变
作者:苍山月      更新:2022-05-24 19:55      字数:6823
  沈海鸣很清楚自己来北广的目的,更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里。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齐磊这小年轻脾气还挺大,给他上了这么一课。

  有些无可奈何,这是给我出难题啊!怎么向上面回复调查结果?

  说当事人不但没配合,还给咱们出了个难题?

  此时,教室内的齐磊看了看时间,不知不觉,这节课上了整整两個小时,已经快中午了。

  齐磊,“今天就到这儿吧,下课。“

  一听下课,很多学生都没打算走,而是朝齐磊围了过来,因为课堂上还有很多疑问没有得到解答呢。

  再加上,今天是新课,讲的是东亚文化的优越性。

  虽然涉及很多经济、教育的元素,但是,小齐导员的课向来容易出论文,这在雏鹰二期和日韩留学生之中不算什么秘密。包括在很多慕名而来听课的其它院系学生之中,也早就传开了。

  事实上,很多到了该准备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时间的同学来听课,目的就是给自己找一个论文方向。

  对于这些同学来说,上课讲的那些还远远不够,下课之后,都想单独向齐磊请教一下。

  所以,齐磊就根本别想出教室。

  沈海鸣在外面一看,笑角上扬,颇有几分感慨。

  而梁成见状,尤其是沈海鸣的表情一看就是很欣赏的样子,登时就怒意上涌。

  指着教室内,“这,这不就是作秀吗?专门做给咱们看的啊!简直不可理喻。”

  好吧,梁成的话不是没有依据。

  大学里,你以为是初高中呢?老师动不动就拖堂。下课之后,随便谁就可以把讲师留住,再单独开开小灶。甚至有的还能追到办公室,去让老师讲题。

  那是扯淡!你见有几个大学老师给你拖堂的?

  哪个不是到点就下课,下课就没影儿?更不可能被围着给你接着讲。

  大学的老师,除了正常上课时间,平时你几乎就看不到他的人。

  都有自己的课题,所以下课之后,办公室能找到人都算是好运气。要么回家忙私人的事情,要么在实验室、讨论组里搞课题。

  课外时间想见讲师,那是需要预约的。

  很少会出现齐磊现在这种情况,所以根本就是作秀。

  “小沈!”梁成开始添油加醋,“我认为,这已经不是教学问题了,这是态度问题!“

  “这个齐磊的态度很不端正,有弄虚作假的嫌疑!“

  沈海鸣,“…"

  这种场面,你给我弄一个假的看看?

  有那么一瞬间,看傻子一样瞪了梁成一眼。

  可是,沈海鸣终究是什么也没说。

  看了下时间,又看了看教室里的情况,心说,照这么下去,午饭之前齐磊也别想脱身。

  貌似认同梁成的话一样,进了教室。

  “同学们,同学们!“

  把大伙儿的目光吸引过来,沈海鸣和善地笑着,“是这样的,小齐导员的课很精彩,看大家的学习热情就知道,成果斐然啊!“

  “但是,我们还要和小齐导员谈别的重要工作。“

  “大家明天!明天再过来听课,好不好?”

  说着话,对齐磊一笑,“齐磊同志,我们换个地方谈谈?“

  齐磊笑看沈海鸣,也看着他身后大冤种一般的梁成。

  最后没点头也没摇头,对没走的学生们道“明天上午,咱们展开来再讲讲今天的内容。“

  随之又笑骂,“别急!都特么急什么?“

  指着黑板,“光今天这点内容,给你们拓展出百八十个研究课题都没问题!“

  大手一挥,“人人有份!“

  大伙儿一听,都嗷嗷直叫,小齐导员和其他老学究儿最大的区别就是,仗义!

  虽然“仗义”这个词,用在大学老师身上不太合适。

  当下也很识趣地散了,等着明天来听课。

  等学生都走光了,齐磊和沈海鸣四人也出了雏鹰楼,往行政楼那边走。

  期间,齐磊和沈海鸣在前面走,梁成和另外两个同事则是远远地吊在后面,给二人留出了空间。

  本来,梁成是想凑上去的,可是另外两个同事对北广学内的风景似乎挺感兴趣,走的不快,只远远地坠着。

  最无语的是,两人还总主动和梁成说话,弄的他不接话不好,只能敷衍着,却是不好再追前面的两个。

  “小齐啊!“前方,沈海鸣笑着走在林荫道上,“我比你虚长几岁,叫小齐没问题吧?“

  “嗨!”齐磊背着手,“只要不叫老齐,叫啥都行。“

  回头瞥了一眼,“刚才对不住哈,有点冒犯。”

  沈海鸣,“谈不上!我坐在那儿是工作,要的就是一个理由,你把理由给我了。

  其实,主要就是违规教学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可大可小。

  现在好了,齐磊有行政职务,也说的是学部规章,他只是照章办事。

  那这事儿,顶多就是北广的行政管理有漏洞。说破大天,也就这么大的事儿了。

  “至于冒犯”沈海鸣摇了摇头,“后面的事儿,我们找董校长协商就可以了。

  齐磊一咧嘴,“这就对了!董背锅在北广就是干这个的。“

  “哈哈哈。“

  沈海鸣开怀大笑,来了句,“嗯,在教育系统,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再然后,沈海鸣对什么违规教学、教学内容破坏中米关系这些事儿,提都不提了。

  却是说到了今天齐磊上课的内容,“你今天的课,对我们启发也很大啊!“

  齐磊一听,打趣道,“职业病了吧?涉及点教育,就想远了。“

  沈海鸣是高校建设办公室的,这一点一见面就点给齐磊了。

  目的是告诉齐磊上面的态度,派我这个建办的过来搞调查,你应该知道咋回事了吧?

  齐磊也记住了沈海鸣是干什么的,接下来准备说几句真心话。

  “沈调查员,其实这里面,还真不仅仅是百八十篇论文那么简单。”

  “哦?”沈海鸣一怔。

  齐磊一笑,“事先声明哈,我呢,只对传播学这一块的思考比较深刻,涉及的教育领域、经济领域的延展课题,却是一知半解。所以,想法还不成熟。“

  沈海鸣,“…"

  没太明白齐磊为什么突然谦虚起来了。

  而齐磊马上给出了答案,“我只是觉得,教育、经济和道德体系的统一,还有很多,我不能触及,但是绝对值得深挖的方向。“

  沈海鸣,“怎么讲?“

  齐磊,“咱们打个比方吧!就像我刚刚讲的,中华文化,其实是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下放到教育的第一和第二层级的。“

  “而马斯洛理论的前四个层级是缺陷性需求,第五个层级则是增长性需求。“

  “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体系是把增长性需求提前释放了的。也就是,

  把增长性需求下放到缺陷性需求之中去。”

  再说直白些,“一个乞丐连生理需求都满足不了,如何让他接受最高层次的道德需求。”

  “我想,这在教育上是一个难题吧?”

  沈海鸣,“…”

  齐磊,“再比如,咱们说到教育的第一个层级,就是培养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基本技能。"

  “但是问题来了,社会底层在哪里?没有接受到高等教育,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哪里的比例最高?“

  “是农村和乡镇居民!那里的青少年,成为基层的概率最大。“

  “可是,哪里的青少年最容易接受到人、金钱、方向统一的第三层教育呢?也就是说,哪里最容易实现增长性需求的下放呢?“

  “我想,一定不是农村和乡镇!”

  “来自上一代、生存环境,以及经济上的压力,使得他们几乎没法在青少年时代接触到教育的第三层。“

  沈海鸣,“!!!!“

  突然意识到什么,呆愣片刻,突然回头,对身后的两个同事和梁成道,“我有点事,正式的问询时间再定吧!“

  两个同事一听,“不急,什么时间都一样。“

  说着话,拉上梁成就走开了。

  把梁成气够呛,这都到综合楼楼下了,怎么又改时间了?这个小沈啊,办事真是拖拉!

  等三人走了,沈海鸣才郑重地看向齐磊,“小齐导员,要不…也给我上一课?”

  齐磊一听,笑着摇头,“不敢当,不敢当!涉及教育的问题,沈哥才是专家。”

  沈海鸣,“走,咱们找个地方,边吃边聊!“

  沈海鸣和齐磊整整聊了一个中午,之后一个星期,调查组再也没来过北广。

  而一个星期之后,沈海鸣向他的主管领导正式提交了一份教育改革研究报告,

  而且很郑重地做了一次报告会。

  会上,沈海鸣是这么说的,“文化熏陶与思辨教育(教育第三层级)尤为重要。

  “但是,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最缺文化熏陶和思辨教育的农村、乡镇青少年,却最难得到系统的文化、思辨教育资源。”

  “相反,拥有这些资源和能力的,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这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隐患,比如,底层与社会的割裂、负面情绪。“

  “底层上升通道即便有,也很难被底层利用等等。“

  沈海鸣的报告很详尽,也很有建设性,更是发人深省的。

  这让在场的一众领导都有感觉,这个年青人不简单啊,前途无量!

  只是,看到报告末尾的署名,又都有些哭笑不得。

  署名并不是沈海鸣自己,而是沈海鸣、齐磊、庞肃丽、窦开洋(调查组的另两个同事)。

  唯独…少了梁成。

  而且,更无语的是,你这过场走的就有点过分了吧?怎么调查对象成了报告的联合署名人了?

  沈海鸣的主管领导问道,“那个梁成,他没有参与进来吗?”

  沈海鸣一听,推了推眼镜,“这个…"

  领导,“没关系,有什么说什么。工作上没什么避讳的嘛!“

  沈海鸣,“是这样的,我和其他两位同事也是到了北广才知道,梁成在原单位的时候,曾经和齐磊同志有过一些过往,似乎还不太愉快。”

  “他在龙江省厅工作时,负责过调查尚北二中的减负问题,后来被部里更正了。

  “所以…就没参与进来。

  “哦!”领导了然,来了句,“把情绪带入到工作中,是不可取的啊!“

  得!

  就这么一句话,梁成就凉透了,耶稣都留不住他。

  事后,部里的领导特意给董北国打了电话,训了老董一顿。

  学校规章制度有漏洞,你这个校长是怎么当的?

  勒令马上纠正。

  董北国一听,点头如捣蒜,“请上级领导放心,我们已经在补救了!最多一年,齐磊的教师资格肯定没问题。“

  对面一听,原来你是这么纠正的?

  沉吟半晌,“知错就改,下不为例!”

  董北国嘿嘿赔笑,“没事了吧?“

  “没事了!你有事儿?”

  “有事儿!“

  “什么事儿?”

  董北国,“那什么,沈同志那份报告…有用不?”

  对面笑了,“我当什么事儿,算你们北广又立了一功。再接再厉!行了吧?不就是要这么一句话吗?”

  董北国一听,就无语了,“我要您一句话干啥?立功你就得给赏啊!没赏我立啥功?”

  啪嗒!!

  对面犹豫都没犹豫,直接挂电话。

  这哪是大学校长?老财迷!掉钱眼儿里去了。

  董北国还不服气呢,“这不士匪吗?拿了咱们的成果,不给钱哪行!?”

  几个副校长正好和董北国在开会,一听这话,眼皮直跳,老董真是百无禁忌哈!

  董北国还不服气呢,怎么着也得把接待的钱给咱们报了吧?我哪有钱供着一帮洋鬼子?”

  众人,。。…

  这点钱你也算计?

  董北国,“不行!!把接待标准给我砍一半儿,能省就得省着点。“

  郑副校长没忍住,“怎么省?已经很底了啊!”

  董北国眼珠子一转,“原定的不是g饭店吗?给我扔到双桥招待所去!“

  我噗!

  内蒙西饭店是北广边上的一家酒店,三星级。

  双桥招待所……

  全名叫朝阳区、高碑店地区、三间房乡、北双桥村招待办事处。

  虽然条件不算太差,但是,是不是减寒碜了点?

  然后,更过分的还在后面呢!

  董北国一琢磨,“不行,好几十号人,一住一个月,也不老少钱呢!“

  “这样吧!”大手一挥,“女生宿舍旧楼不是还没拆呢吗?整几张架子床,就放那儿得了!“

  齐磊在底下实在听不下去了。

  他之所以跑来和这几个校长,还有后勤的开会,就是讨论米国交流团的接待问题。

  只是,董大校长已经没有下限了,抠死你算了!

  把老列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三石公司的得力助手、齐磊的左膀右臂扔到那栋旧楼去?

  也不地道了吧?

  “停停停停!”

  齐磊觉得,不能让董北国在抠门的路上再走下去了,“就住内蒙西饭店吧!“

  “大不了,我补贴一点。”

  董北国一听,就瞪眼了,“显你有钱啊?“

  “那就这么定了!”

  齐磊,"“

  你,你就不觉得前后矛盾?都不通顺好吧?

  正要吐槽,却是手机响了。

  齐磊一看,对大伙儿道了一声抱歉,出了校长室去接电话。

  没到两分钟,回来了。

  “那什么,我不出钱哈!”

  董北国,“嗯?”

  齐磊,“旧宿舍楼,我看挺好!”

  众人,“嗯?”

  变化怎么这么快呢?

  齐磊则是对后勤的人问道,“旧楼那边,断水断电了吗?那帮米国人可一点也不知道节省!“

  董北国,对哈,有点我的真传了呢?

  好吧,开玩笑的,断水断电就过分了。

  只是董北国不太明白,“怎么了?你怎么变主意了?”

  就见齐磊脸色阴沉,“因为米国人那边变主意了!”

  “???"

  “???"

  “???"

  电话是老秦打过来的,告诉齐磊,刚刚收到了斯坦福的交流接待名单,与之前沟通的,出入很大。

  除了列维斯坦,以及斯坦福精英训练营的学生之外,又多了不少新加入的名字,以及行程。

  而且,这些名字可以说是如雷灌耳,而且不乏齐磊所熟悉的身影。

  比如

  德盛执行总裁——鲍尔森。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ib新任e一彭明盛。

  古歌执行总裁——德埃尔西蒙斯。

  ar—沃伦爱特。

  以及,一个齐磊恨的牙痒痒,默认他敢来中国,就让他有来无回的恶魔一吉恩夏普!!

  董北国听了齐磊的描述,整个人愣在那儿,“这这是要干啥?"

  这里面涵盖了华尔街、硅谷这么多公司的领军人物,这些人会因为一场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都跑到中国来?疯了?

  更无语的是,董北国听齐磊提过吉恩夏普。他又为什么混在这些人之中,跑到中国来?

  “他们和学术交流有关系吗?”

  齐磊摇着头,目前为止,他也不知道这些人来中国干什么,而且还是混在学术交流团之中。

  这就不搭边儿!!

  只道,“加了几场与清北的联动,名人讲座。"

  “另外,要与中国的企业举行一个小型论坛。"

  董北国,“"

  “这是小型论坛吗?一点也不小吧?”

  齐磊没回答,确实不小。

  只不过,这些都不是齐磊关心的,他关心的是

  吉恩夏普为什么来?他来干什么?又带着什么目的来?

  这时,董北国想起一个问题,“这些名人,也住旧楼?“

  齐磊抬头,“当然不可能了!他们有别的行程,不会住在北广安排的住处,顶多来学校联动两次。“

  董北国听罢,这才放心,“那旧楼就让老列维享受一下吧!“

  齐磊却是想到了什么,对董北国道,“把交流行程里,大数据中心,还有网络传播学院的教学讨论部分,划掉吧!“

  吉恩夏普,必须防他一手!

  散了会,齐磊虽然有心事,但依旧去雏鹰楼和雏鹰二期,还有日韩留学生讨论

  《寄生虫》剧本。

  晚上,齐磊回到家,照例喂饱了晓儿的肚子。

  随后,晓儿刷了碗,又帮齐磊把屋子收拾了一下,就走了。

  八点多,老秦就上门了。

  白天只是告诉齐磊一声,约好了晚上过来详谈。

  对于吉恩夏普,老秦的警惕性不比齐磊低。

  而经过一下午的思索,磊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他敢这么大张旗鼓的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这次在交流团里的位置,相当重要!“

  “甚至,核心目的就是围绕着他的。“

  老秦点了点头,“只是现在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目的?“

  见齐磊还在思考,“你也没一个头绪?”

  齐磊抬头,“我就没想出什么头绪!”

  老秦,“那你在想什么?”

  齐磊面色一沉,“我在想,怎么特么让这孙子有来无回!!“

  老秦,““

  他真的很少见到齐磊身上冒着杀气。

  即便再严峻的形势,这倒霉孩子起码能装的很淡然。可是这次……

  殊不知,齐磊这个人其实心挺软的。

  这可能是他在这一世的人生经历之中,唯一没有磨平的短板,不像小说里穿越主角戾气那么重。

  回想一下这几年的经历,被齐磊整的最惨的敌人,好像是二宝子,那个被齐磊算计进局子的小混混。

  之后面对刻彦波、卫光明、包括老柳,齐磊从来都没下过死手。

  只要对他没威胁了,齐磊也就得过且过了。

  但是吉恩夏普,齐磊真的就是,别让我逮到机会。逮着就往死里弄的选手。

  无它,其实齐磊这段时间讲什么病态审美、讲什么思想殖民,包括第一见见到夏普说到的y革命、各种反中事件,以及齐磊后世看到的那些公知、舆论粪坑。

  如果追其源头,都有夏普的影子。

  或者是以他理论为依据,或者就是他策划的。

  在普通民众看不见的角落,这老王八蛋把中国害的不轻。

  “谁知道他这次来是揣着什么黑心眼子?最好一棒子闷死,永绝后惠!”

  老秦,"…"

  最后道,“看情况吧,如果他规规矩矩的,你也只能想想。"

  那么问题来了,吉恩夏普为什么会敢来中国呢?

  其实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是技术目的。

  好吧,老列维这次来交流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北广,有吉恩夏普,或者说米国人都眼馋的技术。

  第二个目的,还真不是来捣乱的,而恰恰相反,吉恩是来当和事佬的。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齐磊挑起了,华尔街与硅谷之间的矛盾,而且用一个不可调和的理由使两边基本上形成了对立关系。

  弄的有点像古代的皇位之争了。

  这招确实漂亮,也确实更阴险。

  现在的局面就是,华尔街不遗余力的要把硅谷摁死。

  可是问题来了,米国人也不全是利益至上到必须死一个。即便是利益至上,也不全是不站硅谷就站华尔街的。

  那么大一个国家,即便被资本裹挟着不得不跳入齐磊的圈套,可是能制霸全球半个多世纪,是有它的独到之处的。

  总有那么一些人会从大局的角度出发,看出来华尔街和硅谷的战争对米国没有好处。

  也总有那么一些爱国者,愿意抛开利益,去尝试着修复这道伤疤。

  而这些人之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一吉恩夏普!

  夏普表面上不是米官方人物,可是其幕后老板是米国政府、金主是华尔街。

  而他在全世界从事的d运动,又离不开硅谷的技术支持。

  所以,做为为数不多可以将三方都串联起来的,且地位超然的人物,夏普自然而然地成了和事佬。

  而且,还是一个智慧顶级的和事佬!

  他深深地知道,仅仅凭借他的面子是解决不了问题。

  把硅谷的人和华尔街的人叫到一张桌子上,他来一句“你们别打了”,那不现实,根本问题还是利益问题。

  而症结,其实在中国!在齐磊!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产业。

  于是,也就有了一众硅谷大佬、华尔街大鳄齐聚中国的画面。

  【月票投币口】【推荐票投币口】多休了一天。

  原因是牙疼。

  智齿横着长把后槽牙顶碎了一颗,现在就半颗牙在那儿立着,还是竖着的半颗…

  这是三个月之前的事儿了,一直没去看。实在是拔牙补牙弄不好还得镶假的太耽误事了,打算完本之后再去弄。

  但是咱也不知道是牙髓还是牙神经啊在外面露着。不能碰,上下牙合上都疼,

  喝水冷热一点也不行。

  原本就忍着,昨天突然爆发了,半张脸疼麻了。

  吓死我了,以为不去看不行了。

  结果吃点止疼消炎的药,今天好了,嘿嘿。

  。